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戏剧人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78
颗粒名称: 我的戏剧人生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13
页码: 191-203
摘要: 本文讲述冯继祥是一位评剧传承人,他在文章中介绍了自己的家族背景和戏剧演艺经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戏剧爱好者,从小就影响了他对戏剧的兴趣。他回忆起父亲在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而卖唱乞讨的经历,这段经历也成为了冯继祥在戏剧演艺事业中的最大动力。他介绍了自己在评剧班社的表演经历,以及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影响。最后,他提到了宁河县文艺宣传队的训练和管理方式,强调了戏曲基本功的重要性和练习方法。
关键词: 宁河县 戏剧 冯继祥

内容

作者简介
  冯继祥,男,1948年9月出生,天津市宁河区冯台村人。1969年3月参加宁河县文艺宣传队(后改为宁河县评剧团),1987年毕业于中原文艺学院戏剧表演专业。199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编导专业,199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同年加入天津戏剧家协会,曾任宁河县戏剧家协会艺术顾问、副主任,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会理事。2011年市政府任命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代表性传承人。市政府任命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代表性传承人。曾任宁河县戏剧家协会艺术顾问、副主任,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会理事。
  2011年,天津市政府授予我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代表性传承人”,对我的文艺生涯给予了肯定和鼓舞,当时曾萌生写写有关情况的念头,后因故作罢。今春适逢《百老话沧桑》征集档案史料,我就动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以了却一点心愿。
  1950年10月,在天津专署领导的直接关怀下,活跃在唐山地区的评剧艺人成立了“艺新剧社”,副社长韩凤璘带领18名社员来宁河芦台,在“振兴茶园”演出,演员有,石瑞楼、白玉铭、筱俊亭、吴艳霞、王曼玲、花金香等。是年冬季,李筱舫老师携妻杨玉霞,妻兄杨玉春,板胡赵万成,加盟艺新剧社。
  1951年李筱舫与筱俊亭合作演出10天大戏,剧目有《雷雨》《杜十娘》《对金屏》等。得到天津专署领导张子善的称赞,并承诺由他去办理“艺新剧社”归属宁河的手续(原剧社隶属唐山)。1956年宁河县政府接管了“艺新剧社”改为“宁河县评剧团”,并派政治团长张云祥,文书李树茂,文化教员陈道华对剧团加强管理。
  当年在天津专署举办的“一个好戏”展演中,宁河县评剧团创排的《擦亮眼睛》荣获优秀剧目奖,奖励大幕一道。1957年李筱舫当选宁河县政协委员,被任命为宁河县评剧团业务团长。
  父辈影响
  我爱好戏剧,从小就受到了家庭的熏陶。祖父冯春富,青年时在外村莲花落戏班为乐手,吹笙,拉胡弦,吹管子,有时也客串个小角色。父亲冯鸿熙9岁时,祖父发现他在演唱和音乐方面有悟性,就给父亲拜了宝坻刘家班刘炳英先生为师,学习评剧旦行和吹奏乐。父亲边学习,边实践,渐渐崭露头角。
  三十年代中期,祖父家境贫寒,无力养家糊口,父亲念了不到冬三月的私塾,就和村里拉板胡的冯德起伯伯一起卖唱乞讨。家境贫寒是父亲学唱戏的另一个动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走乡唱戏的途中,父亲心里装着家中的父母和亲人,多赚点钱,让一家能吃上饱饭是他当时的最大心愿。有一次他们卖唱在宝坻四棵树村,来到一所深宅大院的高楼门前,刚唱开不久就围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父亲每唱一段乡亲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乡亲想听著名评戏艺人“喜彩春”的《三节烈》,父亲就把剧中人物张春莲和张秋莲在公堂上的二人对唱,唱给他们听。将两个人物演唱得声腔、性格各异,人物表演对比鲜明,博得满堂喝彩。再加上父亲年龄较小,又是个男孩唱旦行,乡亲们觉得倍加可爱,纷纷扔钱扔物奖励父亲。
  13岁父亲出科后,在家乡的评剧班社演出评剧,攻旦行,家乡的评剧班社行当齐全,成龙配套,文武兼备,是远进闻名的评戏班底,父亲是领衔主演,他以音色清澈、唱腔圆润透明,表演精彩传神,善于刻画人物性格见长。他的代表作《于公案》《刘巧儿》《画皮》《黄爱玉上坟》唱法上综合了爱莲君与新凤霞的特点。
