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忆旧话家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44
颗粒名称: 耄耋忆旧话家风
分类号: I251
页数: 15
页码: 79-9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杨占枢耄耋之年回忆起家族的旧话与家风,还有自己成为进士得到皇匾的经历,以及在家族中上学的经历,父亲和母亲对他的影响。
关键词: 杨占枢 进士皇匾 家风传承

内容

作者简介
  杨占枢,男,中共党员,1939年11月出生,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杨宇庄人。1962年至1972年在东棘坨公社杨宇庄当小学老师、任东棘坨公社杨宇庄初级农业中学负责人,1972年至1999年在宁河县文教局工作,1999年退休至今。
  耄耋忆旧话家风
  杨占枢(80岁)
  我在东棘坨公社杨宇庄生活工作了34年,吃过多年故土生长的红高粱、贫瘠地上的野菜,也曾吃过美味的小麦饼、白花花的大米饭。喝过雨后积存的苦涩坑水,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有我无忧无虑的清闲与宁静,也有我最初参加工作的欣喜与奉献。故乡有我的童年和抹不去的乡愁,我犹如一棵生长34年的壮实高大的树,深深地扎在这块土地上,虽然身躯离开了她,但根须拔不断,灵魂移不走,有着深深的眷恋。我想重点说一下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我们受到家教,懂得传承不断成长的历程。
  进士皇匾
  据记载,我们杨家始祖在潘庄,传到我这辈已是十八世了,从明末到如今近400年的历史。杨宇庄的祖先是四世杨庆,由潘庄迁至此地落脚为庄。杨庆生三子:杨钺、杨招和杨宇。杨宇乏嗣,逝后立杨宇庄,后人推想是因乏嗣而留纪念之意。
  在建县76年后,即1795年,清朝嘉庆庚辰年间,我十三世高祖杨际隆考中了进士,在僻野乡村出了如此人才,从此远近闻名,杨宇庄也就成了进士村、文化村了。进士老祖没留遗照,想象不出尊容,但一块进士匾在我脑海里至今记忆犹新。童年的我经常到村东的大伯那里去,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块高悬的金字进士匾,有一米半长,半米多宽,黑底金字凸出显得庄重气派,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心中倍感荣耀。
  上学后,幼稚的我认为进士匾额不过只是一张毕业证书之类而已,所以在本村上小学(初小四年级)毕业时老师发给我一张毕业证书,回家后把它贴在了墙上,以为可以与进士匾相媲美了。后来家中扫房子给弄丢了,同时还丢了我很多墙上贴的美术作品,这些宝贵的东西都是被人肯定、受过表扬,为此我好难过了一阵子,进士匾丢了也没有这样难过。五六年级称之为高小,要到潘庄去上学,高小毕业证书是黄底黑字红印,毕业证书无论如何不能再丢了,是我徒步往返潘庄二年受尽寒窗之苦获得,所以它一直跟随我到如今。
  慢慢地醒悟,这张毕业证抵不过进士匾,通过读书,我知道明清时期的科举确定为四级:即科试,县级考试,及格者为秀才;乡试,省级考试,及格者为举人;会试,礼部试,及格者为贡生;殿试,天子试,及格称进士。又知道进士匾的来历,先祖去京开始中了进士,但把进士功名卖了,回家后只带来了银子,家人问及原由,回答说考前家人曾说过,考了功名也不做官,可他不知道家长的意思,家长的意思是考取功名当绅士。在封建社会,做过官的告老还乡便成了绅士,仍然保持昔日当官的荣耀,虽然考了官不做官,有了功名便是光宗耀祖之举,做了绅士,门庭也有官的威风。先祖领会了家长的意思,准备再考。次年碰巧赶上嘉庆恩准加考,为了避免与上次重名,改名为杨际隆,这次考中了礼部试贡生,当时有一位宁河县在朝做官的阁老姓杜(杜立德),由他代表天子颁发顺天府宁河县杨际隆进士匾,所以匾上有恩、杜字样(杜立德申报皇帝,颁恩准进士)。因此,杨门还真的荣耀了一时,历任宁河县调换县官,新上任的都来拜谒进士,远近传出好名声。
