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94
颗粒名称: 下乡
分类号: K828.9
页数: 3
页码: 212-214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作者在1968年10月25日从芦台一中高中毕业后下乡的经历。他们在芦台二中操场集合后乘坐大卡车前往农村。刚到农村的时候,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食物短缺和柴火不足。作者提到了他们青年人采集柴草的艰辛过程,并描述了一次因柴车陷入草坑而导致的困境。最后,当村民们来接他们时,大家感到非常欣喜。接下来,作者被派到公社学习并在猪场、羊圈工作。他还描述了放羊的乐趣以及他在村里为村民服务的各种经历。
关键词: 下乡 集合 大卡车

内容

1968年10月25日,我20岁,是我从芦台一中高中毕业后下乡的日子。我们下乡青年集合地点是芦台二中操场。
  到集合地点,我接过了为我前来送行的同学手里的行李,爬上了等在那里的一辆解放牌大卡车,随后一条大铁链牢牢地拦在了车帮的两边。近两个小时,汽车停在了造甲城公社,随后被安排到傅台大队,晚上住到一队社员傅志刚家里。
  初到农村,我们这些年轻人遇到的第一难题就是生存!先说吃饭,我们将分得的口粮高粱玉米连皮带壳一起磨碎吃;腌好的一大缸芥菜爬满了带着很长尾巴的蛆虫;最难的是,做饭时有了锅上边的,没有锅下边的——柴禾!
  野地里的荒草,到了冬天才有,拾柴禾时,我们知青点的4位女生凌晨2点起床,贴了一锅饽饽,借来一辆小排子车,带上磨好的镰刀,绳子,干粮,天还没亮就出发了。走了约一二十里地,看到一点就收割一点,再找,再挥镰,码好,打捆,装车,再边走边找,我们像小游戏里贪吃的蛇!忘记了饿,忘记了回家。天黑下来了,天上没有星星,伸手不见五指!野地里空无一人,我们拉起车,突然车轱辘陷进了一个草坑里,任你用尽浑身解数它竟纹丝不动!忽然我们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下来,肚子开始咕噜噜的叫,饽饽已然冻成了大冰圪垯,哪里还啃得动?我们4人被笼罩在巨大的夜幕之中,恐惧使我们最小的一位女生凄厉地哭泣起来……约莫晚上八九点钟了,突然远处有手电光在闪,继而又传来自行车的轱辘声,我们缩成一团,坏人?忽然有人喊我们的名字,……是村里人来接我们了!我记得其中有一人是傅佩海!大家拥抱着喜极而泣!
  傅台村250户人家,1000余人。村东头有猪场、羊圈,村西头有小学校。知青有28人,我是老高中生,其余是初中生和社会青年。第二天我被派去公社学习“糖化饲料”,回来后便被派到猪场、羊圈上班,另一位是大队村妇女主任林萍姐。
  在猪场,有几十头猪,其中一头比小牛还大,林萍告诉我,它是‘种猪’700多斤重,还有一头是‘母猪’,400多斤重,它俩是所有猪的爸爸妈妈!旁边的羊圈,最多时100多只羊。喂完猪,我俩就出去放羊,那真是一种享受!蓝天下,雪白的羊群,芳草青青,羊儿在吃草,令人心旷神怡!林萍姐纳鞋底子,我则躺在向阳的土坡上看书,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那感觉,仿佛到了天堂,现在想起来还特别留恋。
  我在村里,经常为村民服务,如抄批判稿,为社员写信,写春联,为故去的老人入殓后“题柩”,与知青一起学裁剪、缝纫,做棉活,还向“赤脚医生”学中医,学号脉等等。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素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