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抗旱打井的日子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645
颗粒名称: 在那抗旱打井的日子里
分类号: F302.1
页数: 13
页码: 73-8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县抗旱打井队伍的发展历程和打井设备的变化。在组建打井队伍方面,打井队的人员组成和组织关系,以及各公社打井队的情况。在设备不断更新方面,县机井队从人工打井机到150型钢丝绳冲击式钻机的变化。
关键词: 抗旱 打井 百老话沧桑

内容

作者简介
  宋子才,男,1938年10月出生,天津市宁河区潘庄村人。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8月至1961年9月在张家口地质学校学习;1961年9月至1964年4月在河北省地质局十六地质大队工作;1964年4月至1965年4月在河北省地质局物探大队工作;1965年4月至1966年4月在地质部西北第八物探大队工作;1966年4月至1972年9月在青海省地质局物探大队工作;1972年9月至1974年3月在天津市宁河县机井指挥部工作;1974年3月至1998年10月在天津市宁河县打井办公室工作;1997年9月退休至今。
  在那抗旱打井的日子里
  宋子才(81岁)
  人都说上了岁数的人,新事记不住,老事忘不了,还真是,就拿当年抗旱打井那些事儿,虽然过去几十年了,还记得清清楚楚。看过区档案局编辑出版的《百老话沧桑》,我也萌生了借助这个平台把它讲出来的念头,让大家都知道一下当年那些人那些事。
  组建打井队伍
  历史上我县乃至天津地区水资源匮乏,旱情频生。抗旱求生存,求发展,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一件大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打井抗旱越来越被重视。1965年,我县成立了打井队,属农林水利局管辖,当时的局长是常建华,副局长李荣庭。农林水利局坐落在芦台镇的北街,机井队由芦台建筑社抽调7人组成。随后又进了一些人,但总数不超20人,其主力人员有李醒民、李景堂、贾仲书、平锦华、王建东、翟泽禹、朱克勤、李宝华、姜玉华、吕福林、张洪山、张洪富等,负责人是王绍伦。
  1972年全县19个公社陆续成立了打井队。队员的组织关系在各自所在公社,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由县打井队负责。各公社打井队人员因地域面积、人口不同,由几个人、十几个人组成不等。记得1973年,芦台、丰台、潘庄3个公社还先后成立了女子打井队,芦台的队长是毕春华,丰台的队长是韩秋菊,她们为广大妇女提了气、为县里争了光。多次在县、市各种会议上发言,介绍经验,受到表彰。那时全县的打井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集体和个人经常受表彰,县机井队的吕福林曾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参加1973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的庆祝根治海河十周年(1963—1973年)大会。当时天津市属河北省管辖,天津地区参加这次会由市农委主任马驰带队,会期15天,县邮电局办公室主任刘贵永也作为先进个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1973年8月27日至9月3日,天津市革委会召开抗旱打井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北方地区抗旱打井会议精神,交流经验,部署工作。随后成立了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抗旱打井办公室。1974年2月我县也成立了抗旱打井办公室(属局级单位),县和各公社的打井队也转由其管理。县抗旱打井办公室第一任主任由从县第二化肥厂书记王向田调来担任,副主任是王绍伦。内设有政工组、管理组、生产组、财务组、机井队、修配厂。政工组组长田树鑫,成员有我、岳振太、杜庆丽;管理组组长刘万生,成员有何介孝、关文仲、张国文;生产组组长李醒民,成员有张大勇、贾仲书、王天绮;财务组组长王金桂,成员有任志顺、王爱华;机井队队长翟泽禹、副队长崔廷凯,有职工100多人;修配厂厂长李宝华,有职工20多人,分为车工组、钳工组、电气焊组。当时化验由管理组管理,化验员是李玉莲,仓库由生产组管理,保管员是王朝勇、徐庆宇,采购员是平锦华。
  1976年7月28日地震后,由于打井修井任务的加大,县抗旱打井办公室又“招兵买马”30多人,人员主要集中在丰台镇一带,如东淮沽的刘建全、李占民、李景新、王宝安、王连勇,西淮沽的林远,东村的孙福瑞、赵炳华、刘广明、齐兆民、王建国,西村的张永奇、马如贵、刘瑞华,南村的康贺祥、王金海,北村的孙福信,小韩的王立然,李茂的韩玉芬,曹道口的王玉得等。这些人员当时属“亦工亦农”,后来大多转为国家正式职工,当时工资每月38.65元。经过数年的发展,抗旱打井队伍由最初的7人扩大到250多人。当时抗旱打井干部职工是比较“神气”的,在农村有“一机耕、二打井、三办电、四放影”之说。像王向田、段志远、田树鑫、刘万生都是资历很深的老干部,很受人尊重的。1976年4月,女子打井队队长毕春华被提拔为抗旱打井办公室副主任,是县直局少有的女干部之一。
