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684
颗粒名称: 卖瓜
分类号: D422.7
页数: 3
页码: 162-164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公社化时期担任小商贩卖甜瓜和西红柿的经历。每年都会参与卖瓜的工作,包括下村串街和赶集卖瓜。提及了前往集市的辛苦旅程、累人的卖瓜过程以及在芦台集市的繁忙情景。
关键词: 农村生活 卖瓜 社会历史

内容

公社化时,队里每年都要种上七八亩甜瓜,三五亩西红柿,除给社员分以外,要卖掉部分以维持生产队的正常开支,我每年这个季节都要当一把小商贩。队长每次找我时总是说,你会算账,大伙儿放心呢。早晨,队长会安排人摘好瓜和西红柿,早饭后就带上干粮,赶着装满西红柿、甜瓜的毛驴车出发了。一般是往俵口、东西塘坨等较大村队走街串巷去卖。一个车两个人,一个人负责约秤,一个人负责吆喝并算账收钱。有时忙得顾不上吃干粮,但只要有人买瓜就高兴。卖瓜的时节大都是七八月份,中午的太阳特毒,把人晒得满头大汗,有时卖的不顺利,没带干粮,又渴又饿,但满车的瓜果也不轻易吃,很有自觉性。
  除了下村串街卖外,每年都要在立秋前的一个集日去芦台卖瓜,因为芦台人有咬秋的习惯,立秋节前的芦台集也是销售瓜果的旺季,特别是甜瓜和面瓜(俗称老太太乐),很受芦台人欢迎,只要喊出我们的瓜是躲军淀或韩太村的,人们就蜂拥而上。现在由于外地的哈密瓜、芒果、火龙果等充满市场,本地种甜瓜的也少了,所以很多人淡忘了咬秋的习俗,也有的以买西瓜为咬秋瓜了。
  那时赶大车去60里外的芦台赶集卖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头天就要做好准备,晚饭后赶着牛车上路,要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集市。现在60里路开汽车只用半小时,也就是踩一脚油门的事。那时就得折腾一宿,弄得是人困马乏。秋夜露水打湿了全身,满车的甜瓜面瓜,都怕压,车上没处躺,车辕子也没处坐,因为赶车的人都知道“压马、吊牛、逛荡驴”的俗语,意思就是马车可以坐辕子,重点儿没事;牛身子重,车辕子轻一些才好;毛驴是车辕子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最好是不轻不重,我们只好跟着牛车缓步前行。
  在集市上卖瓜,可不像在乡下串村卖瓜那么轻松,很累人。那时集市在芦台街里,买瓜的人忒多,脑瓜挨脑瓜的,有性急的还大呼小叫的,忙活得我俩汗顺脸流都顾不得擦,但卖得快心里高兴啊!我们那时卖瓜,从不看着人头多就乱涨价。卖完瓜,我和董学志也已是精疲力尽,董学志由于瘦小体质差,看上去更是疲惫不堪。傍晚,我们就住进张家马车店(现在区医院西侧靠南边),一切安置停当后,店主说电影院正放映南征北战电影,卖瓜的钱又没有数,你们不看看去呀!说实话,真想看,可舍不得自己的钱,又不能花卖瓜的钱,就没去。那时一盒“大婴孩”香烟才一毛多钱,也是掏自己的钱买的,集体的便宜不能占啊。睡觉时,因为随身带着卖瓜款,不敢两个人同时入睡,包不离手,手不离包,生怕有什么意外,其实那个年代很安全,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回家了,这回我们可以在车上放心大胆的睡觉啦,任其老牛在205国道上前行。人都说“老马识途”,老牛也识途,早起饮点水,喂点料,上路后不用人管,它会按照来时走过的路,一点不差的走回家。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本文记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为人熟知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百余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映现着时代的沧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记录着生活的风雨,熔铸着拼搏的辉煌,也彰显宁河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特别是一张张浸洇着时代风云的珍贵照片,多维度、多层面地回顾了历史,记忆了生活,述说了奋斗,见证了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董如昆
责任者
董如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