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芦台一小毕业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25
颗粒名称: 我是芦台一小毕业生
分类号: G625.5
页数: 13
页码: 35-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芦台一小的毕业生陈润身的经历。其中包括插班上学、毕业前后的经历,以及学校的创办者和知名校友。
关键词: 芦台一小 毕业生 陈润身

内容

作者简介
  陈润身,男,1935年7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三河县陈府公社许官屯村(现大厂回族自治县)。1948年至1953年在芦台一小上小学,1953年至1959年在芦台一中上初中和高中。1959年秋考入天津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系。1963年在北京市丰台区南岗涯中学任体教。1973年调入宁河县赵庄中学任体教。1976年至1996年先后在县教育局教育科、体育科工作,后调芦台一中,高级体育教师。1996年12月在芦台一中退休至今。
  我是芦台一小毕业生
  陈润身(83岁)
  2017年是芦台镇第一小学建校的120周年,作为全国第一所地方小学,经过两个甲子的风雨沧桑,更加朝气蓬勃。从她怀抱中走出来的学生,我有着诸多的记忆和无尽的感怀,借助《百老话沧桑》的平台,写此篇文章,献给母校及过往和今后的校友们。
  插班上学
  我13岁(1948年旧历2月)那年,母亲看我一天天长大,不读点书识点字怎么行呢?就跟我叔叔商量,让他把我带出去,我叔叔满口答应,就把我带到芦台。叔叔叫陈益亭,当时在芦台与朋友合股开药房(药房叫同善堂),叔叔不仅出股,也当掌柜,管理药房的经营。叔婶租住的房屋,地点在芦台中街以南,芦台镇第一小学以东的史家园子,我也跟着住在那里。房东张质良的孙女儿叫张敏贤,和我同龄,成年后我俩成了夫妻,这是后话。
  到芦台的第二天,叔叔就领我去了芦台镇完全小学,(芦台一小的前身),当时称三官庙小学。沈怀玉校长接待了我们,沈校长50多岁,高个儿,圆脸,芦台口音,待人和善。叔叔向校长介绍了我的情况,说我在去年冬天上过冬仨月私塾,念过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名贤集,还有大学、中庸等,当场还让我背诵了一段三字经,我背的很熟练,沈校长赞许地点了点头,他考虑我虽读过一些浅显的文言读物,但算术没接触过,另外一方面我的年龄已不算小了,就让直接插班入小学二年级。
  二年级教室在学校一进大门(门口朝东)左面最东边的一间教室,教室门口朝北,二年级只一个班,苗春萱老师当班主任兼语文课。苗老师当时20上下岁,高个儿,大眼睛,长的很漂亮,对学生很亲和,学生都愿意接近她。刚开课不久,苗老师就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共产党不断胜利的消息,顺口溜留有“反攻反攻大反攻,消灭反动派,得亏毛泽东”。当时的政治形势,是黎明前的黑暗,国民党的务到处都有,苗老师敢于这样做,足见她是个倾向革命的进步青年。
  日子一长,我对学校的环境熟悉了。学校位置在芦台南街以南,往赵家园村去的南北向土路的西面,门口朝东,共有5排正房,一进大门,南面是两排正房,是建校后盖起来的作为教室。北面是三层殿,最南面的一排原来是三官庙的门殿,中间一排是三官庙的正殿,最北面的一排是三官庙的后殿。南面一排房中间有一个大过道,过道两边各有两间教室。正殿是一个大教室,正殿之前是一个宽敞的凉台,演节目开会用。北面一排房为后殿3间,后殿左右各有3间配殿,共为9间。后殿以南,东西各有耳房两间。我上六年级时,教室就在东耳房。
  1948年冬的一天下午,芦台解放了,我站在同善堂的门口,看到有五六匹军马从东向西,缓步走来,马上的骑兵,身穿灰色棉布军装,头戴高大的皮帽子,两个长长的耳扇子翻卷上去,肩背步枪,他们的前面和后面,我没有看到其他队伍。街上看热闹的人有一些,并不是很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东北解放军的威武形象。
  毕业前后
  芦台一解放,沈怀玉校长就不见了,新来的校长叫邢占铭,他并不任课,只见他常在学校四处观察,了解师生课上课下的活动。听说他是芦台一中1947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芦台解放前,做了很多地下工作。
  邢校长之后是刘万祺校长,他是芦台人,任职时间不长,后来当了芦台一中的教师。其后是王俊民校长,他是本县朱头淀村人,参加革命很早,很喜好文娱活动,组织师生排演了不少文艺节目,曾排演过歌剧《赤叶河》,反映的是农村阶级压迫的事儿,五六年级学生演过话剧《柳树井》,我扮演的是一个倍受地主阶级压迫的老农民,经过斗争翻身得解放的故事。