  设备不断更新
  县机井队最初只有一台人工打井机,即用人力并借助竹弓弹力使锥形钻头冲击地层而钻进。这种靠人力踩踏作工的钻机效率低,打一眼五六十米的井,要用十几天甚至20多天的时间。到60年代的中期,县机井队引进了第一台150型钢丝绳冲击式钻机,俗称“磕头机”。这种机子由河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天津附近的固安县农机厂生产。于是1966年7月队里派李景堂带领贾仲书、平锦华、王建东,到该厂学习使用操作技术一个月。他们回来后,队里就立马组织人力、物力在大北涧沽村用这台机子打了一眼深度为150米的机井。当白哗哗的水流涌出井口时,在场的干部职工和村民欢欣鼓舞,笑声、掌声、呐喊声响成一片。
  1967年县机井队引进了第二台150型钢丝绳冲击式钻机,随后这种钻机普及到各公社机井队。那时职工们钻研技术很认真,很卖力气,并摸索出许多打井经验。如工人站在打井口,手摸上下运动的钢丝绳就能判断出井锥打到地下什么土(岩)层,根据土(岩)层再掌握进锥速度,并编成“紧打沙层慢打泥,不紧不慢打沙泥”等顺口溜。到1968年县队150型钻机已达6台,机长分别是贾仲书、李宝华、王建东、姜玉华、朱克勤、王炳存。这一年,在河北省水文地质队的帮助下,我们还学会了电法勘测地下水资源。第一任电法组组长是张大勇,电法勘测为观测地下水分布和动态等提供了依据。
  到60年代末,县机井队就有了300型转盘式钻机,这种钻机比150型钻机有了质的飞跃。它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方便,机械分解性能较好,成本较低,实现了操作机械化,可算作是“鸟枪换炮”了。那时打井设备都是由市里统一调拨,到1970年初300型钻机达到4台,其中常期使用的有3台,即分为3个机组,301机长是姜玉华、302机长是吕福林、303机长是王建东。每个机组配有12人,打井时三班倒,每班4人。当时打井收费是按进尺深度计算,其标准是:1—100米,每米9元;101—200米,每米11元;200米以上每米14元。如用大管,增收管费50%。那时用电紧张,经常停电。为保障停电时也能工作,当时所有钻机都配有发电机,其中300型钻机是“双保险”,每台钻机配两台发电机。那时县队光发电机就有24台套。到1976年抗旱打井办公室的实力已经很雄厚了,那时机动车辆较少,可抗旱打井办公室达16辆,其中吉普车1辆,解放牌汽车4辆,南京“嘎子”2辆,140、130汽车各一辆,大拖车4辆、小拖车3辆。那时许多单位,包括县革委会,时常找抗旱打井办公室借用车辆。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我县是重灾区,全县震毁机井近1300眼。为加快震后恢复农业生产,市抗旱打井办公室派人来我县指导工作,并先后调拨300型钻机4台、516型钻机6台,那时150型冲击式钻机在县队基本取消了。到1979年底,全县有300型钻机12台,516型钻机14台。打井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了打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强化队伍建设
  为落实市抗旱打井办公室要求,把井队建设成思想好、干劲大、纪律严、技术精的革命化专业队伍,县抗旱打井办公室提出要发扬“一队变三队”的作风,既是打井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县队及公社队都建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成井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等,还经常开展劳动竞赛。记得1977年3月29日下午。县革委会农业办公室召开学雷锋革命竞赛动员大会。会上,各单位纷纷发出挑战和应战,县三八女子打井队还向男子505机组提出挑战,很快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营造了为农业大干快上做贡献的浓厚氛围。有一年在赵庄公社大杨大队打深井260米,为解决机子等技术难题,机长吕福林连续7天7夜没休息。一次在丰台公社南埋珠大队打井,井刚打到十几米深,井锥掉在井里。工人蒋跃申不顾自己的安危下到井底,在一人多深的泥浆里连扎了几个猛子,终于把井锥捞了上来,保住了井眼。
