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34
颗粒名称: 岁月留痕
分类号: K826.2
页数: 3
页码: 77-79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位曾经的赤脚医生对那段时光的留恋和对医疗用具的珍视。作者用详尽的描述宣传了疾病预防的知识,强调了消毒和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性。文章还展示了作者对村民健康的责任感和对自己的医疗工作的热爱。
关键词: 宁河县 赤脚医生 国淑华

内容

已经16年不再从事赤脚医生工作了,但我一直留恋那段时光,至今仍珍藏着当初行医用的一些医疗器械和几个证书。我曾因为搬家时丢失一张作为全乡赤脚医生代表在大会上发言的照片,和孩子们吵了一架,我对赤脚医生有感情啊!你看,这把医用剪刀,它是挑药线用的,现在还像新的似的,行医这么多年,一直和我形影不离,那些年,为乡亲们治病它立了大功了!说来话长,那年代,哪有一次性针头针管啊,给村民们打针的针管针头都是重复使用的,因此,做好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十分重要。那时,我有一个敞盖铁盒,装上水,用电炉子烧开,用来煮器械消毒。针头是必须要煮的,针管不能总煮,一般都是用热水烫一烫。一次,在使电炉子时,电线突然着火,村书记赵廷举正在跟前,他眼疾手快,一把将电线捋了下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使电炉子了,只得生炉子。
  我有一张油印的预防小儿麻痹的宣传单,因为夹在书里才保存了这么多年,也是我那时做疾病预防宣传工作的见证。我定期利用村里的广播向村民们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尤其是预防各种传染病,如麻疹病、结核病等等。用广播搞宣传,我都是自己喊喇叭,从不让别人帮忙,我不放心啊,说错一句话都不行呀。那时,我给全村每个孩子发一个小红本,上面记录打预防针的时间。自己手中有一本大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村里每个孩子何年何月何日打的预防什么病的针,非常细致、全面。各种统计按时上报给公社负责防疫工作的同志,先是给杜友更,后来是给小李子,他们按报送的情况定期给我送来药物,如预防小儿麻痹的糖丸、预防麻疹和感冒的板蓝根等等。
  很可惜,前几年搬家时,我把那个背了30多年的药箱子给弄丢了。那个箱子是皮的,上面印着一个圆圈和红十字。这个药箱子,平常装上常用的器械和药品得有十多斤重,由于长期习惯用右肩背着它,造成我肩膀右边低,左边高,现在右肩经常疼痛的毛病就是那时落下的。
  我十分怀念那段时光,虽然苦点、累点,但能为乡亲们做点事,也值了!这次为《百老话沧桑》写文章,我回忆往事,激动的几天没睡好,那天夜里竟梦见自己背着药箱子,在村里坑坑洼洼的土道上不停的走啊,走啊,又给乡亲们看病啦!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世权
责任者
国淑华
责任者
国淑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