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166
颗粒名称: 编者的话
页数: 3

内容

我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四十余年,一直对挖掘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情有独钟。2011年9月,退休后,县文化广播电视局返聘我继续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普查、保护工作和撰写《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下文简称《图典》)一书时,再次触动我意识深处对宁河传统文化的情结,情之所系,把此项工作又应承下来了。两年来,申报国家级、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非遗”项目、《图典》的编辑、项目的采访、文稿的撰写,又夜以继日苦敲电脑键盘百万言,作为一位年过花甲之人,这其中的甘苦不必赘述了,唯知情者晓。
  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因为历史久远,屡遭劫难,传承危厄,所以显得弥足珍贵。对这些民俗文化,妥善保护,传承和弘扬,使其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是我们今天的责任和使命。基于此,也促进我在搜集资料、参照历史文献的撰写过程中,更有了一种神圣的责任,更为执着和努力。
  《图典》文字中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文化遗产”而言。一般来说,人们对“文化遗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对“非遗”的了解就比较有限了。“非遗”一词进入我国不过10年时间,“非遗”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非遗”是需要人来传播的——必须是一代又一代、深深融入到那片土地的人,用心灵及情感来传承。它不是简单的一个手艺、一方习俗,而是一种地域文化,一种人们对故土的情感和对祖先的崇敬。“非遗”与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渗透在血脉中的文化,是以人为载体、长在人身上的活体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简而言之,“非遗”就是活着的宝藏,是民族的记忆,而我县民间艺人则是“非遗”的守护神。
  千百年来,我县民间文艺的创作者与欣赏者主要是劳动人民,特别是民歌和民间故事,民间剪纸、木版年画、泥塑、木雕、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民间小戏也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作。正是由于民间艺人们的创造,才能从古流传至今,也正是由于他们,才使古老、闭塞的农村有了歌声、有了欢乐。每逢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一张“灶君”、纸马,一对门神,窗户上贴上巧手剪出的窗花,饱含了一代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每年正月的民间花会,一队队高跷、舞狮、秧歌……又跳出了多少人的欢乐与忧闷,传统民间音乐,那高亢、那低回、那悠扬奔放,奏出了多少代人民群众的憧憬与梦幻!还有农闲的傍晚,民间艺人的说书、演唱,又令多少人如醉如痴?即使如今农村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只要唢呐一响,只要锣鼓一敲,人们就会关上电视机,依旧情不自禁地跑出门外,去欣赏那充满泥土气息的民间花会表演。
  进入新世纪,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裹挟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民族本土文化认同再度受到威胁。“非遗”面临着一个危险境地,人老艺亡,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段故事传说、一折子老戏、一件手工艺、一张药方、一幅版画、一座古建、一项礼仪、一种信俗永远地消失了。保护“非遗”工作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宁河县委、县政府为把“非遗”普查、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普查和保护工作。目前有县级名录307项,其中市级名录7项。有3个项目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评剧、根雕、木雕艺术之乡。有6个乡镇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村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特色村”。
  《图典》的编辑出版,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宁河县委书记李树起在百忙之中为《图典》题词;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炳江多次听取编写情况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县委副书记王东升为《图典》题词;天津群众艺术馆馆长、著名作家李治邦在百忙之中为《图典》作序;天津市“非遗”处刘晓梅处长高度关注、并给予指导;县政府副县长杨霞为《图典》亲自审阅书稿,并对封面设计、付印、出版工作作了明确要求;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志对《图典》编纂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在编辑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原县人大副主任张国权的热情鼓励和指导。
  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项志军、局党总支书记田秀静在《图典》的编纂和“非遗”普查过程中,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多方协调,投入大量资金,并亲自审定书稿;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杨文为编纂《图典》多次给予具体指导;县文广局副局长刘广玲和原文化局副局长汪晓君、原文化局业务科长窦绍兰在“非遗”普查工作中,既组织协调,又亲自参与具体工作,并得到了全县乡镇党委、政府和各村委会、居委会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与今天顺利成书分不开的。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还得到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总编辑郭栋先生、副总编辑徐晶女士的大力支持,各位编辑老师在内容、版式上精心编排,遣词用句上字斟句酌,严格把关校对,使《图典》臻于完美。
  《图典》中有一部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是由县文化馆退休干部陈道华、石瑞生,文化馆干部石松茂,政界退休干部于增会、李佑生、魏永成,教育界唐若愚老先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搜集整理的。若无这些老同志的挖掘整理,有的项目也许就早已失传了。借《图典》问世之际,向曾给予关心与支持此书出版的领导和同志们,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图典》刊载的内容只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一部分(有的已失传,有的还需进一步发掘)。《图典》所记民俗事象,依托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和我长期在田野调查的资料。同时,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那些民风民俗和多年来对民俗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融入其中。客观地介绍了至今仍然存在于民间或者已经消失不久的信仰民俗事象。描述的时间跨度从元代到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有些原始史料的不足,文中疏漏舛误难免,敬请广大专家学者、各界朋友、读者不吝赐教。
  2014年5月23日写于芦台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