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搞农业科技的十五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633
颗粒名称: 我搞农业科技的十五年
分类号: K825
页数: 11
页码: 37-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学礼在1969年秋季被分配到公社从事植树造林工作的经历。起初对自己为什么被选中感到困惑,因为他是个普通农民且没有相关技术知识。然而,作者决心努力完成任务并在公社从事了15年的农业技术工作。
关键词: 农村工作队 植树造林 公社 农业技术

内容

作者简介
  关学礼,男,1932年8月21日出生,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人(原赵庄乡大杨村人)。1940年至1945年初小毕业,1948年11月在县公安局治安科工作,1951年在本村参加土改运动,1953年在赵庄乡工作,1956年至1961年在村任记工员、出纳员、大队会计,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至1965年任村小队会计、村团支书,1969年至1983年在乡农科站当农业技术员15年,1984年回村务农至今。
  我搞农业科技的十五年
  关学礼(87岁)
  1969年秋季有一天,村斗批改工作队王一和叫我去公社一趟,到那后党委书记鲁少华对我说,你先抓一下植树造林工作吧,多与县植树造林指挥部赵振华同志联系。回家后思索,我是个普通农民,文化不高,没啥植树造林技术呀,公社怎么看中我呢?不管怎么着,党委分派给任务了,就要下点功夫干好。从此,我在公社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一干就是15年,是我一生中难以忘记的一段时光。
  植树造林
  为了熟悉情况,我步行下村3天,全公社15个村都走到了,那时道边村旁都是光秃秃的,基本上看不到树木,即便有几棵新栽柳树杈,上边的新芽也都枯死了,看到这种情况,我知道要把树植起来,需要费一番力气。过了几天,公社下乡干部上来汇报工作,我也参加了,每个人都发言,他们讲的都挺好,最后领导叫我说说,我就讲了几天来下去听到见到的人和事,大多数村还没把植树提上日程等情况,又说了自己的想法,提出抓重点培样板,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希望领导为每村设专人管,要有育苗地,要狠抓落实,鲁书记听了点头答应。在召开各大队干部会时,他强调了绿化问题,并分派了任务,同时还要求公社全体下村工作人员,到村后把绿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要求每个大队都要建苗圃,育苗有专人,叫我逐队去落实。
  我到各队落实,人员上小老头可以,老老头不要。育苗地要好地,我亲自到现场查看了水源、土质、面积等,并做到地插牌、人入册。就这样跑了一个多月,到入冬前有10个村的专管人员得到落实,并做好了县植树造林指挥部,召开林业专管人员学习班准备工作。全公社苗圃地落实16亩,以大杨、大艇两个村为重点。进入冬季县造林指挥部在独立村召开的林业技术学习班上,听了林业局张印富和张汉池二位老师的讲课和经验介绍,对植树造林知识明白了很多,在会上还订了洋槐、榆树、紫穗槐籽以及柳树等各样种苗。
  到了植树季节,各村都植树一天,有的村无苗,砍点树枝好歹插上应付了事,我发现后找到村主要干部要求返工,我还到现场查看监督,很快的扭转了这种局面。对育苗地直接找到育苗专人,相互交流情况,有时一起在地里边干边谈,与他们成了好朋友。种苗由我负责联系,洋槐、榆树籽由林业局统一进,分发到各苗圃,杨树苗大部分由水利局购进,柳树橛是从固安县王玛大队运来的。怎样育苗县林业局张印富同志经常下来作指导,这样只用一年多,全公社的林业发展初见成效。
  树苗解决了,这时我在寻找栽树的场地,发现蓟运河芦台段清淤弃土地块是造林的好场地,便向领导建议,建“一带一园”。一带是河堤绿化带,一园是大杨的百亩果园。我找鲁书记几次把我的打算说给他,他说照你的打算去办吧,有关各大队联合之事我去商议,你就与各大队专管员商议如何干吧。从芦台大桥往西到大薄村有10里多地,涉及7个大队,我和他们商量时,有的人提出,原则上各村段各负其责,规格一致。种苗不全的相互调剂,在栽树之前,统一定点挖坑,下苗时拉绳放线,栽成后横竖斜四方成直线,根据树的品种习性定为:堤下两行柳树,上坡4行榆树、堤内侧4行洋槐共10行树,10里长堤绿树成荫,成活率达90%,形成了河堤绿化带,为蓟运河增添了美景。
