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801
颗粒名称: 散文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9
页码: 27-35
摘要: 本篇收录散文我与道华先生的师生缘、人口普查身边事、谈吃。
关键词: 文化 作品 散文

内容

我与道华先生的师生缘
  赵建英
  认识道华先生是在一九七五年的夏天。那年,我即将从芦台一中高中毕业。一九七五年,“高考”还没有恢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在如火如荼,身为小镇农业户口的我,既不能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也没有资格招工进厂,何去何从,我很茫然。一天,我的班主住崔承枢老师对我说,要我去县文化馆找一位叫陈道华的老师。地震前的县文化馆在芦台镇老中街的一幢类似“四合院"的平房,大门旁有耳房,有门卫。院墙角、窗台下生长着一簇簇“大麦熟”花,粉红的,鲜紫的,开得自由自在,生机勃勃。记得在后层的一间厢房,我见到了陈道华先生。他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东西,见到我点点头,指指身后的
  一把椅子示意我坐下,然后又埋头继续写。我站在椅子旁静静的观察,只见屋里陈设很简单,一桌、一床、二椅,一只不大的书架挤满了书籍,有些凌乱。一会儿,道华先生写完站起身,见我还站着,忙热情的要我坐下,还没等我说话,先生就拿出一本杂志和一个作文本。原来,临毕业时,我的班主任崔承枢老师把我发表在《天津教育》上的习作和我的作文推荐给了县馆创作组组长陈道华先生,希望我能留在县文化馆创作组作。当时道华先生问了我什么,我怎么回答的,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已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他最后说,要把我的情况上报到县教育局(当年文化馆隶属于县教育局),让我回家听信儿。我当时既紧张又兴奋,回家的路上,心里还砰砰直跳,茫然中的些,好像一下子前途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最终县文化馆创作组我没有去成。原因是后来道华先生托人转告我的,因为我是农业户口,县教育局没有同意。但从此我认识了道华先生。文学作家的梦想之根从此深深的埋进了我的心底。基于这个梦想,为深入生活,我报名参加了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年的“农业学大寨”和党在农村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参与了北方农村从春种到秋收的全部的农业生产劳动过程。坐在老百姓家的炕头上,吃着他们做的各式各样的“派饭”,亲身体会到中国普通农民的喜乐忧愁,也学会了和农民一起劳动、工作,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工作能力。工作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和知识的欠缺,闲暇时间基本都用来读书和学习了,期间也写过一些习作,但不敢拿出去投稿。只记得曾写过一首反映农民学大寨,变冬闲为冬忙,大干苦干,改土治碱的诗歌,发表在道华先生主编的《宁河文艺通讯》上。记得那是一册十六开白
  报纸人工蜡板刻印的刊物,到我手里,还散发着浓浓的墨香。现在想想,我那篇幼稚的小诗,能从那么多来稿中被采用,实在是道华先生给我这个文学小青年的鼓励吧。这是我与道华先生的文学初缘。
  “恢复”高考了,我报定寻一份“铁饭碗”的决心,报考学了医学。原想,这辈子就用自己的双手和手中的笔来开处方,治病救人了,可冥冥之中,命运又有了新的指引,使我又走进了文学,加入了业余作者的行列,成为道华先生的学生。
  当我拿着毕业证书高高兴兴的到县委组织部报到时,等待我的不是介绍去医院,而是去县政府人事局。组织部领导对我说:“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县里各机关急需补充年轻人,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需要年轻的党员。”一纸介绍信,我的医生梦又破灭了,从此做起了行政工作。
  改革开放后,人们焕发出空前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县文化馆牵头成立了“宁河县文学戏剧研究会”,创刊了《宁河文艺》小报,道华先生亲任理事长和主编,从此,他那高而精瘦的身影倍加忙碌,走路大步流星脚下生风。晚上或周日,道华先生经常组织文学研讨会,或请当时市里有名的作家讲课,或亲自讲授自己创作体会,也有学员宣读自己作品让大家研讨。宁河一批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在这块阵地上锻炼成长。我也有机会常听先生的指导和教诲。
  道华先生从不闲谈,我每次去请教,简洁的几句话指出作品的毛病在哪后就没有别的话可说了,告辞前,他总是从书桌里拿出一两本稿纸,嘱咐我多写作品。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儿童文学小说《甜甜的桂花饼》,怯生生的拿给道华先生请教,没想到不长时间,就在《宁河文艺》小报重要位置发表了,还加了按语,并请美工配了活波又漂亮的插图。更让我兴奋的是,当我自己还没意识到什么的时候,这篇小小说已在当时县文学圈儿传遍了,甚至我工作的行政机关的人们都知道了,从那以后,我再去道华先生那里,他不再给我稿纸,而是将一些书籍推荐给我读,象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朝华夕拾》《儿童文学》月刊和《新中国诗选》《朗诵诗选》等书籍,
