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七郎)的传说与神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076
颗粒名称: 杨家将(七郎)的传说与神话
分类号: I277.3
页数: 7
页码: 297-303
摘要: 《杨家将(七郎)的传说与神话》是由吕殿余所讲述,吕福恒搜集整理的一个民间传说,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西塘坨村的传说和历史。该村是四千年前黄河入海时的居民稠密地区,考古发现证明这里是汉代、辽代古墓群和古代遗址和墓地。在元代时期,这里为契丹族人居住区或驻军的地方。西塘坨村北的五福岭是秦始皇所建,用于抵御海水侵袭。萧太后运粮河经青龙湾河流经西塘坨村,是燕京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古时,西塘坨村有前街和后街两条弯弯曲曲的大街。
关键词: 宁河县 民间文学 传说

内容

“杨家将(七郎)的传说”流传于宁河县潘庄镇西塘坨村一带。西塘坨村,历史上称为“西塘尔坨”,位于七里海中部,考古发掘证明,潘庄及东、西塘坨一带,是四千年以前“禹贡黄河入海时的高岭地,古时就为人烟稠密地区”。1962年,在村西750米处发现,东西约一公里,南北半公里,有水渠穿流墓地,暴露遗物颇多,有绳纹砖、沟纹砖、麻纹砖等。为汉代、辽代古墓群。1975年在村西1500米处。又发现地势较其他地面高出1米许,面积为3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0.3~0.4米的古代遗址和墓地。暴露遗物多有泥质灰板、筒瓦、陶釜、陶缸口沿、夹砂灰陶缸口沿及绳纹砖等。器物文饰有方格纹、菱纹、布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兰纹等。有少量黑陶片及五铢钱,据考证,是西汉时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西汉末年(前47),由于海面波动,西塘坨一带又一次遭受海水的侵袭,村落全部被毁。
  唐代初期(618),海水退到接近现在的位置。当时这里留下的一连串的潟湖群,就是现在的七里海。这时这里又有了人烟。北宋时期人烟发展到较稠密的程度。由于靠近与辽国的前线,朝廷在这一带修建军事据点。相传元代时期,这里为契丹族人居住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塘坨村民改造土地时,在东大岭和西大岭上曾挖出多处用麻纹砖砌成的古墓葬,当地人称“鞑子坟”(当地人称契丹族人为“鞑子”),经考古专家证实,为元代墓葬。2008年,在国道112线高速公路工程征地范围内,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勘探,在西塘坨村北500米处发掘出元代大量窖穴,这些窖穴间距在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分布十分密集。窖穴全部为圆形,直径在1.6米左右,窖穴采取了十分严密的防潮措施。从窖穴的构造推断,其功能应该是储存粮食。专家推测,此处分布如此多的储存粮食的窖穴,应该在附近有大型的驻军或村落等。这些遗址的大规模发掘,证明了西塘坨村曾为契丹族人居住区或是元代驻军的地方。
  在西塘坨村北有一条长堤,相传为秦始皇所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抵御海水侵袭,在七里海北岸筑土堤一道,因堤心土呈赤红色,史称“红心堤”。当地人又称“五福岭”。红心堤作为宁河名胜,历史上也多有记载。《日下旧闻考》称:“红心堤”,在宝坻东南二百里,秦始皇所筑,潮虽涌而不可没。《天府广记》说:“红心堤”,在宝坻东南滨海,秦始皇筑。又有城名秦城,亦始皇筑。日本文化二年,时值中国清朝嘉庆十年(1805)。由日本冈田玉山等编绘的《《唐土名胜图会》也有记载:“红心堤,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指宝坻县城),秦始皇所建。每日潮涨虽高,未曾没堤。”这些文献史料和当地祖辈相传的,“南有五岭挡海水,北有长城挡鞑兵”都证明了“五福岭”是秦始皇所建。七里海的“五福岭”,绵延几十里,横贯东西,将七里海一分为二,岭南称“前海”,岭北称“后海”。连接前后海有两条古老的河流,一是由北向南流经西塘坨村西的“普济河”,当地人称“西河”;另一条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塘坨村后海以东的“青龙湾河”,当地人称“北河”又称萧太后运粮河。
