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春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72
颗粒名称:
春节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26
页码:
1-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的春节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腊月初一是过年的开始,人们开始忙于准备过年的物品和食品。腊八节则是一个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的日子,人们会喝腊八粥。在过去,过年前要进行“换饭”的做法,即将粗粮换成大米、白面,菜中略见鱼肉。同时,人们也会杀猪来准备年肉。
关键词:
宁河县
传统节日
民俗
春节
内容
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宁河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着物质和精神文明,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多样化的民间习俗,特别是当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宁河人更是以其特有的风格来庆贺。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宁河人俗称“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最集中的体现。早在殷商年代,已经有了近似于“年”的观念。人们在岁末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神灵。到了周代,虽然过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但过法已经有很多相似之处。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其次,古代的春节是立春之节,即二十四节气的首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节日;又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到了民国时期改用阳历,才把农历年叫“春节”。
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最大民俗就是过年。无论多少朝代更替,多少世事沧桑。年却一直传承下来,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血液。年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传统民俗。
旧时宁河人过春节,应该从进入腊月时算起。一进腊月,宁河县城就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街上的年货摊支起来了,货架上摆满了年画、花炮、吊钱儿、窗花、灯笼、脸谱、石榴花、春联以及吃的、穿的、用的年货。这些年货就是宁河人要过年的信号灯,告诉老老少少,盼了一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欢乐总动员的日子又到了。
腊月初一
农历腊月初一,宁河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的说法。这一天,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农民一年辛苦后,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年”了,年味儿从此越来越浓。民间对过年活动也往往倾注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旧时,不仅有钱的富商地主要过年,普通的贫民百姓也力争吃顿饺子来度过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至今,民间无论贫富仍然像过去一样,在过年的准备上不惜耗费精力和财力,务求把吃的、穿的、用的准备得丰富齐全,图吉利、求顺当,把过年的氛围营造得热烈红火。
腊八节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俗名“腊八”。宁河境内居民多于这天早上喝“腊八粥”(此粥多以黏秫米、栗子、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别离他的王宫,放弃王子的权位去修行,苦修多年一无所获,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个日期恰巧是在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于是,中国的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佛教的影响,我国民间后来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大约到南北朝时,将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八节”。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这应该是腊八节和腊八粥联系的较早文献记录。
腊八这一天,宁河各家争相早起熬“腊八粥”,有“谁家的烟囱早冒烟,谁家的高粱早红尖”之说。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快要到秋收季节,正是普通百姓口粮不继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期盼自家种的高粱早红尖的愿望自然也就非常突出。
宁河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什么过了腊八就可以解谗呢?因为旧时宁河风俗中,过大年之前,有“换饭”的做法,一年辛辛苦苦,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在过去的家庭一般都是三世或四世同堂,平常日子,特别是儿媳妇们大多自己吃次一点的,好吃的先让给老人、男人及孩子们。所以一过腊八全家就都可以换饭了,但换饭的时间有所不同,富家大户,从腊月初一起,就酒宴无虚夕,可谓锦上添花。中等人家,自腊月初八起“换饭”;贫困人家,则自腊月二十三起“换饭”。所谓换饭,不过是粗粮换大米、白面,菜中略见鱼肉而已。
