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826
颗粒名称: 作品交流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17
页码: 22-38
摘要: 本篇包括小说、散文、诗词歌赋几部分内容。
关键词: 文化 作品 宁河区

内容

•小说•
  关里来的伙计
  李祝林
  伪满时期(民国32年)的一天,长春范家屯刘家驿站来了一个关里的伙计。此人30来岁,中等个子,身材魁梧。眼睛虽不大,却透着机警和霸气的神情。
  这个伙计来驿站有半年多,跟大家关系处的挺好。
  他给人的印象:平时不爱说话,很深沉,在驿站里干活很勤快,手脚也麻利,遇到谁有为难的事,他总是主动相帮,东家和客官都很喜欢他,有一天,东家的儿子从外边带来消息,说一个日本浪人在长春设了一个摔跤场,摔伤了不少中国人,且很猖狂,说长春找不出能捧过他的人……大家听了都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转天早晨,伙计向东家打招呼,说要到市里见见老乡。东家痛快地答应了,并嘱咐他早去早回。
  伙计怀揣心事出了驿站,他没去见老乡,而是径直去了市里的摔跤场。
  一上午,范家屯的大街小巷平静如初。到了下午就见街上有人悄悄议论:“哎,今天上半晌儿,一个关里来的小伙子在摔跤场把一个猖狂至极地日本浪人打败了,末了还把他举起来扔下擂台……”还有的说:“这个关里的小伙子是一健步窜上擂台的,一交手,那个日本人根本不能接近他,偶尔碰到就要被他撞出老远。人家懂武功的说,小伙子施的武功叫‘贴身靠',别说是一个人,就是一堵墙也能靠倒……”一时间关里小伙儿打败日本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长春、传遍了整个范家屯。
  天都大黑了,伙计才归到驿站。他悄悄进屋,匆忙收拾行李,随后急忙见东家,说老乡捎来了口信儿,老娘让他回家相亲。东家感到突然,可又无奈,给他结算了工钱,伙计鞠躬告辞离去。
  伙计走了,他究竟回没回家,谁也不知道。
  第二天天还没亮,大街上乱糟糟的,狗叫声与砸门声乱作一团。原来是汉奸和日本兵挨家挨户搜查昨日摔伤日本人的小伙子。搜查的人走了,东家脑子里悟出了事儿,明白了那个关里伙计突然离去的原因。
  后来又有人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说起这个伙计的来历,说他是关里河北省宁河县的人,今春在家乡见两个日本兵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调戏一步年轻的姑娘,气愤不过,上前将两个日本兵狠狠地揍了一顿,日本兵连滚带爬回兵营求助。小伙子并不惧怕,可经不住乡邻相劝,只好携全家离开了家乡,逃到了关外。
  ·散文·
  最后的
  吻
  戴冠伟
  妻的娘家人丁兴旺,除两位兄长外,尚有姊妹七人,妻排行在四。奈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境困窘,生活维艰,上面的三个姐姐几乎都没有进过校门儿。她读到二年级,迫于生计也不得不辍学了。因为要替父母看护三个未成年的妹妹,姊妹七个站成一排,像极了节日里大街上那由高至低阶梯式的三角旗。少年失学造成了她缺少文化的终生遗憾。
  我大半生喜欢读书,痴迷写作,妻并不反对。一到离开了工作岗位,在可以享受自主生活的时候,我将余暇的时间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了写作之中。妻开始有些微词了,她说,我知道你这一辈子的爱好,也从来没有反对过,退休了,有时间了,该做点儿家里的事儿就帮忙干一点儿,一个人与总不能永远做一件事吧。人家讲的有理,我能说什么呢?只有诺诺。但时间一久,基本上还是我行我素。
