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集体婚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314
颗粒名称: 60年前的集体婚礼
分类号: K825
页数: 13
页码: 63-75
摘要: 本文讲述了张树忠在1955年参加村集体婚礼的故事,这次婚礼是解放后的第一个集体婚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下,家长们决定让孩子举行集体婚礼。
关键词: 宁河县 张树种 人物

内容

作者简介
  张树忠,男,1935年出生,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棘坨村人。1955年1月1日,在任村干部父亲的支持下,带头参加村集体婚礼,1958年参加北京密云水库建设。曾任第四生产队副队长。1976年在村米面加工厂工作,后承包村米面加工厂至今。
  张树忠(83岁)
  老闺女的儿子结婚,我和老伴黄振英看到外孙子这么大的婚礼场面,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感慨,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1955年参加村里集体婚礼的情景。虽然过去62年了,但那是我们村解放后的第一个集体婚礼,我和老伴终身难忘。
  订婚领证
  全国解放后,国家为提高妇女的地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区里、乡里的干部深入到村里宣传婚姻法,村里的干部也积极配合,在村里组织群众学习婚姻法。为了配合宣传,村里的业余评剧团也排演了《刘巧儿》《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新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新的婚姻法。在《刘巧儿》这出新戏里扮演刘巧儿的父亲刘艳贵的演员张学礼,他滑稽、幽默的表演把刘艳贵演的惟妙惟肖,引得观众捧腹大笑,也使人们更加痛恨买卖婚姻。
  1954年开春的时候,村里的王桂林来我家给我介绍对象,是本村黄恩合的闺女,叫黄振英,那年她17岁,我虚岁20岁。听了媒人的介绍,我的父母就同意了。因为是本村的,对家庭和孩子本人都有所了解,那时村里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几个街的可以自由结组,妇女也不受解放前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男女互不见面的老礼教的束缚,在互助组干活时经常会看到。那时父亲在乡里当支书,就是现在的党支部书记(那时还没有村委会或大队这种机构,大村一个村就叫乡,几个小村组建一个乡),学习宣传过婚姻法,思想比较开放,为了不被外人说包办婚姻,父母同意后,就征求我的意见。对媒人提的对象我从心里也愿意,我当时不好意思表明,媒人王桂林见状,就说你要是愿意就点点头,要是不愿意你就摇摇头。随后王就问我,你愿意不愿意?我就不好意思地点头,媒人见了,就高兴地说瞧,他点头了,点头就是愿意啦!就这样,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
  亲事定下来以后,父母就要求媒人去女方家,问问要多少彩礼。虽然那时反对买卖婚姻,但必要的聘礼还是不能少的。双方家长在媒人的说和下,彩礼的事儿很顺利地就商量妥了。那时也没有现在的什么换手绢、踢门坎之类的习俗。大概是男方都是有了媳妇就想结婚,彩礼的的事情刚定下来,父母就又托付媒人去女方家商量结婚的事,好在老黄家在我们村是通情达理的人家,理解我家老人的焦急心情,很爽快地答应说等秋后择个“好生”(方言,指良辰吉日)给我们成亲。
  秋收前,父亲就和媒人带着我和黄振英,坐船去潘庄管理区领取结婚证。到了区里,父亲就找到了区长贾志忠,他是我们村的人,在管理区工作,领着我们到了管领取结婚证的民政助理那里,虽然有区长领着,民政助理员还是反复问我和黄振英是不是自愿结婚,在确认不是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后,才给我们写了结婚证书,盖上了鲜红的大印。
  选结婚日
  领完结婚证书后,贾志忠就嘱咐我父亲说,要新事新办,移风易俗,结婚典礼时要向毛主席和朱德的画像鞠躬。父亲就当场表示一定按区里的要求办。因为区长有话,回村后,父亲就找乡长刘东泰和文书马玉春商量此事,那时乡里没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只好决定向区里借用,并商量让乡长刘东泰先和区里打招呼。