  村里特意为评戏班组建了一个生产队,让他们边劳动边学唱,对词,排练演出。1958年国家决定动员全国力量修建密云水库,戏班曾代表宁河县去工地慰问民工。演出了现代评剧《刘巧儿》,父亲在剧中饰演刘巧儿,曾让观看他演出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老师也刮目相看。
  晚年的父亲,每当我休假去看他,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嘱咐我说:“全身的戏在于脸,脸上的戏在于眼。功夫好学,戏难做,要学会先做人,后演戏。表演要从人物出发,刻画人物性格,要讲究程式,因为程式是多少代艺人根据任务人物与剧中情景逐步从生活中提炼而成,这是前辈艺人的成果,要传承下来,但是决不能程式化,在唱腔方面应掌握抑、扬、顿、挫、棱角分明,用人物的感情来统筹唱、念,声腔要圆润,用丹田气控制唱念,声与情,景与人,技与艺浑然一体才是好演员。”父亲这些真知灼见和谆谆教诲使我受益匪浅。
  师父言传身教
  1969年3月,宁河县成立了“宁河县文艺宣传队”归县委政治部领导,从各地选挑了19岁以下的20多位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演职员。我有幸被选入文艺宣传队,当年我21岁。文艺宣传队管理军事化,戏曲专业化,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的戏曲基本功练习(还要坚持练私功)。早5点至7点是私功的时间,8点至10点是具体练功的时间,教基本功的老师有:原宁河县评剧团的辛虹声、王桂全老师,上海京剧院的刘沪老师。戏曲基本功包括:戏曲发声、用气、演唱技法、吐字归韵、绕口令、练嘴皮子功。在蓟运河岸,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多少年从未间断,按师傅说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只要从事文艺工作就得练功。调嗓、喊声、毽子功、有踢4种腿,拉山膀、跑圆场、拿顶、下腰、翻身、扫堂腿、璇子、飞脚、蛮子、吊毛、过包、乌龙绞助、打虎、马鞭等。把子功有刀、枪、剑、棍等器械。还要翻跟头、虎跳、前坡、三级跳等,没有扎实的戏曲基本功,演员是无法承担戏曲表演繁重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的各种技巧的,戏曲基本功,都是从艺者的根基和本领,也是必备的条件。特别是师父李筱舫对我要求更严格,使我进步很快。
  1969年下半年开始排练京剧《沙家浜》,天津地区在杨柳青举办《沙家浜》学习班。宁河县文艺宣传队组建了《沙家浜》剧组,由我扮演郭建光,冯旭芳扮演阿庆嫂,傅玉香扮演沙奶奶,王万福扮演胡传魁,杨国奎扮演刁德一,刘宝英扮演沙四龙,赵淑霞扮演小玲,张富俭扮演叶排长、田志明扮演刘副官,宋广瑞扮演刁小三,李金发扮演程天民,王兆林扮演赵镇长。
  在学习班结束的汇报演出中,14个县各承担一场戏的演出,宁河承担了第1场“接应”、第4场“智斗”、第5场“坚持”、第8场“奔袭”的重要场次,演出圆满成功,受到地区领导及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1972年秋,宁河县文艺宣传队改为宁河县文工团,全体演职员转正定级。排演了大型话剧《艳阳天》,邀请河北省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宋英杰执导,我扮演肖长春,赵淑霞扮演焦淑红,王万福扮演马老四,张富俭扮演马连福,窦国山扮演马之悦,单佑权扮演马小辫,李金发扮演肖老大,傅玉香扮演焦二菊,杜志军扮演乡长,杜洪英扮演五奶奶,王兆林扮演支委。在县城礼堂首场演出盛况空前,得到了县领导和群众的交口称赞,县委书记刘卓清不但观看演出,还将自己的儿子送文工团参加《艳阳天》剧组,扮演群众角色,解决演员不足之需。那年大年三十夜场,演出话剧《艳阳天》,刘书记亲临现场慰问演员,使全团人员激动不已。
  1973年,宁河县文工团排的话剧《艳阳天》到天津市“劳动剧场”演出,市文化局长王莘(“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曲作者)观看首场演出后,非常高兴地说:“县级剧团能演这部大型话剧,又演得很好,观众很欢迎,难能可贵。”之后王莘局长亲自安排该剧到“河东礼堂”“虹桥剧院”等天津各大剧场演出。当时每天两场戏是座无缺席,一票难求。天津市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影星印质明老师也来“河东礼堂”观看演出,又到宿舍看望扮演肖长春的我和扮演马老四的王万福,进行了交谈和鼓励。在津演出期间我经常收到观众的来信,有的观众同我结下了几十年的深厚友谊。
