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73
颗粒名称: 元宵节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8
页码: 27-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元宵节是宁河人过年的压轴大戏,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在这一天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正月十六日是“走百病”的日子,妇女们大多结伴出游,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一边赏花灯,一边以“走”除百病。元宵节闹元宵、赏花灯的习俗经过世代传承,现在已经办得越来越盛大,地方特色越来越浓。每年都有宁河县委、县政府在县城芦台镇推出元宵大型灯展和民间花会展演大拜年活动。
关键词: 宁河县 传统节日 民俗 元宵节

内容

宁河人过年的压轴大戏是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等等。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时,元宵节被列为民间的重大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而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活动是宁河历代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据《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元夕(元宵夜)前后,城镇悬灯三日,乡村亦插灯相庆,击鼓〓金,陈百戏以为乐,食糖圆。”另据清代《宁河县志·岁时》记载:“入夜各庭堂挂灯。室隅燃烛,祀天地、家神及祖先……其街市则张灯结彩,无灯不备,如火龙、竹马、麒麟、狮子之属,燃灯于腹,借人力跳舞如生。”这说明宁河县早在明代时期元宵节花灯活动就已十分兴盛。旧时民间有歌谣云:“正月十五是新春,家家门前挂红灯。”
  正月十四晚上,乡下人陆续进城,大街上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们喜笑颜开,歌声荡漾,到处是欢乐的海洋。正月十五夜幕降临,幼童携各式纸糊的灯笼游街,谓之“逛灯”,户户张灯结彩,鸣放礼花鞭炮,观灯赏月直到深夜。
  民国时期,芦台县城有一副“大闹元宵”的门对写道:“灯照月,月照灯,灯月相照;男观女,女观男,男女同观。”描述了当时人们喜庆佳节的热闹气氛。也说明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生查子·元夕》中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而相遇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正月十六日,旧俗,这天是“走百病”的日子,妇女们大多结伴出游,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一边赏花灯,一边以“走”除百病,民间认为,“走百病”时,一定要越过三条河、跨过三座桥,而且还要“摸钉”,才能求吉除疾,“摸钉”就是用手摸一下桥上的铁钉或是庙门上的门钉。因为“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所以未有身孕的妇女一片诚心地“摸钉”,为的是早得贵子,家业兴旺。如今,民间仍非常隆重地过元宵“灯节”,只是其中的一些习俗有所简化。
  元宵节闹元宵、赏花灯的习俗,经过世代的传承,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地方特色越来越浓,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为加强对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宁河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在县城芦台镇隆重推出元宵大型灯展和民间花会展演大拜年活动。民间艺人精心编制的彩灯题材广泛,技术先进,从传统艺术基础上绽放出更多的新意,从题材上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动物类彩灯,动物灯是宁河县民间最普及、数量最多的一种彩灯,如巨龙腾飞灯、二龙戏珠灯、狮灯、马到成功灯、鲤鱼龙门灯、连年有余灯、兔灯、万象更新灯、金鸡朝阳灯、龙凤灯等。这些灯大致形状如各种动物,但往往又都是十分夸张。二是装饰类彩灯,这是一种以供静态欣赏为主的彩灯。如:宫灯、八角莲灯、红双喜灯,六角荷花彩灯、十二角瑶池彩灯等等。三是人物风景类彩灯,如:喜娃拜寿灯、国泰民安灯、中华太平景象灯、恭喜发财灯、莲生贵子灯、加官进禄灯、五子夺莲灯……交相辉映、流光溢彩。每年花灯展的品种多达三百多种,花灯的数量达一千多盏,一组组灯群中不仅有传统制作的大型组灯,还有高大宏伟的现代灯组。特别是由光盘制作的融声光控为一体的音乐灯,更是大放异彩。旋律优美动听使灯会成为宁河的一个亮点,一步一景、人随景移,别有一番情趣。整个商业街都挂满了花灯,城乡居民举家出动,汇入县城芦台商业街灯的海洋中,指点着一盏盏彩灯,与亲朋好友寄一片心语,祈一生平安,把新年的祈愿和祝福写下,顺着街道一路欢笑、祥和的气氛体现了真正的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每届灯展前来观看的群众多达三十多万人次,月圆之夜犹如灯的海洋。正月十五花灯展自1989年以来,到2013年宁河县已连续举办了24届,观众人数多达一千万人次。宁河县花灯展引起中央和市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和天津电视台专程来宁河采访,拍摄专题片《宁河花灯享誉津门》,在全国播放。
