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84
颗粒名称: 迁址
分类号: E249
页数: 3
页码: 186-188
摘要: 本文介绍了1966年4月底,宁河县社会主义创业兵团决定迁址至板桥公社。在盆罐庄建立了青年的临时住处和伙房,并在周边的土地上进行劳动。1966年7月2日,青年们在田地工作时遇到了一场大雨和冰雹,期间发生了一位青年女知青骨折的意外事故。之后,兵团在新址选址建造了土房、红瓦房和其他设施,并于1967年5月12日正式搬迁。然而,不久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对创业兵团的建设产生了影响,一些干部被调离,有的因病去世,有的参加运动。同时,县里派出干部来协助,但在1968年初陆续撤回。
关键词: 知青单建队 板桥公社 迁址

内容

1966年4月底,县人委决定知青单建队迁址板桥公社。新址在板桥公社盆罐庄、王石庄以东,杨花庄以北,张子铺以西,学郝铺的东南。时任板桥公社党委书记张俊庭亲自找村干部查看落实地块和在盆罐庄号房。在公社和大队的帮助下,很快落实了地块和青年的临时住处,搭建了伙房。5月初,单建队从任汉庄全部迁到盆罐庄。6月,宁河县人民委员会下发文件将知青单建队命名为“宁河县社会主义创业兵团”。
  创业兵团在板桥公社境内有土地3300亩,是1958年公社化时按照人口发给各村剩下的闲置土地。在盆罐庄居住了一年时间,知青每天需要往返十几里路到杨花村以北的地里劳动,中午伙房把饭送到地里,大家就在地里休息。
  1966年7月2日午后,青年们正在八支地里锄地,忽然从西北方向涌上一片黑里透红的乌云,在地里指挥劳动的陈绍元,看到天气不好,招呼青年们赶快收工,向盆罐庄村里奔跑。刚到七支斗门,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来,青年们有的躲在斗门下,有的藏在柳树旁,用衣服裹着脑袋。青年杨玉芝在跳跃一条小沟时,跌倒伤了腿,造成骨折,青年们把她抬到丰台镇医院。
  1966年秋后,创业兵团在杨花庄北七支南原配种站的地方选址建土房两排各15间。由附近村队老农出工帮助建造秋冬盖成。第二年春天在土房西边,推平靶挡建起10间红瓦房(3间厨房、3间餐厅兼会议室、3间仓库和1间办公室)。在宿舍的北边,盖成马号和饲养室。在宿舍东盖了2排猪圈。至此,创业兵团就在新址建起来了。1967年5月12日知识青年从盆罐庄搬到新址居住。女知青住前排15间,男知青住北排15间。每间用木板做成床铺,以班为单位安排居住。青年们用红绸布制作一面创业兵团大旗。每天中午和晚上收工时,伙房负责捅炉灶的知青高卓按时升旗,大家在地里看到升旗后收工。
  创业兵团建立不久,“文革”就开始了,抽调干部刘桂纪不久回原单位,郭本立因身患重病,1967年夏回芦台休养,半年后去世。陈绍元在创业兵团工作了2年后于1968年夏回原单位参加运动。为了创业兵团的建设,1966年9月,县人委杨文元、县知青办董树忍、县农林局单英俊和我帮助做些基础建设的规划等工作。1966年冬和1967年春,县里先后派干部张雨亭、于发、张玉俊、潘兴云同志来创业兵团工作,这些同志于1968年初陆续撤回。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守魁
责任者
张子铺
相关人物
张俊庭
相关人物
杨玉芝
相关人物
刘桂纪
相关人物
郭本立
相关人物
杨文元
相关人物
董树忍
相关人物
单英俊
相关人物
张雨亭
相关人物
于发
相关人物
张玉俊
相关人物
潘兴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板桥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盆罐庄
相关地名
任汉庄
相关地名
盆罐庄
相关地名
杨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