  妻见我如此“不可救药”,似乎也在悄悄地改变自己的态度。记得有一次,她委婉地跟我聊了起来:“细想想,我没有更高要求,你干的事情再伟大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也希望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生,希望有人在身边与你交流、沟通,孩子们来了,你有说不完的话,跟我咋没有多少话呢……我没有多少文化,你写的东西我不大懂,但你有时讲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听。”真的没有想到,妻的心里藏了这么多的话,她娓娓道来的心里话实在让我深有感触。是啊,几十年耳鬓厮磨,相濡以沫,一段段青春明媚的时光,一点点艰难生活的岁月,她体会的不仅仅是生活的门道,还有人生的感悟和夫妻间的清义。
  想起那还是我们结婚不久,曾与妻一起去过一次北京,按常情当然要去游览一下,但不知什么原因故宫却没有开放,不得不把遗憾留在了金水桥畔。我当时承诺,来日方长,账算我欠你的。然而几十年过去,再也没去过北京,那年的承诺成了我给妻开出的空头支票,许给她的这个愿我一定要还上。不久,其实是她生病后手术做完不到半年的时间,家人都以为她恢复得不错,吃饭、睡眠都呈现了健康人的状态,我们高兴地踏上了北京游的旅程。我与妻泛舟昆明湖,登临佛香阁,漫步风雨长廊。在故宫,我们沿着中轴线上上下下、高高低低,从太和殿一直走到御花园。届时我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看妻沁满汗珠的脸显然余兴未尽。转天,我们从下榻的顺义凌晨两点出发,亲眼目睹了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全过程。在八达岭长城的入口前,我实在担心妻子的体力,只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七个镭金大字前拍了照,算是赢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妻是在一次偶然的体检中发现的异常,当时主管医生十分负责任地告知:这个部位长东西百分之九十九不是良性的。果然,在接下来经一系列核磁及强化CT的检查确诊——她患的是胆管癌。这样,在当下谁都能预见到的治疗方案中,为了更高的成功率,更是为了实现家人们延长她生命的共同愿望,别无选择地筹划手术事宜。在天津专科医院,经足以信赖的名医执刀,满怀希望地完成了手术。孰料,乐观的日子只维持了不到半年,她原本140斤、手术后只剩下100斤的体重再也没有得到恢复,接连出现少食、厌食直至难以进食的症状。无奈,妻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住进了医院。
  妻毕生文弱有余,未见有多么刚强,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在我陪她的最后95个日日夜夜中,妻完全颠覆了我几十年对其形成的印象。重新入院后,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从开始生活的全部自理到后期双腿浮肿完全不能下床,病灶的疼痛折磨得她彻夜不眠。为了不惊扰我的休息,她不发出半声呻吟。以毒攻毒的止痛针剂——吗啡,从八小时一次的间隔变成六小时,最后到四小时……疼痛到了这个程度,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把牙关咬得更紧。
  就在为她挑选寿衣时,孩子们打开衣柜,掀开一层又一层床上用品,挪走一包又一包衣物,大家突然发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手提袋,这里装的是什么呢?孩子们叫我过来看,我接过手提袋,缓缓拿出里边的东西,原来是我一本又一本、已经出版到第九册的文集。见状,我实在抑制不住悲恸的情绪,失声痛哭起来。在众人眼里,妻是最缺少文化的人,可是在漫长的生命岁月中,直至在她将要告别人世间的最后时刻,却一直在做着这样一件有文化意味的事。从儿女们惊诧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对自己母亲这一举动的不解,那潜台词无非是妈妈不识字,保存爸爸的书有什么用呢?可是我却知道那是一个女人对与自己共同生活了43个年头的男人真正的懂、无言的爱,她哪里是在珍藏丈夫的书,她分明是在珍藏我们几十年不离不弃的夫妻情。
