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兵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82
颗粒名称: 创业兵团
分类号: E249
页数: 15
页码: 181-19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创业兵团是一个名为王守魁的团队,于182年初建,186年进行了迁址,188年开始创业,并在191年改名,最终解散。
关键词: 创业兵团 王守魁 初建

内容

作者简历
  王守魁,男,中共党员,一级律师,1946年12月出生,天津市宁河区廉庄镇菜园村人。1966年3月27日参加工作,1966年至1979年在宁河县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1979年至1981年在宁河县人民法院任助理审判员,1980年在北京中央政法干校学习,1981年至2000年在宁河县司法局任法律顾问处副主任,2001年至今在天津辩正律师事务所工作。曾任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党支部书记、天津市律师协会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宁河县人民政府常年法律顾问。
  创业兵团
  王守魁(72岁)
  宁河县社会主义创业兵团,从组建到解散6年时间,可以说我参与了全过程。虽然过去了40多年了,当时的情景却如在眼前。
  初建
  1966年3月25日,河北省天津专区公署批准了宁河县人民委员会,关于采取建设兵团的办法,从芦台镇动员知识青年建立由县直接领导的知青单建队。县里抽调干部专门操办在宁河公社任汉庄建队事宜。名称初定为“宁河县社会主义生产建设连”。从县农林局抽调的郭本立负责知青的思想政治和全面工作,陈绍元负责组织生产和技术指导,从银行抽调的刘桂纪负责财务工作,从商业抽调2名业务员负责生活采购供应工作,还从县解放军中队调方排长和2名战士负责军事训练。
  1966年3月27日,我到县知青办工作,正赶上芦台镇动员知青下乡。晚上我与知青办的陈桂芬、李景章同志一起加班核实芦台镇各街道的知青报名人数,将下乡青年登记表填写审批意见,加盖公章,分成两份,一份留存,一份准备带去知青点。与街道联系,给每个下乡青年发一身绿军装。4月3日上午,单建队负责人郭本立同志派我去县粮食局办理知青粮食供应关系,购粮1000斤,买食堂用白布40尺,去芦台镇木兰缝纫社做围裙和套袖4套。4日上午,去芦台车站煤站买煤2.66吨,每吨26.30元,雇用运输社的两辆胶轮马车拉到任汉庄。下午,到文化馆找何文澜老先生,请他写字:“革命先锋——宁河生产建设连”。老何书法很棒,我把他写的字拿到缝纫社赶做了一面旗子。
  4月4日晚上,县委在宁河县芦台大礼堂召开大会,欢送芦台镇首批知识青年下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有县直各单位和芦台镇各界人员1000人参加。会上,由县委副书记易新同志讲话,有3位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和1名青年家长发言,会后放映电影《昆仑山上一棵草》。
  4月5日上午,85名知识青年在芦台二中门前集合,他们身着绿军装,戴着大红花,乘坐芦台运输社3辆胶轮马车出发,芦台镇全城欢送,锣鼓鞭炮齐鸣。知青到达任汉庄前,由大队负责安排好住房,搭建了伙房。青年到来这天,任汉庄村的老老少少像办喜事一样,把青年们迎进村领进家。知青到村后,用2天集中培训,学习生产技能,熟悉农村生活环境,请任汉大队干部和老农培训青年。时任宁河公社党委书记邵庆余来看望青年,欢迎青年的到来,鼓励大家扎根农村干革命。
