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858
颗粒名称: 作品交流
分类号: I218.21
页数: 18
页码: 27-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作品的情况。其中包括小说、散文等。
关键词: 宁河区 作品 文化

内容

·小说·
  爱心三段
  张连亭
  雨后彩虹
  盛夏,人人都在期待,期待那雨后的彩虹。
  “呆尬排杠塞兹”,这是盲语,翻译过来就是“大胖子”。在福利厂,老单和同是瞽目人的同事说话,如有明眼人在场他们就用盲语,骂人更不例外。
  久违的雨下了整整一夜,早晨醒来,一切都变了,整个世界都被雨水冲洗得像“换了人间”。尤其那天上的彩虹,绚丽多彩,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今天,老单比平时出门要早。拆迁后上班远了,中途还要倒车,唉!这上下班过马路挤公交就像过鬼门关,自己担惊受怕不说,还要影响别人。好在快熬出来了,等明年退休后再也不出远门了。
  道路湿滑,他走得十分小心。
  瞽目人的耳朵可生了得,老单能分辨出各种汽车的牌子和型号,上班途中,他就以此为乐。此时此刻,一辆“宝马”正疾驶而来……是2017款新车,X9型的,它轧水的声音十分动听——……哗……沙……哗……啊?
  有人惊叫,骂街,骂得很难听。老单诧异地停住脚步,此时,“宝马”已到身边,沙……哗……倾盆大水斜着喷过来,顿时,老单成了落汤鸡。车里笑成一团,听得出,是年轻人,恶做剧!“透匝奘妄塞兹!”(兔崽子)应该骂,使劲骂,可老单没有,他却乐了,一边胡擂脑袋一边说:“凉快,真凉快。”一辆自行车停在身边,小伙子还在骂着:“操……混账王八蛋!新换的裤子,刚买的鞋,全尼玛弄脏啦!哎——我操……”
  刹车的声音十分刺耳,“宝马”倒回来了。坏啦!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老单在极力地劝阻着,可小伙子丝毫不示弱,他把车梯立好,一边继续骂,一边准备大打出手。
  “宝马”在老单身边戛然而止,车门响,奇怪,小伙子没声了?紧接着,一团香气扑面而来,一双柔软的酥手扶住老单的胳膊。
  “大爷,上车吧。”姑娘的声音,美妙动听。
  “嗯?……这……”老单有些手足无措。
  “您随着我,抬脚……嗳好。”
  瞽目人不但耳朵好,鼻子也灵,这香气太迷人了,是法国的“咪哒嗒喇开勒”(盲语)香水,还有“芒啷够哊”洗发露的味道。像喝了迷魂药一般,老单顺从地上车、落座。“宝马”起动,奇怪,骂街的小伙子在干什么,怎么没有一点动静?噢,是个没出息的,准是被姑娘的美色给迷住了。
  从那时起,每天早晨准时,“宝马”都等在小区门口。开车的男士是富二代,姑娘是他正在穷追不舍的“女神”,她正在读研究生,他自愿接送,而老单的单位和她们学校正好顺路。他们
  说定,老单不能白搭顺风车,要收姑娘为徒,教授盲语。拜师仪式就在车上举行,老单激动地接受了徒弟的两个吻。
  “木误(美),木埃!”