  在生命垂危、气若游丝的最后时刻,妻只能仰卧在病榻上,无助的双眸散发出求生的目光,她幽幽的眼神无数遍逡巡自己熟悉的天花板,眼下,这曾经留下她无限欢乐与爽朗笑声的空间,每一捧空气都拥抱和亲吻着她顽强的生命。儿孙们痛楚地跪下来,她的面容沐浴在孩子们无限留恋的目光中。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那个黎明即将到来的清晨,生离死别的泪水从我的眼眶潮涌般地奔泄出来。妻少文化,更少浪漫,在我们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即使像拥吻那种最初级、最简单的夫妻间的亲昵举动也不曾有过,而此刻,我再也隐忍不住,将自己滚烫的唇印长久地留在了妻的面颊上。
  安息吧,妻,天堂再不会有疼痛了。
  一个老党员的电子图书梦
  李晓楠
  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办事认真,喜欢直来直去。他和普天下父亲一样都是子女们的一座山,随着岁月的流逝,对父亲的爱越发的激烈,填满了我的心口。我深深被父亲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总是说,人需要朋友,需要友谊,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信任、尊重,心怀感恩,快乐生活。快乐要不断地传递给别人,大家共同快乐。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默默奉献的精神。父亲就是一本书。翻阅父亲这本发黄的书,走进去,走进他与图书屋的故事。
  父亲是我从老家接来的,他很少来县城,很少在县城过夜,从来都是当天来当天就返回,一直“潜伏”在老家,这次是个意外。夜幕下的环城河宁静优美,在霓虹灯的映衬下,泛起五彩的涟漪。“这光明桥晚上真漂亮父亲眼睛闪烁着光芒,将头探出车窗外,车停步走,我们沿着光明桥自南向北。“这座桥修得好,现代的建筑风格,变换的光柱,如同大城市一样。“父亲抬头望着闪烁的宽虹灯说。很少陪他这样安静地散步,心里是难有的那份喜悦。“这座桥剪彩的时候就是咱普通老百姓自己剪的彩,这也是小城地标性的建筑了。”我们边走边聊。站在桥的中央,恰逢一位老者在用吊网捉鱼,那可是功夫活儿,十多米高,拉网用的不是蛮劲,是巧劲。一向喜欢打鱼摸虾的父亲立马来了精神,探出栏杆半个身子,看着网缓缓地拉起。“闲来无事多乐事,老叟如少赛顽童。”父亲是退休多年的语文教师,信口道出一句内心的感慨。见他高兴,我们就停留着,看着几十条“小麦穗”鱼蹦跳着倒入盆里时,老爸的脸上挂满了灿烂。“近几年的环境治理,河水清鱼多了,那冒着臭气的模样一去不复遥了真实的感受到了河水治理带给老百姓的好处,父亲踱着步说:“环城河曾经是漕运码头,繁荣着嘞,唐山大地震飞架链接南北的大桥毁了,东面的老桥是震后重建的。之后如春风般的改革开放,如久旱逢甘露,万物复苏,经济繁荣,一晃四十年的光景,这小城已经印上了现代的符号。”父亲喜欢读书,国内外大事、民计民生、时事政治都心中知晓。其实,老爸留下住这一夜,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他喜读书,对图书馆情有独钟,想明天去现在的图书馆看看。
  父亲没有不良嗜好。退休后,庭前屋后养花种草,闲时就是读书。满满的四个书架足有两千本书,他不仅自己看,还借给村子里的人看,还煞费苦心的自制了借阅证。将书皮裹得严严实实,就怕弄脏了书。这样一来,家里就热闹了,我们周末回老家,总能见到看书的乡亲——少有的老年人和更多的学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临近年关,那可是人来人往,用母亲的话说,那可是搭了茶水,搭了时光。
  父亲总是站在边上,喜在眉眼。“不读书怎么能行,没有知识多可怕。我的学生有教师、有公务员,甚至有原子弹的研发者。”每每说起他的学生,心里自是美滋滋的。每次,学生来看他,带的最多的还是书,大家都知道他喜欢什么。“我现在还有一张老图书馆的借阅证,那可有年纪了。”他说的借阅证我是见过的,那是他在1983年左右参加师范进修学校电大班时,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书时留下的,保存的十分的完好。