  上学
  1949年春天,母亲说,过几天你要上学了,听说少武大叔当老师,学校就在咱家的西隔壁杨璋家。杨璋参加八路军多年了,家人怕伪军来报复,都搬到别处去住,4间房空着,村里就当了学校。
  上学前,母亲给我用羊肚手巾缝了个书包,用起来方便好带,把书和用具往里一放,只要一抽口,拎着就走,不像有的同学用一块方巾把文具和书包成一个小包,夹在腋下,也有的背一个小木箱,和一个木工一样。总之,盛文具的方式各有千秋,独有我觉得高级气派。父亲从潘庄集上给我买来一支铅笔和两张高丽纸,母亲把纸裁好,给我订了两个白纸本,背着的书兜里有时还装有算盘和砚台。
  少武老师很有学问,他语文、算术都会,用阿拉伯数字算加减乘除,就连混合运算都做得来。周围几个村的老师只会教写字念书打珠算,所以每逢周日这些老师都来听少武老师讲算术课,回去后,他们再教学生。我们学完四年级初小毕业后,就去潘庄上高级小学。潘庄是宁河县第四区区政府所在地,区里仅有一所高级小学,每年招一个班,40个学生。上这个高小要考试,杨宇庄参加考试的有6个学生,从报名的200多人当中选40名,我们6个人都被录取了,周边小村没一个被录取的,被录取的学生中大多是潘庄、塘坨这样的大村庄,可见少武老师的教学质量之高。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叫于克敏,杨村人,是杨村师范学校毕业分配来的,经常到我们的住处来(一年后,我们又换了一个房东)。学生都是十五六岁,老师也不过20岁,如同大哥哥一样,由他指导,我在1955年毕业前夕加入了共青团。1955年高小毕业,于老师对我说,你以后要继续上中学,着手考前的准备。
  考初中是于老师指导报的志愿,他说报考二中,一中是省中,全省都争,芦台二中是县属中学,比较好考。待接到通知书,打开一看傻眼了,是备取生。开学10天过去了,未接到递补通知。没学上了,没心思丢魂了似的,夜间做噩梦,把母亲哭醒。
  母亲最了解我的心,见到少武老师说,大叔得给这孩子找个念书的地啊!大叔也很同情我,就说东棘坨成立了高小班,可只有五年级,要不到那去复习一下功课,准备明年再考中学,我同意了,时处年底,三九天气,冰封雪盖,这个学校都是走读生,一路没有伙伴,头天在茶壶套里放进一个饽饽,早起吃半个,将另半个放进书包里留作中午的干粮,中午放学后同学们都各自回家就餐,我将这半个饽饽放在炉子上,烤热一层剥着吃一层,喝炉子上烧的水。
  1956年,教育是个大发展时期,潘庄、宁河、丰台3个镇都成立初中班,我很顺利地考入了潘庄中学。我小学的基础知识牢固,又是共青团员,可谓品学兼优的学生了,当上了班长,又当上学生会的主席。1958年毕业前夕,老师找我谈,说要保送我上师范学校,我同意了,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因为从事了教育事业,我可以一辈子离不开书本了,所以我也未通过考试,学校直接送我到师范学校学习了。
  1959年,当我走进师范学校时,心情喜悦,未见过这么好的学校,是宁汉地区第一座高楼,教学楼大方敞亮,外面红瓦绿窗,室内杏黄门白粉墙,雪一样亮堂,崭新的桌椅泛着油香,若顺着楼梯往上走,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1962年7月,我接过学校发的毕业证:白底、黑字,印有学校公章和校长印。这意味着我将迈上了教育事业的征程,我被分配到本村任教了。1972年,调我到县文教局工作,直到退休。
  父亲母亲
