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51
颗粒名称: 饮水塘
分类号: TV67
页数: 5
页码: 115-119
摘要: 本文章讲述了作者家乡的东坑,这是一个为村民提供饮用水的坑塘。东坑是村里的四大坑塘之一,它的水清澈透明,甜美可口。东坑周围长着一些水草和水蓬蓬,夏季可以在那里看到黑鱼、水鸟等。傍晚,人们会在东坑边的大道上唱评剧或京剧,享受轻松愉快的时光。东坑也曾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可以在那里互相追逐嬉戏。然而,随着村里的人口增多和街道的延伸,东坑被填平盖上了房屋,其他几个坑塘也遭到了破坏。东坑的消失对于村里的环境、气候和防火都造成了损失。作者曾经为保护村里的坑塘一事在村级两委班子会上讲过,但只管住了一时。最后,作者和儿时的玩伴聊起儿时的东坑,感慨万分。
关键词: 宁河县 饮水塘 张国华

内容

我的老家是宁河区东棘坨镇大港村。小时候,记得我们的村子,四面各有一个美丽的坑塘,分别叫做东坑、西坑、南坑、后坑(北坑)。4个坑塘各具特色,西坑和后坑紧靠村边,是雨季储存刷街水的地方(古老的村子没有下水道,逢雨季各家各户的雨水直接流入街道,再从街道流入水塘)。而南坑离村子较远些,是人们夏季冲凉洗澡的好去处。离村子最远的坑塘要属东坑了,在我的记忆里,东坑离村子要有好几百米远。
  东坑是村里人唯一的饮水塘。它的水的来源主要是依靠通往村东远处堼地的一条“接水沟”。雨季到来,堼地田野的水汇入“接水沟”流入东坑,酷似如今的小水库。(那时候没有化肥,地多人少的小村田野里的水没有任何污染)。还有一个来源,听老人们说这个坑下面有个泉眼,天不下雨,田地干旱,没有地上水来源时,坑底也会冒出水来永不干涸。
  那时候人们的环保意识特别强,无论大人和小孩从没人在东坑里洗脚洗澡的,更没人洗涮东西,所以东坑里的水总是那么清澈透明,那么甘甜。
  东坑是美丽的,她周围水边上长着一些不太密集的水草,草间偶见一些水蓬蓬,水蓬蓬的茎是红色的,水下部分的茎一节一节成葫芦状,水上部分则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顶尖是很漂亮的穗状粉红色小花。夏季围坑遛弯,可以偶尔看到一两条伏在水边的黑鱼,在那里打泶(音xue二声)并留下层层涟漪。有时也会惊动一对水鸟,扑打着翅膀尖叫着钻入蓝天。
  傍晚,太阳藏起红红的脸颊,火烧云紧贴着东坑水面,干了一天农活的人们,集聚到坑边的大道上,拉起二胡和京胡唱起了传统的评剧或京剧。悠扬的琴声伴着甜美的唱腔,夹杂着青年男女欢乐的笑声,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水塘上空。老人们则坐着马札,摇着凉扇在那里纳凉。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互相追逐嘻戏。绚丽的余晖下,家乡的傍晚,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水坑的西侧有一个伸到水面上的大翘板(类似现在养鱼池中喂鱼的平台),经常会看到苛锄归来路过此坑的人们,蹲到翘板上用两只手贪婪地捧水喝。
  清晨,是人们担水的高峰时间。担水大多是中青年男女,也有少数的老人和孩子。力不从心的老人一般会担两半桶水,力气小的孩子会两人抬着一桶水回家。青年人帮老年人,中年人帮孩子提水的场景,会令人倍感温馨。挑水的桶有的是铁制的,是名副其实的水桶,有的则是木制的叫做水筲(音shao一声)。那时家家户户都有水缸,担(抬)回来的水倒入水缸里就成了生活用水。
  东坑是什么时候开挖的无从考证,但它完成为村民提供饮用水的历史使命是六十年代初期。大约是1963年,村里来了人工打井队,打出了第一眼“洋井”,自此村里人才喝上了井水。结束了人们担吃坑水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村镇面貌的改观,又实行了自来水入户,作为饮水塘的东坑悄然变成了人们的洗澡塘。后来由于人口的增多,村子街道的延伸,其它几个坑塘也人为地破坏了,东坑也被填平盖上了房屋。
  东坑没有了,村里也没了一景,它对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乃至于防火无疑都是损失。我在乡里工作的时候,曾经就为保护村里的坑塘一事,在村级两委班子会上讲过保护原有坑塘的重要意义,但是只管住了一时。
  不久前,儿时的几个玩伴来看我,我们把盏闲聊。聊起村镇建设,聊起自来水入户,也聊到现在许多村都没有了坑塘,最后聊到儿时的东坑。我们聊得非常动情,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席间,我提议我们喝东坑水长大的干一杯酒,在座的年轻人笑弯了腰。但他们哪里知道,东坑——这个普通的坑塘,对于我们村的祖祖辈辈,曾经作出过多么重要的贡献啊!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国华
责任者
张国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