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大学”的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190
颗粒名称: “五七大学”的始末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14
页码: 45-5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金占福讲述的“五七大学”的始末具体情况,包括大学的由来、推荐招生、学科管理、抗灾办学、注入活力等方面。这个时期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五七大学”,旨在为农村地区培养各种人才,推动农村现代化。招生方式主要是推荐招生,政府和生产队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前来参加学习。大学设置了各种学科,包括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机械、水利、建筑等,每个学科都有相应的教师和课程安排。在自然灾害时期,大学采取了抗灾办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帮助农民度过难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逐渐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新的学科和课程,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前来学习。总之,“五七大学”在当时为农村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宁河县 五七大学 金占福

内容

作者简介
  金占福,男,1933年11月出生,天津市武清区杨村镇人。1950年参加工作,曾在西魏甸小学、田庄坨小学、板桥小学任教。曾任宁河小学校长、宁河中学校长、宁河县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县进修学校校长、“五七大学”校长、丰台中学校长、芦台第二中学校长、县师范学校校长,1993年11月退休至今。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宁河县“五七大学”,从筹建到撤销仅两年多。虽已过去近40年了,但它为当时的农业技术推广与普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七大学”的由来
  “五七大学”是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为当时培养农村技术人才而创办的。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被称为“五七指示”。信中指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得兼起来。信还指出,工人、农民、学生也要这样做。基于以上指示,在全国农村陆续创办了许多“五七大学”。我县“五七大学”创办的比较晚,到1976年初才开始。为筹建好“五七大学”,当时寸县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县革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张云祥任组长,县文教卫生办公室主任邵庆余、县农业办公室主任张润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瑞祥、县文教局局长李仲三任副组长,县劳动局局长赵瑞林、县财政局副局长刘宗周、县文教局副局长杜绍英、县人事科长李树茂、县农业局局长范其玉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筹建招生等各项工作。
  当时的宁河县“五七大学”坐落在还乡新河右堤曹庄子大桥上行3公里处,即现在“百利种苗公司”所在地。它与县农业局所辖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所)、良种场同在一个地址,实行“三位一体”管理。农科所所长是李笃乡,良种场场长是王化勇,我是“五七大学”的校长。3个单位同属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由王化勇兼任。
  师资配备
  1976年1月的一天,我当时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校长,邵庆余、李仲三同志找我谈话说,县常委会研究,决定开办一所“朝阳农学院”式的“五七大学”,校址设在县农科所,学制暂定一年,年暂招收农学专业一个班,学员最大量50人,学员实行社来社去、队来队去。目的是为我县各公社、大队培养又红又专的农业科技人员。。由你来任这个学校的校长。听后,当时我感到有很大压力。我尽管当时已从教20余年,任校长职务10余年。但办这类学校实在是没有经验呀。二位领导看到我的愁容。接着说,创办“五七大学”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是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一定要坚定信心,我们共同努力把它办好。我当年42岁,还是有着一股工作朝气的。我当即表态,一定尽最大努力,办好这所学校,不辜负领导们的信任。
