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解放前后的日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16
颗粒名称: 丰台解放前后的日子
分类号: K29.21
页数: 3
页码: 34-36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丰台镇的统治和建设。文章首先描述了丰台镇的治安状况,然后介绍了共产党进入丰台镇后的工作,包括拆除城门、清理当铺和北大寺、恢复学校和商店营业、组织秧歌舞和宣传活动等。最后,文章提到了国民党两次反扑丰台镇的情况,但最终都被共产党成功抵御。
关键词: 宁河县 丰台 土地改革

内容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驻扎在丰台镇的治安军立即撤退,某日,只见他们往船上搬运武器弹药和行李辎重,其慌张忙乱的程度被看热闹的群众尽收眼底。物资随船只沿还乡河顺流而下,人员列队开拔,都走了。他们前脚刚走,共产党的地下武装及工作人员第二天就进驻丰台,进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了东、西、南、北、小东门、小西门这六座城门,清理了曾经驻扎过敌人的当铺和北大寺,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以后打游击战作准备。由于共产党稳定社会秩序,大部分商店已开始营业、学校恢复上课,大街上可以看到有人在教当地群众一种秧歌舞,同时还唱着“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打仗为那桩,日本鬼子欺负咱们八年整,八路军帮助咱们打虎狼。”大街的墙上张贴着冀东行署主任张明远署名的布告。
  后来政府开展纸币兑换工作,用人们手中的法币兑换晋察冀边区银行的边币,还组织学生们上街,在集日三五成群的到东西南北街口向赶集上店的人们做宣传,必要时更是带领群众到指定地点直接兑换。随后又有了东北银行及长城银行的票币与晋察冀边币同时流通。虽然当时人们还不清楚新的政权都有哪些组织、在哪里、在干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有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就能过上好生活。
  当时国民党虽然已经在走下坡路,但他们还有一定的实力,曾有两次反扑进入丰台镇。第一次国民党军占领丰台镇18天,期间,他们枪杀了西村的王姓农会主席。第二次是1948年11月的一个大雪天,国民党军进入丰台镇。这次敌人来之前已有可靠消息,是一个整编师,而我方仅有武宏领导的县大队,无法与其正面对抗。鉴于上次血的教训,地方团体的主要人员如商会、农会、妇救会等组织成员连同家属都进行了撤离。我父亲当时任丰台镇工商联合会会长,又是共产党员是必须撤离的人员,父亲随政府人员单独行动。母亲带着哥哥、我及两个年幼的弟弟随撤退群众的人流,在雪地里跌跌撞撞的一路向西,天黑时走到了距丰台镇八里的南兴庄我伯母的娘家住下,第二天人们遥望丰台镇方向只见天空中有黑烟升起,并有飞机在盘旋,下午得到消息敌人已撤退,我们才返回家中。这次敌人进入丰台一昼夜,将所有商家店辅门砸开,把能吃的吃了能拿的拿走,我家店铺损失了茶叶、红糖还有父亲的衣服等。
  一天正值集日,上午天空中出现了一架飞机,由远及近由高到低,飞临丰台上空,起初人们还驻足仰望看热闹,后来发现情况不对,本来认为已经飞走了,不成想又飞了回来并在头顶上空低空盘旋起来,这对经历过日本飞机轰炸的丰台人来说可是非同小可,个个惊恐万状四散奔逃,也有贴墙站立在房檐下,还有匍匐在地上,直至飞机绕行三圈飞走后,人们的神经才逐渐平静下来。在二三年后被证实,是一名丰台镇籍家住河西的黄姓国民党军飞行员,在飞临丰台上空时绕行三圈向家乡及父老乡亲致敬。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明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