  第一堂课,邑尤嗨娄嚓莱禾工。姑娘跟着老单念:邑尤嗨娄嚓莱禾工——雨后彩虹。
  彩虹,老单虽看不到她的多彩与绚丽,可他能感受到——彩虹的世界是如此清爽和温馨。
  啊!彩虹。
  一只皮鞋
  路口,一则布告吸引着众人观瞧——
  姑娘,小伙:
  昨晚11点多,你们骑摩托车经过这把我挂倒了,别害怕,摔得也不重,只是破了点皮;再说,事故的责任主要怪我,是我酒后骑车,我向你们道歉。另外,你们掉下的一只鞋现在我手里,拿回去吧,剩下一只也没法穿,怪可惜的!——老姜
  在布告前,老姜不厌其烦地和大家讲着事情的经过:
  昨晚战友聚会。酒喝得挺多,回家时自行车就骑不稳了,左右画龙。后面一辆摩托车速度很快,一下就把老姜挂到了,摔得不轻,剩的多半瓶红酒也碎了,溅得到处都是。摩托车先是停下来,开车的是小伙子,后面还驮着个姑娘,一见红酒遍地吓坏了,以为是流的血,只听一声尖叫,摩托车一溜烟就没影了。当时天色已晚,路上没什么行人,老姜感觉头晕,躺了半天才起来,膝盖、胳膊全破了,活动活动骨头没问题。现场有一只高跟鞋,不用问,就是那姑娘掉的。后经咨询,这还是意大利的名牌货,好几千块呢。老姜心疼,一连几天,他始终守在布告前盼着有人来认领;可是,没有音讯。
  几天后,一张新布告——
  小伙、姑娘: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我已将皮鞋交给仁爱里居委会,你们自己去取吧,找郝主任。放心,不会难为你们的。
  几天后,又一张布告——
  我已将皮鞋放在附近的隐秘处,你们可以打电话询问。我的电话是……
  夫妻下跪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小李携妻带子,提着大包小兜,来到刘大爷家。一进门,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爷可吓了一跳。“起来,快起来,这……这是怎么啦?!”
  “大爷,我浑蛋,我不是人!”一边骂还一边搧自己耳光,真像样板戏里的栾平一样。刘大爷成了“丈二和尚了”,这是演得哪一出呢?真是的!
  小李夫妇是几年前从乡下来到此地,小李做保洁员,媳妇收废品。刘大爷只是本小区的普通居民,和他们本没有特殊交往,可就在上个月,出了两件事。第一件:小李去收清洁费,刘大爷说已经交过了,小李不承认,结果吵了起来。
  小李的观点:你一个月好几千退休金,还在乎这几块钱?
  刘大爷的理论:你账目不清,多一分也不行!
  小李一气之下摔门走了,出了门还骂了两句:老财迷,老糊涂!
  刘大爷有些耳背,也许没听见。事隔不久,刘大爷参加党员学习,居委会主任讲,小李的孩子病得很重,交不起住院费,小两口愁坏了。正巧,刘大爷刚取出退休金,当即全部捐出。
  本来事情都过去了,不知这是……
  无论怎么拉,小李就是不起来。“大爷,等我说完了,您能原谅我就起来。
  原来,自那次吵架后,小李认为刘大爷这个天津人看不起乡下老赶,存心欺负他,于是产生,了报复之心,他利用工作之便,往大爷的防盗门上吐痰、撒尿,还把大爷小三轮的车带给扎了。
  “啊!都是你干的!!”大爷把手收回来,脸色也变了。
  “对不起呀!我该死!”小李的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孩子吓哭了,大爷抱起孩子。“唉,看在孩子的份上,原谅你吧。”
  媳妇把小李扶起来,说:“清洁费的事怨我,是我没跟他交接清楚。”
  “账目的事一定要认真,以后要小心啊。”
  “嗳。我们准备好了,明天给您换个新门。”
  “不用换,花那冤枉钱。”
  “没关系,您把换下的门给我就行。”
  “真会过日子。”大爷亲了孩子一下。“这可不够,你们还得补偿我。”
  “大爷您说,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
  “必需答应!把孩子留下。”
  “啊?!”该着小夫妻俩成“丈二和尚了”。
  大爷乐了。“放心,不抢你们的宝贝,让他和我们做个伴儿。我们的孙子跟他父母出国了,老伴儿想,想得睡不着觉,这小子还真像我孙子。不过,晩上你们得接走,要不,连我也睡不好了°”
  夫妻俩也乐了。他们明白,大爷心疼孩子,也照顾他们;孩子刚出院需要特殊照顾,可他们又要奔波劳碌,正发愁呢。只听扑通、扑通两声……
  这回,是夫妻俩一块跪下了。
  ·散文·
  于敏的一生
  王福政
  不是谁都可以走上这个领奖台,于敏做到了,而且不是一次走上这个领奖台。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主席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获奖证书。习主席俯下身紧握老科学家的手,温暖着赤子的心。1926年出生的于敏坐在轮椅上,银发稀疏,但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透着科学家的容智。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位老人就是1967年6月17日8时,在新疆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的主要科研人员之一。这是于敏第二次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最高领奖台。第一次是在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大会上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氢弹之父”于敏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今的中国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为全球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有了他,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战备状态的国家。
  一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父母都是普通的职员。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夫妻俩辛勤的工作,勤劳持家,靠微薄收入养家糊口。因此父母没有多少时间来教导他。于敏从小就聪明智慧,功课很好,学习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他喜欢读书,而且博览,不论天文地理,文史理论,只要他能找到的他都喜欢看,博闻强识,知识面非常宽,能过目不忘。他从小就爱读古典文学,尤其爱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杨家将》《说岳全传》等书。课余时,他常一个人抱着一本书,在蓟运河畔,在树荫底下阅读。书中的那些爱国将领和英雄,他非常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岳飞、杨家将精忠报国,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文天祥的威武不屈的凛然正气,以及老家宁河的先贤和英烈王锡鹏、聂士成等。王锡鹏总兵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战死在浙江定海。聂士成率部与八国联军侵略者激战,战死在天津市八里台。这些先贤英烈对他的教育启迪很大,使他从小就受到爱国精神的熏陶,立下献身科学的志愿。这个志愿就如同诗人李贺在他的诗中所写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他想,我的吴钩就是科学,我要用科学收取“关山五十州”,让祖国强大起来,不受外国人的侵略和欺负。这个决心,这个志愿,一直支撑着他走完了一生。
