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277
颗粒名称: 我的知青岁月
分类号: K825
页数: 13
页码: 242-2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建明知青岁月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报名下乡、插队落户、学干农活、锻炼成长等。
关键词: 宁河县 李建明 作者

内容

作者简介
  李建明,女,1957年出生,1977年入党,大学文化,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人。1974年1月高中毕业后,插队南淮淀村。1976年底返城,在县民生修造厂、电机厂、棉纺厂工作。期间1976年至1978年参加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1984年8月考入天津市委党校完成大学本科学业。1987年1月任县委党校教员。1997年调入县委组织部任县直机关党委副书记,2012年退休至今。
  我的知青岁月,是从1974年开始,到1976年12月结束的。正是这段历史,开启并始终伴随了我的人生之旅。
  报名下乡
  1974年1月12日,刚满16周岁的我,在懵懂中参加了芦台一中组织的毕业典礼。离开典礼会场,我没有直接回家,没有与同学们再一起话别,而是一个人默默地流着眼泪,在图书馆旁一棵小树前站立了很久。内心充满了迷茫、不舍的我,离开校园后该向何方。
  我们七三届高中毕业生,共有13个班、713人。毕业人数之多,堪称芦台一中上世纪之最。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这些学生,尤其是城镇的学生,如何分配和安置,应该是政府的事。可是在我们毕业时没有分配工作的通知。也就是说,从走出校门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为了社会青年。
  我家的生活比较困难,父亲在银行系统乡镇营业所工作,家里8口人,爷爷80多岁、奶奶体弱多病、弟弟妹妹年幼,每月生活费除去父亲的费用,仅有20多元。为维持家人的温饱,不满40岁的母亲,身上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每天辛苦忙碌。看着家里的一切,我真想有份工作,帮父母分担生活的不堪。春节刚过,我从同学那里听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县里决定让城镇户口的七三届高中毕业生下乡,而且只要报了名就可以干小工挣钱,县里还补助每个人布票、木材票。
  听到这个消息,我丝毫没有犹豫,马上跑回家,从奶奶屋里的旧日书箱里,偷偷拿出户口本、粮食本,直接去了三街街道,自己报名下乡。当时的街道干部与母亲是老乡,不放心地问我,孩子,你下乡家里人知道吗?下乡挺苦的。我不敢回答问话,只用点头来表示。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下乡的生活很苦,我家院子里于家姑姑、陈家叔叔和姑姑,还有我的老姨、老舅都是知青,妈妈和奶奶还单独请他们吃过饭、陪他们掉过泪。因此,许多做父母的是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下乡的。尽管家人因为我要下乡而抹眼泪,我也没有动摇下乡的决心。
  由于我报名早,又是自己报的名,街道干部考虑我家的具体情况,很快就给我找了份临时工,去县水泥厂烘烤矿砂,一起的还有姜中明等同学。在那里我经常上夜班,困得睁不开眼睛,打工2个多月,挣了三四十元钱。家里领了县里补助的一丈七尺三布票,二成木材票,从百货公司买了处理的印坏了的紫花棉布,给我做了一套铺盖,打了一只紫红色木柜。期间,县里也加大了动员力度,街道干部、知青办领导亲自入户做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很快,很多同学就报了名,有的投亲靠友回本县老家,或是去了河北省芦台农场、汉沽农场,大批下乡的同学还是由县里统一安排的。
  插队落户
  那年,集体下乡的知青主要有三批。第一批去淮淀公社,第二批去造甲城公社,第三批去廉庄子公社、