  任汉村西南上水渠南侧有一块地叫任家泊的150亩作为青年单建队的基地。此处土地高低不平,北洼南高,虽有渠道,但上水排涝困难。青年们在陈绍元的指挥下,抬土、挖沟、平整土地,一连干了20天。开始下地干活,大家有说有笑,几天下来腰酸腿疼就累得不行了。有人病了,闹着要回家,家长们也不放心,纷纷来探望。老郭告诉我,确实有几个女青年身体不太好,要我回县里与领导汇报研究病退。10月12日,办理了6名知青的病退手续。
  为了稳定知青的情绪,活跃知青的文艺生活,1966年4月10日,在县知青办的安排下,我去廉庄公社组织了任千户等村老知青赵克荣、杜克芳等9人到任汉庄知青单建队进行慰问演出。老青年给大家讲了下乡的经历和体会,有4人表演了文艺节目。随后一些天,结合军事训练,帮助青年提高素质,适应新环境。在培训中,用知青模范邢燕子和1964年下乡到苗庄公社的知青赵雅琴等人的先进事迹,鼓舞青年们在农村艰苦奋斗。
  1966年6月10日,知青单建队又接收芦台镇第二批下乡知青45人。为了加强骨干力量,6月12日县知青办与社队协商,动员原在苗庄公社和廉庄公社的下乡老知识青年15人来到创业兵团,当时青年单建队的知青人数达到145人。按连建制下设3个排(其中女排2个)分设9个班,从下乡青年中选出班排长。一排长王杰民、许振芹、郭云霞。一班长郭云霞、刘玉兰;二班长李洪庚、刘广英;三班长黄福起、刘国义。二排长张连荣、谷增华、杨玉芝。四班长杨玉芝、张敏来;五班长邱廷深、陈孟秋;六班长王学杰、杨丙才。三排长刘朝立、于娣、褚会民。七班长尹淑敏、刘志珍;八班长褚会民、于术平;九班长周学志、韩殿琦。设一个炊事班班长王如芹,管理员闫玉华、炊事员王守平、杜冬云、张绍珍、王树华、张殿平。统计员孔德君(后来去上学),卫生员常俊英,理发员李桂兰。
  迁址
  1966年4月底,县人委决定知青单建队迁址板桥公社。新址在板桥公社盆罐庄、王石庄以东,杨花庄以北,张子铺以西,学郝铺的东南。时任板桥公社党委书记张俊庭亲自找村干部查看落实地块和在盆罐庄号房。在公社和大队的帮助下,很快落实了地块和青年的临时住处,搭建了伙房。5月初,单建队从任汉庄全部迁到盆罐庄。6月,宁河县人民委员会下发文件将知青单建队命名为“宁河县社会主义创业兵团”。
  创业兵团在板桥公社境内有土地3300亩,是1958年公社化时按照人口发给各村剩下的闲置土地。在盆罐庄居住了一年时间,知青每天需要往返十几里路到杨花村以北的地里劳动,中午伙房把饭送到地里,大家就在地里休息。
  1966年7月2日午后,青年们正在八支地里锄地,忽然从西北方向涌上一片黑里透红的乌云,在地里指挥劳动的陈绍元,看到天气不好,招呼青年们赶快收工,向盆罐庄村里奔跑。刚到七支斗门,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来,青年们有的躲在斗门下,有的藏在柳树旁,用衣服裹着脑袋。青年杨玉芝在跳跃一条小沟时,跌倒伤了腿,造成骨折,青年们把她抬到丰台镇医院。
  1966年秋后,创业兵团在杨花庄北七支南原配种站的地方选址建土房两排各15间。由附近村队老农出工帮助建造秋冬盖成。第二年春天在土房西边,推平靶挡建起10间红瓦房(3间厨房、3间餐厅兼会议室、3间仓库和1间办公室)。在宿舍的北边,盖成马号和饲养室。在宿舍东盖了2排猪圈。至此,创业兵团就在新址建起来了。1967年5月12日知识青年从盆罐庄搬到新址居住。女知青住前排15间,男知青住北排15间。每间用木板做成床铺,以班为单位安排居住。青年们用红绸布制作一面创业兵团大旗。每天中午和晚上收工时,伙房负责捅炉灶的知青高卓按时升旗,大家在地里看到升旗后收工。