另一个宁河民谣是:“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杀猪,是指杀自家养的猪,没养猪的人家就要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了。将“杀猪”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七腊八冻掉脚丫”。这天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城乡居民都在这天做腊八醋,以备除夕吃饺子时打开为佐料。泡腊八醋是将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容器口封严实,到时雪白的蒜瓣已变得十分嫩绿,食之酸辣味浓,十分可口。据说腊八醋只有在腊八这天浸泡才有这种香味。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宁河习俗自腊八以后,各家各户就陆陆续续开始年节前的大扫除,扫房子时要选择天气晴暖,又避开土王用事的黄道吉日,进行大扫除。扫掉四壁、墙角和顶棚上的尘土,擦净门窗和桌椅柜厨,要求里里外外一尘不染,干干净净。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
动土和扫房子为什么要避开土王用事日?因为这个日子,在民间习惯上不可动土,恐怕触犯土王。这个说法的由来,有个风趣的传说。远古时,天上玉帝召集下界金木水火土五王上天庭,商议一年365日中各人分管的时间。金木水火四王按时到齐。土王因好酒贪杯,醉卧在床。玉帝等了好久,土王总不到来。于是把一年四季分为春夏秋冬,木王管春季,火王管夏季,金王管秋季,水王管冬季。由于四王的性格不同,所以四季温凉寒热就不同了。玉皇刚好分配完毕,土王方才到来,他闹着要平分管理。可是议好了的事,哪能想推翻就推翻。最后玉皇想出一个办法:在各王管理的四季里,每季划出18天给土王管理,四季合计72天。而其他各季也正好存下72天。这么一分,土王方始同意,说定在四季的3、6、9、12四个月中,各划出18天归土王管理。谁也不准占用。
从此,在旧历书上便记上“土王用事日”。所以动土和扫房子,民间都要选择黄道吉日。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每家行善或作恶的神灵,每年年底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好坏情况,来回需要7天,所以这天各家都给灶王爷送行。这天晚间各家家长主持祭灶,先用秫秸扎一匹马,预备些谷草及“糖瓜”(麦芽糖做成的瓜形、元宝形及圆球形)等物,然后从龛内揭下灶王爷画像,口说“灶君到天庭,好话多说,坏话少讲”,说毕,用糖瓜粘在灶门上,意思是已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了,俗称“灶王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之后,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至腊月三十,再把新买来的灶王爷放到龛内供起来。因俗信灶神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之事,据传说,灶君说人有大罪过,凡有大罪过减寿300天,小罪过折寿3天,如此一来,灶神在人们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为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祭灶便成了家家户户的大事。贫寒之家穷得叮当响,拿不出什么来供奉灶神,也不敢得罪,每日“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也要虔诚供奉。民间对祭灶所用的神像,形制庞杂。有独座灶神,有灶王爷灶王奶奶并座,在神像左右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民俗认为,灶神的神职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是祈求灶神保佑全家平安,人财两旺,这也正是人们对灶神信仰和祭灶风俗兴盛不衰的原因。
灶王爷的由来:据一些史料记叙,在我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据《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据说灶君本人是炎帝、祝融的化身,后来我国道教的《经说》上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王爷爷,又有灶王奶奶之说。
宁河地区的民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俗谚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儿要裹脚条子,老头要顶破毡帽。”这说明宁河人对过年的重视,人们都想在新旧年交替时,穿的、戴的也要一新。闺女戴花,打扮漂亮烘托过年的氛围;小孩过年放鞭炮就是玩;老婆儿要裹脚条子、老头要毡帽,则说明老人也要换新装。“破”不是指破旧,而是说“便宜不值钱”。
宁河地区流传过年的歌谣还有: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
“二十五,窟窿堵”(旧时窗户是用白粉连纸糊,穷人无钱,就把破的地方,给补补叫做窟窿堵。讲究一点的人家在新糊的窗户纸上,还要贴上各种有吉祥含义的窗花)。
“二十六,炖大肉”。这一天家庭主妇们要把过年期间吃的肉做好。
“二十七,宰公鸡”。这天每家要杀鸡,预备过年食用。
“二十八,白面发”。发面,是为了蒸馒头,多是带枣、夹糖或带馅的,馒头上要点红点,以示吉庆。按着老理儿说,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但饺子、合子、捞面除外)。所以老宁河人在年前都要蒸出 够全家人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吃隔岁饭”。
现在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禁忌,许多人家春节期间想要吃馒头,随时可以买到。虽说这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
“二十九,贴倒有”。贴倒有,倒有是把“有”字倒着贴,有在古时候是“三收”的意思,贴倒有,就是希望来年丰收的意思,如今,人间都在这一天贴“福”字和春联。
“三十黑下熬一宿”就是除夕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夜”。
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贴春联、吊钱、年画,用老宁河人的俗话:
“一年到头了,图个吉利。”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十分悠久,宁河人称春联为“门对”、“对联”、“对子”。春联的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中国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后蜀国主孟昶所撰。宋代以后,民间新年贴春联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王安石《元日》一诗:“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就符。”所描写的就是当时春联的盛况。