  我们第一批下乡知青的出发仪式很隆重。1974年4月21日是出发的日子。这一天的一大早,芦台镇锣鼓喧天,街道两旁站满了欢送的人群。我和同去的知青们,带着自己的行李和亲人的嘱托,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分别送上了披红戴花的三辆140大卡车,大卡车上贴着“上山下乡光荣”的标语,飞速驶向了潮白河畔淮淀公社。
  我的行李很简单,除了衣服、被褥,还有三样东西:一把铁锹,一本精装合订本《毛泽东选集》,一本裁剪书。
  前两样是父亲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宁河县支行的赠予,寓意不言而喻,第三样是母亲悄悄为我备下的。母亲的良苦用心,当然是希望我有一技之长,在农村能够养活自己。
  我们分到南淮淀村有15个人,知青宿舍坐落在村子居住区的最南边。房前是一片空旷的土地,再往前行就是村里的果木队,种有苹果、桃子等果树。宿舍是那种纯土房,高高的窗台,高高的土炕,从屋里到屋外、从房顶到地面,没有一块砖头、一片瓦片,除了屋顶的苇箔檩木和木门窗,纯一色的土结构。屋子的墙角可以看到老鼠出入的洞穴,下雨天水可以从这些洞穴进入屋内。睡觉时,老鼠也许跑到炕上,让女孩子们吓一跳。住在这样的屋子里,最难的是冬天,土炕需要柴草来烧。没有柴草烧时,不仅炕是冰凉的,屋里的毛巾都会冻成冰片,用水要到村委会门前的井台自己去挑,吃饭有专门的知青食堂。
  公社、村里都有专门领导来具体分管知青工作,还安排有贫协代表,负责知青的日常工作。食堂做饭的张大爷是第九生产队社员,贫苦出身,他给我们上了第一堂课。他告诉我们,南淮淀是一个穷地方,也是有着光荣斗争传统的村子。他用顺口溜“有福的生在条河两岸,没福的生在南北淮淀,穿的牛皮大绑,抱的怀镰大钐,吃的黄须大蛋……”,为我们形象地描述了过去南淮淀的生活窘况。也为我们打下了吃大苦的思想准备。
  我们每天在食堂吃两顿饭,中午的饭要到地里去吃。因为下地干活离村子远,所以老百姓出工都带着干粮,中午在地里吃。我们这些知青入乡随俗,一般出工时都带一个馒头和一瓶水作为干粮,早晚吃窝头,没有稀饭,就喝开水或馏锅水。下地路途远,往返要10华里。下地干活时,赶上天热水不够喝,就扒拉大车辙里积存的雨水喝。
  学干农活
  刚到村子的日子是难熬的。人生地不熟,韭菜麦子分不清,铁锹锄头不会拿,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青年,一切都从零开始。下到水中割草、钻到大庄稼中耪地、站到土坨上挖泥、起稻芽子、使化肥、拉耠子、间秧苗,身体的疲劳可想而知,晒在烈日下的脸很快起了一层硬皮,用手一撕就掉一块。我尽最大努力来适应,社员们也尽其所能来帮助我。有很多男社员干完自己的活,就帮我挑沟、割草、耪地。而女社员则拿自己的干粮和水给我吃喝。有的社员怕我在中午野外休息时遇到蛇,还特意把我安排在会吸烟的小姐妹身边。夏季白昼时间长,社员要加出早工,为照顾知青,生产队有时就不通知我们参加。遇到阴雨天,社员们生怕我滑倒,就拉着拽着一起走。
  为了表示自己坚强,知青们相约坚持3个月后才第一次回家,还利用晚上的时间一起唱歌,来鼓舞自己,坚定信心,排解对家的思念。刚开始,我们宿舍的翟淑萍、刘素英、邱文奇等同学站在门前唱《映山红》《老房东查铺》《小燕子》《马儿啊,你慢些走》等歌曲,后来很多人就去大队部看电视,和社员一起唱歌,或者搬到老乡家去住,主动融进村民和村干部的生活圈。在社员们的帮助和关怀下,我更加努力锻炼体魄和意志。
  1974年12月,从县卫星河水利工程传来了请求支援的消息。挖河是重体力活,生产队原不打算派妇女去,但家里只剩老弱病残劳动力了。看到队长为难的眼神,我和其他妇女主动请缨,参加了救援队伍,赶到工地推车挖泥,受到了赞扬。1975年冬季,我还穿上了久闻的牛皮大绑,在赤土镇海军基地真正参加了割苇子的劳动。所谓的牛皮大绑,就是一张牛皮的边缘割出若干的眼,从眼中穿好麻绳,形成鞋的形状,再在里面续上稻草、麻袋片,穿在脚上,防止在苇地干活时将脚扎伤。在长达20天的日子里,我住在冒着盐碱、铺着稻草的地铺上,每天天不亮就出工,顶着西北风、冒着霜雪,与那些比我高很多的芦苇草战斗,脸冻破了,鼻子上二长了黄水疮,可我没有流露出一丝的退却。我的劳动态度和能力被认可,当评工分时,社员们给出了最高分8.5分。
  锻炼成长