  1977年经县委书记邢国俊提议县常委会决定改“宁河县文工团”为“宁河县评剧团”排演评剧,以满足宁河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县水利局工会调回我们师父李筱舫任评剧团团长,单佑权任书记,我任副团长。开始排演现代评剧《夺印》,李锡民扮演何文进,我扮演陈景宜,冯旭芳扮演队长太太,王继姣扮演烂菜花,赵淑霞扮演胡素芳,王桂全扮演陈有才,王兆林扮演陈广西,李金发扮演陈广清,王洪俊扮演陈广玉,由李筱舫导演。此剧一上演就引发了宁河各界的轰动,随后又在各乡、镇巡演,在汉沽、唐山、天津等地演出也好评不断,县委宣传部指定此剧作为慰问宁河“河西会战工程”的指定剧目,在工地演出时,受到民工的喜欢,得到县委宣传部的嘉奖。
  1977年深秋,评剧团开始恢复排传统戏,首先得解决戏装问题。一次我去了天津化工厂,这个厂在“文革”前有个比较大的京剧团,所有古装戏的戏装齐全,且原封未动。我向厂领导说明情况,厂领导伸出热情之手,以最低价位(1500元)将全部京剧团的戏装,总共30多个戏箱,派专车专程送到宁河。
  有了戏装,我们陆续排演了传统戏《打金枝》《十五贯》《牛和会》《秦香莲》等剧目。一边巡演,一边排戏,走遍了全县各乡、村队,又召回部分老评剧团的演员。如王玉龙、康志英、崔清全、康玉柱等充实了剧团的实力。在此两三年中,演员达60多人,主要演员有:李筱舫、我、冯旭芳、王继姣、王晨霞、王艳波、王玉龙、康志英、倪会华、钱长柏等。
  记得演评剧《十五贯》我扮演熊友兰,师傅李筱舫扮演况钟,巡演在军粮城,筱舫师傅让我从配角换到主角况钟。问我:“况钟台词唱腔熟悉的咋样啦。”我说:“台词和唱腔都熟悉啦,场子也不黑啦。”师傅说:“今晚你演况钟,切记不要紧张,别怕,大胆上。”在他的鼓励下,我扮演了《十五贯》况钟的角色。他还在侧幕旁为我把场。虽然演出圆满成功,但髯口戴得不对劲,应该戴在嘴唇下边,而我却戴在嘴唇上边啦。演出后师父耐心给我指正,试戴髯口的方法,直至熟练后才去休息。
  1978年,我同筱舫师父去哈尔滨观摩评剧《蝶恋花》,回团后就排练此剧,筱舫师父担任导演,并在此剧扮演配角湖南督军,我扮演反面一号人物范景西,赵淑霞扮演杨开慧,康健扮演毛岸英,冯旭芳扮演杨母。筱舫师父刚导演了一场就对我说:“这个戏你导吧,我有事。”我非常紧张的接受了导演工作,认真负责地将《蝶恋花》一剧导完,演出获得成功。之后我才明白,师父不是有事,而是历练我能早日担当重任。
  1983年春,在县文化局领导的支持下,剧团为了解决队伍老化,青黄不接问题,在繁重的演出工作中,招收了25名学员,培养储备力量,使评剧团后继有人。
  1986年,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评剧《养蜂人奇缘》亮相在天津市首届评剧节中。由我、冯旭芳、王继姣联袂主演的评剧,在天津市“黄河剧院”演出中,观众掌声不断,得到了市领导张再旺、李建国的肯定,荣获戏剧节优秀演出奖。
  戏剧创作
  1987年7月,县评剧团解体后,我没有停下演戏的脚步,积极热情地投身群众文化戏剧艺术中。创排戏曲评剧、戏剧小品,参加各种赛事和演出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主演、导演的戏剧小品《最后一次播音》《除夕》《徐保姆》《卡》《狗尖儿》《最后一次摆渡》《天堂里的微笑》《宰相家书》《我与星星的对话》《清明时节雨纷纷》,在中国群星奖和中央电视台的戏剧小品比赛中荣获过多种奖项。还有小评剧《刘四姐》《咋说咋办》《阴阳祭》《警徽无尘》《留住晚霞》《桃李情》《金银花》《幸福敬老院》,在天津市两年一次小戏比赛中都荣获过市级一等奖。
  从1987年至2017年间,我主演、导演、创作100多部原创戏剧、小品、小戏、演出过千场。为了掌握戏剧理论来指导戏剧舞台实践,我1987年毕业于中原文艺学院戏剧表演专业,199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编导专业,199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2011年被市政府任命为天津市评剧传承人,2015年市群文协会评为“群文化工作优秀带头人”。
  我演出剧目的作者有:孙会元、戴雁军、徐连仲、阚胜宇、李绍新、陈道华、石松茂、杨连起、穆双喜、于振昆、李振起、宋勇。作曲:刘茂山、赵峰、邵树友、王忠喜。在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中我荣获“国家级优秀表演奖”,在天津市4次荣获“市级最佳演员奖”。
  我培养的学生有:李润祥、傅永芳、李忠菊、冯以宝、赵瑞蓉、傅沛全、吕福萍、傅占运、王树新、赵文梅、冯俊海等,他们在国家级市级比赛中,荣获过多项荣誉。
  为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在2016年成立了“小百花评剧艺术团”,经常组织全团的人员到乡村演出,深受欢迎。2017年2月9日,我们报送的戏曲小品《宰相家书》,被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评选为天津市首届海外推介十佳“非遗”品牌项目。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冯继祥
责任者
冯继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