春联真正普及应该是始于明代,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爱写对联,有一年除夕,他下旨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在家门上贴对联。正月初一,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红的春联,十分高兴,但唯有一个屠夫因为找不到人写而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当即挥毫为其写下一幅流传的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有了朱元璋带了个好头,明代的多个皇帝都很爱好楹联,春联在明代也迅速风行全国,成为一种普遍的民间风俗。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明代民间流传至今的春联有冯梦龙的“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传世佳对。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宁河地区写春联按门第身份,或户主所祈求之意。春联是表达除旧迎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每个时代,春联都会呈现出它的时代特色。旧时,春联内容见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向阳门第春昌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春条”有“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春联的内容配合当时形势的政治内容居多,如“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翻身不忘本,饮水要思源”、“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等。”20世纪50年代,如“勤俭持家,有备无恙;热诚报国,发愤图强”、“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反帝反修深挖洞,备战备荒广积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另一类是抓革命生产的春联,如“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人民公社春常在,大寨红花遍地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就有了“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的春联。
20世纪60年代中期,宁河农村生产队曾一度统二给各家各户的大门用红油漆刷成春联大小的底色,再用黄色油漆把对联写在门扇上,性质如同春联。联语大都为“抓革命,促生产”、“破四旧,立四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一类。
20世纪80年代,春联有了明显的变化,如:“革命双肩担四化,勤劳两手绣乾坤”、“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全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时,于是就出现了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的春联。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最盼望过上富裕的日子,就有了“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春风送暖跨世纪,特色脱贫奔小康”这样的春联。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春联的革命色彩渐渐淡化,出现了“向钱看”的春联:如“久居四海来财地,常开八方聚宝门”、“利如晓月腾云起,财似春潮带雨来”。做生意的,希望“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福、禄、寿等传统内容的春联又开始复出。
宁河人过年不仅在大门上贴春联,还在室外墙壁、器物上贴各种福条、春条,如墙上有“抬头见喜”,衣柜上有“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在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在石碾上贴“青龙大吉”,在大车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进入21世纪,由于电脑的普及,写春联的人家少了,编春联的人也少了,会写毛笔字的人更少了。大多居民购买印刷好的春联。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宁河县东丰台镇年画作坊中产生了《增福财神》、《富贵图》、《招财进宝》、《连连高升》、《福寿百子》等彩色手绘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贴福字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为祥瑞的象征。福,人们认为是福气、福运,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宁河人贴福字多倒贴,意思是“福到了”。
贴门神
宁河早期的门神都是能驱鬼镇妖的武将或神灵,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他们常被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保佑一家出入平安,寄托了人们驱邪灾、保平安的心愿。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彰显着迎福进财的心态。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对开的门童年画,如“富贵图”、“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等。
这种门童年画是宁河东丰台木版年画中较为常见的年画,寓意为“多子多福”。在屋子里面,人们贴的年画题材就更加广泛了。这种年画以财神类年画居多,如“增福财神”、“福禄寿”、月有盈余、福寿三多、堆金积玉、五福临门、富贵吉祥等,这类年画反映了人们渴望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这时,“财神爷”成了许多人家当时贴年画的首选内容。
贴吊钱儿和窗花
在宁河人的眼中,贴上了吊钱儿和窗花,才算将过年的气氛烘托了出来。吊钱儿,宁河人也称“挂钱儿”,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子剪制而成,后来随着需求量增大,改为套版刀刻。吊钱儿的形状是纵向较长的长方形,下部一般都是“吉祥如意”的字样和图案,上面刻有“四季平安”、“阖家欢乐”、“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文字两边还刻有“连线”、“鱼鳞”、“方胜”、“回纹”的图案花纹。