那张小小的纸片承载着他的梦想,他也成为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虽然不是全日制的,那也毕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印痕。“明天早晨,我陪您去图书馆。”“好呀,真的像你说的,现在都变成电子图书馆了?”父亲很期待。“您听我说,那年在世界读书日的那天,我参加了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就是在图书馆录制的。现在的图书馆环境特别雅致,安安静静,特别适合读书。”“人多吗?”“现在的图书馆分几个区域,还有家长陪着多子读书的专区,现在的图书量不是用册来衡量,图书是流动的,全市交流,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他望着远处缓缓的水流,若有所思。“你们赶上了好时候,我们小时候对能有自己的一本书真的是梦寐以求,我的第一本图书是在1978年得到的,那时,我还是代课老师,家里穷的只能填饱肚皮,哪还有闲钱管脑袋呀。很多老人不识字,认为买本书还不如换一斤高粱米呢。”每每回忆,父亲总是十分的伤感。老爸接着说:“我的舅舅在部队,每月给我寄五元钱当做费用,上完了初中,等恢复了高考,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大学。”我听得入神,虽然奶奶活着的时候经常给我讲老爸刻苦读书的故事。
  “我舅舅给我买了一本字典寄过来,当时真的是如获至宝。它陪伴着我几十年,直到退休。”我能体会到老爸对书的感情,是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如果放弃也许,他早已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现在图书馆还有人在读书吗?几岁的孩童就拿着手机不松手,读书的人不多了吧?”我知道老爸会问这个问题,我之前很少到图书馆,那次去了之后,才发现,真的是有很多的读者在那里吸取知识的营养。听介绍,电子图书区的借阅读者已经超过了十二万人次。我知道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村子里建一个书屋,我们交流过,他说,攒下几个月的退休工资,购置些设备,也设置电子的图书借阅区,这样孩子们读起来就有了情趣。“明天咱们算是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和工作人员一起探讨。”父亲放慢了脚步,好像心里在合计着,也许在憧憬着自己的书屋。“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经常一起交流,准备出一本不定期的“杂志”,就是将喜欢读书、写作的朋友聚在一起,在书的海洋里畅游。”“我期待呀,就是要多读多写,让家乡的大建设、大发展广而告之,开枝散叶。我的书屋一定收藏。”他是喜欢读书的人。
  父亲,在我的眼中又像一头牛,并不是他的属相是牛。在生活的长河中,默默无闻,总是替别人着想,甘心发挥余热,总是希望大家在精神上有所获。他总说,思路决定出路,不读书咋行?这也许是他建书屋的初衷吧。父亲躺下是一条河,站起是一座山。从他做人处事中能够感受到那种无私的奉献和默默的坚守。现实中,我在努力学习着父亲,但始终有一定的距离,或许那是对生活的定力吧。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生机,也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生命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我们认识生命到改造生命的过程。父亲虽不曾讲过这些道理,但他身后串串的足迹印证了他的朴素与伟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用我的生命来解读父亲,解读生命。
  夜色渐浓,微风带着凉气,我不愿打扰他,就慢慢地沿着蓟运河融入这宁静的夜色中。愿他的书屋早日建好。心中充满着期盼,期盼明天的图书馆之行,他能有所悟,就让美好的梦想在今夜点燃,剌破夜空迎接黎明的到来,让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送去温暖。