  随后,我们又与农业局的领导一起研究了教师配备等相关事宜。教师是由两部分人员组成的:一是由教育口抽调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踏实,有管理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专职教师;二是由县农科所、良种场挑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农学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当时抽调了丰台中学的政治老师葛相国、芦台一中的生物老师孙增贵任专职教师,从县农科所、良种场分别挑选了技术人员孙克晋、谷守贤、王秀林、张志国、李之杰、宁士录任兼职教师。还招录了曾在部队做多年宣传工作,能写会画的复员军人钱连月到办公室工作。
  创办“五七大学”,县农科所、良种场给予了大力支持。教室、学员宿舍、实验室都用这两个单位的房屋,良种场职工给进行了粉刷,桌椅是由良种场徐文义等木工新打制的。当时商定,学员招生计划由县革委向各公社下达。学员条件有4条:一是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初、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同等文化水平的青年社员;二是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牢固树立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三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或在农业科学实践中作出一定贡献的社员;四是身体健康。
  推荐招生
  1976年2月下旬,县革委会以“红头文件”向全县19个公社下达了首届招生工作的通知,共50个名额,每个公社2至3人。学员采取自愿报名,由大队和公社推荐,学校复审,报县革委文卫办公室批准。从下发招生通知,到正式开学只用了10天的时间,录用了42名学员,学制定为一年。第二届以同样的方式招收了30名学员。
  两届学员,从年龄结构上看,大多为20出头的未婚青年人,但也有年龄较大的。如首届丰台学员郭树桐,入学时38岁,已结婚有4个孩子;俵口公社兴家坨村张凤明30出头,也已娶妻生子。第二届学员年龄相差不大,年龄最大的是大辛公社洛波汀村的唐柏文24岁,最小的是丰台公社窑头村的王桂珍(女)18岁。从性别比例上看,首届男生为40人,女生仅2人;第二届女生明显增多,达到11人,男生为19人。从工作表现看,两届学员中,当公社或村干部的不少。像首届学员中,董庄子公社皇姑庄村的王贺喜,中共党员,当时就已是拿工分加补贴的公社党委副书记。第二届学员中,唐柏文在村任团支部书记;董庄子公社北胡村杨兆茹(女)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任村妇女主任;董庄子公社靳家堼村谢洪敏(女)任村妇女主任。
  首届开学典礼时,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们几乎都去了,张云祥、邵庆余同志分别讲话。鼓励教职员工们要尽心尽力,抓好学员思想工作,教好农学课程,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科技人员作出积极贡献。要求学员们树雄心,立壮志,踏下心来好好学习,牢固掌握农学技术,扎根农村,努力成为普及大寨县的生力军。领导们的要求和期望给予我们教职员工和学员们很大的鼓舞和鞭策。第二届开学典礼时,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瑞祥参加并讲话。
  学科管理
  首届学员设立了4门课程,即政治、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到第二届,在4门课程的基本上,又增加了植物生理、遗传与育种课程。学习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周的一、三、五上理论课,二、四、六为实践课,政治课由葛相国老师担任,植物生理课由孙增贵老师担任。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则按作物品种分为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课程,分别由孙克晋、谷守贤、张志国、王秀林等人担任,宁士录、李之杰担任实践指导。首届班长王贺喜,副班长于洪生。地震时王贺喜在家震亡,班长则由于洪生担任,杨兆民担任学习委员。震后的第二届设正副班长3人,正班长杨兆茹负责全面工作,副班长唐柏文抓学习,另一副班长李凤仪抓文体、卫生、生活、劳动。为了便于学习管理,班又分为4个学习小组,小组长分别为武文术、李学珍、丛金顺、谢洪敏。按组开展学习竞赛。单元、期中、期末都有理论文字考试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考核。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等级。两届学员学的都比较认真,还真没有不及格学员出现。毕业时学校给发了毕业证。当时良种场有1000多亩地,大忙季节,学员们抽出时间帮着锄耪、插秧和收割,从中得到了锻炼。