  再说大杨的百亩果园,大杨河段内除去绿化带外,还有一大片弃土,高低不平,土质很差,连野菜都很少,可以建一个果树园,经过几次找村干部,大队长王树申同意了。经过一冬的酝酿研究,到春天正式开工,平整土地,苗木由唐山果园进的,果园建起后,因缺乏果树管理技术,走了一些弯路,经过努力桃树、苹果树已经成活、结果,尽管还须几年后才有效益,但乡亲们都很兴奋。
  1972年至1973年两个春季植树造林时,县里召开全县植树造林会,由县书记邢国俊同志带领大家到大杨大队植林现场参观后,又栽植桃、梨、苹果1800株,使果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土壤普查
  1973年,赵庄公社建立由3人组成的农科站。公社领导叫我负责,自己感觉到压力很大,自己只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耕种锄耪老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没学过,怎能搞科学种田呢?睡不着觉深思,不会就得学,为胜任工作我们3人积极找资料和有关书籍学习,边干边学。日子不久,农业局派来技术干部魏丕明同志,这回好啦,有不会的向他请教。4人除下队外,有时间就学农业基本知识。日子不长魏丕明去小崔庄蹲点走啦,董少先去大艇做中心工作,剩下马成富和我,推广农业技术由何处开始呢?正赶上县里搞土壤普查,我们就把这项工作作为了推广的第一步。
  全公社有1万多亩地,先摸清土壤类型结构和养分含量。就在全公社定14个点,进行土壤解剖化验。全社土地海拔在1.3至1.5米左右,位于蓟运河冲积和海相沉积物,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大部分地碱水咸,土内全盐0.18至0.33,地下水矿化度1.77化学类型。
  土壤结构,除大杨、党庄、大赵河套土是团粒结构外,其余都是片状盐碱土壤,容量大,孔隙度小,耕作层板结,犁地深土粘度大,有机质含量少,在1米深处有大量浆石出现,植物根系很难深入。大杨庄北,党庄村西,有一片白浆土颗粒微小,孔隙度太小,下过雨水存于土表,很难下渗,几乎是纯土,种地难以出苗。通过调查全公社土壤结构大体上有四种:大杨、党庄、大赵三个村地是团粒结构,黑棕色壤土,有机质含量高,孔隙度大;王北靠芦农边和大艇四五六渠地,炭灰色盐碱壤土;大杨村北、党庄宋家坟一带,土色灰白,俗称白汤土,土质瘠薄,有机质缺少,质地盐碱,地势稍高处,一到春季旱风时,地表出现一层白碱现象。这样土以碱成分高的盐碱地,还有一种地表有些盐渍化,呈现出油黑色,盐碱成分大,这两种土都不能长庄稼,必须改土治碱,深挖渗盐渠,水位在1.2至1.5米深度,用淡水压碱或施有机肥缓解方法。其余各村周边园田是黑色壤土、内含养分较多,孔隙度较大。
  土壤结构清楚了,就要科学施肥。一般的以粗磷肥做底最好,并且抓住作物生长阶段追施氮肥,还有个别的地块出现小老苗不爱长的现象,原因有两种,一是受碱害,二是微元素缺乏的现象,补救方法用水和肥拯救,盐碱用淡水压,缺乏症用硫酸肥追施及时松土,能缓解一下。如遇上小雨要及时浇水以免逗碱,延误生长时间。全公社土地酸碱度都在8以上,属于弱碱性土,一旦遇上碱性物,就会加大碱度,影响了作物次生根的伸长,对吸收土内养分就有障碍导致产量下降,特别是化肥施硫酸铵比较好,尿素属于中性,最忌讳的是氯化铵,不能施用。
  引种换种
  就拿种高粱来说吧,产量高不高,品种是关键。当时种的是红帽红和大竹青,秆高、穗码稀粒少,亩产只在200斤左右。玉米是白马牙,金黄皇也叫白黄种,种植方式也是稀播大垅,亩产最高在400斤左右。水稻种是大白芒,亩产量也不高。
  上世纪70年代,很多科研单位,研究出高产优良种子。如高粱的原杂十忻杂七,玉米的沈丹六,小麦水稻等品种亩产达千斤。但是农民们只有亲眼目睹才认头,因此公社领导号召各队都要搞种子对比试验,用事实说话,大杨实验场种的沈丹六玉米亩产超千斤。经过各队长们鉴定,认为是高产优良种子,由农科站统一到产地进种,定下后,由我负责去东北绥中县前卫农科站运来2万多斤种子,分配到各村,连续两年都获得丰收。