  我们知青在村里是社员,也是基干民兵、夜校辅导员。为了履行职责,很多时候需要走夜路,这也是对我的很好考验。我身为女孩子,胆子比较小,从未摸过枪。到村里参加训练,实弹打靶时,三颗子弹全飞了。但村里安排夜间值班时,从我的口中没有说出一个“不”字。南淮淀的村子比较大,夜里没有路灯。那次半夜交接班,我肩上背着三八大盖枪,从村西回村东知青宿舍,克服了胆怯的心理,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除了参加劳动和工作外,我经常到社员家串门,了解风土人情,学习生活技能。我和社员打成了一片,从知青宿舍搬到了老乡家,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夜晚在妇女主任家,姐妹们教我搓麻绳、纳鞋底,做针线活。白天在田间地头,分享姑娘小伙相亲的喜悦。深夜在炕头品尝房东大娘专门给我留的野草籽窝头和豆米饭锅巴的美味。我也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给乡亲们,我从县城带回他们需要的花布、日用品,讲自己的见闻,还担任了村干部、广播员、夜校辅导员,参加共青团、妇联、民兵、计划生育等工作,送生病社员去医院,给困难群众担水,辅导社员写作,组织大家学习。
  南淮淀的生活令人难忘,让我获得了无法估量的财富,还有幸参加了1974年天津市宁:河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1976年公社组织的入党积极训练班。我母亲说,从你下乡咱家的日子就抬头了,从你带回南淮淀分的稻谷咱家就有了余粮。我更珍惜的财富体现在精神层面:看到一位非常爱美的姑娘,补丁摞补丁的棉裤上罩着整洁的外衣,我懂得了艰苦奋斗的含义;看到春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互相帮衬泥房子的场景,我懂得了团结包容的力量;看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村支书匆忙中,用空烟盒带给我鼓励的话语,我懂得了第二家乡这份情感的厚重。
  在那场大地震中,我全家埋在了废墟中,爷爷震亡,大弟弟震亡,父母及妹妹、小弟都是经历了长长的时间,从厚厚的废墟中搜救出来的。我是7月27日赶回芦台参加全县宣传工作会议的,在全家还生死未卜的时刻,村支书让村里同学传递给我的“不要难过,不要害怕,南淮淀村永远是你的家,南淮淀人永远是你的亲人”字字千钧,让我刻骨铭心。
  “阳光雨露与新松,知识青年力无穷,广阔天地鹏展翅,前进途中永冲锋”这是一名知青写在我日记本上的赠言。南淮淀的知青是幸运的,我们同时下乡的知青更是幸运的。两年多的时间,南淮淀除了接收了来自宁河县城的知青,还接收了来自天津河东区唐口三中等学校的下乡知青。天津市负责知青工作的同志曾前来调研,王光军同志也代表县领导前来慰问。知青工作受到了重视,知青在农村广阔天地茁壮成长。
  在南淮淀经历了下乡锻炼的我和知青伙伴们,在艰苦生活中,不仅得到了身体上的磨练,也丰富了内心世界,汲取了生活的力量。我的18名下乡同学中,有3人入了党成为干部,有2人成为社村办学校教师,2人成为赤脚医生,1人成为农业技术员,3人成为安保人员,还有2人从村里进入大学校园,金绍明、平俊明等4人穿上绿色军装走进了军营。
  时光荏苒,40多年光阴如过隙白驹,我和知青伙伴们都已年逾花甲。但我们没有辜负知青的称号,更没有辜负南淮淀百姓的厚爱。在40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一次次扬帆起航。我们一半以上的同学成了小家后,又重新走进高等学府完成脱产或业余大学教育;关长君、王若颖等4人回城下岗后,又学习了新的技能获得新的职业;郭晓丽、任洪利、刘素英、翟淑萍、胡英年等多人在部队、医院、科研单位等重要机构挑起大梁;王庆华、廉如濂、冯志宏等5人走进公务员队伍、社会团体、国家企业的主要领导者。我们更多的知青则将南淮淀人的优良品质,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给儿孙。
  我曾和同学们多次回到第二故乡南淮淀,给小学校捐献体育器具,给老年活动室捐赠书法、绘画作品,探望老乡和房东。我几次搬家,好多书籍及贵重的东西都淘汰了,那把铁锹和那本裁剪书早已失落。但是,那本《毛泽东选集》和《上山下乡光荣》手册,一直珍藏在身边,是它们激励我走过知青的岁月。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建明
责任者
李建明
相关人物
姜中明
相关人物
翟淑萍
相关人物
刘素英
相关人物
邱文奇
相关人物
王光军
相关人物
金绍明
相关人物
平俊明
相关人物
关长君
相关人物
王若颖
相关人物
郭晓丽
相关人物
任洪利
相关人物
王庆华
相关人物
廉如濂
相关人物
冯志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