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276
颗粒名称: 抗震救灾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238-241
摘要: 本文讲述了孟昭胜在地震后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经历。作者在东棘坨公社蹲点,投入救援工作,拯救被埋的幸存者,并搭建简易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者还参与了调研,及时向党委、县农委汇报,并得到出席县农业学大寨先进个人的荣誉。通过这些经历,作者深刻认识到党的宗旨和抗震救灾的意义,并受到先进人物和动人事迹的教育影响。
关键词: 宁河县 孟昭胜 震灾

内容

我回到东棘坨公社,还时有余震,公社党委根据县委部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抗震救灾工作上。该公社为轻灾区,房屋倒塌为数不多,震亡几人,但危房较多,靠东部村庄震灾较重。包村蹲点人员作了重新调整,我跟随党委书记王洪顺由王洪村又驻进靠东部的后大安村并兼管前大安村,同我一起包村蹲点的还有农科站技术员刘顺起(后调入农业局),主要工作是保障群众生命的安全,使财产少受损失,调整好村队班子,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同时我还有跑面的工作,这次下村都入住新搭建的简易房,为了不给群众增加负担,我们自己起火做饭。主要做群众搭建简易房的工作,动员入住简易房,争分夺秒与村党支部书记王作祥等几位村干部一起入户动员,摸清群众财产损失及危房情况。全村80多户,搭建简易房100余间,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保护有了保障。
  后大安村在解放前为我党较早的堡垒村。建国后历次入村工作组保持了我党优良传统,干群关系融洽,便于开展各项工作。我们白天与社员一起参加劳动,顺便做好思想工作,早晚建家园,白天下田园。我还要挤时间到部分村队跑面,东棘坨公社面积较大,方圆30多里,有26个村,不时到躲军淀、张老仁村、八里庄、大顷店及胡晋庄,有时骑着自行车一转就是几十里地,到各村队搞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向党委、县农委汇报。一年中没在机关住一夜,有时在机关开会到深夜还要跟着王洪顺同志摸着黑回村,几乎每晚都要同村干部一起研究工作,安排第二天活动,这就是那时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那时没有假期,没有上下班说法,王洪顺除参加会议常年在村居住,也不休假,只是在春节放假前把行李带回机关住上三两天。在王洪顺同志的影响下,震后我长时间没回家,我父亲放心不下(我7岁就失去了母亲)由家骑自行车30多里地到单位看我,由于我在乡下,电话找也不方便,办公室秘书张国华(后任党委书记)给买了午饭,饭后也没见到我,就回家了。想起来我很是后悔,在地震繁忙的日子里,家里搭建简易房,仅请两天假回家,重伤的妹子(5岁失去母亲)去安徽治疗,车站转送我都没时间去看望。
  这一年,后大安村农业获丰收,超额完成国家粮食收购任务,转年我也被评为出席县农业学大寨先进个人。
  后来得知我们村不足700人,震亡88人,相邻郝台村800余人,震亡240人。我深知我所做的工作,是任何一个党员和有良知的公民都会这样做的,这是党的宗旨所在。组织上安排我参加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我觉得愧对这个荣誉,在我县抗震救灾活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先进人物和动人事迹,他们都默默不闻的辛勤工作,教育影响着我的人生和成长。通过他们的努力,特别是看到城乡今天的发展变化,更让我耳目一新。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孟昭胜
责任者
孟昭胜
相关人物
王洪顺
相关人物
刘顺起
相关人物
王作祥
相关人物
张国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