  于敏聪明好学,无论从7岁开始在老家芦台镇小学上学,还是后来到天津木斋中学、天津耀华中学读初中、高中,各科成绩都名列第一,闻名全校。194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
  于敏刚入北大时读的是工学院。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工学院的知识都是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强调的是知识点运用。而他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喜欢寻根探源,在理论王国里探寻新灼见。大学二年级时,他发现物理学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和发现,于是他转入理学院,将自己的学习专业方向定位为理论物理,从此后便沉浸在了物理学的浩瀚海洋里了。
  1949年大学毕业,于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大理学院的研究生,他的导师是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张宗燧。
  二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毕业,被时在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所长钱三强、副所长王淦昌、彭桓武选中进入物理研究所,专门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这个研究所集中了当时中国核领域的顶尖人才,其中就有他日后的挚友“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进入近代物理研究所之前,于敏研究的是量子场论。进研究所后,我国已经开始原子弹的理论研究。量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分支,于敏只能从头再来。他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不到四年的时间,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焦点,还在关于核物理研究的关键领域,写出许多有重大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如:于敏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原孑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对于敏的刻苦精神,彭桓武副所长倍加赞赏,他说:“真正钻进去的只有于敏。”1955年,由于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孚”的光荣称号。所长钱三强在谈到中国原子核科学的发展时,曾说:“于敏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副所长彭桓武也说:“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人朝永振一郎曾亲自率团来到中国,点名要求与于敏进行学术交流。交流后,朝永振一郎问道:“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于敏风趣的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都是国产的!”在得知于敏是位从来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受过外国名师指导,靠独自钻研获得如此巨大研究成果的本土学者后,朝永振一郎農惊的说不出话来,回日本后他撰文称赞于敏是中国的“本土专家一号”。
  三
  1961年,于敏已经是国内原子核物理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为我国原子弹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就是在这年1月的一天,钱三强把于敏叫到他的办公室,非常严肃的对他说:“经所里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从钱三强及其严肃的神情和语气里,于敏明白了,国家在全力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同时,氢弹的理论研究和论证也要尽快进行。钱三强走过来深情地拍拍于敏的肩膀又说:“咱们一定要把氢弹研制出来,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
  钱三强知道,原子弹和氢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重核裂变,一个是轻核裂变,在理论研究上基本没有联系。让一个原子核物理专家去研究氢弹理论,就像一个长跑运功员硬要他去游泳池学游泳。
  于敏深知,如果接受氢弹理论研究的任务,就意歩着他放弃了持续10年的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的原子核研究,在一个基本未知的领域从头开始。而且在我国,当时氢弹理论研究在国内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真空状态,找不到任何可供参考和学习的东西。虽然当时的美英苏三国已经成功研制出氢弹,但是关于氢弹的资料都是绝密的,于敏研究氢弹只能靠自己,白手起家。
  沉思片刻,于敏紧紧握住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接受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个决定改变了于敏一生的轨迹:从此,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便隐姓埋名,领导着一批年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奧的氢弹研究中。