  创业兵团建立不久,“文革”就开始了,抽调干部刘桂纪不久回原单位,郭本立因身患重病,1967年夏回芦台休养,半年后去世。陈绍元在创业兵团工作了2年后于1968年夏回原单位参加运动。为了创业兵团的建设,1966年9月,县人委杨文元、县知青办董树忍、县农林局单英俊和我帮助做些基础建设的规划等工作。1966年冬和1967年春,县里先后派干部张雨亭、于发、张玉俊、潘兴云同志来创业兵团工作,这些同志于1968年初陆续撤回。
  创业
  初建时,创业兵团没有电视,每天晚上青年们拉着队伍到杨花庄去看电视。时间长了,青年们不想给村子添麻烦了,就想自己买一台电视。1967年11月中旬,青年们把苇坑抽干,逮了不少鱼,舍不得吃,把大一点的鱼卖了500元,从北京买来一台二手25英寸黑白电视机,在食堂屋后架起高高的天线杆子,自此青年们不用外出看电视。
  创业兵团的土地面积不少,但地势低洼盐碱易涝(地面高程2.8至3.2米)。由于原苗庄扬水站灌区的干、支、斗、毛渠工程不配套,灌排水困难作物产量很低。196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播种面积852亩,原粮总产量68226斤(折合成粮6013斤)。其中水稻播种170亩,单产110斤,总产26962斤,折米18877斤。夏季粮食播种小麦200亩,单产45.5斤,总产9106斤;玉米播种2亩,单产190斤,总产380斤。高粱播种350亩,单产87斤,总产30632斤;大豆播种100亩,单产6.6斤,总产665斤;杂粮播种30亩,单产15,7斤,总产471斤。
  为改变这种低产局面,历任兵团干部都认为,需要改造沟渠,解决排灌问题。1968年5月16日,创业兵团制定了“除涝治碱工程”规划。本着逐年配套的原则,经苗庄扬水站同意,决定改建七支(又叫凤凰台)斗门一座,新建支渠、斗门3座,排水涵管2处。七支斗门由扬水站拨给91吨物料,依靠青年自己的力量来完善配套建设工程。
  修建闸涵所用的石料,青年们到芦台摆渡口装船运到田庄坨河边渡口,卸下后再倒运到工地上。创业兵团缺少运输车辆,知青男女搭配结组运输。10个人拉一辆车,从田庄坨过板桥、盆罐村,往返几十里土路,硬是把上百吨的物料倒腾到工地。在3月28日动手修建斗门,干到清明节后完工。青年中有不少的能工巧匠,如郭兆新、赵克敬等都是垒石头活儿的高手。他们还在七支斗门上刻上一副对联:“杨花荒里起歌声,凤凰台上写诗章”。以此表达知识青年的艰苦创业决心。
  创业兵团的土地沟渠埝埂居多,土丘荒洼野草繁盛,多有芦草、稗子草。1968年夏天,为了利用草资源,兵团专门划出一个班搞副业割草。女青年王汝琴,不顾腰肌劳损,带病出勤,在打草的斤数上一连几天都是第一位。青年们大干了20天收获麦黄草9万斤。当年秋后,卖掉8万斤畜草,收入3500元,解决了部分生产生活开支问题。还饲养马4匹、牛8头,养猪30头。猪场饲养员陈洪祥、张英杰经营的猪仔品质好,周围村社员纷纷找上门来购买。
  创业兵团在凤凰台西北有一片苇地,为了利用这一资源,1969年入冬以后,从板桥供销社联系销售渠道和技术指导,创业兵团发动青年在农闲中用自产芦苇打建筑用和砖厂用三种规格苇帘,男青年按照尺寸要求整理苇子,女青年搓麻绳,在饭厅、会议室和屋前向阳空地上,一片繁忙。大家的两只手被寒风吹的粗糙得像木锉,不少人的手被苇子扎破了,苇帘交售后平均每片可赚2元多。
  经过青年们辛勤劳动,创业兵团逐渐积累一些家底。到1969年创业兵团固定资产情况是:房屋47间(内13间瓦房),机井2眼,20KW变压器1台,胶轮大车2辆,铁轴车1辆,10马力高速柴油机2台,4.5和7.0电动机3台,6寸水泵2台,炮式泵1台,粉碎机1台,打米机1台,固定资产折价约4万元。
  改名