  村里的其他几家要结婚的,在领取结婚证时,区长贾志忠也都对他们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回家后正为这事犯难,听说我们能借到毛主席和朱德的画像,就纷纷来找乡长和我父亲。乡长刘东泰是个大老粗,虽然大字识不得几个,但参加革命早,解放初就曾在接收汉沽火车站时担任过火车站站长,见多识广脑瓜阔。在那时,他给群众开会时就总是描绘着美好生活前景,说将来我们中国要实现,吃米去打,穿衣去扎,住楼上楼下,用电灯电话,种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等等,把群众说的心花怒放。家家都向区里借画像,区里哪有那么多啊,没法满足这些家长的要求,他就和父亲、马玉春商量说,干脆,咱们搂计一共有多少家,撺掇撺掇,叫他们一块结婚,热热闹闹的多好!他的提议得到了同意,经父亲他们的了解,当年有8户要给孩子办喜事。8家一起结婚,这在当时是件大事,父亲他们又和回家探亲的区长贾志忠说了,他立刻支持说,好哇,喜事新办,就叫集体婚礼吧。并表示到时候他以区里的名义回来主持这场婚礼。他还说,别把好事弄砸了,要父亲和刘东泰、马玉春3人一起做其他几位家长的工作。
  举办集体婚礼,当时别说是村里的一个首创,全区也是第一个,家长们都感到新奇,也高兴,嘿,区长来给主持婚礼,多气派呀!但又有疑虑,这么多家一块结婚,那结婚的日子怎么选,新亲怎么招待,吃饭、喝酒的事儿怎么解决呀!父亲就利用贾志忠回家的机会,把8位家长找到一起,让家长谈一谈看法和疑虑。后来,贾志忠综合8位家长的意见,提出几点建议:1、婚礼的日子由8位家长协商决定,乡里综合拿出意见;2、各家的亲朋各家负责招待;3、村里负责布置婚礼会场和典礼的有关事项。区长有建议了,8位家长都表示同意。说实话,这8家有不少顽固老人,从心里是不同意集体结婚的,但区里和村里这么说,老人们也就接受了。村里的第一次集体婚礼的事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确定下来的。后来,在哪天结婚的时间上产生了分歧。一时难以确定,后来贾志忠再次回家时,父亲就再次把8位家长找到一起,共同协商婚礼的日期,贾志忠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拍板说,就定在农历的腊月初八这一天,这一天正好是阳历年(元旦),新老结合,喜事新办。就这样,婚礼就定在甲午年腊月初八,也就是1955年的1月1日。
  婚前准备
  农历的腊月,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脚丫,说明天气的寒冷,可是那一年的腊月格外暖和。腊月初七这一天,村里操持办婚事的8户人家,就开始上忙活人,支锅搭灶,有的户杀鸡宰猪,备足酒菜。各家的门口两边贴上大喜字,门框上贴上了对联,七大姑八大姨早就被家里人接来,大操张罗着款待送嫁妆的娘家人,那时的嫁妆比较简单,只是一套或两套被褥,一些零用的用品,有的户还会陪嫁一些家具。那时我家生活并不富裕,只好从村里关系好的赵连金家里,借来一只箱,为新娘装嫁妆。新婚的8户人家的门口旁,都停放着一辆铁轴车,车厢用苇席搭成一个蓬型,俗称“打车”。
  那一年,我家在自留地里种上了旱粳子,获得了大丰收。哥嫂为了我的婚事,早早把粳子用碾子碾成了白米,也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粳米,跟现在的稻米比起来虽然相差很远,但比高粱米要强许多了,在我们这些旱庄子来说已是很稀罕的了,打车这天,中午就用粳米招待送嫁妆的新亲和亲朋好友的。
  为了不耽搁初八的典礼时间,媳妇是远处的,都在初七这天接来,安置在别人家,俗称“下处”,娘家人的嫂子会陪同来。我的媳妇省事儿,因为是本村的,几十步远,早晨去几位娶亲的,在典礼前直接把新娘领到了典礼会场。
  农历腊八这天,村里早早就响起了鞭炮声。典礼会场设在村中古庙的大院里,会场被布置得喜气洋洋,乐队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古庙娘娘殿门前挂着红色台幕,正中悬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的画像,两旁是巨大的双喜字。
  月台上布置成主席台,前后摆放着两排凳子,前排是区里和各村负责人的位置,后排坐8对新人的家长。凳子前的桌上放着几盘香烟、瓜子和糖块,桌子两边放着撒花时用的彩纸屑、红高粱粒、爬豆粒等。
  结婚典礼
  早晨7点多,8对新人在家长和亲属的陪同下,陆续来到村中央的古庙前,我们8对新人先在会场外的古庙关公殿前,按到来的时间顺序,一对对依次站好,村里早就安排好的几位年轻人,给我们胸前戴上了用红色粉连纸扎成的大花。那时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再加上学习刘巧儿,喜事新办,我们8对新人的服装也只是普通的新棉衣、棉裤,没有穿旗袍、马褂、戴礼帽的。