  1974年春,为建丰产带,实现地上水、地下水“双保险”,保障150亩地一眼井,县抗旱打井办公室组织了丰台大会战。调集了县队和部分公社队的30多台钻机,还从县第二化肥厂借调24名工人参加。指挥王绍伦,下设技术指导组,人员有刘万生、杨明利、张洪富、刘立生;电法组(即测井组),人员有赵炳华、王立然;报道组人员有张大勇、林远、岳振太。当时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的陈庆发总去,写了许多报道,有的上了天津日报,有的在天津广播电台上播放。技术指导组最辛苦,他们每天不管风天雨天都要下到各工地指导工作。当年20多岁的张洪富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不分白天黑夜地下工地,自行车有时坏了就步行。有一天为了赶时间到几个工地,他借了一匹马当交通工具,一天下来,他的屁股都磨破了。这次会战到当年的9月结束,共打井300多眼,受到了领导的好评,老百姓的赞许。随后还搞了岳龙会战、潘庄会战。1974年秋至翌年春,抗旱打井办公室还抽调人员参与了卫星河的规划、施工。
  打井工作只要一开工就不能停下来,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风天雨天,严寒酷暑。所以蚊叮虫咬,磕磕碰碰,冻伤、皮肤晒破对他们来说是常有的事儿。1976年大地震时,许多工人顶着家庭人员伤亡的压力,身心的痛苦,不误工时,舍小家顾大家。县队王宝安地震时与工友李俊友、鲁利国住一屋。20出头岁的李俊友被砸身亡,他被砸腰椎骨折,后被转到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市机电学校为救伤员停课,建起的临时医院治疗3个月。他回来伤未痊愈,就闹着要上班工作。
  震后,潘庄公社井队在朱头淀当台大队打井时出故障,为抢修争取时间,工人杨福生冒着雨,光着脚,往返20多里路从厂取回齿轮配件,他们连续奋战10个昼夜,打成震后第一眼抗震井。
  打井管井并重
  进入70年代,农业学大赛运动更加蓬勃发展,为达到农业生产过“黄河”“跨长江”,当时提出在打井的同时,要抓好机井管理,做到打、配、修统筹安排,管好老井,建设新井。落实好北方地区抗旱打井会议制定的“机井建设八条要求”,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勤俭打井,保证质量;平整深翻,改良土壤;小畦灌溉,渠道防渗;修建井房,固定机手;维修设备,保持完好;加强管理,合理配套,节水,节电、节油。落实维修管理组织,制定机井管理制度,每井浇地百亩以上,实行科学种田,达到高产稳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保农业稳产高产,各级领导都加强了机井建设。1977年时任县委书记邢国俊,到俵口大队蹲点,和大队干部一起研究机井建设问题,制定规划和措施。大北涧沽公社党委书记李树田,亲自深入到机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调查研究,推广经验。岳龙公社党委副书记曹得力,分管打井工作,带病深入到机队,做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了打井工作开展。县抗旱打井办公室把丰台公社东淮沽大队确定为机井工作典型。常年有几个人和大队干部群众一起,摸索机井建设的管理经验,然后进行推广。同时为掌握农田浇灌用水用量等相关第一手资料,还在潘庄公社东塘坨大队建有50多亩地的农场,种植水稻、小麦,适时浇灌,总结经验。常年在农场的有贾玉良、崔廷凯、石怀雨、李学祥、霍玉仁。就这样全县抗旱打井工作风生水起。为加强机井的管理,县抗旱打井办公室曾在1974年、1977年两次进行机井普查,查配套设备、查机井损坏程度、查管理、查效益。普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实现了井有井房、有专人管理。县抗旱打井办公室还组织对机泵手进行培训,组织支农小分队协助社队维护机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社队搞好农田和沟渠配套,机井与地面工程配套等建设,推广提蓄结合、群井汇流、渠道防渗、喷灌等科学浇灌方法,使机井在农业生产上充分发挥了作用,产生了更好的效益。
  1965年至1980年的16年间,全县打井4200多眼,其中1974—1977年的4年间,每年打井都在500—700眼之间。其中大多机井都进行“双配套”,即配有电机、柴油机,实现有电没电都可开井浇地,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本文记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为人熟知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百余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映现着时代的沧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记录着生活的风雨,熔铸着拼搏的辉煌,也彰显宁河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特别是一张张浸洇着时代风云的珍贵照片,多维度、多层面地回顾了历史,记忆了生活,述说了奋斗,见证了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子才
责任者
梁洪军
责任者
宋子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