  三月樱桃树
  杨倩
  阳春三月,绿柳含烟。春分已至,万物始荣。
  早上出门时,见到小区楼下灼灼盛开的樱桃花,心里不觉为之一动,蓦地想起了年幼时一家人居住的平房大院,长在院子里的那棵樱桃树陪伴我度过了整个美好的幼年时光。
  初春时节,院中樱桃花竞相开放,一朵朵淡粉色的小花挂满枝头,花香沁人心脾。樱桃花开繁密得很,一朵挨着一朵,挤挤插插地构成了我家小院最美的时节。
  晚饭后,妈妈总是亲手泡上一壶香茶,一家人围坐在樱桃树旁喝茶聊天。我最喜欢窝在妈妈的膝盖上,任她轻轻抚摸我的头,仰面看着那婀娜多姿的樱桃树。微风吹来,那粉色的樱桃花瓣在空中缓缓飘落,仿佛童话般圣洁美好。
  夏至未至之时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那时樱桃就已成熟了。树上挂满了一颗一颗火红火红的小樱桃,像无数个晶莹闪烁的红玛瑙。我和妈妈一起把樱桃摘下,清洗干净让全家人大快朵颐。吃不完的樱桃怎么办呢?妈妈当输办法。她会把剩余的樱桃做成酒,而这樱桃酿自然就是爸爸的福利了。
  儿时觉得妈妈总是很忙,好像有做不完的活儿。可无论多忙,妈妈见到我时总是笑盈盈的,一双温柔如水的眸子,白皙的皮肤,秀丽的脸庞,在我心中便是天使的模样。我时常能看见妈妈忙碌的身影,像极了院中那棵迎风摇曳的樱桃树,柔弱又坚定。我很心疼妈妈,于是很努力地想帮母亲做些事,但不是偷偷洗碗时摔碎了碗碟,就是倒水时打翻了杯子……每每如此,妈妈却从未责怪过我,只是轻轻地摸摸我的头,温柔地看着我,然后为我收拾残局。在我的眼中,妈妈有着润物无声春雨般的温柔,有着海纳百川般宽广的胸怀。我想,如果让我从博大精深的汉字里面挑选一个最能代表美好的词语,我会毫不思索地挑选“妈妈"。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也是一位“妈妈”了。多年离家在外打拼的我,更能理解妈妈,也更有能力照顾好妈妈,给她温馨恬淡的生活,再不让她操劳了。
  思绪回到现实,看着眼前的樱花,我在心里默念:愿妈妈烦恼皆随樱花飘,容颜不随岁月老……
  又是三月樱桃花盛开,小樱桃果正在花香里孕育,妈妈是不是早已为酿制樱桃酒着手做准备了呢?
  •诗词歌赋•
  敬爱的"小平同志”
  王少明
  共和国旗帜高扬,
  有你倾力擎举。
  万家灯火亮光,
  你牵挂心底。
  你出生入死,
  无所畏惧。
  你捍卫真理,
  三落三起。
  你指引中华巨轮,
  向着富强行驶。
  怎么感激你呀?
  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敬爱的“小平同志”!
  毛泽东思想光芒,
  因你辉煌绚丽。
  神州开放大门,
  你亲手开启。
  你高瞻远瞩,
  目光如炬。
  你构想伟大,
  —国两制。
  你书写春天故事,
  创造发展神奇。
  怎不怀念你呀?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敬爱的“小平同志"。
  飞翔
  黄建军
  按:1965年解放军空8师0195号飞行训练中,驾驶员李显斌突然换持同机组廉宝生、李旺才叛逃台湾。中共党员、中尉通信射击员廉宝生拒绝投降,举枪自尽。后蒙尘葬他乡数年。几经辗转,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2016年9月骨灰到家乡宁河归葬。英雄壮举,荡气回肠,挥墨以记。
  梦想
  你选择了飞翔。
  虽然没有翅膀,
  你是女娲手中的一块炼石,
  驾着战鹰在祖国蓝天上补着最美丽的霞光。
  没有嘹亮的歌喉,
  用战功把军歌唱响。
  你是干将利剑上的精魂,保驾护航。
  你的名字叫廉宝生,
  但你知道宝贵的生命不在日短夜长。
  一抹橄榄绿,两片红领章。
  党旗下的誓言,乡亲们的脸庞,
  给了你生命的营养。
  要活的铮铮铁骨、凛然豪放。
  梦想
  你选择了飞翔。
  1965年那个深秋的阳光里泛起了尘沙,
  小丑做了可耻的勾当。
  “0195”号着陆,你发现已在海峡的另一方。
  瞬间,你面前只剩下死或者生。
  人们都说艰难唯一死,
  但此时活着需要理由填装。
  文天祥的气节、屈原的高尚,
  中国军人的忠诚、共产党员的信仰,
  编织你身体的每一寸钢,
  一千两黄金怎能买到灵魂的重量?