  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由所在大队给记工分,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首届学员每月补助生活费8元,不足部分由学校补贴。第二届则改为全部由学校补贴,每月13.5元。每月的生活补贴按月结算,即月初由管生活的副班长统一发放13.5的饭票,月底如有盈余,饭票可兑换现金归个人。学校和县农科所、良种场同用一个伙房,粮食、蔬菜、猪肉、鸡蛋都是由良种场自产。伙食搞的挺好,那时就大米、白面,荤素菜换着样的吃,应该说比许多学员自己家吃的都好。
  抗灾办学
  学员一律住校。首届教师、学员开始住的是县良种场的原有砖混结构的房屋,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中全部倒塌。地震的前一天,我陪老伴去天津看病,因回来太晚了,就住在了教师进修学校的宿舍。地震发生后,我和老伴简单交待后,就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当骑到阎庄子大桥时见桥坍塌不能通过。我就从河的左堤往汉沽农场八队大桥赶,到那一看,桥也垮塌了。无奈,我又绕到了张凤桥过河,这一绕,路途足有30里地。那时的河堤管理不像现在这么好,河堤上坑坑洼洼,车辙多深,天上又下着小雨,道路泥泞不堪。这点路足足骑了两个小时。我到学校一看,教室、宿舍等房屋都变成了一片废墟,洛里坨村学员朱世昌、南淮淀村学员李少良、东魏甸村学员张立庭、东塘坨村学员李俊明的尸体被师生刨出,并排摆放在大埝上。教师孙增贵砸伤了腰椎,建国村学员苗春英、岳道口村学员岳树江也都砸成了重伤,其他学员刮刮碰碰皮肉之伤不计其数。处于这种情况,暂时不能上课了,我把学员召集在一起进行了暂短的安慰,宣布大家可以暂时回家,对伤亡学员由临近的无伤学员送信儿,通知其家属来校商定震亡人员的后事处理、重伤学员的治疗方案。到震后的第二天,震亡家属陆续来到学校或捎信给学校。因当时交通和车辆都非常困难,都同意由学校就地将尸体掩埋。伤势最重的孙老师经县医疗队联系转到了山东省新汶矿务局医院治疗。相对重的苗春英、岳树江则经过简单包扎,由同学护送回家治疗。震毁的教室、宿舍都是由良种场职工清理、重盖的。重盖的教室和宿舍都是窗户以下用砖垒,窗户以上用秸秆夹制,两面抹泥,上盖苫油毡,用砖压缝,门、窗都没玻璃,用塑料封订。床铺是由棍棒废檩条冲开的方木搭制的,到当年9月中旬,学员陆续返回学校上课。
  学校离县城有十几里,加之从学校到阎庄子大桥这段土路高低不平,特别是到了雨季,积水成泥潭,非常难走。所以学员们业余时间基本不出学校,大家的娱乐活动主要有:一是每年请几次县电影院的去学校放映露天电影;二是拎着“马扎子”去距学校300米外的县委党校看电视。
  那时电视不普及,临近几个单位只有县委党校有一台小电视;三是学员自己开展文娱活动。两届的文体、生活副班长都是非常活跃的性格。首届的学员杨兆民快板打的非常漂亮,第二届的文体副班长李凤仪组织能力很强,独立村下乡青年学员丛金顺胡弦拉的非常棒,女学员王桂珍、谢洪敏都有着甜美的歌喉,善唱善跳。学员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一起自娱自乐。两届的学员,在各自一年的学习生活中,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时学校和个人都没有照相机,学员为留下那深刻的记忆,时常跑到六七里以外的汉沽农场去拍照。
  注入活力
  两届共招录72名学员,分别于1977年1月、1978年1月底毕业。首届学员震亡5名。首届学员于洪生、晏树和留校任教,第二届学员唐柏文(后调入“五七大学”),李贺福、曹伯龙考入县农科所,其余60名学员毕业后,全部根据“社来社去,队来队去”原则回了公社或大队。有几位大队来的学员,毕业后被留在公社的农科站或“三场”(即农场、林场、猪场)等单位。首届学员霍友宽到岳龙公社农科站后,利用自己在校学到的农技知识深入各村指导高粱移栽、小麦管理,受到农民的欢迎,他还经常撰写有关农技推广稿件,被县广播站采用。郭树桐、刘中立被丰台公社农科站录用,他们下大力搞好公社的实验田建设,用强有力的实践经验指导各村的农业生产,使杂交高粱产量由过去的七八百斤超过了1000斤,高的达到1200多斤。苗春英、张泽生去了芦台公社“三场”,后到镇政府农科站,都发挥了农技推广的良好作用。第二届学员李凤仪在北淮淀公社农科站包北淮淀村,利用所学知识,当时搞了三个推广:一是推广种子伴药、消毒,解决了地老虎、蛴螬等病虫啃吃种子、根茎的问题,使农作物达到苗全苗壮;二是推广玉米、高粱的合理密植,使作物产量都比原来提高三四百斤;三是村的200亩试验田的管理,主要搞玉米、高粱的制种和多种作物的品比试验。试验田有30多名人员,他白天指导试验田人员的技术操作,和大家一起劳动。晚上当夜校教员,教大家学文化、学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回大队的毕业生也大都发挥了农技推广与普及的良好作用。第二届学员杨兆茹回大队后,活学活用所学农技知识和技能,指导妇女们参加劳动更加得心应手,当时被老百姓称为种庄稼的好指导、明白人。当时社会对这些毕业学员普遍反映良好,都说,这些送出去的人员,“回的来,养得起,用的上”。
  1978年2月,县里决定“五七大学”校址迁往丰台中学农场,我任丰台中学校长兼“五七大学”校长。孙增贵、葛相国、钱连月、于洪生、晏树和老师也到了丰台中学。由于忙着整理新校等原因,商定当年的招生暂停。到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国家形势、政策的变化,全国各地的“五七大学”陆续撤销,我县的“五七大学”也随之停办。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洪军
责任者
金占福
责任者
金占福
相关人物
李笃乡
相关人物
王化勇
相关人物
张云祥
相关人物
邵庆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