  教课印象深的老师有:三年级语文老师崔胤芳,身材不高,黑黑的,口齿俐落,课讲得很好,她教的《鸡毛能够上天》一文,歌颂农民的干劲。六年级语文教师郑瑞祥,也是班主任,他很爱学生,师生关系好,他虽轻度口吃,讲课质量也毫无逊色。教六年级数学的是郑宗昆老师,多难的算术题,经他一讲,三言五语就把扣儿解开了。他给我们讲“鸡兔同笼”,大家学得非常有兴趣。体育教师是周富安,我自幼就喜好体育,成绩也好,课外经常围着周老师转,周老师也乐于给我吃些偏饭。教音乐的是董和贵老师,教的歌颂劳动人民的歌“路是我们开,树是我们栽,摩天大楼是我们亲手盖起来”。还有歌颂共产党的歌曲“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至今我还能唱。
  在老师们的教导下,我思想进步很快,五年级就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我和几个团员还定时到南街一所高台阶大房子里的一区区公所(原大地主阎海的房)听党课。
  到1952年冬,六年级课程已学完,我应当毕业,当时由于春季开学改为秋季开学,我们又踏步半年,以便与初中招生同步。当时正值建国之初,各条战线急等用人,山西省太原市重工业部下属飞机制造厂招人,通过面试看上了我和任世朴二人。我意识到叔婶一定不同意我去,就背着他们去街道开了信,通过了县公安局董振中的政审,班主任郑瑞祥也支持我去山西,我说我没有行李怎么办?郑老师说这个你不必发愁,行李我给你准备。好像什么都齐备了,区教育助理杨有兰说,你私下走不行,她亲自去通知我叔婶,双方一见面,叔婶坚决不答应,说,他要走行,别从我这儿走,从他老家走,我没意见。如果从这儿走,他妈找我要人,我没法交代。就这样我没走成,结果任世朴一人去了山西。
  接着,我就参加了学校补习班,准备考芦台一中。我在一小成绩很好,年级第一总是王连红,第二不是我就是李文琴(岳宝军之母)。补习班学习中,由于小学教师缺乏,一小总务主任史尔溪动员我到观音寺小学(一小分校,地点在芦台中街关帝庙以西约半里处路南,有一排正房,东西都有厢房,容纳一、二、三年级学习)代课,教二、三年级算术和体育。我去当了3个月的代课教师,每月24元的薪水。在代课中我觉得这样不行,还得考一中,又找史尔溪主任说明,得到批准,又回到了补习班。
  1953年夏,芦台一中初中招生报名开始(当时校名是河北省立芦台中学),它面向天津以东,唐山以西地域招生,招收6个班,每班40人,我以第17名被录取。至此,我的小学阶段结束。
  学校创办者
  以下要说的是我毕业离开一小之后,在数十年接触社会中,与老朋友谈古论今,及阅读文史资料所得有关芦台
  一小的事。
  芦台一小的创办者是芦台人王照(1859年至1933年),号小航。他1894年考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即侯职官员),至次年任礼部主事。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倡导创建芦台镇小学堂,(俗称三官庙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地方小学。
  陈寿麟(1859至1942),字体仁,芦台人。在创建芦台镇小学堂时,与王照共同筹划,而大量的工作诸如建校,延聘教师,完善教学设施,安排教学等事宜,均由陈体仁承担,为芦台镇小学堂的首任校长。
  王照不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地方小学,而且是汉语拼音创始人。他1900年在天津首创“官话字母”,并写成《官话合声字母》,为中国第一套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文字方案。辛亥革命后,1913年任民国读音统一会副议长,该会曾依据他的《官话合声字母》提出方案。“官话”是普通话的旧称,官话合声字母为上世纪初至50年代前期中小学普遍使用过的注音字母,我们这一代都曾学过用过。近代学者胡适盛赞王照为“官话合声字母创始人”。
  现代汉语拼音进入小学教材,它的普遍应用,为汉语普通话读音设立了标准,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对于在电脑和手机上便捷地输入汉字至关重要。现代汉语拼音,就是在王照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改进和发展形成的。天津《城市快报》(2004年3月3日版),记者来芦台对王照后人访问记的题目为《抑扬顿挫普通话,天津王照拼出来》。该文具体反映出王照在汉语拼音改革路程中的历史功绩。
  知名校友
  芦台一小从创建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我了解到的有几位知名校友。