  正月十五,也是各民间花会露脸的日子,民间艺人们年兴未尽,纷纷出动,沿街表演,在年的尾声又推出一个新的高潮。根据史料记载,宁河县民间舞蹈(花会)始于元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宁河地区从事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习惯称为“会”,一道会也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团体,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前,宁河共有36种舞蹈,151道会,现存的有21种舞蹈,130余道会,其余的已完全或大部分失传。
  宁河民间舞蹈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如解放前宁河,河、淀、洼、塘极多,水边芦苇丛生,很多贫苦百姓依靠织席、编篓为生,用碌碡轧苇子这一特定的生产劳动情节,编演出《碌碡会》,演出了妇女在推碌碡过程中谈家常,叹命运,诉说悲怨遭遇。因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虽然舞姿单调,却生动感人,引人深思。
  《飞镲》也是很有宁河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此会起源于宁河沿海各地的渔民当中。每当春秋渔汛到来,欢乐的人们齐集海边,表演飞镲以示庆贺,祈祷出海丰收、平安。后逐渐发展到逢节日演出。此外,“小车”、“旱船”、“长亭”、“太平鼓”、“锯大缸”、“石锁会”等会种虽不是宁河的特产,但是传入宁河后,植根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经过本地民间艺人加工整理,丰富了表演内容,完善了表演形式,形成了宁河地区自己的特色。再如力与美相结合的“罗汉会”、“少练会”;热烈欢腾的“龙灯”、“龙灯八大帅”;优美文雅的“鹤龄会高跷”、“渔樵耕读”、“什不闲”;乐趣横生的“高跷”、“秧歌”、“重阁”、“竹马”;姿健舞美的“中幡”、“狮子”、“打花棍”;富丽堂皇、美奂绝伦的“銮驾会”;专为“打鬼”袚除不祥的“篓子灯”等。形成了宁河民间舞蹈特点的风貌。
  宁河民间舞蹈的另一个特点是和宗教民俗活动的密切联系,演出活动一般多在庙会神诞和各种节令庆典。解放前芦台、潘庄、丰台、宁河等地区,庙宇众多,是多神庙、多信仰、多典仪的地区,于是庙会自然就成为各地区民间舞蹈聚集、争强赌胜、竞技求荣的场地,庙会和民间舞蹈就这样成了相互依附、促进繁荣、关系密切的好伙伴。新中国建立以后,民间这种集会性的艺术活动方式依旧保留下来,改称“花会”,每逢春节、正月十五等盛大节日,就出会庆祝,非常红火热闹。花会之名也沿用至今。
  近年来,全县所辖的每个行政村和街道居委会都有两至三道花会,组织规模、表演技艺水平,也远近闻名,县文化主管部门每年元宵节都要在县城芦台镇举办民间花会调演活动,演出场面浩大、花会表演队伍首尾数里,载歌载舞,蔚为壮观,每到一处便是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每道花会都犹如一朵不断变幻的流动花团,绚丽多彩,在人们的簇拥下,从这一街流向那一街。鼓乐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每年元宵节举办民间花会调演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
  芦台的罗汉会曾多次应邀专程到唐山、锦州、沈阳等地演出,博得外埠各县人士的好评。1983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宁河镇龙灯会,在由关山播讲的“龙灯飞舞庆丰年”节目中播放,同时报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播报。1988年《旱船》代表天津市参加中央电视台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鹤龄会高跷,曾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赞赏。2011年宁河县的秧歌队曾参加天津市“妈祖庙会”、“鼓楼”花会比赛,获最佳奖。