  1968年春天,随着形势的发展,创业兵团逐步实现知识青年自己管理,组建了“抓革命,促生产”领导班子,由知青王庆满、潘友民、常俊英、焦长生、林广和、王桂福6人组成。重新划分生产组织,下设六个班(男女各3个班),分别选出班长。同时选出会计、保管、食堂等后勤人员,选出赤脚医生李泽平、饲养员李士合、农机手谷增华、周学志、马车驭手徐振生,王宝树、杜学文等。1968年5月初,板桥公社革委会成立,创业兵团的知青王庆满被选为公社革委会委员。
  1969年7月1日,根据县革委会批准,宁河县社会主义创业兵团正式划归板桥公社管理,改名为板桥公社创业大队。7月11日由板桥公社革委会发文批准创业大队革委会组成人员,知青孙玉发任创业大队革委会主任。虽然改成大队名称,后来人们还是习惯称为兵团。
  创业大队纳入板桥公社领导之后,公社领导经常到青年点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时任公社革委会主任李丰同志亲自研究审批创业大队制定分配方案,下达土方任务,组织青年们参加公社的水利工程和抗洪抢险。同时,青年、妇联各种组织相继建立归板桥公社领导。在公社的安排下,杨花庄老贫农廉月明给青年忆苦思甜,北朱庄书记刘焕宽、西板村的复退先进模范军人杨赞秋等都同志对青年进行过思想教育。
  1969年11月7日板桥公社革委会和武装部批准创业大队组建步兵二连预备第一班15人,任命巴宝章为班长,王桂福、阚胜宇为副班长。公社武装部长蒋如华来到创业大队指挥训练,青年们积极参加演习,受到公社的表扬。
  1970年7月在斗批改运动中,知识青年孙玉发、巴宝章加入共产党。创业大队建立了党支部,由孙玉发任党支部书记,巴宝章担任民兵连长,潘有民负责管理生产,创业兵团有了由知青自己组成的领导班子。1970年8月19日至22日,在县知青办安排下,孙德本和我组织青年代表到遵化县西龙虎峪燕各庄大队唐山下乡知青创业队参观学习。由该村支部书记熊德禄和青年介绍艰苦创业改变荒山的先进事迹,学习外地经验,引导青年们树立长期扎根农村思想。
  解散
  几年间,创业兵团的人员不断发生减员。创业兵团初建时接收芦台镇两批知青130人,后陆续调入本县插队老知青43人,知青总数最高达到173人(女100人,男73人),因病退、结婚、随家下乡和当兵入伍等迁出72人,到了1972年初,下乡青年还有101人,(男64人,女37人)。创业兵团每走一个人,就会引起青年们的思想波动。
  1972年春,面对知青们要求离队的思潮,县派杜忠和孙德本同志来兵团做青年的思想稳定工作,力求把创业兵团继续办下去。1972年3月下旬,县决定将创业兵团解散,土地资产交由农林局就地建立苗圃场,所有人员进行分流。
  创业兵团在册的101人安排,去交通局大于砖瓦厂和留在苗圃场,在兵团结婚安家的青年留在苗圃场。在4月底前分流完毕后,我带着创业兵团的公章和旗子回到了县知青办公室,在我的日记本上还清楚的记着分流人员名单。
  留在农林局苗圃场知青:周学志、陈洪祥、潘有民、张英杰、王克敬、孙成武、张其祥、杨丙才、廉克东、郭兆新、刘志清、杜学文、郑敬沛、胡建昌、李建新、马长友、孙玉发、林广和、刘生田、陈玉树、韩殿奇、王宝富、闫宝京、李士合、马启金、刘超利、吴及明、杜克芳、王瑞华、赵克荣、刘文玲、周桂秋、吴淑敏、于淑平、陈术敏、张连荣、王术珍、李则平、张庆荣、王淑华、郑宗荣、常俊英、于云荣、于福兰。
  分配到在交通局砖瓦厂的知青:邵月东、王连生、唐云龙、王世新、赵克敬、闫树治、刘国义、徐振生、刘正仁、谷俊华、周洪顺、李再岩、刘殿奎、高立民、褚梦然、靳家成、焦长生、林广利、王新、李庆增、崔胜利、吴朋立、刘国田、邱梅生、巴宝章、张桂岐、王玉茂、王庆满、刘丙义、刘宝和、孟凡华、王全来、李兴录、王学仕、黄福起、王立存、高卓、段云玲、陈孟秋、张学芬、孙士青、苏洪茹、左淑兰、戴秀庚、邱廷琛、周殿华、张会贤、邱文珍、董志莲、刘广英、刘瑞敏、王起荣、张学莲、王茹芹、郑德瑞、郑德娣、陈会芹。