  于敏,芦台镇人,生于1926年。他家曾在芦台北街路北爬街子路口以东一户租住,后来一度在芦台西大桥以西正街路南杨家房屋(当时已成为公房)租住。幼年就读于芦台镇完全小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后考入天津耀华中学、北京大学深造。进入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从事核物理研究,为19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和1967年氢弹的成功爆炸竭尽心力,做}n重大贡献。1999年9月18日,于敏院士以“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身份,接受江泽民主席亲手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9日,以“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身份,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手颁发的获奖证书。2014年4月27日,他为母校芦台一小学生题词:“努力学习,莫负大好时光”,使师生受到极大鼓舞。
  张高峰,1918年生于芦台镇。芦台镇完全小学(即后来的芦台一小),毕业后转到天津河北中学就读。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参加平津流亡学生组织的抗战宣传队,随军在战地服务。1942年,被派到河南任战地记者,沿途看到灾民流浪,触目惊心,写出《饥饿的河南》,发表于1943年2月1日的《大公报》题目改为《豫灾实录》,因此文揭露了国民党黑暗统治真相,《大公报》被勒令停刊3日,张高峰也因此被拘押数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大公报》记者,1946年7月,调到沈阳任东北特派员。1978年调到天津市政协从事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
  张瞳,原名张之俊,1923年冬生于芦台镇,芦台镇完全小学读书后接着在宁河中学(即后来的芦台一中)读到初中二年级。他自幼喜爱戏剧和演出。1944年在大哥张高峰鼓励下,考入上海剧专,194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47年中他演出了大量的名剧。在抗美援朝时,他参加祖国慰问团为志愿军演出。他还参加《茶馆》、《编辑部的故事》、《三国演义》等十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并获多项奖。
  蓝鸿第,1929年生于芦台镇,在芦台镇完全小学和宁河中学(现芦台一中)毕业后,1952年考入南京大学气象系,
  1957年毕业分配到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从事农业气象研究工作。撰写出版多本学术书籍,为我国气象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李仲耘,1918年出生于芦台镇,自幼喜好书法绘画,就读于芦台镇完全小学和宁河中学(现芦台一中)后,1946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先后任北京制片厂美术股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美术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顾问。
  苏本一,1926年出生于芦台镇,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先后在芦台镇完全小学和宁河中学(现芦台一中)就读后,先后考入天津市汇文中学和北京辅仁大学,1945年参加革命后转入部队工作,1953年调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工作,首创广播报和广播电视杂志。1984年调到北京,任《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总编辑兼社长。
  而今,我离开芦台一小已经64年了,每当回忆起那个时候,就充满少年的欢快。我庆幸自己能够在这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度过那段童年的时光,得以健康的成长,为日后打好基础,也使我能够在老年的回忆中感受到岁月的温馨。
  (李佑生整理)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润身
责任者
李佑生
责任者
陈润身
相关人物
陈益亭
相关人物
张质良
相关人物
张敏贤
相关人物
沈怀玉
相关人物
苗春萱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邢占铭
相关人物
刘万祺
相关人物
王俊民
相关人物
崔胤芳
相关人物
郑瑞祥
相关人物
郑宗昆
相关人物
周富安
相关人物
周老师
相关人物
董和贵
相关人物
阎海
相关人物
任世朴
相关人物
董振中
相关人物
祥也
相关人物
杨有兰
相关人物
王连红
相关人物
李文琴
相关人物
岳宝军
相关人物
史尔溪
相关人物
王照
相关人物
陈寿麟
相关人物
陈体仁
相关人物
胡适
相关人物
习近平
相关人物
张高峰
相关人物
张瞳
相关人物
蓝鸿第
相关人物
李仲耘
相关人物
苏本一
相关人物
李佑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