  父亲,杨景旺(1910年至1975),字荫林。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亲哥们排行四,叔伯哥们排行七,全村人都称七爷或称老爷。由于战乱,1932年从通辽回家,为了生活做了卖布的小生意,推着独轮车,走村串户,从我记忆里就觉得父亲卖布用的拨浪鼓很好玩,但父亲不让摸,所卖的花花绿绿的布也非常好看,但兄弟和妹妹也从来没有用过这些布做衣服。
  我最难忘1944年冬季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只听有咚咚的敲门声,父亲以为小孩子恶作剧,把门打开后,蜂拥进来五六个鬼子和十来个潘庄据点狗腿子,鬼子举起枪托,狗腿子用长刀背将父亲按倒在地上就打,母亲央求,我们哭喊。狗腿子让我们到街东头去开会,我们都来不及穿鞋,这地冻三尺的腊月天,赤着脚,蹲在街心,蜷缩着用棉袄盖着脚,顾不上冻痛,心里想着父亲,事后回到家里才知道,是前屋三婶子发现父亲倒在地上,叫来三叔把父亲抱到炕上,父亲在炕上躺了好长时间,到行动方便了就一直在外边过夜不敢回家。
  1949年家乡发了大水,颗粒未收,很多人逃荒去了东北,母亲说什么不肯离家,快断炊了,父亲去天津和文景大叔说了情况后,大叔说过几天我发了薪给你解决一点吃的,景文大叔做工养活一家3口,并不富裕。父亲回家后的一天有人喊,从天津给你们捎来一包麸子,总算有点吃的了。父亲每天出船到乡间收些锡铅铜铁、旧家具之类,收集多了让大船捎到天津,倒回本钱再收,到了冬季船不能行驶,便用扁担挑着两个筐走村串街去收,然后再挑到天津去卖。临到年关时,父亲将木条锯成小段,再用斧子劈成小块,挑着去天津卖,劈柴一担100多斤重,每次都是前半夜起身,中午前赶到西广开(现天津西南角)卖完,往返一次需要三四天时间。就这样,为了生存奔忙着,奶奶去世都没见上活面。
  晚年,父亲常闹胃病,自己说十人九胃痛,不要紧,吃药就顶过去。1973年11月29日,我从芦台回家,第二天早晨发现父亲吐了很多血,询问才知道最近屡次发病,但未停止过生产队劳动。我带着父亲到县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胃癌,12月1日转天津人民医院(现肿瘤医院)。
  父亲自强自立,生活上精打细算,讲究勤俭,脑子好。运用珠算加口算算数,准确无误。土地改革时参加县里组成的分地小组,走遍全县各村庄,不管量什么地形,只要丈量员报出数来,地面的亩数立即可算出,人称“小诸葛”。
  1975年9月5日,父亲去世前一天,说胃疼,有些常识的人说癌症晚期都要疼痛。第二天早起我蹬车到县医院,一连求了3个大夫开了8支杜冷丁,回来时搭上了东棘坨 供销社拉货的车,急慌到家进屋后,却听不见父亲的声音了,父亲已经闭上了眼睛。未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8支杜冷丁也未用上。
  母亲,李庭(1905年至1981年)。旧时代农村女性,有学名的少见,为什么有个学名?族中叔叔告诉我,你母亲这个学名与日本侵略中国有关。
  日本人搞地方治安,给每个中国人制一个良民证,良民证上有姓名、性别、年龄,还要贴一张相片。本村的登记员是玉春大叔,到母亲登记时便打趣地说,老嫂子,你姓李在家庭里料理事务,叫李庭好不,从此母亲有了这个学名。
  1947年,父亲去天津谋生,母亲性情刚毅,带领我们兄妹3个,种地拾柴,自立生活,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直到解放后肩上的担子才略轻松了些。1962年春,全国缺粮少吃状况好转,5月份工作队准我4天假,半年多未回家了,很想念母亲,母亲见我回来忙活着给我做炒面,让我走时带上。所谓炒面,就是把黄豆、白高粱、玉米等分别炒熟,混合起来,然后用小石磨研碎,用箩子筛细面,这便是炒面,并告诉我,这炒面没水分,不会腐败,放多久都可以吃。吃不饱饭时,早晚沏碗垫垫,省得饿啊!
