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75
颗粒名称: 端午节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3
页码: 36-3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立秋、六月六等,包括各个节日的时间、民俗习惯和庆祝方式。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贴符箓、挂钟馗画像等,以驱鬼避邪。乞巧节是农历七月初七,妇女们用绣花针浮于水面观其阴影粗细,评判手巧手拙。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人们烧纸敬鬼、超度亡灵。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吃香瓜和肉馅饺子,贴“秋膘”。六月六是农历六月初六,人们吃炒蚕豆或炒黄豆,并晾晒冬天的衣物。
关键词: 宁河县 传统节日 民俗 端午节

内容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当五”、“五月节”。在本地民俗观念中,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人们要请钟馗驱鬼除瘟,使人在春末夏初的转变时期不会染上瘟疫。过节时,家家包粽子(粽子是以粘米、枣、豆馅,用芦苇叶包成的尖角形食品),互相馈送。户户张贴“符箓”(道士画的驱鬼神的符号)、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鬼避邪,保家宅平安,无灾无祸。院门两旁插上“艾草”。用红纸剪成葫芦形贴在门上,表示能捉“五毒”。另外,还要给小孩腰间或脖子上挂一个红布缝制的小葫芦或小荷包,内装花椒、柳蒿籽等物,意在避瘟消灾。还有用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洒在房间一角,以驱“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和壁虎)。也有在清晨给孩子吃鸡蛋,意在防止生疮。墙上也贴纸符,只是一把剪刀夹住一条蝎子。这些都是为了避瘟。
  五月十三日
  民间传说此日为关公磨刀准备赴会日,滴下的水点便形成大雨,故宁河俗谚又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就是说到了这天,多少要下点儿雨,若还不下就旱了,人们会把关公的铜像抬出来求雨。1949年后,此俗渐渐消失。
  六月
  农历六月初六,民间有“六月六看谷绣”的谚语。人们吃炒蚕豆或炒黄豆,并在这天晾晒冬天的衣物。相传如果六月初六不晒冬衣,特别是毛皮的衣服,夏天就要被虫子咬。旧志记载:“六月六,炒米花,曝衣晒书,入伏造醋、制面酱。是月,恒望晴,惧淫雨伤稼。”如果六月进伏,旧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之民俗,此俗沿袭至今。
  六月下旬,为民间诸神诞辰,如二十日是马神诞辰;二十三日是火神诞辰;二十四日是关老爷(关羽)诞辰;二十八日为“秃尾巴老李”(神名)回家探母之日……这些日子,居民有赶庙会习俗,届时有花会表演。
  夏至节
  这天有吃鸡蛋的风俗,据说吃了不“苦夏”,俗谚“夏至三更便暑伏”,伏分三伏,每伏十天,当地流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的说法。
  立秋
  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当地讲究在立秋之时吃香瓜,名为“咬秋”。据说可免腹泻,并寓盛夏炎热难禁,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之意。吃肉馅饺子,据说可贴“秋膘”。至今立秋之日吃饺子贴“秋膘”,吃瓜咬秋之俗仍存,多以西瓜为主。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喜鹊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这一日,妇女们要向织女“乞巧”。其做法是:用一碗或一盆净水,晒于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浮于碗或盆中的水面上,观其水底阴影粗细,以鉴评妇女手巧手拙,故为“乞巧节”,1949年后此俗不存。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旧日俗为“鬼节”。当日晚,僧人乘船,吹打乐器,诵盂兰盆经,俗称“放焰口”。另有放河灯一习,即:把糊好的“莲花灯”放入河中,顺流而下,河中星灯明火,甚是好看。传说溺死者若得此灯,则可复生。家家烧纸敬鬼,上坟祭祖,超度亡灵。俗谚有“七月十五嚎丧,八月十五疃嗓”。20世纪60年代中期,鬼节旧俗逐渐消失。20世纪80年代,这种节日风俗虽有回潮,也仅存烧纸箔以追祭亡灵的形式了。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