  在研究工作的初期,于敏从零开始,在当时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搜集国外相关信息,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进行艰难的氢弹理论探索。当时除了美、英、苏拥有氢弹外,法国人也正在积极研制氢弹,而且已经研究了好几年,法国的科研条件要比我国好得多,很多人都认为,以法国人的优越科研条件和人才优势一定会在中国人之前研制出氢弹。
  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说,除了知道氢弹是聚变反应,我国对氢弹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图书馆的书库中查找与氢弹相关的点滴资料,很难。于敏想,既然找不到任何资料,那干脆就自己去研究。
  于敏研究氢弹理论的过程,完全可以和伟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思考出相对论的过程相媲美。两人都是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参考的情况下,完全凭借无与伦比的智慧,独立思考出農惊世界的理论。仅仅3年时间,于敏就解析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突破了氢弹技术途径”。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人用了4年零7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要实现氢弹的核燃烧,单靠理论解析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创造高温密度的等离子体状态,要摸清它的现象和规律就必须靠电子计算机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数值模拟研究。而当时我国计算机设备无法与美、英、苏等国家相比。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计算的电子管计算机,而且大部分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有很少时间留给于敏和他的团队用于氢弹研究。
  于敏的记忆力是超强的,他领导团队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的计算,写出了一篇篇论文,攻克了一座座未知的领域的城堡。
  四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毛泽东主席非常高兴,他以战略家的眼光明确指出:“我国原子弹要搞,氢弹也要快。”周恩来总理立即进行了安排部署。
  于敏解决了氢弹理论问题接下来就是氢弹的制造问题,氢弹制造难度要比原子弹高千百倍。
  同年,邓稼先和于敏两位顶级核物理天才,面对面坐在了一起,梳理我国这些年来氢弹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历程,很快制定了一份全新的氢弹研制计划。此后,二人分工合作,共同开始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工作。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所。9月,38岁的于敏带领13室4个组的科研人员前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设计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带领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随即又设计出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用他们事先商量好的暗语,报告了这一好消息。
  这一年,于敏提出了氢弹从原理到构型的完整设想,解决了制造热核武器的关键性问题。由于于敏和邓稼先等人的努力,自此,我国氢弹研究开始从理论研究阶段转入实际制造,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只是时间问题。而此时,法国人的研究依然停留在氢弹构型问题上。
  1967年6月170早晨,载有氢弹的飞机进入我国新疆罗布泊上空。8时整,随着指挥员“起爆”的指令,机舱随即打开,氢弹携着降落伞从高空中急速落下。十几秒钟后,一声巨响,碧蓝的天空随即翻腾起熊熊烈火,伴随着滚滚的雷鸣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蘑菇云下产生的强烈的冲击波卷起沙尘,呼啸着以催枯拉朽之势肆虐在空旷的沙漠……当时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此时法国人依然在黑暗中摸索。
  五
  于敏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付出过生死的代价,他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为工作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北之间,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于敏胃病日益加重。当时,我国正处在准备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他当时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核试验前,于敏被同事扶着到小山岗上看火球时,他头冒冷汗,脸色苍白。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喝了点水,过了很长时间,于敏才慢慢恢复过来。过度劳累,他心力交瘁,在工作现场,他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上级考虑到他的贡献和身体情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于敏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他。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浑身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经抢救方转危为安。出院后,于敏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他又奔赴祖国西北地区。由于常年得不到休息,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到医院检查,在急诊输液时他又一次休克。但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的病向组织上提任何条件。于敏就是这样一位为祖国国防科技事业忘我工作,忘我钻研,忘我战斗的人,他把这一事业看的比自己的生命更重。