  还有一次,从汉沽农场调来六担准麦种1万斤,公社领导主持推广此种。提前叫农科站做一下发芽率试验,因是冬季,我们将发芽器放到火炉旁催芽,因无专人管火炉,温度跟不上,一个星期也未发芽。即将召开生产队长会前,社长傅俊生要发芽率多少,我们都傻眼了。领导很不满意,我当场说,明天我保证发出芽来,耽误不了开会用。他们很吃惊都不信。下班时我数了100个麦粒,拿回家,用温水浸泡20分钟后捞出,用一块湿布包好,放到热炕头席底下,折腾了一夜,第二天7点多钟打开布包一看,麦粒小白牙都出来啦,详细一数发芽率92%。上班到公社,交给老傅,他一看很满意,在会上宣布种子的发芽率很高,1万斤麦种推广很顺利,种植效益也很好。
  除草查苗
  1975年以后我们的工作除引种外,还推广化学除草,开始在麦田地里除落菜、野牵牛花、杂草。4月中旬在小王庄东路北一块麦田里,按药瓶上的说明配制药液,均匀喷雾到杂草上,过两天观察不见功效,又过两天仍无效果。原因找不到,怀疑药液不纯或是浓度小,便询问农药厂,为什么喷上药杂草不死是啥原因,人家又问我们怎样打的,浓度大小,时间地点等,最后答复是湿度不够,低温药液吸不进去,杂草受不到毒害。到五一节后再用此药,凡是双叶菜类杂草逐渐枯死,原因找到了,我们大胆推广2.4T丁酯效果很好,用一斤药能节省15个人工,全社2000多亩麦田,节省了大批劳力,又提高了麦子产量,后来人们就习惯用了。
  稻田用药更广泛,育秧用敌稗、禾大壮、杀草丹喷雾除草。本田里为节省人工挠秧和拔草,用杀草丹喷雾,除草醚打封闭,对除治鸭舌草和水苲成效显著。经过几年的施用,地里讨厌的水苲踪影不见了。
  我们农科站为推广好先进技术,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查看作物苗情,病害等情况,如有虫灾及病害发生,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通知各生产队注意防治。每到春季,农科站人员就忙起来,几乎每天都有人手持标本来咨询,乡领导有时也提问,有时诊断不准,便去农业局请教,带回解救方法,落实到地块。但是也有怪事出现,记得有三件事。
  在1983年秋,小王御史村第一队老马找乡领导,说棉花起病了,我便跟他一同到地里,一看果然有2亩棉花叶片打着卷,仔细看叶背面,无有斑点,根部也正常。当时围着地边转了一圈,发现一行卷叶有轻有重,看上去好像是受药害。我便问他,发现几天啦。前3天很好,就这两天,打完乐果后叶子都打卷,你看是什么病。他一说打药,我便想到喷雾的问题。他又问用什么办法挽救。我说拔掉种秋菜吧,别再等它缓过来啦,到那时已接近霜降,收点青桃也无用。还有小杨大队种了几分地的花生未出苗,我去地里一看,一棵也未出,刨开土一看种子发霉了。询问后才知,他们在下种前用1605原液泡了一昼夜,把胚芽烧坏,哪能出芽呢。
  再有大杨村王立普家的水稻,忽然枯死一片。我正在吃早饭时,对门老王头进屋就说:“我家稻子死了一片,是什么病,你给我看看去。”我说刚插完秧怎么可能呢,他着我一同到地里去,走有3里路,一看确实死一片稻苗,一看便知不是病是受烧。原因是他儿子,扛着化肥,不慎摔倒,化肥都洒到水里,被水浸泡,无法收回。他儿子也未敢和他说。见死苗他找我看看,怕起什么病。把他找来对证一下,他才认头不是病,是肥太多烧死一大片苗。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本文记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为人熟知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百余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映现着时代的沧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记录着生活的风雨,熔铸着拼搏的辉煌,也彰显宁河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特别是一张张浸洇着时代风云的珍贵照片,多维度、多层面地回顾了历史,记忆了生活,述说了奋斗,见证了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关学礼
责任者
关学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