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学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55
颗粒名称: 少年学画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3
页码: 128-130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中学时期与绘画结缘的故事,以及在困难时期遇到何文澜老师,并得到他的指导和帮助。作者在芦台一中期间也与赵东江老师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在复课后,作者和同学组建了美术组,创作宣传画、版画、漫画等作品。最后,作者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离开学校,走向农村。
关键词: 宁河县 烙画 张如良

内容

两年后,我考入芦台二中,一次去县文化馆看画展,没想到与那个老师不期而遇。原来,老师在文化馆工作,叫何文澜,独身,一天到晚都在馆里。何老师不抽烟不喝酒,酷爱读书、能诗善画。从此我成了文化馆的常客。还有一个伙伴叫崔永平,是同级不同班的同学。何老师对我俩像亲儿子一样看待,毫无保留地教我们素描、速写、美术字以及做展牌、树皮画、烙画等,还从生活、精神上帮助和鼓励我们。当时国家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吃饭成为大问题,不少同学因此而辍学。当时我很瘦,而且浮肿。何老师说:“以后每到周日,你只管来学画,我奖你一碗粥喝,但你不能辍学。”我不仅没有放弃学业,而且在节假日也不回家,参加护校巡逻以及给校园维修师傅们当小工,这样一可以方便学画,二可以得点粮食补助。1962年,芦台二中筹办阶级教育展览。团总支书记吴永存老师把崔永平我俩叫去(还有一个校外青年,叫王长会)。把整个展览的写画任务交给了我们。为了赶进度,我们占用了所有的课余时间,后来半天上课,半天布展。通过不懈努力,展览如期开展,除了本校师生受教育外,许多社会团体也前来参观。在校的三年学习生活中虽然画画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没有影响我的学习。1963年,我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同班的张占礼、冯克毓一起考入芦台一中。
  我到一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拜见石瑞生老师。听说他体美音三项都在行,很崇拜他,但一打听,他早已被调出一中,到板桥小学校任教去了。有一天我看见一中大礼堂墙边摆放着一幅画,是在木板上裱糊旧报纸后,用水粉色画上去的。画的是一个半身女青年昂首挺胸、眼望前方、张开双臂拥抱未来的形象,画面色彩明快、用笔泼辣、构图严谨、虚实得当。我立刻像钉子一样被钉在那里,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看到了如此专业的画作;喜的是莫非石瑞生老师又回来了?我急不可耐地到体美音组打探,原来是学校分配来一名河北艺术师范学校毕业的教美术的大学生,叫赵东江。我很快和赵老师接上了头,我们高中班没有美术课,我就请赵老师找一些范画或者我感兴趣的画拿来临摹,再由赵老师指正。赵老师常把他的作品以及其它美术资料拿给我看,还带我到蓟运河畔,取景夕阳中的芦台大桥(地震时坍塌)画水彩写生。
  1967年4月,回校复课闹革命,我返回离别7个月的芦台一中。我和冯奇、刘文柱等几个同学组建了美术组,画油画、宣传画、版画、漫画。油画主要是画领袖人物,宣传画水粉画主要画工农兵,版画主要是借助木刻的表现形式用笔画出大批判专栏的刊头画,漫画主要画当时被批斗的人物。我们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1967年国庆节到来之前,我们接到任务,要10块大幅宣传画、10块大幅横标。我们紧赶慢赶,时间还不够用,后来就
  “连轴转”三天两夜没停笔,吃饭别人给买来,边吃边画,有几次我困得把笔当成馒头咬……1968年夏,随着各级革命委员会的相继成立,社会开始趋于平静。8月12日,我们遵照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离开校门,结束了5年的一中校园生活。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如良
责任者
张如良
相关人物
何文澜
相关人物
何老师
相关人物
崔永平
相关人物
吴永存
相关人物
王长会
相关人物
张占礼
相关人物
冯克毓
相关人物
石瑞生
相关人物
赵东江
相关人物
冯奇
相关人物
刘文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