  六
  在祖国核武器研发历程中,特别是氢弹的研发,于敏说:自己是一名和平主以者,正是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才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自己,将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事业。
  于敏从1961年至1988年,名字一直是保密的,1988年才被公开。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于敏的儿子于辛说:“记忆中,小时候难得见到父亲。
  于敏多次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研制是科研人员的集体创造,还有各级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办到的,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说成我一个人物的功劳。”他又说,“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算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让人遗忘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中,便聊以自慰了。”
  英雄,不轻言止步,只因国之使命在肩。突破氢弹后,于敏带领团队又乘胜干成了几件事——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看来件件意义深远。
  德才兼备者,望众。钱三强说:“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弹核理论空白。”工作中,因某些问题引起大家争论时,邓稼先说:“我相信老于的。”
  于敏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他的导师张宗燧曾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于敏扶携后俊有口皆碑。一个刚进所的年轻人请教他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不仅得到当面解答,第二天还收到几大页纸,详详细细写着推导过程。
  “父亲受传统文化熏陶很深,最崇拜诸葛亮和岳飞。”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氢弹核试验场等待氢弹试验结果时,压力、紧张充满整个现场。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豪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的将诸葛亮的《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现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慷慨激昂,心潮澎湃。所有的人都真切的体会到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时至今日,两院士对诵《出师表》在核武器研究院依然传为佳话。现在没那么忙了,于敏闲下来就一句一句的教孙儿《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祖孙俩的声音在客厅里飘荡。
  于敏对老家芦台镇,有着特殊的感情。2004年,他和老伴,还有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在堂弟于确的陪同下,曾悄悄来到故乡宇河芦台镇,回母校探访,当时正是暑假,没有惊动任何人,一家人在新建的芦台第一小学校园里静静的转了一圈,在芦台一小创始人王照塑像前默默地站立。这位宇河先贤,曾任清朝礼部主事的王照,是中国汉语拼音的创始人,他慈祥的望着这位从宁河老家、他所创立的芦台镇小学堂,又称“三官庙小学”走出去的科学家。于敏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带着家人默默地离去。
  2014年,芦台第一小学师生代表6人,到北京拜访于敏。于敏为芦台第一小学成立的科技小组题字“努力学习,莫负大好时光”,并深情寄语母校师生“我是你们的爷爷,也是你们的校友,我很羡慕你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振兴中华靠你们的创造性,希望你们胸怀宽广,好好学习,将来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于敏不仅有“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同时还有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对后学的殷殷希望。
  2019年1月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喜庆日子,于敏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共和国首次评选颁授的“共和国勋章”。
  芳菲四月访家乡
  李振起
  听说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就动了回家看看的念头。
  四月的一个周日清晨,朋友开车拉着我奔上了回乡的路。离家乡不远眇猛然想起,家乡是个大镇,有42个村,去哪?干脆,择村不如撞村,撞到哪村进哪村!
  撞到的第一个村是毛毛匠。进了村,我有点儿发蒙。这个村离我住的东棘坨村不远,对这个村有着深刻的记忆:低矮的房屋、脏乱的的街道、私搭乱建的临建、嗡嗡飞舞着苍蝇的垃圾堆……可眼前看到的是:整洁宽绰的街道,绿树掩映的房舍,芬芳四溢的花草,特别是村中那个曾令人掩鼻逃窜的污水沟竟然成了清水池,漂亮的木制栅栏围绕着周边,甚是美丽。一个村民还惋惜地说,要是早来个十天八天,这里繁花似锦呢。
  ,本想悄悄来悄悄地走,偏偏要走时来了个青年,听说我们路过来看看,他就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原来他是在村挂职支书的副镇长。见到家乡父母官,我摘下口罩说话以示礼貌,不料他一下子惊呼起来:“哇,是您老啊!”嘿!是朋友的孩子,十几乎不见,我认不出他他还认得我。听说我还要去其他村转转,他给我提供了几个村子,我当面感谢,出村就变了卦,对开车的朋友说,推荐的咱不看,还是撞到哪村看哪村,真实!