  如果说,后来我参加天津市文化杯文学大赛,获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的奖励,都该归功于道华先生的无私培养、扶持和鼓励吧。
  道华先生为培养宁河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倾尽了自己全部心血,像爱护幼苗一样地呵护,为使我们阔眼界开,多学东西,有一点点机会也要争取。一次,著名作家理由(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的作者)来天津工人文化宫讲座报告文学的写作,道华先生千方百计争取到几张听课票,亲自带领我们去听讲座,那时去天津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虽有公交车,但车次很少,坐火车人多拥挤票难购,道华先生硬是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车票,听完讲座,又自掏腰包请我们在“利民饭店”吃饭。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们多幼稚和痴傻,怎么能让年近50岁的老先生为我们一群年轻人奔波花钱,怎么不知道请请先生呢,这遗憾留在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道华先生离开我们两周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和他每遇高兴之事仰头大笑、脖子上的喉结上下移动着发出的呵呵呵笑声还时常萦绕在我的眼前,让我不能忘怀。道华先生
  王福政
  道华先生是2018年9月23日去世的,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到今年9月23日先生已经去世两周年了。
  认识道华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委党校任教师。当时县委党校坐落在汉沽捉场闫庄村东还乡河畔,是原县“五·七”干校的旧址。我去县委党校报到上班是骑着自行车沿着还乡河北堤走的。堤岸上槐树成林成片,已是初秋季节,槐花早巳谢了,只有一片绿在秋风中摇曳,田野里的水稻、玉米、高粱迎风起伏,玉米、高梁的叶片被风吹得哗啦啦的响着,几排红砖瓦房被掩映在树荫之中。走进院子,院里的美人蕉、茉莉、海棠、芍药、月季飘着馨香。在清净和有些寂寞的环境下,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每天司暇时,我会在河堤上走走看着满田野的绿色,想着大城市的那种喧司及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日子。
  过了不长时间,学校举办了全县青年干部培训班,其中一位姓张的同学是县文化馆的干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他的宿舍里见到一张对开版小报《宁河文艺》。我拿在手上,看着上面的文章,每篇都很质朴,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文学蕴味,我为之一动,并被深深吸引和感染了。随后,我将刚刚写完不久的一篇散文《校门前的一条小河》抄写工整让他转交《宁河文艺》编辑部。交给张同学后我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想试试,没想到张同学很快给我回话,让我周日下午去文化馆,说道华先生要和我谈谈。我听了心里一震,这么快,主编老师和我见面。
  星期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文化馆。当时的文化馆,还在震后的芦台老中街。对面是刘子合食品店。文化馆的老房子都倒塌了,办公的地方是临时搭起的、用砖石垒砌的简易房。走进院门口和门卫打过招呼,门卫告诉我,陈道华先生住里面的一间小屋。我走进去,拐来绕去,走到院子的最后面,见有一间独立的小屋,我想,先生一定住在这里。敲门进屋后,见先生正和一位同志谈作品。我自我介绍说我是王福政,先生让我坐下等一会儿。我坐在椅子上仔细打量着先生。先生看上去四十大几岁的样子,高高瘦瘦,面长鼻直,皮肤较黑,戴一副近视艰镜,正和坐在对面的人谈着他的作品,说话较慢,说话间停顿的很有技巧,用话语间的停顿把结巴给掩饰掉了,如果你不仔细听,根本就听不出来先生有些结巴。那人走后,先生转过脸来对我说:“这个人是芦台一中的老师,他的稿子这期发,这期《宁河文艺》的稿子已经排满了,你的下期发。”先生和我说完这几句话,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也没有说你的稿子好还是不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今后努力之类的话,更没有问你在哪儿工作等等一些司话。我当时挺紧张,更不知说什么好。我们俩对视了几秒,先生站起转过身,在书柜里拿出几本稿纸递给我:“今后要多写。”我答应后站起身,谢过先生就告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还在一个劲儿的跳,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感动。这就是我和先生的第一次见面。先生一点都没有客套,好像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是老熟人似的。
