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言传身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80
颗粒名称: 师父言传身教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8
页码: 195-202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宁河县文艺宣传队和文工团的工作经历,以及他们排演的京剧《沙家浜》和话剧《艳阳天》的演出情况。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扮演的角色、排练过程、演出效果等方面,展现了一个地方文艺团队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排练和演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地方文艺事业的发展状况。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些领导和观众的肯定和鼓励,这些都对作者和团队成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宁河县 戏剧 冯继祥

内容

1969年3月,宁河县成立了“宁河县文艺宣传队”归县委政治部领导,从各地选挑了19岁以下的20多位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演职员。我有幸被选入文艺宣传队,当年我21岁。文艺宣传队管理军事化,戏曲专业化,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的戏曲基本功练习(还要坚持练私功)。早5点至7点是私功的时间,8点至10点是具体练功的时间,教基本功的老师有:原宁河县评剧团的辛虹声、王桂全老师,上海京剧院的刘沪老师。戏曲基本功包括:戏曲发声、用气、演唱技法、吐字归韵、绕口令、练嘴皮子功。在蓟运河岸,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多少年从未间断,按师傅说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只要从事文艺工作就得练功。调嗓、喊声、毽子功、有踢4种腿,拉山膀、跑圆场、拿顶、下腰、翻身、扫堂腿、璇子、飞脚、蛮子、吊毛、过包、乌龙绞助、打虎、马鞭等。把子功有刀、枪、剑、棍等器械。还要翻跟头、虎跳、前坡、三级跳等,没有扎实的戏曲基本功,演员是无法承担戏曲表演繁重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的各种技巧的,戏曲基本功,都是从艺者的根基和本领,也是必备的条件。特别是师父李筱舫对我要求更严格,使我进步很快。
  1969年下半年开始排练京剧《沙家浜》,天津地区在杨柳青举办《沙家浜》学习班。宁河县文艺宣传队组建了《沙家浜》剧组,由我扮演郭建光,冯旭芳扮演阿庆嫂,傅玉香扮演沙奶奶,王万福扮演胡传魁,杨国奎扮演刁德一,刘宝英扮演沙四龙,赵淑霞扮演小玲,张富俭扮演叶排长、田志明扮演刘副官,宋广瑞扮演刁小三,李金发扮演程天民,王兆林扮演赵镇长。
  在学习班结束的汇报演出中,14个县各承担一场戏的演出,宁河承担了第1场“接应”、第4场“智斗”、第5场“坚持”、第8场“奔袭”的重要场次,演出圆满成功,受到地区领导及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1972年秋,宁河县文艺宣传队改为宁河县文工团,全体演职员转正定级。排演了大型话剧《艳阳天》,邀请河北省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宋英杰执导,我扮演肖长春,赵淑霞扮演焦淑红,王万福扮演马老四,张富俭扮演马连福,窦国山扮演马之悦,单佑权扮演马小辫,李金发扮演肖老大,傅玉香扮演焦二菊,杜志军扮演乡长,杜洪英扮演五奶奶,王兆林扮演支委。在县城礼堂首场演出盛况空前,得到了县领导和群众的交口称赞,县委书记刘卓清不但观看演出,还将自己的儿子送文工团参加《艳阳天》剧组,扮演群众角色,解决演员不足之需。那年大年三十夜场,演出话剧《艳阳天》,刘书记亲临现场慰问演员,使全团人员激动不已。