  一路北行,路过艾林村时,我被茂盛笔直的杨树林吸引了,猛呼停车。正在观看和猜测路北一排排大棚种植的是什么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很有礼貌地问我们是哪里的客人。听她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一问,果然是东北人,考取了天津的党务工作者,被派到艾林村担任支部书记。她告诉我们说,路北600亩大棚种植的全是油桃,销往北京和全天津。她有些遗憾地说,如果再晚些时日,油桃收获了会给客人们分享品尝。话虽短,却令人心里暖暖的。本不想进村,但听说艾林是帮扶村,就想到村里看看,因为我知道帮扶村都是贫困村。
  顺着平坦的乡村公路进了村,这是个明朝时期建立的村庄,街道错综布局和地势高低有致,历史的印痕可见一斑。村民们正在绿化,村中大垃圾坑成了清水塘,几片初展的荷叶在顽强生长着。一口据说还未立村就有的老井,被村民们保护起来,在其上盖起凉亭,还修建了座椅,成了人们纳凉休息和谈古论今的好地方。看到许多人家门口停放的轿车、人们时尚的穿戴和幸福的笑脸,我心中脱贫致富的探寻就有了答案。
  接下来撞进了一个叫高庄的小村。绿色簇拥着小村,水泥路也环绕着小村,有一种曲径通幽的静谧。咫尺相依的杨富村,房舍连着翠绿如毯的麦田,使人油然而生“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惬意和温馨。村中墙壁上画着尊老爱幼、树立新风尚等内容的水彩画,浓郁的乡土文化彰显着深厚的人文积淀。驱车缓缓驶过,恍如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
  我忍不住下车留影,有个大爷瞅瞅我问,“城里的?”我点点头。大爷说,“你把口罩摘了喘喘气儿呗。”喘气?
  我心中疑惑。“试试,比你们城里喘气顺畅不!”嘿,好幽默的大爷!我摘下口罩乐得直不起腰,伸出大拇指也诙谐地说,“大爷,您可会气人呢!哪天我们就去您家住!”“好,那好哇!”大爷开心地拍手大笑表示欢迎,饱经沧桑的脸庞像绽开的九月菊,洋溢着幸福的满足和对党的感恩。
  靠近西关引河的是大邓村,村头一台挖掘机和几辆拖车在清理垃圾。一名村干部告诉说,这个垃圾堆已经几十年了,整个村子都臭烘烘的。这次镇里搞环境整治攻坚战,连续十几天清理出垃圾数百吨,彻底清理后要把这个垃圾场建成花园,让花香飘满全村,让人居环境比城里还优美。听着他的述说,我们赞叹不已
  出了大邓村,就是与宝坻区接壤的西关引河。我们一路西行,绿树掩映的前方,枝叶相依相偎像精心编织的翠绿拱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路斑驳,车行其中,犹如穿越原始森林,令人心旷神怡又萌生神秘之感。放眼南侧,一片片闪烁着白光的是等待插秧的水田;一层层揭了薄膜绿如锦缎的是等待移植的秧苗,这一切都昭示着丰收的脚步正在姗姗而来。
  由潮白河堤路东拐上卫星河路,卫星河水恬静而清澈,街道齐整、花木葱郁的东白村成了第一道景观。四十多年前,我曾在这个村蹲过点,看到漂亮的水冲公厕,想起昔日上厕所的尴尬事。那是一个黄昏后,小心着迈进秫秸夹的茅房,一只脚还是踩进了粪坑。一手拎起鞋子,一只手捂着鼻子,跑到沟边涮鞋。谁知祸不单行,又气又恼一低头,栽进了水沟,几个玩耍的孩子,暮色苍茫中见我从水沟爬上来,惊呼“有水鬼”而四散逃去。
  到老家东棘坨村,不能不看古井。500多年的古井供养过祖祖辈辈的吃水,旱不干涸,涝不外溢,至今依然碧波荡漾。古井的周围是浩瀚无垠的5800多亩稻田,有4000亩稻蟹种养,其中800亩修有循环水泥路和循环渠。游人可以不沾泥、不带水地漫步观稻,伸手捉蟹,垂杆钓鱼。亦可驱车兜风赏景,看稻浪千倾,看芦花摇曳,看岸柳成行。如果愿意在田间野餐,则可大锅熬鱼,大锅煮蟹,大锅焖米饭,熏得田野飘香。村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这些情况时,我们的心里痒痒的,盼着秋天快点到来。