  8点左右,我们8对新人和各自的亲属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按顺序穿过关老爷大殿,来到婚礼的会场。主持人先让区里和乡里的领导在主席台上的前排就坐,然后,又让8对新人的家人在家长席入座。8对新人依次一对一对横排面朝主席台站在桌子前。
  8对新人,除我之外,还有:阚继宝和任桂芝、李振福和于淑芬、宋连仕和刘立青、贾志祥和王某、胡克成和杨大前、王玉晶和陶某、王占柱和李某。
  这场婚礼,是村里有史以来的首次集体婚礼,人们都感到稀奇,很早就赶来参加看热闹,人特别多,就连从不出门的老太太和妇女也来了,甚至连在婚礼家帮忙的忙活人和造厨的大师傅,也抽空赶来看热闹,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在8对新人中间穿来穿去,嘴里还闲不住地瞎议论,这的媳妇好看,那个媳妇丑的,臊得新娘子们都不敢抬头。
  大会由乡文书马玉春主持,马玉春从小读过几年私塾,早就参加了革命工作,能说会写,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就是说话有个习惯每句话的前面都要加上一个“是那”,这个话口令。他是这样说的:“是那,各位新人,是那,各位来宾,是那,各位亲朋好友,是那,天公作美,是那,腊八本来应该冷,是那,今年它就不冷,是那,为婚礼增添了暖意……反正每句话的开头都有“是那”,把我们这些新人逗得东倒西歪,会场笑成了一锅粥。
  典礼分为六项:第一项,由区长贾志忠宣读婚姻法有关部分,宣读、颁发结婚证书。第二项,8位新人向毛主席和朱德的画像三鞠躬。第三:项,新人向台上的家长和领导三鞠躬。第四项,每对新人互相握手,握手就表示结婚了。第五项,新人想台下的亲属和众人三鞠躬。
  在典礼的过程中,早有人事先准备好的五彩纸屑、棉籽、豆子、高粱等物,撒向8对新人的头上。
  最后是乡长刘东泰讲话,他要求8对新人互敬互爱,尊敬双方老人,向刘巧儿那样爱学习,爱生产,争当模范。
  本来,婚礼原本安排想让新人代表和家长代表讲话,但都不好意思,互相推诿,因此就免了此项。
  典礼完成后,8对新人由家人领回家,在各自的家里又进行了炕头坐福、认大小等一系列礼仪活动。
  中午赴席时,因为我家是粳米饭,连在对门阚继宝家里帮忙的忙活人,也来我家先道喜,然后盛上满满的一碗白米饭端回去吃。道喜的两三个人一拨,一人在前高声唱着喜歌,一人在后面拿着一个盆子或拿着盛酒的家伙,因为唱喜歌不能白唱,喜东要表示的(这时候唱喜歌也叫咂喜)。我记得有一首喜歌唱的是:日出东山太阳升,转眼闪出咂喜的来,大门两边喜字贴,正赶上树忠把婚结。来的也不早,来的也不迟,正是新人下轿时,新人下轿贵人搀,亲朋好友站两边,搀到华堂桌案前,一拜天地多福寿,二拜高堂老寿星,夫妻对拜结莲理。喜歌不多唱,喜词不多说,一给东家来道喜,二来我把喜酒喝。
  婚礼的晚上也有闹洞房的活动,但那时没有电灯,只是点上泡子灯和蜡烛,远没有现在的亮堂。
  一晃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8对夫妻,已有7对相继谢世,只剩下老伴和我了。60多年来,我和老伴相濡以沫,相互体贴,记着曾经的承诺,过着快乐的生活,我现在四世同堂,自己还开着米面加工厂,为群众打米打面,百来斤的粮食袋子,自己一掫就能抱起来送到机子一天两顿酒,一天斤八两,也不多喝。晚上到广场上看看街舞,为扭秧歌的敲敲镲,打打锣的,高兴了就扭一段“锔盆锔碗锔大缸”。
  回忆这件事,对我来讲是重温了幸福,但我还是打心眼里眼热年轻人,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好好珍惜啊!(赵洪忠黄瑞臣整理)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本书记述了宁河县百老话沧桑,包括了堡垒户的秘密、我当生产队长、抗震救灾的回顾、粮食统购的岁月等意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树忠
相关人物
黄振英
相关人物
刘巧儿
相关人物
刘艳贵
相关人物
张学礼
相关人物
黄恩合
相关人物
王桂林
相关人物
贾志忠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刘东泰
相关人物
马玉春
相关人物
张罗
相关人物
赵连金
相关人物
阚继宝
相关人物
任桂芝
相关人物
李振福
相关人物
于淑芬
相关人物
刘立青
相关人物
贾志祥
相关人物
胡克成
相关人物
杨大前
相关人物
王玉晶
相关人物
王占柱
相关人物
亮堂
相关人物
谢世
相关人物
赵洪忠
相关人物
黄瑞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