  古今世界上河流成千上万,而以皇太后命名的河流只有一条,这就是流经宁河县七里海、宝坻、武清、香河、潞县(今通州)的萧太后运粮河。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西直门外)与辽战斗,意图收复被后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未果;辽于会同元年(938)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南京析津府,后又改号燕京。辽南京城为陪都后,一方面成为进取中原的军事重地;另一方面也成为北方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到三十多万,粮食供应变得突出起来,不得不从西京(大同)和地处辽河平原的东京(辽阳)调运粮食。辽圣宗二十二年(1004),辽萧太后迫使宋朝和辽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宋不敢再夺取燕云十六州,燕京地区得以和平安宁,为开挖运粮河创造了和平环境。此后在萧太后的主持和指挥下,凿挖了一条从燕京经潞县、香河、武清、宝坻、宁河至北塘的运粮河。明朝蒋一葵著《长安客话》记:“香河境内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县入七里海,相传辽时运粮河道也。”故称龙湾河,百姓俗称萧太后运粮河(即今青龙湾河故道)。萧太后将辽的根据地辽西、辽东大平原生产的玉米、大豆、高粱装海船从锦州渤海西岸南运,至北塘(今天津)靠岸,再将粮米改装小船经青龙湾河运到燕京,途经宁车沽、淮渔淀、东西塘坨、潘庄等村落。今宝坻区黄庄乡小辛码头村也因为曾是北宋辽国萧太后运粮河码头之一而得名。2008年,大规模考古勘探,在西塘坨村北500米处发掘出元代大量储存粮食的窖穴,都说明西塘坨村后海以东的“青龙湾河”,古代为萧太后运粮河。
  古时,西塘坨有前后两条大街,弯弯曲曲各长两余里,称“行龙街”。前街东头,有一个大水坑,称“东大坑”,经“三角坑”、“叉河子”与前后海相通。东大坑方圆二十余亩,深约两丈,为早年村人集资挑挖的吃水坑。面临东大坑有一座大庙人称“东大庙”,是座“关帝庙”俗称“老爷庙”。新中国成立后,“东大庙”改为小学。后街西头村外也有一个大水坑称“西大坑”,与“普济河”相连。面临西大坑也有一座大庙,人称“西大庙”,即铁瓦双龙寺,实际是座道观。西大庙西侧,高高的庙基下面就是由七里海后海向前海流淌的“普济河”,本村人俗称“西河”。“普济河”河中间与西大庙隔河相望有一个高高的土山,即“杨七郎墓”。
  杨家将(七郎)的传说普遍流传于天津市宁河县的民间口头文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辽对峙时期,天津市宁河县潘庄地带是两军交战的拉锯地区。北宋对辽的防线西段从今山西宁武、朔县经芦芽山、云中山、雁门山、恒山向东直抵河北,东段经南易水、白沟河、大清河、天津海河直抵渤海。在宋真宗时,杨业的儿子杨延昭(958~1014),镇守的“三关”就在天津市宁河县潘庄西部,即“霸州益津关,雄州瓦桥关,瀛洲高阳关”。
  据《宋史》记载:雍熙三年(986)因攻打辽国失败,宋太宗一面下令全面撤军,一面调整部署,在对辽前线,特别是缺乏天险的河北前线驻扎重兵,采取分区与重点驻防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全面防御的态势。
  北宋在河北地区的御辽防线为两层,第一层沿拒马河布防守军,重点则在霸州(今河北省霸县)、雄州(今河北省雄县)、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西)、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等要地;第二层以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县)、高阳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定州(今属河北省)为重镇,构成支撑防线。
