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打井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646
颗粒名称: 组建打井队伍
分类号: F302.1
页数: 4
页码: 74-77
摘要: 本文描述了天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历史背景以及1970年代该地区抗旱打井工作的发展情况。从1965年开始,我县成立了打井队,并逐渐在全县的公社建立了打井队。1972年,天津市各公社也相继成立了打井队,同时成立了抗旱打井办公室进行工作协调。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具体人员和他们的职责,以及抗旱打井队伍的壮大和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天津地区 抗旱打井 水资源 农村发展

内容

历史上我县乃至天津地区水资源匮乏,旱情频生。抗旱求生存,求发展,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一件大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打井抗旱越来越被重视。1965年,我县成立了打井队,属农林水利局管辖,当时的局长是常建华,副局长李荣庭。农林水利局坐落在芦台镇的北街,机井队由芦台建筑社抽调7人组成。随后又进了一些人,但总数不超20人,其主力人员有李醒民、李景堂、贾仲书、平锦华、王建东、翟泽禹、朱克勤、李宝华、姜玉华、吕福林、张洪山、张洪富等,负责人是王绍伦。
  1972年全县19个公社陆续成立了打井队。队员的组织关系在各自所在公社,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由县打井队负责。各公社打井队人员因地域面积、人口不同,由几个人、十几个人组成不等。记得1973年,芦台、丰台、潘庄3个公社还先后成立了女子打井队,芦台的队长是毕春华,丰台的队长是韩秋菊,她们为广大妇女提了气、为县里争了光。多次在县、市各种会议上发言,介绍经验,受到表彰。那时全县的打井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集体和个人经常受表彰,县机井队的吕福林曾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参加1973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的庆祝根治海河十周年(1963—1973年)大会。当时天津市属河北省管辖,天津地区参加这次会由市农委主任马驰带队,会期15天,县邮电局办公室主任刘贵永也作为先进个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1973年8月27日至9月3日,天津市革委会召开抗旱打井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北方地区抗旱打井会议精神,交流经验,部署工作。随后成立了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抗旱打井办公室。1974年2月我县也成立了抗旱打井办公室(属局级单位),县和各公社的打井队也转由其管理。县抗旱打井办公室第一任主任由从县第二化肥厂书记王向田调来担任,副主任是王绍伦。内设有政工组、管理组、生产组、财务组、机井队、修配厂。政工组组长田树鑫,成员有我、岳振太、杜庆丽;管理组组长刘万生,成员有何介孝、关文仲、张国文;生产组组长李醒民,成员有张大勇、贾仲书、王天绮;财务组组长王金桂,成员有任志顺、王爱华;机井队队长翟泽禹、副队长崔廷凯,有职工100多人;修配厂厂长李宝华,有职工20多人,分为车工组、钳工组、电气焊组。当时化验由管理组管理,化验员是李玉莲,仓库由生产组管理,保管员是王朝勇、徐庆宇,采购员是平锦华。
  1976年7月28日地震后,由于打井修井任务的加大,县抗旱打井办公室又“招兵买马”30多人,人员主要集中在丰台镇一带,如东淮沽的刘建全、李占民、李景新、王宝安、王连勇,西淮沽的林远,东村的孙福瑞、赵炳华、刘广明、齐兆民、王建国,西村的张永奇、马如贵、刘瑞华,南村的康贺祥、王金海,北村的孙福信,小韩的王立然,李茂的韩玉芬,曹道口的王玉得等。这些人员当时属“亦工亦农”,后来大多转为国家正式职工,当时工资每月38.65元。经过数年的发展,抗旱打井队伍由最初的7人扩大到250多人。当时抗旱打井干部职工是比较“神气”的,在农村有“一机耕、二打井、三办电、四放影”之说。像王向田、段志远、田树鑫、刘万生都是资历很深的老干部,很受人尊重的。1976年4月,女子打井队队长毕春华被提拔为抗旱打井办公室副主任,是县直局少有的女干部之一。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本文记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为人熟知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百余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映现着时代的沧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记录着生活的风雨,熔铸着拼搏的辉煌,也彰显宁河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特别是一张张浸洇着时代风云的珍贵照片,多维度、多层面地回顾了历史,记忆了生活,述说了奋斗,见证了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子才
责任者
梁洪军
责任者
宋子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