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一辈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99
颗粒名称: 务农一辈子
分类号: K828.9
页数: 11
页码: 225-2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胡宗宽一辈子务农,同时也练打乒乓球。他曾担任记工员的职务,并参加文艺队的活动。后来,他还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
关键词: 胡宗宽 务农 记工员

内容

作者简介
  胡宗宽,男,1948年出生,天津市宁河区板桥镇田庄坨村人。1965年宁河中学毕业后回村务农,当过生产队记工员、村文艺宣传队员、生产队副队长,多次参加根治海河工程,至今在村务农。
  务农一辈子
  练打乒乓球
  胡宗宽(70岁)
  我在宁河中学(现已改为宁河镇中学)读初二的时候,正是我国乒乓球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乒乓球的代表人物是庄则栋,是当之无愧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抓好学习的同时,我爱上了乒乓球这项运动。经过几个星期刻苦练习,我的球技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机会与校队的同学对练一下,偶尔还能战胜他们一局。我是左手直握球拍,练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球以侧下旋为主,有时也发出快速长球,使对方防不胜防,因此在轮到我发球时,基本能得3分(当时是每人5次发球,21分制)。经过几次的选拔比赛,我被选入校乒乓球队,和我一起入校队的还有廉作林、杜宗凯、高恩庆等。
  进入校队后,练球的机会与以前就不一样了,课余的时间练球有了专职的指导老师,由教师中球技较好的魏云生老师任指导教练。每天早晨同学出操,我们校队单独训练,跑步时练基本功,我也有了自己的专用球拍,当时我用的是反胶红色球拍,从此这支球拍就成了我的好朋友,随身带在身上。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校服,我只有一件心爱的白色印有红色字迹的背心(宁河中学5号),再有就是一双白色运动鞋。每次比赛我穿上心爱的背心,脚蹬白色运动鞋,奋战在乒乓球台前,很多同学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
  二年级下半年,我就成了学校乒乓球单打冠军。学校有一间“教师之家”活动室,屋内除图书、乐器外还有标准的乒乓球台。在当时学生没有事情是不能随便进入这间活动室的,而我是校队学生,在课余时间,我可以与老师一起练球。我们乒乓球队代表学校经常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比赛,每次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一次,参加全县中学乒乓球比赛取得第二名。那个时候我好像是一名专业运动员似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练球。
  步入了初三下学期,学习比较紧张,准备高中考试阶段,一天下了自由活动,班主任叫我到办公室,在坐还有抓学习的校教务处主任。老师对我说,宗宽同学,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高中考试的冲刺阶段,现在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把打球的时间收一收,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复习功课上,我们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从现在开始把玩的心收回来,全力以赴准备考试。当日我在校板报上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是“打球与学习”,提出了打球与文化知识学习有效结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而后,只是在自由活动时间玩一玩球,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心情,直到初中毕业。
  当记工员
  1965年初中毕业回村务农的第二年,当时初中毕业生在生产队就算比较有文化的人了,社员们就选举我当了生产队记工员。记工员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重要的。全队200多口人,每天有几十人参加生产劳动,到了晚上,社员都集中在生产队部由我记下每人当天劳动的时间和干活的项目,有干一整天的,有干半天的,还有不足一天的,有的还要加晚班。到了麦收、大秋季节,还有夜战的,这些都要有详细记录。生产队长给出每个人当天工分:成年劳力一般10分,不足成年的劳力每人记6—8分,妇女劳力记6—7分。当时生产队没有打印的本子,只是买几张白纸,由我订一个大本子,把每张纸打上格子,每个格子上写上参加劳动社员的名字;在每个名字下的格子里记下来,到年底再把每个人每个月所得工分加在一起;然后再把全家成员工分加一起,就是全家一年所挣工分。全家总分是每个社员非常关心的大事。因为在那个年代社员没有别的收入,只靠工分吃饭,就是说,生产队全年的经济收入,扣出生产队当年开支、国家提留、农业税,剩余的钱按生产队全年工分分配,算出每分的工值,再乘以全家的工分,就是一家当年所得收入。粮食也是一样,生产队一年的粮食收成留下种子、饲料、公粮,剩余粮食按人口与工分三七开(人口七成,工分三成),所以当年流传着一句口头语:“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当时没有计算器,唯一的计算工具就是一把珠算。说起珠算,现在好多青年人可能很陌生,更不会用了。打珠算脑子要灵,手要快。首先在脑子里要对珠子有个定位,从个位加起,每到10位数就往前进一位,到百位再进一位,以此类推,就可以算出你所要的数字。当初珠算我打的也不太好,在千位数之内还可以,到了上万位的数,手脑就有点不听用了。多亏当时有我父亲的帮忙,我父亲打珠算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在东北做买卖时练的),不论多少数相加减,只要你说出口,得数马上就出来,因而我也从中学到一点打珠算的技能。