  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在古井旁邂逅了客居北京的朋友、著名的书画家张锡堃先生和夫人。交谈中听说村子要出版革命故事集,他自报奋勇设计封面和题字。精明贤惠的夫人还热情为我们留影,家乡人的善良、厚道和坦诚也融进笑靥定格在瞬间。
  将近中午时,我们巧遇了下乡的镇领导,虽不相识,但我们为他如此勤政的行为感动。他向承包土地的村民们宣传了习主席关于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教导,鼓励村民们为祖国管理好土地,为人民种好粮。还向我们讲述了振兴家乡的战略和决心,并诚恳征询意见,希望所有的家乡人关注家乡,帮助家乡,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
  吃完午饭,村里乡亲们闻讯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去看秧歌和广场舞。因为正忙,演出要到晚上,我们就去参观村里的教学楼,看昔日挖河老友漂亮的房舍和新买的轿车,看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到健身园和老人们唠嗑……
  乡亲们还在村头一个名叫“家常菜”的餐馆,备下颇具乡愁的晚餐。野生的鱼虾、鲜嫩的野菜、久违的家常菜……
  餐前,朋友竟讨来蜡烛,关掉电灯,让幽幽烛光,映照着我们不再青葱的脸庞;让袅袅蜡烟,唤回渐行渐远的记忆。还不忘用手机拍摄下温馨的瞬间,为我们留下永恒的纪念。
  村中的锣鼓响了,我们急忙奔向广场。太阳能灯下,84岁的老人打鼓,90岁的老人敲鑔,74岁的老人坚持为我们表演动作剧烈的“打千鞭”。劳累了一天的女人们,为我们扭起秧歌,跳起广场舞……
  夜渐深,我们谢绝了乡亲们的挽留,当车子缓缓驶离村时,我忍不住打开车窗回望,晚风吹来悠扬的歌声:“我的家乡东棘坨,村庄美,朋友多,舒心的日子红红火火……”
  忆变化颂党恩
  李祝林
  我是个农民,现已近花甲之年,一生中可以说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留存在我记忆中的事很多,而我亲身经历的农村这些年的变化,是我感触最深的事,要说的心里话也是最多的。
  我所在的村依蓟运河西岸,是明朝永乐年间山东移民移居此地后形成的古村落。小时候,全村有400多户,1600多人,6条街道,12排高低不等、参差不齐的土坯房。村里不见生机,只见古拙。泥土的街道,就是晴天土飞扬,雨天踩泥浆的实景。种粮产量低,收的粮食年年不够吃,手头没有零花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先辈们一代一代躬身劳作,繁衍生息。不管风雨交加、闪电雷鸣,靠双手舞锄弄镰与缠身的贫困抗争。无论白天黑夜人们把心全放在泥土上,清晨踩着稀疏的星光,晚上踏着微弱的月光还在劳作。为了糊口,用古老的农耕方式是要多付出不少辛苦。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耕作方式被先进的农业科技所代替,如今种大田用播种机,水田插秧用插秧机,秋收时无论啥农作物都用机械操作完成。各家各户的小地块儿,不便大型机械操作,农户可用适应的小型机械去做,功效比人工提高数十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农民收入大大提升,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年村中的中小企业发展挺快,全村的青壮男女劳力不出村都能到企业上班,钱来得快,收入连年递增。家家都有小汽车,近一半的户城里都有楼房。村民都有医保和社保,生活无忧无虑,脸上总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村中的每项变化,都撩动我心中的想象,让我的兴奋溢出心田,挥之不去。特别是全村居住多少代的丄坯房,已被整齐划一的砖瓦房所代替,记忆中那些破旧小屋全部焕然一新。休闲广场,宽阔整洁,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成为农民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全村12条街,道,主路辅路全部铺设成了水泥路。村里有6座水冲公厕,三个污水处理厂,家家有马桶,下水道实行了雨污分离。用电有电卡,用水有水卡,整天水龙头也不会断水。全村所有主副街道都安装了路灯,夜幕降临时灯光照如白昼,各户门前有树有花。登高看村景,真不亚于城市的景观。