  从此认识了先生。文化馆有什么活动,如召开作品研讨会,部署安排下一段要写的稿子,请本籍在外地工作的作家或天津的作家来做辅导报告,总会通知我参加。在讨论稿子的会上,先生从来没有让我念稿子让大家讨论,但先生认为好的,总会在《宁河文艺》和后来的《风帆》上发表。先生也从来没有当面评论过我的稿子,也没提意见让我修改过。只有一回,先生对我说:“你的作品观察的很细,细节写的很好。”这篇作品是《细雨桃花片片红》,这篇作品发表后,后来在天津市文化杯散文大赛上获奖。我知道,文学作品一要有生活,二要有细节,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这是先生在我的文学作品上对我说过的唯一一句话,也许就是表扬和认可吧。
  记得有一天,我到文化馆里先生的办公室交校对过的稿子,屋里没有别人,先生对我说:“如果你愿意到文化馆创作组来,手续我帮你去办。”我听后一愣,因为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先生见状,说“你再想想”。我点点头。回到党校后,我在还乡河河堤上榆树荫低下走来走去,后来我怎么跟先生说的,我现在再也想不起来了。这件事距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啦!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有些遗撼,觉得对不住先生的厚爱,最主要的是我失去了与先生一起工作和向先生学习请教的机会。如果不是现在这样的选择,也许我的人生会是另一种样子。先生和我在后来几十年的交往中,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
  先生是宁河文学圈儿的一面旗帜。他把一生的精力和学问都奉献给了宁河的文学事业,奉献给了宁河的业余作者。在宁河无论是有些成就的作家,还是成就不突出的业余作者,基本上都出自他的门下。他用无私的热情引燃着业余文学作者们的写作热情。当人们在盛夏的夜晚摇着蒲扇、喝着茶,乘凉聊天的时候,先生正在陋室守着孤灯审阅着业余作者的文稿;当三五知己围着火炉,喝着美酒,涮着羊肉,大谈人生多么不如意的时候,先生却在文化馆小会议室里讲文学课,辅导业余作者写作。先生对业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总是倾力相帮,辅导都是掏心窝子的真话,绝不敷衍,从不讲套话,把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切身体会无私的传授给学生和业余作者,先生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的人。
  先生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只要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就极力扶持推荐,鼓励宣扬。在宁河受益于先生者众多。
  先生看上去挺严肃,其实,先生是一位感情十分丰富的人。有时候先生讲到兴奋之处,会扬起大手比划起来,遇到可笑之事,会哈哈仰头大笑。先生腿长,走路特快,很轻盈。熟了你就会感到先生很亲切,没有一点架子。
  先生一生安贫乐道,淡泊宁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创作孜孜不倦。我知道,先生在调来文化馆工作前,是宁河芦台二中的语文教师,那时,先生就已经小有名气,写散文、散文诗、创作剧本。我曾看过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写的很美,很有意境。记得有一次在天津作家协会开会,协会副主席黄桂元听说我是宁河人,他对我说:“你们宁河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家,像丁一三、柳萌、工人作家万国儒,宁河籍台湾作家罗兰。还有一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发表作品的陈道华,他的散文、散文诗写的很漂亮。”我说:“是的,道华先生是我的老师。”
  先生后来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宁河的文化事业上,放在培养业余作者上。人的一生怎样渡过更有意义,也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答案,先生有先生的选择。我想,先生的人生选择是更有意义的。先生为宁河培养了一批文学人才,打造了宁河的文学基础,我想,这是宁河人不应该忘记的,特别是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更不应该忘记道华先生。我每每想起先生,总有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在先生过世两周年之际,特写此文,为之纪念。
  人口普查身边事
  张鑫
  2019年11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每逢以0结尾的年份,我们都要进行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国家对我们人民负责的表现之一。
  不知不觉,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开始了。虽然早早就得到了小区普查员的通知,但是我的内心却依旧没来由的一阵兴奋,大抵是把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当做了什么节日似的,庄严又神圣。就拿我们天津来说吧,天津一共十六个区,每个区里又是各种各样的小区居民楼。而每一个小区里啊,都必须有至少一位普查员。普查员必须要是认真负责、态度良好、性格温和的工作者,这样才更有利于邻里和谐,也更容易将任务进行下去。