  参加文艺队
  我们村是传统的文化村,文化活动比较丰富,村里有俱乐部,村领导也很重视。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纯,把全村青年人组织了起来,白天参加劳动,晚上排练文艺节目。我们排演的节目很受群众欢迎,经常到各村演出。到了1966年下半年,我们村文艺队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也加入了宣传队,在队里也演了很多角色。记得我当初演出的小品剧《毛主席像章人人爱》。剧情的大意是,驻村工作队给妹妹一枚毛主席像章,我也很喜欢这枚像章,趁妹妹不注意,我就给抢了过来,妹妹哭闹着跟我抢像章,同时向母亲告状。演妹妹的叫王丽英,演母亲的叫于长荣,我演哥哥。通过我们三人幽默带点滑稽的表演,这个节目很受欢迎。我还和王志和、王自清、田凤忠等演了8人表演唱《八大员》,歌唱八个服务行业的人员为人民服务。我扮演了理发员,至今我还记得一点主要唱词:“手风琴拉的欢,现在表演八大员。八大员不简单,哪位同志也离不了咱。咱为人民来服务,人民喜欢咱喜欢。”在那个年代,农村的主要文化生活,就是文艺宣传队表演的节目,我们村喜爱文艺的人多,又有好的领导,所以我们文艺宣传队是比较出名的。每天晚上基本都是各村邀我们去演出,不仅附近各村,还到芦台农场去演出。我们还经常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每次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当生产队副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生产队已磨练成了一名合格的壮劳力,拔麦子、插秧、赶车、扬场,各种农活干起来得心应手。加之正当二十七八的好岁数,大伙就选我当了生产队副队长,主要就是带着社员干活,各种农活都要自己干在前头。那个年代正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挖河挑渠,打破村界线搞会战。一方有土方工程,八方出人出力,我就成了外出会战带工的人,基本上每年春冬二次都外出干土方工程。县里把工程分给各公社,由公社把工程分给大队,大队把工程分给小队,然后由我们到工地分段认段,商定好进场日期,在进场前二天,我就带几个人先期进入工地,建工棚、伙房。那时先期进场是比较艰苦的事,施工的地段都是野草荒凉的地方,到了工地后先是选址,选好建工棚的地方,把建工棚的东西卸下来,当时都是用马车把东西拉去,而后在地上挖一个坑,安上一口锅,临时做一顿饭吃,饭后马上建工棚。建工棚的主要材料是芦苇、高粱秆和苇席,用芦苇和高粱秆把四周围起来,用木杆做几个支架,上面盖上苇箔,再加上二层苇席,工棚基本上就建成了,晚上我们就可以在里面睡觉了。第二天用泥把四周泥一遍,把工棚里的地面铺上一些稻草、麦秆之类的东西,再上面铺上苇席,再建一个比较正规的能做饭的伙房,我们的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就等着大军进场。
  大军进场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干活了。我先说一说当时的饭食情况,在那个年代生活是比较艰苦的,主粮就是玉米面,赶上好年景,生产队自带一点面粉或大米,几天给大家改一次膳;副食主要是白菜、咸菜。再说干活,根据土方面的长短、人的多少分段,每两人一段,两人一副抬,人员都是自己提前找好的,一般都是体质比较好,干土方工程又有技术的先结成对子;体质较差的,没有干过土方工程的新人,或是知青结成对子,每次与我结对的大多都是新人或是知青。两人抬起200左右斤的一筐土,还要蹬坡,到平地距离倒土的地方较远的还要小跑几步,这就需要两个人的配合,步伐要齐,步距要均,这样干起来才显得省力,不然就会很吃力。
  我每天不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有很多琐碎的事解决。比如说段与段之间干的快的一方,有时给干的慢的多留了一点土方,双方发一点小争议,我就得出面解决,让快的一方给慢的一方多抬几筐,有时我就帮着干一点,基本上保持工程平衡前进。
  干土方不仅靠力气和能吃苦的精神,还要有数学和几何学方面的知识。一般的工程由指挥部下达后,告诉你河的开口、深度,河底的宽度,堤埝的宽度和高度及它们的坡度比。然后要自己干了,老河工按要求干是没有问题,新手就比较难了,你还要教他们怎样削坡,土往什么地方倒省工等等。一般的工程都一个月左右,当一段工程完工后,你站在马道上往下一望,平静的河底,光顺的坡面,心里油然产生一种成就感,忘记了一个月的苦与累,感受到修建水利工程的胜利与成果。
  生肖轮回,岁月沧桑。我由一个不懂事的青少年成为七旬老翁,虽然一生没有什么光辉业绩,但回忆起青年时代那段生活,别有一番情趣,就当作百老话沧桑的话题吧!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宽
责任者
胡宗宽
相关人物
庄则栋
相关人物
廉作林
相关人物
杜宗凯
相关人物
高恩庆
相关人物
魏云生
相关人物
王志纯
相关人物
王丽英
相关人物
王志和
相关人物
王自清
相关人物
田凤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