  一家人吃穿都得母亲一人解决,白天功夫不够用,每天打夜的时间很长,我睡醒一觉了,看见母亲用的小豆油灯还没熄灭,灯光如红枣一样大。后来有了煤油,用铁片卷成一个细桶,穿一根棉絮,通过一个瓶盖,便成为一盏煤油灯。如果晚间自己推小磨或纺线时为省油,就把这盏小油灯熄灭,摸黑干活,说是摸黑干活眼不杂,干得更快更好,如今,我还保存着母亲当年纺线用的锭杆,每每看见就想起母亲当年劳动的情景。
  母亲一辈子宽宏大量,与人亲和。母亲为我们屡迁新居而高兴,我迁往芦台居住,母亲说等我身体好了,去看你们的新居,遗憾的是母亲突然病重去世,来芦台的愿望未能实现。
  家风传承
  我们的家风用“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来形容较为合适。
  先说忠厚。常听父亲讲,“庄稼佬,纳贡粮,逍遥自在王”。这句话的涵义是首先想到国家,其次是个人家庭。贡粮是交给国家税收,余下的粮食自己支配,所谓庄稼佬即是农民,农民要向国家交公粮,把第一簸箕好粮食交给国家,国家没粮食怎能行,军人没粮食怎能打胜仗,保住江山才有人民的自由。庄稼人把交公粮视为精忠报国效忠君王。这话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蕴含着一个道理。
  心里想的是国家,行动为国家,是中华民族每个人的美德。忠厚是中国人的天性,因此,在抗日战争中我族中兄长杨占茹报名参军,转战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伯父首先接到的是战功喜报,最后又接到的是牺牲通知书,杨占茹长眠在异国——朝鲜的土地上,尸骨也没回归故土。国家实行了义务兵役后,我堂弟杨占陆辞掉了教师职务,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作为一名随军记者一直干到退休。
  再说诗书。从记忆起,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经常给下一代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宣传读书是做人的根。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要知天下事,首先要做秀才,而做秀才必须要读书。这些理念今天看来是不完全正确,但教育下一代多读书,长知识,做好人是没有错的。
  我们家世代读书,不管是什么时代也不忘掉书本。在“文革”时红卫兵把我们几代的藏书视作“四旧”全部烧光,但未阻挡住我们读书的热情。因此我父辈4位(包括3位伯父)以下的子女,具有大学学历者22名,中专学历者8名,未取得职业学历者也均达到了国家普九水平。现在学有成绩者遍布社会的行政,政法、财经、教育、工业、卫生、商业各个部门,都在为国家作着贡献。
  我们家世代相传一句口头禅,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法不能冒犯,家规要遵从。所以我们家世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个家庭成员不满30岁不准吸烟、喝酒,更不准参加赌博,不准把外边的不良的东西带到家来,不准口出脏字。
  人常讲,树大分枝,我们家中上几代都是四世同堂,而后才分家。兄弟、妯娌之间和气相容,相互都以身位相称,没有张口称你、我、他的称呼,如兄长称弟媳为你老(您的意思)或指下辈称婶、奶,称妹为姑、姑奶。人与人之间的互尊上行下效,世代相传。
  我不止一次听人说,你们那门人(家族)不会骂人,也从未听到过有人骂街,这对我们的赞誉。不光是我们这一门,全村人都很少听到有骂街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尊重。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一向是爱国守法,尊纪友善,公平公正,相互礼让,相互包容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正了,社会风气也就好了,这是强国梦的基础。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占枢
责任者
杨占枢
相关人物
杨庆
相关人物
杨庆生
相关人物
杨钺
相关人物
杨招
相关人物
杨际隆
相关人物
杜立德
相关人物
武大叔
相关人物
杨璋
相关人物
于克敏
相关人物
杨景旺
相关人物
李庭
相关人物
杨占茹
相关人物
杨占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