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籍的翰林书法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857
颗粒名称: 宁河籍的翰林书法家
分类号: J292.2
页数: 4
页码: 23-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籍的翰林书法家的情况。其中包括廉兆纶、戴彬元、高庚恩、刘沛然等。
关键词: 宁河区 书法家

内容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的实权,当时号称“内相”。
  清朝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属于从二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官员。宁河在清代曾有四位进士任职翰林院,分别是廉兆纶、高赓恩、戴彬元、刘沛然,他们不但学识渊博,参与朝政,还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廉兆纶(1810-1867年),少年成名,十四岁时曾作芦台《峭帆亭赋》,被称为直隶顺天府“神童”。
  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进士,在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为第一名,为宁河首位翰林,留馆授职编修、侍豪学士、内阁学士、经筵讲官、江西学政兼礼部侍郎、户部侍郎、总督仓场侍郎等,为二品大臣。他善诗赋,著有《深柳堂集》等,同时他深谙兵法,著有《六韬》《军务稿》等军事著作。晚年在天津问津书院主讲。
  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廉兆纶被授职詹事府右赞善。詹事府是东宫僚属,其官员是辅助东宫太子之官,是皇太子的文学侍从官。像廉兆纶担任的赞善职务,主要职掌东宫讲读笺奏,记注、纂修、文武殿试掌卷官,廷试阅卷官等,属于詹事府右春坊的官职,官阶为从四品衔。因廉兆纶文学出众,于同年四月又擢升輸林院侍讲学土,六月转侍读学士,官阶为正四品衔。同治六年(1867年)病故于问津书院,终年57岁。葬于宁河镇西南五里的谷家庄。
  戴彬元(1836-1889),直隶宁河人,清朝末年书法家,号虞卿、渔青,善诗,自幼酷爱书法,工书深入严真卿堂奥,与翁同龢、何绍基、王懿荣有清代馆阁体四家之誉。书法笔墨拙雅独特,不走常道,深具个性魅力。赏之日一新,又不失古意境界,与黄自元并称为“南黄北戴”。著有《彬元诗集》《司空诗品)等。
  戴彬元自幼在乡读私塾,9岁随父在武邑县就读,于清朝成丰十一年(1861)拔贡生(秀才);清光绪五年(1879),拔工,贡生考一等,任户部小京官,后选入朝中任户部主事;同年顺天乡试第13名,中举人;光绪六年(1880)般试256名进士,获二甲传胪(头名),朝考一等第二名,钦点庚辰光緒翰林院庶吉士,在朝廷做修編,三品官衔;光緒十一年(1885)任江南副主事,授奉直大夫。在京都为管近30年,清明廉洁,御任回乡后生活拮据。光绪十五年(1889),病故于宁河县刘家庄。
  高凄恩(1840-1917年),宁河北塘人(今塘沽北塘)。清光绪三年(1876年)中进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职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奉旨在上书房行走。之后,外放四川学政,湖南正考官。后回京任皇储溥隽教师,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赏四品京堂入值弘德殿。晚年还乡后,迁居芦台镇,草屋茅舍,布衣粗食。其门生多朝廷重臣,路过芦台时必来探望,所赠礼物一概谢绝。甘愿淡泊名利得以善终,去世后迁葬北塘。
  刘沛然,字润生,顺天府宁河人,同治六年举人,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2甲5名进土;散馆授编修,累官盖安徽太平府知府。在任期间,为富施仁,赈灾济民。其书法更为,上乘,笔墨到位,清严工整。其跋有同治端石桃形砚,现藏广东博物馆,跋文如下:“寄浜如弟鉴:腻体如醉卧案头,墨侯轻弄见风流。花晨月夜芳情厚,不尽鸾笺不肯休。子岩氏咏。子岩(印)。何须眼,称鸲鸽,色似羊肝,嫩蕉初展,雨过青天,老岩三洞,拘古烦言,十围之墨,长聚无干,挥洒自如,谁曰不然?寄浜学兄清玩,沛然谨跋。刘沛然印(印)。”与刘拱宸合编有《南阳人物明志》八卷,有《山东巡行讲演笔记》形世。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振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