古时,吊钱儿的悬挂也有讲究,《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挂钱辉五色。”五色原指青、赤、黄、白、黑。因在民俗中人们忌讳黑白二色,所以,吊钱儿的五色为大红、粉红、黄、绿和蓝,其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五蓝”。每门每窗所挂皆为单数,多为五张或三张,每张一色。
清代光绪年间,宁河东丰台镇有十几家剪纸、刻纸作坊,宁河的吊钱儿剪纸都是红色的,主要销往本县的村镇及东北三省。按照习俗,贴在门上的吊钱儿要等到正月二十五填仓的时候才能揭下来,裹以粮食和钱,置于粮食囤圈的正中,然后再压放炕席底下(现在压放床被底下)。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中,物阜年丰,钱粮满仓。
堂屋的门上一定要贴一对肥猪拱门,厢房的窗户上要有“连年有余”的窗花,卧室的窗户上要有代表着喜庆的“喜鹊登梅”的窗花。旧时民居建筑多为窗棂木格,为了隔离冷风和灰尘人们就在窗棂木格上裱一层白纸,红艳艳的窗花贴在白窗户纸上,既喜气又好看。
宁河人过年贴年画、贴门神的习俗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东丰台木版年画已经流传了六百多年。在明清时期,年画作坊多达五十余家,所制年画除满足当地百姓需求还多销往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东丰台年画以木版线刻墨印为“坯子”,添加人工彩色手绘,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喜庆吉祥,有的有文有图,是旧时“看一年”的静态电影、电视。贴年画在室内,可以在一年里欣赏,乐趣无穷。
腊月三十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围绕着除夕与新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节习俗。这些习俗中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辞旧迎新、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而祭祀活动占重要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祭祀仪式是春节节日习俗的核心。民俗中对于祖先的崇拜,上古五六千年就已产生,在以农业为社会生产主业的周朝,对祖先的祭祀更为系统周详。《礼记》中对祭祀屡有记载。到秦汉时代,人们重视腊月与正月的家庭祖先祭祀。据东汉大尚书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记载:
“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 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春节家庭祖先祭祀复兴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家族文化发达,祖先祭祀成为团聚家族成员的重要方式。明清时期富户在堂屋左边单设享室,岁时、伏腊、忌日,必启室祭祀。乡村民众一般在家中的正房或厅堂的北面正中出设神龛以供奉祖先朱排位。神主牌位,是一种带座可以竖立的长方形小木牌,上面写着祖先的名讳,以及同家长的关系,如“显考讳某妣某氏孺人之神位”等。寝中的神主只包括高、曾、祖、考四世。有的家庭只在厅堂墙壁贴上红纸书写的本门宗妾神位,或者在神龛上用大木牌,正中写“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左右两旁分别用小字写上“本门宗祖”。
春节作为一年的大节,是家祭的重要时段。上坟请祖仪式人们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宁河大多数乡镇在大年三十早晨(也有在腊月二十九请祖的)。家家户户在家族长辈带领下,到村外祖坟,一同拜祭。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除夕之日,要祭祖先、祭天地。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灵牌或悬挂祖谱。祖先堂旁边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吉祥神,供奉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除夕晚9时后,家长盥手后冠服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以下众人先男后女依次行礼,这时外姓妇女不能进入家门,名为“忌人”,同样自家女人也不得到人家串门。拜神祭祖后,各处灯烛不熄,香火不断,直到天明。
宁河地区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年”。“古时候守岁有两层内涵,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祝福父母长寿。守岁的风俗,既有对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从年夜饭开始,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特别丰盛,席面上鱼,寓意吉庆有余;上鸡谓之大吉大利。食之前,要先给神佛、祖先上一碗供饭、年糕和水果。供饭是一碗米饭上面放红枣,插上红纸做的石榴花。供年糕则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除夕之夜孩子们多穿戴新衣帽,女孩头上还戴红绒绢花,三五成群地在街上放鞭炮,打灯笼,唱儿歌。孩子们唱着:“打灯笼会儿,转悠悠,今年打水,过年收(意思是年前浇地,到时庄稼丰收)”;“打灯笼会儿,发财啦,金马驹家来啦”等儿歌。街头卖糖墩儿、糖果的商贩一夜不停。午夜2时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拜祖宗,酹酒祝福。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全家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这一传承千年的习俗,蕴含了长辈对晚辈自上而下的关爱。“和传统习俗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近些年来在不少城镇兴起的晚辈给长辈压岁钱。其原因是旧时老人是一家之主,掌握家庭财权。现代社会年轻人掌握财权。年轻人平时要赡养父母,春节期间更应该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压岁钱,既能表达感恩之心,这也是传统春节文化的核心,又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敬畏之心,唤起了人们的尊重意识。”给老人压岁钱是子女表达孝心的一种形式,在生命教育越来越缺乏的现代社会,让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是特别适合在家庭中推广的新民俗。
大年三十晚上,女人们还要忙着包初一的素饺子。宁河多数百姓有吃素馅饺子的习俗,据说是祈求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这种素饺子的馅有面筋、香干、鸡蛋、白菜、粉皮等等。包饺子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摆饺子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行一行的,叫路路通,意味着未来的财运通达;还一种摆饺子的方式叫摆圈,9个饺子摆一圈,圈福,把福气圈住。