  1973年,宁河县文工团排的话剧《艳阳天》到天津市“劳动剧场”演出,市文化局长王莘(“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曲作者)观看首场演出后,非常高兴地说:“县级剧团能演这部大型话剧,又演得很好,观众很欢迎,难能可贵。”之后王莘局长亲自安排该剧到“河东礼堂”“虹桥剧院”等天津各大剧场演出。当时每天两场戏是座无缺席,一票难求。天津市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影星印质明老师也来“河东礼堂”观看演出,又到宿舍看望扮演肖长春的我和扮演马老四的王万福,进行了交谈和鼓励。在津演出期间我经常收到观众的来信,有的观众同我结下了几十年的深厚友谊。
  1977年经县委书记邢国俊提议县常委会决定改“宁河县文工团”为“宁河县评剧团”排演评剧,以满足宁河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县水利局工会调回我们师父李筱舫任评剧团团长,单佑权任书记,我任副团长。开始排演现代评剧《夺印》,李锡民扮演何文进,我扮演陈景宜,冯旭芳扮演队长太太,王继姣扮演烂菜花,赵淑霞扮演胡素芳,王桂全扮演陈有才,王兆林扮演陈广西,李金发扮演陈广清,王洪俊扮演陈广玉,由李筱舫导演。此剧一上演就引发了宁河各界的轰动,随后又在各乡、镇巡演,在汉沽、唐山、天津等地演出也好评不断,县委宣传部指定此剧作为慰问宁河“河西会战工程”的指定剧目,在工地演出时,受到民工的喜欢,得到县委宣传部的嘉奖。
  1977年深秋,评剧团开始恢复排传统戏,首先得解决戏装问题。一次我去了天津化工厂,这个厂在“文革”前有个比较大的京剧团,所有古装戏的戏装齐全,且原封未动。我向厂领导说明情况,厂领导伸出热情之手,以最低价位(1500元)将全部京剧团的戏装,总共30多个戏箱,派专车专程送到宁河。
  有了戏装,我们陆续排演了传统戏《打金枝》《十五贯》《牛和会》《秦香莲》等剧目。一边巡演,一边排戏,走遍了全县各乡、村队,又召回部分老评剧团的演员。如王玉龙、康志英、崔清全、康玉柱等充实了剧团的实力。在此两三年中,演员达60多人,主要演员有:李筱舫、我、冯旭芳、王继姣、王晨霞、王艳波、王玉龙、康志英、倪会华、钱长柏等。
  记得演评剧《十五贯》我扮演熊友兰,师傅李筱舫扮演况钟,巡演在军粮城,筱舫师傅让我从配角换到主角况钟。问我:“况钟台词唱腔熟悉的咋样啦。”我说:“台词和唱腔都熟悉啦,场子也不黑啦。”师傅说:“今晚你演况钟,切记不要紧张,别怕,大胆上。”在他的鼓励下,我扮演了《十五贯》况钟的角色。他还在侧幕旁为我把场。虽然演出圆满成功,但髯口戴得不对劲,应该戴在嘴唇下边,而我却戴在嘴唇上边啦。演出后师父耐心给我指正,试戴髯口的方法,直至熟练后才去休息。
  1978年,我同筱舫师父去哈尔滨观摩评剧《蝶恋花》,回团后就排练此剧,筱舫师父担任导演,并在此剧扮演配角湖南督军,我扮演反面一号人物范景西,赵淑霞扮演杨开慧,康健扮演毛岸英,冯旭芳扮演杨母。筱舫师父刚导演了一场就对我说:“这个戏你导吧,我有事。”我非常紧张的接受了导演工作,认真负责地将《蝶恋花》一剧导完,演出获得成功。之后我才明白,师父不是有事,而是历练我能早日担当重任。
  1983年春,在县文化局领导的支持下,剧团为了解决队伍老化,青黄不接问题,在繁重的演出工作中,招收了25名学员,培养储备力量,使评剧团后继有人。
  1986年,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评剧《养蜂人奇缘》亮相在天津市首届评剧节中。由我、冯旭芳、王继姣联袂主演的评剧,在天津市“黄河剧院”演出中,观众掌声不断,得到了市领导张再旺、李建国的肯定,荣获戏剧节优秀演出奖。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冯继祥
责任者
郭建光
相关人物
傅玉香
相关人物
王万福
相关人物
杨国奎
相关人物
刘宝英
相关人物
赵淑霞
相关人物
张富俭
相关人物
王兆林
相关人物
李筱舫
相关人物
冯旭芳
相关人物
王继姣
相关人物
王晨霞
相关人物
王艳波
相关人物
王玉龙
相关人物
康志英
相关人物
倪会华
相关人物
钱长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