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宁小教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214
颗粒名称: 下乡宁小教书
分类号: K292.1
页数: 4
页码: 94-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姜文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宁河镇小学任教的经历。由于政治运动的干扰,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语文课程主要是讲解毛主席语录,算术课也要结合阶级斗争或毛主席语录进行教学。在1971年后,随着政策的调整,学校逐渐走向正规化,但是学生普遍厌学,老师不敢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同时,修正主义思想的流毒仍然存在,需要继续进行斗争。
关键词: 宁河县 姜文英 小学

内容

一辆马车拉了我的全部家当和最大6岁的3个女儿,到宁河镇小学任教。当时校长孙家珍,主任韩世林。让我教五年级语文、算术课。有的老师挺好奇:“你一个中学老师,工资顶我们俩,咋到小学来了?”每当我向老教师请教业务上的问题时,个别老师说:“你个堂堂大中学老师连这都不懂,怪不得被轰下来,跑到这误人子弟来了。”“原来你是黑五类地主阶级孝子贤孙!”对这些人言论,我有口难辩,一笑了之。
  不久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当时宁河镇小学一片混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为闹革命,课不上了,每天写大小字报,参加学校的批斗会,有时也去社会上听批斗会。教师分为两大派,“造反派”夺了学校的领导权,校长被揪出每天批斗。有的老师因被说成是保皇派而被拳打脚踢,剃光头游街,甚至怀着孕被打得流产。我若是在二中,那可就性命难保了。听说,在二中揭发我“执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罪状”大字报的满天飞,强烈呼吁把我揪回去批斗。后来有了中央文件,停止了批斗,我才幸免。
  那时的语文教学,没有统一正式课本。主要是讲《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讲阶级斗争,或请老贫农“忆苦思甜”,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报告。我给学生讲毛主席诗词,连我自己都不太懂,那会教啊,只是机械的背诵,把里面的生字教会,抛开这些讲别的内容那是不行的。就是算术课应用题,也得强拉硬扯结合“阶级斗争”或“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如一斤酱油4分钱6斤多少钱?你只给了2角钱还差多少?为啥少给对方钱?你要“斗私批修”啊。
  1971年9月,在林彪事件后,中央日常工作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在教育方面,他明确指出,“对学习社会科学理论或自然科学理论有发展前途的青年,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劳动两年,可以直接上大学。学校要逐步走入正规,我们看到了曙光。但在1973年高考中,张铁生在物理化学的考试中几乎交了白卷,他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信。同年北京五年级的小学生黄帅因与班主任发生矛盾,写日记、写信到《北京日报》。1973年7月河南学生张玉勤在英语考试中交了白卷,并在试卷背面写到,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也能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对以上事件各种报纸头版头条转载加编者按,这3个人被赞扬为反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好榜样。那时学生普遍认为读书无用而厌学,对此,老师不敢教不敢管。我上课时一女生,唱着样板戏多次随便出入教室,我不敢制止。李老师英语课根本没人听,学生张某竟把家里的大黄狗牵入课堂,吓得老师满处躲闪,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为让老师们跟上形势,宁河镇六村老贫农管理学校代表,每天组织我们学习,在教育革命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千万不能忘记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远远还没有肃清,要热情地欢迎和支持这些(指张铁生、黄帅、张玉勤)可爱的革命小将。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文英
责任者
姜文英
相关人物
孙家珍
相关人物
韩世林
相关人物
张铁生
相关人物
黄帅因
相关人物
张玉勤
相关人物
黄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