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耕读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367
颗粒名称: 难忘的耕读小学
分类号: K825
页数: 9
页码: 182-190
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办耕读小学的艰苦岁月。由于当时的教育资源匮乏,很多适龄儿童无法上学,但村干部和学校积极应对,创办了耕读小学,利用农闲和中午休息时间,让适龄儿童有机会学习。作者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耕读小学的创办尽了一份力。
关键词: 宁河县 人物 李景田

内容

作者简介
  李振山,男,1945年9月9日出生,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棘坨村人。1959年7月在汉沽师范学校初师班上学,1961年7月回本村务农,1962年2月至1965年1月任本村耕读小学教师。1965年2月在村任“四清”工作队队员,1966年至1972年任第四生产队保管员。1972年到1983年秋随家迁往黑龙江省密山县连珠山公社永新大队落户。1990年春迁回本村。多年来,收集整理本地秧歌及《四大景》《大将名》《耍钱哭五更》《瑞姐盼婆家》《锔大缸》等唱段。
  李振山(73岁)
  我看到现在的教育事业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教学设施更加完善,不由得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办耕读小学的艰苦岁月。灵活读书
  1949年,新中国成立,获得解放的人民,迫切需要知识,农村的小学得到了发展,适龄儿童能到学校学习,但是有些保守思想的农村家长,对女孩上学不重视,有些适龄女孩不能上学。加之三年的困难时期,人民的温饱还得不到解决,更困扰了学生上学的积极性。合作化、公社化实行以劳计酬,家长为了多挣工分多分粮食(当时集体超产粮食按三七分成,人口占七成,劳动工分占三成),就不让孩子上学,让大一点的孩子看护小一点的孩子,腾出家长的手,去队里参加劳动,多挣工分。因此,村里有些适龄的孩子不能上学,特别是小女孩更没有几个上学的。
  后来,各级领导注重了教育,村里开办了扫盲班,白天学生上课,晚上大人到学校学习、认字,但还是解决不了适龄和超龄女孩的学习问题。在公社领导督促下,村干部和学校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创办了耕读小学。
  耕读小学,是以在家看弟弟、妹妹的适龄儿童为主,利用家长中午休息的时间和农闲的时间上课。正常时间,适龄儿童可以离开家的,都可以到耕读小学上课,他们上学时可以带弟弟、妹妹一块去,什么时间去,什么时间走都可以。让适龄孩子都上学的方法想出来了,但教室和教师也成了问题,不能和正常的学校一起上课,也没有正式的老师教,怎么办?村里就腾出了大队部的东厢房,作为耕读小学的教室。
  当教师
  1961年7月因区域调整,汉沽划入唐山市,汉沽师范学校解散,没有毕业的学生就都学习邢燕子回乡务农,参加农业生产。我和同村的几个没有毕业青年,也回到家乡东棘坨村了,参加生产劳动。回村后,我在第四生产小队担任出纳和记工员,白天和社员们一起干农活,中间休息时,在地头记上参加干活人的名字,队长在时,就让大伙评出每个社员当天挣多少分,晚上队长根据干活的情况,给出其他社员当天挣多少分,记工员把当天的干活人数和每人的工分数登记好。10天公布一次每个社员的出勤天数和挣多少分,1个月汇总一次,然后把每个社员的分数报给生产队的会计,会计把分数作为秋后分粮食和年终决算分红的依据。
  在1962年刚过完春节,生产队长阚继宝找到我家,说大队安排我去教大队办的耕读小学,算大队的杂工,在生产队记社员中上等的工分。我听了心里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上了2年半的师范,学到的东西有了用处,担心的是,耕读小学,不同于正式小学,学生的年龄不一致,怎么教,自己心里没有一点底,怕教不好。我把想法说后,队长鼓励我说:“你没问题的,再说好不好没啥大关系,就是给咱们生产队出个杂工,你乐意也得去,不乐意也得去,这是大队定的。”听到这儿,我也只好答应了。
  当我第二天来到大队办公室,看到大队书记刘长友、大队长王胜林都在办公室,见我来了,马上让我坐在长条凳子上,给我讲了上级政府要办耕读小学的会议要求,并鼓励我要办好,大队会全力支持,有不懂得东西,也可以找学校。讲完后,大队长王胜林就带我去看教室。当时教室里什么都没有,书记和大队长就跟我一起商量怎么搭桌子、凳子。设计好以后,大队长就立刻从各生产队找来杂工工,因为当时还很冷,就从地里拉来风化土在屋里和泥,用砖头垒上台子,在台子上搭上木板,高的是桌子,矮的是凳子,半天的功夫就垒完了。没有黑板,因为当时很冷,就用墨汁在南墙上刷黑一片,作为临时黑板,等以后天暖和了再用白灰抹一块黑板。