  “宁河县社会主义创业兵团”这个出现在宁河大地的青年单建队,从1966年4月建立到1972年4月撤销,历经6年时间。随着兵团的解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所发生的曲折故事却深深留在当代人的记忆中。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守魁
责任者
王守魁
相关人物
郭本立
相关人物
刘桂纪
相关人物
陈桂芬
相关人物
李景章
相关人物
何文澜
相关人物
易新
相关人物
邵庆余
相关人物
赵克荣
相关人物
杜克芳
相关人物
赵雅琴
相关人物
单建队
相关人物
王杰民
相关人物
许振芹
相关人物
郭云霞
相关人物
刘玉兰
相关人物
李洪庚
相关人物
刘广英
相关人物
黄福起
相关人物
刘国义
相关人物
张连荣
相关人物
谷增华
相关人物
杨玉芝
相关人物
张敏
相关人物
邱廷深
相关人物
陈孟秋
相关人物
王学杰
相关人物
杨丙才
相关人物
刘朝立
相关人物
于娣
相关人物
尹淑敏
相关人物
刘志珍
相关人物
于术平
相关人物
周学志
相关人物
韩殿琦
相关人物
王如芹
相关人物
闫玉华
相关人物
王守平
相关人物
杜冬云
相关人物
张绍珍
相关人物
王树华
相关人物
张殿平
相关人物
孔德君
相关人物
常俊英
相关人物
李桂兰
相关人物
张子铺
相关人物
张俊庭
相关人物
杨文元
相关人物
董树忍
相关人物
单英俊
相关人物
张雨亭
相关人物
于发
相关人物
张玉俊
相关人物
潘兴云
相关人物
郭兆新
相关人物
赵克敬
相关人物
王汝琴
相关人物
陈洪祥
相关人物
张英杰
相关人物
王庆满
相关人物
潘友民
相关人物
焦长生
相关人物
林广和
相关人物
王桂福
相关人物
李泽平
相关人物
李士合
相关人物
徐振生
相关人物
王宝树
相关人物
杜学文
相关人物
孙玉发
相关人物
李丰
相关人物
廉月明
相关人物
刘焕宽
相关人物
杨赞秋
相关人物
阚胜宇
相关人物
蒋如华
相关人物
巴宝章
相关人物
潘有民
相关人物
孙德本
相关人物
熊德禄
相关人物
杜忠
相关人物
王克敬
相关人物
孙成武
相关人物
张其祥
相关人物
刘志清
相关人物
郑敬沛
相关人物
胡建昌
相关人物
李建新
相关人物
马长友
相关人物
刘生田
相关人物
陈玉树
相关人物
韩殿奇
相关人物
王宝富
相关人物
闫宝京
相关人物
马启金
相关人物
刘超利
相关人物
吴及明
相关人物
王瑞华
相关人物
刘文玲
相关人物
周桂秋
相关人物
吴淑敏
相关人物
于淑平
相关人物
陈术敏
相关人物
王术珍
相关人物
李则平
相关人物
张庆荣
相关人物
王淑华
相关人物
郑宗荣
相关人物
于云荣
相关人物
于福兰
相关人物
邵月东
相关人物
王连生
相关人物
唐云龙
相关人物
王世新
相关人物
闫树治
相关人物
刘正仁
相关人物
谷俊华
相关人物
周洪顺
相关人物
李再岩
相关人物
刘殿奎
相关人物
高立民
相关人物
褚梦然
相关人物
靳家成
相关人物
林广利
相关人物
王新
相关人物
李庆增
相关人物
崔胜利
相关人物
吴朋立
相关人物
刘国田
相关人物
邱梅生
相关人物
张桂岐
相关人物
王玉茂
相关人物
刘丙义
相关人物
刘宝和
相关人物
孟凡华
相关人物
王全来
相关人物
李兴录
相关人物
王学仕
相关人物
王立存
相关人物
高卓
相关人物
段云玲
相关人物
张学芬
相关人物
孙士青
相关人物
苏洪茹
相关人物
戴秀庚
相关人物
邱廷琛
相关人物
周殿华
相关人物
张会贤
相关人物
邱文珍
相关人物
董志莲
相关人物
刘瑞敏
相关人物
王起荣
相关人物
张学莲
相关人物
王茹芹
相关人物
郑德瑞
相关人物
郑德娣
相关人物
陈会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