  村里有多处公交车站,可连接村外大公路,探亲访友相当方便。人们的梦想好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已向更富裕的目标飞跃。
  几十年了,村上的变化,尽管已如流水般过去,但村里人身上凸显的勇往向前的品格和他们对幸福生活执着的追求,使我催生了逐一记录和鼓与呼的想法。摊开稿纸,把所见所闻诉诸笔端,以颂党恩。
  端午
  董建玲
  端午的艾草
  年端午前几无,邻居的女儿送我一把新鲜艾草,我按照习俗把它们分别插在门边窗棂上。仅仅几根艾草,艾叶挥发的奇特芳香就阻止了蚊虫的骚扰,这不得不叫我欣喜万分。
  前年春天我也种一丛艾草,想着待到来年春天,把几寸高的艾叶采下细细剁碎和鸡蛋搅拌一起炒熟吃,满口清香。据说艾叶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的功效。可惜第二年雨水勤,那一片艾草好歹就被涝死了,我为此心疼了很长一段时间。
  说起艾草,它的叶子不仅可以做一种心仪的美食,还传递着某种信息。
  有一天发现一个秘密,当我翻看长在《诗经》里的艾草,竟然弥漫着缠绵的爱意。“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意思是说:那个采艾的姑娘軻,一天不见她,就好像三个周年长軻。“草木之动,心意摇鄢。”热恋中人每借物引怀,以抒之。《诗经》谐音泛滥。艾一出场便是一幕爱情故事。而《诗经》大抵又多出于民间,爱情也多生发于乡野村庄宫廷的王侯将相,他们喊不出“艾”。
  我家的家风,夫妻间不称其名;妈妈说,爸爸的名讳只能由爷爷奶奶称呼。他们一呼一应都是“哎”
  妈妈呼爸爸“哎……”
  爸爸应妈妈“哎……”
  那一声声动听动情的悠“哎”意不经意间就根植在我们幼小的心灵。
  以后成人,我也呼当家的为“哎……”,他回应我也是“哎……”
  我赞同一些人说这是村庄文化,“哎”不仅成为村庄人约定俗成的名字,而且乡人借“艾”的幽幽香气把朴实无华的爱意,情意绵延传递下去,“艾”香了端午,也香了我们的一生。
  端午的葫芦
  一过端午节就想起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那里的端午才叫端午。系百索子——五色丝线拧成绳系在手腕上。五色丝线是古代南方人的纹身仪俗,代表五行数。天津好像不讲究这些,画额也没见过,汪老讲的画额,就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驱灾,二借猛虎震邪。我们这里是九河下梢,只产芦台春,雅称小茅台。茅台多金贵呀!谁舍得在一大堆脑门子上写那三横一竖。我们这里也不赛龙舟,水浅河窄,那么大的龙舟施展不开。斗草和洗药浴也不流行。贴符倒是有,不过不是五毒,是用红纸剪成的葫芦,端午节贴在大门上,立刻把春联比得黯淡下去,葫芦格外显得鲜艳夺目。妈妈在门上贴了葫芦,还在我们每个人的背上背只葫芦,有端端正正的葫芦,有斜着身子耍赖的葫芦,还有肚大腰细的葫芦……
  几十年过去了,每到端午节回娘家,我妈妈就把老一辈对晚辈的爱一针一线,在孩子们的背上,葫芦此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护身符,更是老辈的一片心。
  如今妈妈已经去世两年了,一过端午就想起后背上红艳艳的葫芦,它们可爱地奔跑着,我们跑着跑着就把妈妈跑丢了。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