  有了教室和教师,我们就开始挨户招适龄的学生,耐心跟家长做工作,讲明耕读小学的好处和上学的时间,得到了一些家长的认可,表示只要不耽误看孩子和帮家干一些活,就支持孩子上学。
  艰苦学习
  刚过正月十五,耕读小学就开学了,孩子们背着家长用手巾或花布头堆接做成的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学。那时生活比较艰苦,作业本都用包装纸,家长给剪成32开,用针和线订成,就是这样的本也不让学生轻易的使用。为了先让学生练习写好每一个字,就让家长给孩子做一个小黑板,我从学校要来使用过的粉笔头,把这些短粉笔头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小黑板上跟着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当时的小黑板各式各样,各种材料的都有,有的是一小块木板,有的是用一块夹纸(用破布和糨子打成,做鞋用的材料),有的是哥哥哥姐姐使用过的小石板。就是这样的小黑板,学生也感到新鲜,写起来十分认真,一个字跟着老师反复练习好多遍,为了便于擦掉小黑板上的字,就让家长用破棉花做一个黑板擦,里面用破棉花团成一个团,外面用旧布包起来上面用线系上,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写边念,写满了就擦去,直到会认、会写,而且写得很好的时候,才让学生在本上写,老师判过后发给学生,放学回家后带给家长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字写的都很清楚、工整,家长看了很满意,有的家长甚至说比正式上学的写的还好。这样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既没有耽误看护弟弟妹妹,还能学习识字,有的家长还高兴地拿着自己孩子的作业本,让四邻去看。在这些家长的带动下,有些当时没有来上耕读小学的孩子的家长,也纷纷找到我要求也让孩子来上学。
  天热以后,我就组织学生课间户外做游戏活动,课上在完成语文、算术两门课程外,也教学生唱歌,也教学生画画,但只能在小黑板上画一遍一遍的画了擦,擦了画。到了冬天,提前用砖垒一个笨炉子,当时没有煤,就烧一些柴草和大队部准备的小碎木块之类的东西,天特别冷时,就让孩子们围着炉子坐,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却很高。
  耕读结束
  1963年,学校的杨成恩校长,非常重视我们的耕读小学,就跟大队和我商量,耕读小学归属东棘坨小学管理,但教师仍在村里挣工分。如果有的孩子愿意上学,学校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成绩插入相应的年级,成为正式学生,由于孩子们的用心学习,感动了家长,在新学期开学时,有的家长就送孩子到正式的小学去上学了。
  我们耕读小学的学生,放学后就主动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需要看孩子的,就主动背上筐,到地里拾柴或割草。
  我们的耕读小学越办越好,对适龄的孩子,凡不能上正式学的,我都把他们收到耕读小学,始终保持开始的要求,既解决了孩子识字的问题,又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1965年春,由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大队抽调我和几位同志去县里参加学习,回村后配合上级派来的工作组在村里搞“四清”运动,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本地工作队,大队又找了新的老师教耕读小学。“四清”运动还没有结束,“文革”开始,又打破了正常的秩序,村里的耕读小学,也在这场大革命中结束了。
  当时告别了耕读小学,告别了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学习、生活的3年教学日子,真是难舍难分,耕读小学,我心中农家百姓的小学;耕读小学,我记忆中难以忘却的小学。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本书记述了宁河县百老话沧桑,包括了堡垒户的秘密、我当生产队长、抗震救灾的回顾、粮食统购的岁月等意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景田
相关人物
李振山
相关人物
阚继宝
相关人物
刘长友
相关人物
王胜林
相关人物
杨成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