  宋辽战争期间,为何宁河县西塘坨村出现杨七郎墓?潘庄村出现潘美墓?对此,当地有许多传说。更有不可思议的是,潘美与杨七郎生前不共戴天,死后两墓却埋葬在一处(相距只有1500米之遥),也就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谜。据《宋史·潘美传》所记载的,潘美(925~991),字仲询,汉族,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名将。雍熙三年(986),因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次年,又复旧官。淳化二年(991),加同平章事。其死后葬地不详。
  明代《宝坻县志》有“潘美庄”的记载。清道光年间手绘《宁河图说》记载:“县西七十里,曰潘庄,一大聚落,相传为宋潘美故里,村有古冢,土人呼为潘美墓。”这同当地传说“潘庄是潘美的祖籍”和八十一座古墓相传为潘美墓是吻合的。
  清康熙十二年刻印的《宝坻县志》载:“宋杨七郎墓在县东南潘美庄,有庙存焉;疑即杨景弟也。”(注:杨景,即六郎杨延昭)。这应该是记载宋杨七郎墓所见最早的文献记录。
  河北省《丰润县志》说:“令公村在县西十五里,宋杨业屯兵拒辽于此。有功,故名。”丰润县又与宁河县搭界,以上史料说明,从考古角度分析,宁河县西塘坨村杨七郎墓,必然有其历史的遗迹,而使后人追思怀念。才衍生出北宋杨家将的种种传说故事。
  民间相传,北宋雍熙年间,辽邦侵犯宋土,边关狼烟四起,杨业为保宋抗辽,孤军苦战在最前线。杨氏父子被围困以后,杨业派杨七郎回后方找潘美求援。杨七郎浴血奋战,杀出重围,好不容易来到后方,但由于七郎曾力劈潘美的儿子潘豹,潘美怀恨在心,所以,他不仅不发兵救援,反而把杨七郎乱箭射死,七郎死后,给父亲托梦,诉说了自己到潘美那里求援及被害身亡的经过。杨业从梦中惊醒后,感到救援无望,并且,草尽粮绝,他宁死不做辽邦的俘虏,于是碰死在李陵碑下。坐镇后方的潘美,杀了杨七郎后,为了消尸灭迹,夜里派家丁把七郎的尸体偷偷地投入河中,西塘坨庄百姓得知杨七郎被害,悄悄将杨七郎的尸体收起来,埋葬在庄西普济河中间一个高高的土山上,当地百姓对忠臣良将世代敬仰怀念,千百年来,方圆数百里的人们均来祭祀,常年香火不断。附近的庄户人家,大多供奉“七郎神位”。
  《宁河县志》乾隆本载有诗人徐羾《咏杨七郎墓》的诗:“宋室将军勇绝伦,英灵凛凛至今存。一抔遗土千年恨,百战神威万古尊。风急涛声悲壮士,明月霞影吊忠魂。野人亦自知加礼,不敢樵苏近墓门。”
  潘庄镇和西塘坨村都是古老的村落,如今不仅有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还有杨七郎墓、潘美墓古迹,说明宋辽边陲地带杨家将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杨家将保家卫国的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围绕北宋杨家将所衍生出的种种传说故事是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前人们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在沧桑的历史巨变中使古老的文化流传至今。
  杨家将(七郎)的传说在天津市宁河县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杨家将(七郎)的传说中,不仅歌颂了爱国英雄,也鞭挞了陷害忠良的佞臣。千百年来,杨家将(七郎)的传说已经深入人心,这些有血有肉的爱国英雄形象在民间口耳相传,是历代宁河人敬慕忠良真实情感的口头记录。按照现在对民间文学的分类,杨家将(七郎)的传说,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三大类:
  1.关于杨家将(七郎)的神话
