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618
颗粒名称: 参加组织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俵口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村庄,位于七里海岸边。这个村庄有五大姓氏家族,包括于、马、位、刘、杨等。过去,俵口村的交通十分便利,成为天津一带内河船运的主要口岸。然而,随着洪水灾害和贫困生活的压力,村民们不得不依靠航运和七里海的芦苇为生。在俵口村,也有许多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如于方舟烈士和于连波等人。他们积极组织农民进行抗税斗争和革命活动,并建立了村的党组织。
关键词: 俵口村 五条街名 参加组织

内容

我出生的俵口村,是七里海岸边的一条土岭。因紧靠七里海,河流纵横,年年闹洪水,常年日久,洪水把土岭西头冲开一个口子,恰是青龙湾河、曾口河、潮白河的交汇处。沿河道驶往的船只,每天都集聚在口子边避风靠岸。第二天,再沿着河道驶向四面八方,故取名俵口,寓“水流俵,分船地”之意。
  明朝永乐年间,一户于姓在此地落户建庄,后来陆续有了马姓、位姓、刘姓、杨姓等,形成俵口村中的五大姓氏家族。解放前后迁来陶、李、冯、王、张等几个姓氏。村中有两个台(杨家台,马河南儿台),一条主街从村东头到村西头有2里路长。解放前俵口村有2000多人,生活来源主要靠航运和七里海的芦苇。人们织席编篓,打渔摸虾,在庄周围的散地上种点庄稼,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贫困生活。
  过去,运输主要靠航运,俵口交通十分便利,河道四通八达,成为天津一带内河船运的主要口岸。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俵口有大小木船百余条,当时,宁河县交通局航运社就是以俵口村的船只为主组建起来的。
  天津建党创始人于方舟(原名于兰渚),出生在俵口村,听母亲说,他天资聪颖,记忆极强,小时候读书时,身边总是放一把锥子,父亲于际刚用锥子往书上扎,锥子扎多深,他就读到书上没有锥子印迹的地方,直至全部背诵出来为止。他参加革命活动后,曾多次从天津回村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如一次他回到家乡,看到县政府张贴的增税布告,他就走村串户联系贫苦百姓,并以宁河县“旅津学生同乡会”的会长名义,召集暑假回乡的进步同学,带领农民到县政府请愿。取得了抗税斗争的胜利,极大地启发了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在于方舟烈士精神影响下,1938年,于连波和马德双秘密建立起村的党组织。而后陆续有于作全、于锡文、于河昌、马德孝、马德清、位友良、于增之、于作元、于连庆、于连孟、马德俊、刘学信、于学珍、于向生、于学福、于云生、于开祥、于作士、马德胜、陶万林、马德彩、马德深、马德信、刘春奎、于作河、陶万胜、于云山、于学柱等加入党组织,到1949年村党员队伍发展到40多名。于作全是1943年入党后积极为党工作,在1946年把大儿子送到部队。于学功在1948年解放塘沽战斗中牺牲在战场上,1969年他们又把小儿子于学来送到部队。
  我大哥于连波1938年入党,二哥于连庆1945年入党,我1945年入党,我兄弟3人,严格教育子女,后来也让他们加入加入了党组织,有于印泉、于印奇、于印荣、于印芝、于印桥、于全华、于守顺、于娜、于鑫等10余人,并有4人参军。在当时,我入党后是村党组织联络员,以剃头理发为名,走街串巷负责联络村中每位党员。那时村里党组织活动地点就设在我家东厢房,厢房前院是一条小河,为了出入方便,经常在河边停靠一条小船。一旦发现敌情,可随时上船驶向七里海深处的芦苇荡。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本文记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为人熟知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百余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映现着时代的沧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记录着生活的风雨,熔铸着拼搏的辉煌,也彰显宁河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特别是一张张浸洇着时代风云的珍贵照片,多维度、多层面地回顾了历史,记忆了生活,述说了奋斗,见证了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于连孟
责任者
于印桥
责任者
于作全
相关人物
于锡文
相关人物
于河昌
相关人物
马德孝
相关人物
马德清
相关人物
位友良
相关人物
于增之
相关人物
于作元
相关人物
于连庆
相关人物
于连孟
相关人物
马德俊
相关人物
刘学信
相关人物
于学珍
相关人物
于向生
相关人物
于学福
相关人物
于云生
相关人物
于开祥
相关人物
于作士
相关人物
马德胜
相关人物
陶万林
相关人物
马德彩
相关人物
马德深
相关人物
马德信
相关人物
刘春奎
相关人物
于作河
相关人物
陶万胜
相关人物
于云山
相关人物
于学柱
相关人物
于印泉
相关人物
于印奇
相关人物
于印荣
相关人物
于印芝
相关人物
于印桥
相关人物
于全华
相关人物
于守顺
相关人物
于娜
相关人物
于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俵口村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