宁河的三宗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917
颗粒名称: 宁河的三宗宝
分类号: F762.6
页数: 3
页码: 15-17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宁河地区的三种特产:银鱼、紫蟹和芦苇草。其中,银鱼是一种生活在亚咸水和淡水中的鱼类,因其体细长、色泽如银而得名,并被誉为美味佳肴。自明代起,银鱼就作为向宫廷纳贡的佳品,到了清朝更是与紫蟹一起成为贡品进京。芦苇草则因其调节水质的功能和经济价值而被称为"铁杆庄稼"。
关键词: 宁河区 三宗宝 银鱼

内容

“银鱼、紫蟹、芦苇草”是宁河的三宗宝,明朝初年银鱼就作为向宫廷纳贡的佳品,到了清朝,银鱼与紫蟹都作为贡品进京。而被称为“铁杆庄稼”的芦苇草,有着很高的调节水质的功能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银鱼……
  银鱼学名安氏新银鱼,古称“脍残鱼”。生存分布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近圆筒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银鱼可分为小银鱼和大银鱼,其中大银鱼可长到长约7至10厘米,很少长于15厘米。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因体全身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
  明初把银鱼列为向宫廷纳贡的佳品,朝廷特在宝坻设立银鱼厂,芦台南部的下坞村(汉沽区)明代为夏雾庄,这里设监收站,由宫中太监持黄旗坐采。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宝坻银鱼厂,永乐时设,穆宗时,止今估直备庙祀上供。及是始以中官坐采,又下其税……”明朝通判范兆祥所作《夏雾银鲜》诗,具体描绘了朝中太监在蓟运河坐采银鱼的情景——“潮河吞吐海潮回,宫厂黄旗压境开,弦诵喧啾无犬吠,却惊中使打渔来。”宫厂指皇宫和宝坻银鱼厂所派的太监和官吏都持黄旗,象征皇威。中使,指监收的官吏。从海口一直到芦台,都有持黄旗的中使乘舟监采。
  《宁河县志》(乾隆版)对银鱼亦有记载:“银鱼,洁白如银、金眼无红者佳,冬日穿冰取之……”。《燕山从谈》载:“宝坻银鱼,都下所珍。北人称为面条鱼,形似东鲙残而倍大,出海中蛤山下。浑秋霜降,上温泉产子,映日望之,波浪皆成银色。人每候其至网之。”银鱼的最佳捕捞期在霜降至小雪之间,也有在冬季破冰捕捞的,冬季,银鱼生活在贴近冰层的水里,捕捞非常困难。
  《银鱼冰鲜吟》诗中写道:“银鱼歹冰鲜,忍说宁河出。太息下网人,雪风寒透骨。冰鲜及银鱼,口腹何足慕!围炉把盏人,曾念斯民苦。”描绘出捕捞银鱼的艰辛。
  捕捞上来的银鱼放在室内,使人闻到黄瓜般的特殊清香气味,若烧菜、做汤放几条银鱼,味道更是鲜美无比,回味无穷。雄性鱼腮卞呈红色,雌性鱼浑身洁白如银,有金眼圈者更佳。由于银鱼是佳肴中的姣姣者,因此在清朝曾作为贡品进京,供皇子、王孙们享用,故清人关上谋有诗叹曰:“银鱼肥白是冬天,凿破层冰出水鲜。寄语街杯应细嚼,许多辛苦到尊前。”宁河的银鱼产量很有限,据说最多每天的产量不足百斤,始终未形成较大的产量,因此显得十分珍贵。明清历史上,银鱼作为贡品,进入清廷御膳房时,每对的价格已经达到纹银十两,足见其珍贵的程度。
  银鱼的经济价值很高,味道更是十分的鲜美。在厨师的手中可以烹制出:银鱼炒蛋、三丝银鱼羹、银鱼蒸鸡蛋羹、鸡丝银鱼汤、苦瓜炒银鱼干、朱砂银鱼、白汁银鱼、青韭炒银鱼等菜肴,如果煲汤更能散发出像黄瓜一样清香的味道,鲜嫩异常,十分诱人。
  建国后蓟运河的沿岸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下游建起化工厂,河水受到污一染,使鱼类生长受到影响,上游广种水稻,大量用水,河水曾几次干枯。为了储存夏季降水和防止海水倒灌,在蓟运河接近入海口处建了防潮闸。防潮闸的建立,阻断了水中动物的洄游繁衍,破坏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平衡,蓟运河里昔日的银鱼从此绝迹。
  ……紫蟹……
