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抢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305
颗粒名称: 及时抢救
分类号: P315.95
页数: 4
页码: 37-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县在唐山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情况。文章强调了县委一班人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救人、求援、报告和广播。文章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如邢国俊书记家地震柜的使用、曹德利和王印轩等干部的作用,以及中央慰问团的到来。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宁河县在地震后的抗震救灾情况,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合作和勇气坚韧。
关键词: 宁河县 抗震救灾 灾区

内容

我县的抗震救灾,县委的一班人有智慧,敢承担,成果大,打了一个漂亮仗。回忆起来有几个第一。
  第一时间救人。在这里说说邢国俊书记家地震柜的事。地震时他两口子就钻地震柜里面去了,等着房子都倒塌了,地震柜上面砸的也哪都是坑。邢国俊从里边钻出来了,光着脚走到县委机关指挥救人。
  震前我们看到他家这地震柜,当时我们总笑话他,本来屋就小,还要弄个能装下两个人的地震柜,影响生活啊,没想到就用上了。他到县委第一件事组织机关的小贾、李克刚、黄一鹏他们(在楼里住,楼没倒),马上到各常委家,看看各家的人刨出来没有。派到我家的是李克刚、黄一鹏,他俩要是不被派去,我老伴也就没了。派人到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王有德家去,两口子都没了。还有县革委李向文、县委委员任登阁、刘贺军、刘庆发遇难。就是说,邢国俊第一时间安排人,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得救是个奇迹。
  第一时间求援。地震发生后,邢国俊书记安排吴景汉和王兴邦去八号兵营求援解放军帮助救人。是一位邮局的同志骑着摩托车驮着他们去的,他们第一时间到八号营房找到副政委耿炳权求援,部队也正准备去宁河、汉沽救灾。王兴邦和吴景汉带回了不少人,部队指战员们从芦台东头开始从废墟中往外刨人,扒到西头刨了一天,筋疲力尽,刨出了4300人。
  公社和村的主要干部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岳龙公社党委副书记曹德利,被砸的遍体鳞伤,呼吸困难,他没倒下,以惊人的毅力,横卧在地上,召开会研究救灾措施,指挥救灾。板桥公社崔成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印轩,地震砸折了两根肋骨,膝盖砸错了位。但他坚持组织指挥社员救灾,肋骨支出来,他用手按进去,膝盖错位用手拧过来,同社员群众一起战斗在救灾第一线。
  第一时间报告。报告天津市委是派李伯生在公交车上写个条报告,上午就报告了。报告党中央,是两个多小时以后,派李克刚给中央打电话,本县打不出出去,李克刚去唐山打电话,顺着马路向唐山走,唐山也出来了一拨人,也给中央报告,这两拨人走一块了,正好唐山的人里有一个是搞通讯的,他明白道边有网,他把网匣打开了,几乎同时向中央报告。这样取得中央和市委的支持。7月30日上午,以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郭玉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张宗逊和天津市委第一书记解学恭为首的中央慰问团40多名领导同志来到我县,先后到大北涧沽公社马鞍子大队、芦台镇、县化肥厂、农机厂、赵庄公社大杨大队、廉庄公社和东棘坨公社慰问。而后,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等67个代表团到我县慰问。解放军9个部队2200多个指战员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特别是52914部队舟桥一营全体指战员仅用6个小时就架起舟桥,保证了津榆支路的畅通。
  第一时间向全县广播。在当天上午8点,县委利用临时架设的广播线路,号召和动员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坚定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抗震救灾的领导,查明实情及时上报。同时发动群众,依靠集体的力量,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做好伤员救治和防震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了战胜灾害的信心。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本书记述了宁河县百老话沧桑,包括了堡垒户的秘密、我当生产队长、抗震救灾的回顾、粮食统购的岁月等意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曹德利
相关人物
王兴邦
相关人物
王印轩
相关人物
李伯生
相关人物
李克刚
相关人物
郭玉锋
相关人物
张宗逊
相关人物
解学恭
相关人物
邢国俊
相关人物
黄一鹏
相关人物
王有德
相关人物
李向文
相关人物
任登阁
相关人物
刘贺军
相关人物
吴景汉
相关人物
耿炳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