  随着加速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宁河县民间文化艺术已经日益成为全县群众文化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县、镇、乡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宁河县每逢春节和重大节日都要举办民间花会调演活动,影响日益扩大。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民间有“老鼠娶亲”的传说。这天人们很早就上炕睡觉,是为不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这天,妇女皆不可动针线。农户寅时在自己的院内以草木灰画成一个个圆形仓囤,还有上仓囤的梯子,名曰“打囤”。同时,在住宅屋里的地当中,也照样画上一个圆形仓囤,圆圈内放上洋钱,有的放铜子儿,包在剪纸吊钱儿里,用砖头压上,称作“钱囤”,然后在“钱囤”当中再放上一包米,名曰“填仓”。翌日早晨,将压在囤处的米包和钱包拿出,压放在自家炕席角下,直到夜晚取出。居民打钱囤时,包铜子儿所用的剪纸吊钱儿要用春节时贴过的吊钱儿,多采用上有“大发财源”、“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等吉利语的吊钱儿,意在祈望秋后能囤满仓流,获得好收成,家有余粮,富富有余。这些习俗都是农耕文化在宁河人思想中的遗痕。
  如今,每逢填仓节,农村各家仍有这种民俗习惯,但已不那么规范。乡镇居民中的一些家庭大多只用春节挂过的吊钱儿包一些硬币或整钱,置于炕或床被下。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中,物阜年丰,财源滚滚而来。
  年九节
  “年九节”是火神爷生日。是正月里继春节、元宵节之后的热闹日子。芦台、潘庄、丰台、宁河等乡镇都要组织“火会”(相当于现在的消防队)在正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三天向“火神”献祭。家家户户和各商号要悬灯结彩三昼夜。民间花会也都要向“火神”献技。1949年后此俗逐渐绝迹。
  中和节
  “龙抬头”。此时天气渐暖,正值惊蛰,春分节气,被说成是龙王抬头的时节。这天早起,家家用簸箕装草木灰一边走一边撒成线,名曰“引黑龙出门”,也称“引懒龙出窝”,然后再用白灰引龙进门,名曰“引钱龙”,示意引龙回家后,蛇蝎等百虫不敢出来伤人,且生活富足。清末民初,演变为从水缸里舀一壶水,引洒至河边,名为“引来‘勤龙’”,以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这天农家主妇们清晨起床,以鞋或条帚把儿敲打炕沿,口中轻声念叨“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当日要吃饺子或春饼,吃饺子谓之“龙耳”,春饼谓之“龙鳞”,面条谓之“龙须”、米饭谓之“龙籽”,凡能与龙联系上的均加上龙字。二月二这天,妇女忌针线,以防伤了龙目;生肖属龙者一天内不能动刀,以免伤了龙体。这一天小孩子多剃头,俗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很多孩子都拖到二月才理发,所以二月二理发师傅特别忙。在此日剃头,也有取“龙抬头”的吉利之意。二月二这一天又被认为是土地神生日,旧时各土地庙均有香火。
  如今,宁河城乡仍沿袭“龙抬头”的旧俗,但大多数人家仅仅是吃应节饭食而已。
  二月十九庙会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诞辰。在旧时丰台镇都要举办为期三天的庙会活动,庙会的主要活动是花船游街、男女信士进香、烧花船等项活动。烧花船,是为恭送观音大士返回南海洛伽山探家,同时也作为庆祝观世音菩萨万寿,也是为镇民们纳祥祈福的一项民俗活动。游街活动开始。游街队伍的前面是二十余道花会,按照中幡、架鼓、舞狮……的传统次序边走边表演,街道两边的墙上、房上都爬满了观看热闹的群众。花船游街时,无论走到哪家门口,各家门口都有人手持燃香迎接,然后向观音大士佛像行三拜九叩大礼。在庙会三天中,善男信女们也都要斋戒三天,以示对观音大士的崇敬和笃信。同时也是善男信女们积德行善的时候,人们有的往功德箱中投放钱币,还有一些木匠,借此机会为死去的穷苦人捐薄皮棺材,以示善心。旧时,人们对“种德收福”的说法深信不疑。丰台镇烧花船的活动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夕(烧花船习俗参引网易博客“家乡的民俗文化盛事”)。
  立春
  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因此这天又叫“打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唱的是岁月轮回,唱的是四季交替。二十四节气里,立春是排在第一位。它之所以与众不同,主要还是立春都是在每年春节的前后晃悠,而当春节和立春重叠的时候,一年之始的意味就更浓了。这一天男女老少有吃萝卜和春饼、春卷之俗,谓之“咬春”,意为大地回春,农事开始。打春时刻,人们不能躺着,出嫁的闺女不能住在娘家,有“春不能打在炕上”和“不能打在娘家”的说法。
  三月三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诞辰日。民间多作“蟠桃会”庆贺寿诞。境内善男信女均赴庙进香、上供。道士对施主以“供尖儿”相赠,谓之“带福还家”。这天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孩子坐胎(难产)。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芦台、潘庄、丰台、宁河后,民生凋敝,此俗消失。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