  紫蟹就是人们常说的河螃蟹,学名中华绒鳌蟹,属节肢动物甲壳纲,十足目,也是溯河水产类。,有二螯八足,螯硬如钳,足爪尖锐,两眼凸起,盖子呈现圆形青绿色,腹部为白灰色,雄性的为尖脐,雌性的为圆脐,走起来横向爬行。每年仲秋时节,河蟹在河的入海口,咸、淡水混合的地方交配,雌蟹抱有受精卵继续在浅海中游动,待来年春末夏初雌蟹洞游到河口附近产卵,孵化。之后幼蟹随潮汐进入内河,并分散到沟渠、洼甸中生长,当年幼蟹能长到衣扣大小,它们喜欢在沟的两侧筑窠,窠有一尺多深,位置在涨潮时可以淹没,落潮时又能露出。其食物以微小的动植物为主。到冬季穴居在窠中休眠,以度寒冬,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又恢复活动,在沟渠洼甸中继续成长,到了中秋节前后,气温渐凉,就出现了“七上八下”的现象,即七月左右河蟹由河沟稻田等处爬到岸上觅食放风,到八月左右则由沟渠湖洼集中在河里顺水下海,去交配产卵,继续按其自然规律繁衍生息。有些未能下海的螃蟹,继续在沟渠中生长,能活几年。这些未下海的螃蟹因为当年未能产卵,所以膏满黄肥,才被称作紫蟹。因为产量少,捕捉难,尤显珍贵。作为贡品专供皇室享用。
  河蟹这种普普通通的土特产品又是怎样被送进宫里的呢?相传,是清朝一位皇亲带进宫的。说有位皇亲来宁河,陪同的地方官员用紫蟹招待,皇亲品尝后赞不绝口,临行前特意带一篓河蟹献给皇上。皇上品此美味,龙颜大悦,于是下令每年要宁河河蟹进贡。宁河河蟹名震一时。
  河蟹是咸水中孵化二淡水中生长,而且河海必须相通,在水中形成蟹道,但是在本地前些年已见不到河蟹,原因也是蓟运河入海处河坝、防潮闸的影响,使河蟹的泡游受到了阻碍,无法按其生长规律生活繁衍,因而河蟹基本绝迹。为让宁河三宝之一的紫蟹得以保护和繁衍,河蟹的人工繁殖被提上议程。1987年始,宁河县在以七里海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开始尝试人工养殖河蟹。
  80年代是河蟹的试养阶段,年产量在数十吨,90年代开始大面积发展。1991-1995年,七里海地区中华绒鳌蟹养殖面积达2万亩以上,主要有稻田养蟹、池塘精养河蟹、大水面粗养等模式。
  2002年,七里海河蟹被评为“天津市农业名牌产品”。2006年,七里海河蟹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
  至此,膏满黄肥味道鲜美的河蟹又重新回到百姓的餐桌。
  ……芦苇草……
  芦苇属多年生密从型根茎草本植物。未秀穗的称“芦”,已秀穗的称“苇”,统称“芦苇”。是多年生挺水性草本野生植物,生长于沼泽湿地,耐盐碱,喜潮湿,株高2.4-4.0米,叶互生,呈扁平状。芦苇全身是宝,因其旱涝保收,人称“铁杆庄稼”。
  芦苇主要生长在在蓟运河沿岸和七里海中。萄运河曲曲弯弯有二十四挂河滩,河滩上均生长着茂密浓绿的芦苇。特别是广袤的七里海,更有连片的苇地4000公顷,年产芦苇2000—3000万公斤,是天津地区最大的芦苇产地,被人们称为“苇海”。
  清代《宁河县志》记载,宁河县“西南部,横袤数十里,长芦蔓草,芋绵宁津两邑。”至上世纪50年代,全县苇田面积为8.22万亩。1960年代后,受当时单纯强调“以粮为纲”影响,致使部分苇田被改造成为农田、稻田,所以出现苇田面积和芦苇产量“双萎缩”的现象。
  近年,随着七里海苇田改造和开发利用,芦苇生产有很大的发展。
  芦苇的主要用途有:1.工业用。如编织苇席、打箔和造纸。2.生活用。如紥捘子(捘子即盖房用的房把子,近年改用机器压制的苇板)、拧苇腰子、编苇篓(捕鱼虾蟹用)、织苇篮等,还可作燃料。3.食用。嫩芦芽可作蔬菜食用,苇叶可包粽子,有清香味。鲜芦苇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牲畜、鱼类优质饲料。4.药用。根状茎称“芦根”,可作中药,有利尿、清热功效。5.观赏用。春季的芦芽,草色遥看近却无”,别有韵味;夏季的苇荡,绿波荡漾,一望无涯,示人以清新,给人以力量;秋季的芦花,白茫茫,银灿灿,洋溢着成熟的美,不同季节,各有特色,极具观赏价值。6.改善生态。大面积的芦苇荡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制造氧气,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等诸多功能。
  由于芦苇全身是宝,用途广泛,产生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为宁河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所以被人们誉为宁河三宝之一。
  银鱼、紫蟹、芦苇草,是大自然赠予宁河的瑰宝。我们应该通过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品种的不断改良,加之苇海的疏通改造,逐步使其恢复当年的光彩,更好的造福宁河民众。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振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