  相传,杨七郎被害后,人们出于对这位爱国忠良的敬仰,在他曾战斗过的地方,西塘坨村民修坟,虚拟厚葬,并立庙,当地人称之为“灵台山”,又称“七郎山”。后来,杨七郎墓越长越高,竟长成了一座山,再长早晚将把西塘坨庄顶起,正在不知所措时,西塘坨来了一位云游道长,乃世外高人。他为了压住七郎山,以防再长,便在七郎山东侧,隔河而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道观古刹——双龙寺铁瓦庙。其庙顶脊上盖有三块铁瓦,庙内供奉两条金龙。庙里有一磬,是独眼磬。此三项六件珍宝,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镇寺之宝,镇庄之宝。两条金龙神龙活现,每当即将下雨,两条金龙便“吱……吱……”乱叫,跃跃欲飞,西塘坨村村民靠此预知天气甚是灵验。道长的徒子徒孙,怕金龙遇雨飞升,特意将金龙用铁链锁住。关于七郎的奇异的神话就更多了。比如,有人说,杨七郎死后,随从将士趁人不防,将尸体连夜运出,路经西塘坨村,突然天降大雨,人们只好躲在附近避雨,等大雨过后,再去抬尸时,尸体不见了,人们就在停放尸体的地方培起坟堆,以后每年上坟祭奠,就成了七郎山。还有的说,潘美杀了杨七郎后,为了消尸灭迹,夜里命亲信将杨七郎的头割下,扔进河里,一刹时,河水咆哮翻滚,倒流四十里,至西塘坨村拐弯的地方,英雄头颅忽地跃上河滩,河水才平静下来改为顺流,西塘坨村村民得知杨七郎被害,悄悄将杨七郎的头颅收起来,埋在大河北岸,修了碑亭和庙宇。这些不过都是神话故事,但却反映了人们对爱国忠良的敬慕与怀念。
  2.关于杨家将(七郎)的传说
  ①据当地百姓讲,杨七郎墓形成后,没几天就长满了棘针,钻出了血一样红的小果子,人们都说那是杨七郎的血灌浆而成的;这里的棘针也不同于别处,别处的棘针一枪一沟,这里的却是一枪双沟,据说那是由杨七郎使用的长枪幻化而成的。
  ②杨七郎墓处于普济河中心,神奇的是,千百年来,这里经常发大水,水涨山高,不论洪水多么凶猛,水位多高,从未将杨七郎墓淹没过,这土丘就被人们视为神迹。
  ③在民间俗信中,七郎神君的神灵经常显圣,神通广大。为人们消灾解难有求必应,过去各地来求仙讨药的人络绎不绝,到杨七郎墓前烧几刀纸钱,讨回一捧香灰冲水一吃就好,尤其是除邪治病,十分灵验。至今仍有人到杨七郎墓前烧香、烧纸钱。
  ④从前,当地人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用些杯盘碗筷、桌椅板凳,只要到七郎山前焚香祷告,说明来意,家里的需用之物早就摆好了。到后来,人心不古,只借不还,神明不佑,再也借不到了。
  ⑤相传有一年,一个外村卖烧饼果子(油条)的小贩,路过杨七郎墓拉屎,进了西塘坨庄打开货担一看,满筐的烧饼果子踪影不见,连心疼带恐慌当街痛哭,本村的两位老者问明情由,指点他去杨七郎墓请罪,当他焚香烧纸祷告完毕,抬头一看,所有的烧饼果子都在棘针树上挂着,一个不缺。可见关于杨七郎墓的传说是集神话、传说、仙话、民间俗信为一体的故事群。他们经长期流传演变,有些已经融为一体,很难把它们区别开来。
  3.关于杨家将(七郎)的故事
  围绕着杨七郎墓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与陵墓环境相关的地方风物传说群,如相传当年杨七郎墓建成后,即有杨姓族人在潘庄落户看守,世代不辍。
  潘美死后,家人将其葬于老家潘庄,又恐怕仇家盗墓,故设八十一座古墓,共分九行,每行九座。葬毕,潘氏家族纷纷逃生,没有逃走的就地更名改姓,因而潘庄至今没有一户姓潘的人家。
  又传,潘庄杨氏家族和没有逃走的就地更名改姓的潘氏家族在交往中,看不出有任何不睦的举动,据说在思想上却不无隔阂。曾有这样的事:旧时镇上请来戏班演戏,改姓的潘氏家族所点的剧目多为:《碰碑》、《洪羊洞》等,都是杨家式微、败落的戏文,杨家所点的戏则是《挑帘裁衣》、《翠屏山》等剧目。因为,潘金莲、潘巧云两个淫妇恰姓潘,借以报复。这些传说中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民间俗信的成分,是地方百姓记忆构筑的当地历史,填补了因缺少史志记述而导致的区域历史的空白,同时也寄寓着民众对爱国英雄的敬仰之情,人们在不断的口头讲述和传颂中,注入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因素,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延续。传说不仅过去曾激发人们爱国报国的崇高精神品质,也是民间的无字道德教材,是民间教化的重要力量。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带动当地七里海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杨家将(七郎)传说》2013年被天津市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余
责任者
吕福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