  你毅然地举起了对准自己的枪。
  伟岸的身躯倒下了,
  却变成了另一种飞翔……
  梦想
  你选择了飞翔。
  你27岁的年轻生命,
  却默默地扎进了那寂寞的土地。
  不是说好累了闭一闭眼吗?
  你怎么睡的那么长。
  你忘了吗?
  何当共剪西窗烛新婚妻子
  玉软的手;
  弯腰给你胸前缀扣母亲
  传上的热量。
  那个申请入党的小战士
  要找你汇报思想。
  那只蝴蝶是你吗?
  在家乡的老屋旁绕树三匝落窗上。
  那只云雀是你吗?
  在你曾飞翔的蓝天上投下不舍的目光。
  梦想
  你选择了飞翔。
  思念啊,是母亲一头凌乱花白的发,
  缝衣时剌指的痛伤。
  多少次啊,母亲躞蹀到门前
  却发现是风儿,
  接下来是她倚门穿透海峡的长望。
  思念啊,是战友们援琴鸣弦的清商。
  多少次啊,唤你去训练
  你的余温尚在却已空床。
  知道你
  天长路远魂飞苦啊。
  蒙尘受辱28个春秋的凄风苦雨,
  你却依然睡得那么安详。
  雨是《囚歌》的合声,
  风是绣的红旗在飘扬。
  你把片片静止岁月的疼痛连缀成花瓣,
  让墓前的百合开放。
  梦想
  你选择了飞翔。
  壮士魂兮归来了!
  汩汩的蓟运河啊,悄悄地流泪。
  低沉的熄灯号声在风中呜咽地白云断肠。
  片片桃红英雄血,点点低雁悲国殇。
  走的时候
  你说回家的路很短。
  短到地图上找不到那道杠。
  但你走回来
  却用了半个世纪的时光。
  你像是在微笑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千山万水呀没有忘记最初的方向。
  你不要再为寻不到母亲的身影失望,
  党始终张开宽阔、温暖的怀抱,
  鲜花铺满你,回家的路,
  祖国“蓝天魂”墙上你的名子闪闪发光。
  牧童犹在,行人春归。
  你的肉体和泥土、清露融成了一条血脉的河,
  载着镰刀斧头铸造的精神,
  永远泽披着家乡的土壤。
  你的骨架构成一座高耸的山,
  展示着中国军人的脊梁。
  谁说你不再
  剑横九野、震响八荒,
  我们同行在民族复兴路上。
  你俯首为地,
  是为了更高的飞翔。
  草木年华(组诗)
  余海
  割草
  村庄含烟,朦朦胧胧
  无数蜻蜓背负旭日的麦芒飞舞
  每一棵小草的泪中
  都含着一个太阳
  割草的少年,挥舞镰刀
  给田埂剃头
  炊烟舞起,蝉声空寂
  篓中的草越装越高
  一条田埂紧紧抓住
  背草回家的少年,怕他摔跤
  草木年华
  生在余家湾,长在余家湾我不会把麦苗唤作韭菜
  也不会指臭椿为香椿
  草木围着我蔓延,我追着草木成长
  玉米长高了,菜花开了
  又到了插秧的时节,又到了采八月瓜的时候
  羊奶果应该红了吧,柿子树打起了灯笼,可挖苦参卖了
  我的欣喜很小
  甚至作文谈理想,我说
  我的理想是当一位农民向土地弯腰,向草木致敬
  现在我不种地,但教书之余
  话里话外唠叨的全是草木
  穿着草鞋,嚼着甘蔗
  我安稳地走在生活的路上
  幺儿坡
  牛儿捍着尾巴
  在幺儿坡的草中沦陷
  有幺儿坡为我们看牛
  我们可以在幺儿坡
  慢慢享用时光
  扯一把柴草当滑板,我们可以
  从山顶一直滑到云朵里
  一直滑到晚霞满天,
  太阳烙红西天
  摘一颗颗老鸹眼睛珠