  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前几天我就收到了居委会的通知,知道今天是人口普查员来我们单元的第一天,我要做到积极配合普查员工作,自觉的进行人口普查,不能把人拒之门外,更不能对人恶言相向。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拉低了个人的素质,丢了家庭的脸面。普查员响应国家下达的工作已经很累了,我们虽然帮不了他们什么忙,但是如果能给他们递一杯温水,哪怕说一声谢谢或者辛苦啦,我相信普查员心中一定会非常感动的。
  时间在我焦虑又有些兴奋的等待中过去,“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我大声的喊着“来啦来啦”,去开门。“您好,您的快递。”嗨,白高兴一场,我还以为是来人口普查的呢!左等右等,也不见第二个人来敲门,我不禁疑惑,不是说上午就来吗?这都11点了,咋一点动静都没有呀?想到这,我就忍不住想出门看看。刚打开门,就听见了楼下的争吵声。我一寻思,都是街坊邻里的,我可得去劝劝架。
  刚到楼下,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一位相貌温和的大姐,正隔着门和里头“谈判”呢。大姐一遍又一遍的耐心解释:“我们是人口普查的普查员,就问问你们家这儿几口人儿……”里头喊的震天响:“什么普查员!俺儿说了,不给陌生人开门!”得嘞,一听就是位不好惹的主。我赶紧上前调和:“大爷呀,居委会一个月前就通知了,这人口普查可是国家发布的任务,咱们要支持共产党的工作呀!”大爷一听见共产党三个字,立马问我:“那,我配合她,算不算我完成任务?”最终在大家伙共同的劝解下,老人才颤巍巍的开门,配合完成了工作。普查员对我们不停的说感谢,其实有什么感谢的,真正该说感谢的,是我们。
  在这里,我也希望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打个电话给家中的老人,让他们知道第七次人口普查开始了,会有普查员上门查访,普查员会有相关的证件,同时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只需要配合他们工作就可以。让老人不要那么小心翼翼手足无措,是我们每个做子女的责任。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我希望咱们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完成国家下达给我们的任务,这样才便于国家了解各地的真实情况,进而完善相关政策,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自己。我相信,只要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步伐,落实党的方针,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美满!
  谈吃
  董建玲
  我生在鱼米之乡,爱吃大米饭就着炒河虾,还爱吃饽饽熬小鱼。鲫鱼春天吃,鱼籽多,甩了籽就不肥了。夏天吃白条,一拃长,肉细嫩,刺多,后味有些苦,鲜香去了一半的成色。秋天吃麦穗,鱼小肉瓷实,连头带尾一起嚼。嘿!又酥又香。还没觉着饱,一个饽饽顺着嗓子眼下去了,赶紧来碗玉米粥“灌缝儿”。
  我们这个地方的人容易满足,对吃不讲究。不像南方人那么精致。菜有菜品,凉菜热菜拎得清。前年去浦江,在一家馆子吃早点,一碗一碗从头数到尾,不重样,整整数了半个小时。包子有豆腐馅的还有豇豆馅的,我没吃过觉着新奇就一样点了一个。也许是吃家乡的包子吃惯了,尽管细嚼慢咽也品不出特殊的味道来。北方人对吃饭的确不讲究。据说老北京人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这还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别说姑奶奶,就是舅爷爷,最好的待亲吃食,不过是烙饼炒鸡蛋,再来一海碗白菜炖粉条,赶上年节,里面滚着几个肉丸子。不像南方,每个地方都有道名菜,苏北有“朱砂豆腐”,南京有“板鸭”,金华有“火腿”。天津也有名菜,“美宫山药”、“水晶虾饼”一个是宫廷菜,一个是公馆菜,作为普通人只能闻看不到。
  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吃的档次也在提升。鱼虾吃腻了就吃海鲜,守着渤海湾就有这个便利条件。每逢节假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席已摆好。黄瓜拌海蜇,酱鱿鱼墨斗,油爆大海虾,嫩葱拌蚶子,煮皮虾,蒸海蟹。春天吃春韭掐的包子,放鸡蛋,蟹黄,虾仁,术耳,皮薄馅大,筷子一扎汁水就流出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吸,鲜香无比。冬天包猪肉白菜饺子,逢周末就嚼点蒜瓣,不辣出汗和眼泪不罢休。
  忙忙碌碌一年,吃还是最主要的,胃口喂得美,精神头也上来了,工作,学习,打工挣钱,才有劲头呀!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

相关作品

道华先生
相关作品
人口普查身边事
相关作品
谈吃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