  烧熟,吃掉,虽然益目
  但我们看不透幺儿坡的面纱
  也看不清未来的自己
  鸟儿扎进草丛
  牧童尾随而至
  草窝中婴拳般大的鸟蛋
  喂饱了我的幻想
  所有童年的欢愉
  幺儿坡占了十之七八
  剩下的十之二三
  我拿来作童年的留白
  野百合
  它高出草木,风中翩翩起舞
  跳芭蕾舞的姑娘,比山间的白云水灵
  少年停下来驻足欣赏
  昨夜梦中初恋的姑娘
  成了青春期最美丽的回忆
  天尊阁赋
  于良建
  天尊古阁,壮阔雄玄。津门重保,道教场间。殿宇三层立于丰台¹,供尊百世;园池八亩怀于润玉²,悟道千年。尔其东临蝎石,西望津天。北枕燕山之脊,南迎渤海之烟。晓日晨光,尽赏凤凰³之炫美;余晖晚照,聆听曲水4之柔弦。有所为乎,和谐美妙;无所为者,法度天然。
  窃闻津东道圣,蓟首天尊。青玄太乙,元始神门。此乃李唐贞观而始建,汗元5至大而重翻。惟史书记载尔,明皇洪武之臣民,卒众能工以改造;
  清帝康熙之巡抚,家兄主事以缮原。巧匠兮高楼质幻,人文兮殿阁雄浑也。
  遂而石厚砖方,工班匠鲁。产基柱于直通,架栋梁于勾股。叹止矣,昂枋鬼斧,棒卯神工;孔凹循规,长方蹈矩。麻叶九转云翻,挑头梁三军并武。平午木于通交,垂歇山于现甫。三升一斗,令尔殿宇高端;九脊十龙,必其椽檐尚古。万字牙排,风铃角舞。
  以至彩重颜浓,工描匠拓。仙容兽面,神似吴道子6遗风;圣像尊身,貌恰公输班7之旧作。故或癫狂,或寂寞,过狰狞,或泰若。是为写意鸿篇,焉无言情画幕?图兮盘古开天,画兮混沌白垩也。况复杰阁三层而叠立,兰宫四院而围邻。西厢之药王宫,杏众生而百草;南院之文昌殿,拼状举8而不贫。阴北隐于阎罗魅魅,阳东居于道士常人。
  所谓大帝紫微,掌以天经地纬;宗王现象,控以雨夏风春。无上清灵,生精万物;西灵圣母,母仪千神。已而三清驾到,道祖正身。元始天尊,项首环以七彩;老君道德,须髯动之飘银。灵宝玄黄炼化,上清转世形真。
  既而十丈凌虚,望苍穹以观姹紫;四时节序,拥沃野以吻嫣红。碧瓦朱薨,彰显千年古韵;兰宫紫殿,集成万岁浑雄。精深博大,壮阔长虹。唯华夏文明,鸿篇璀璨;炎黄史册,巨著非同。天恩恩泽南北,地惠惠顾西东。民安歌之炫彩,国泰唱之和风。
  复论重楼,再云叠镐。形似土木之工,实则才思所造矣。外在拱斗飞檐,内涵精神动脑。于是乎堂皇古阁,人文与历史同框;久远尊宫,炼化与年轮共道。探析于迷津,科研于术考。文之条例明章,物之法规国保。
  嗟夫作赋当歌,连珠唱咏。宝阁依然,神宗适正。悠闲直面,诚教化而修身;坦荡经心,信开明而善性。观历史以辫春秋,看乾坤方能时令。呜呼!得道义兮和人,应民心兮通政。圣道者为尊,不可失敬也。
  注解
  1.丰台:天津宁河区丰台古镇。
  2.润玉:河北省丰润,玉田二县。
  3.凤凰:凤凰城,唐山市别称。
  4.曲水:河北省东部,还乡河、黑龙河。
  5.汗元:元朝元武宗孝儿只斤海山。
  6.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画圣。
  7.公输班:鲁班,春秋战国,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8.状举:状元,举人。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