待天将亮时还要煮饺子上供,焚香叩拜,并在此时将供奉的全神神马儿焚化,俗称“发大纸”。据说是送全神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将新的灶王神马儿重新供在灶王龛内。此时家家放鞭炮,成为人们祈福求顺的一种表达方式。
除夕祭祀是传统节日祭祀的重头戏,人们通过对天地诸神与祖先的祭祀礼拜,在人与自然万物及祖先之间建立起联系、沟通的桥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人心的安定与社会秩序的稳固。对自然的敬畏与祖先的崇敬,在传统社会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即使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有这样一份虔诚。自觉保护和弘扬春节传统文化。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是宁河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旦等,俗称“大年初一”,《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元旦”,庆节、祀神、祭祖、拜尊,长幼以次相拜,又亲友交相贺,谓之“拜年”。一大早,先要上香叩拜祖先遗像。在世的祖父母端坐在八仙桌两侧的太师椅上,男左女右,(依长辈方向)子孙依次磕头。父母及伯、叔父母,则坐在东西两侧茶几两旁的小号太师椅上,儿女、子侄依次行礼如仪。平辈间再相互拜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戴一新,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拜年时要作揖叩头说吉利话。相识者不论亲疏,途中相遇必相互作揖请安为礼,互道“过年好”、“见面发财”或“恭喜发财”等吉庆话互致问候。 1911年辛亥革命后,拜年流行鞠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见面拜年行握手礼。这拜年的活动一直延长到正月十五,还说拜个晚年。
盘点时宁河正月里的禁忌,也叫“老娘们儿例儿”,大多禁忌都在正月里。因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喜欢把正月看做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预兆。所以过年时时要留意着哪句话说得不得当,凡是“破”“坏”,“没”“死、“鬼”“病”“输”“穷”等字眼都忌讳说。还有正月初一初五不许动刀剪,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正月不买鞋”、“正月不剃头”。这两句谚语也反映出宁河的民俗事象。
出嫁的女儿在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的灯,不然会妨(轻音fang)死娘家人。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身、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年三十和初一切记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碎碎(岁岁)平安”,以破解为吉。
过年时,还有“老例儿”规定,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在百姓们看来,这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要是让人掏了,可能一年里都有被“掏空”的危险。所以,旧时大年三十辞旧迎新,对穷人来说也是个“关口”,俗称“过年关”,因为讨债人的惯例都是年前讨债,若负债人挨过这一天就等于逃过一关(宁河“老例儿”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不讨债),有了至少半个月的缓冲余地。欠债的趁着过大年先喘口气,催账的却盼着早一天过正月十五,这也就应了民间的那句俗话:“,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后改为7天,各机关、学校、慰问、联欢等庆祝活动。在农村仍多沿袭旧俗,但已很少有从事祭拜神灵等活动。多数家庭中晚辈只向长辈致以问候祝福,不再行叩首旧礼。传统的春节礼俗开始有所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刚刚结束多年的战乱,人民解放了,好日子终于盼到了,精神上的解放让人们早已忽视了当时物质上的匮乏,人们踩着高跷,扭着秧歌,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爆竹声、锣鼓声彻夜响着。让人们觉得这是有生以来过得最热闹的年。
20世纪50年代过春节准备年货,特点是以吃为主。所以无论是国营零售店和合作社,还是公私合营大食品店和小铺,不仅货架上的年货堆得满满当当,店里的顾客也是人挤人,人挨人。鲜美的水果、传统糕点、干果海味、扒鸡烤鸭这时最为抢手。糕点在当时都算“奢侈品”,即便过年,每户也就买上一点儿。那个年代,人们特别有幸福感。过年的时候,买肉也好,买衣也好,看电影也好,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从前我想都不敢想呀”。
1954年,宁河县农村普建乡村剧团已达105个,春节期间各乡村都要唱大戏和举办文艺晚会演出,“高跷”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丰富多彩。
20世纪60年代初过春节,典型的景象是:各村生产队的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贴上新春联,挂起毛主席像,大街上张挂着五颜六色的标语,当时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油肉等食品需要统一发的票证、购货本供应。大多数家庭都比较贫穷,平日里吃的穿的都很差,所以孩子们异常渴望过春节。各家各户攒了一年的布票,过年时都要给孩子们做一件新衣服,大年三十早晨醒来,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孩子们就跑到院子里放鞭炮了。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炮。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炮可是孩子们的宝贝,在那个年代,许多家庭平日里没有零花钱,过年给孩子们买一挂100响的“干草节”和十几个“二踢脚”就算过年了。100响的“干草节”从初一要燃放到十五,所以,孩子们舍不得燃放,每次只舍得拿几个出来过过瘾。大多数家庭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馅饺子显得分外香。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公社干部便到烈属和军属家里贺年。男女社员们挨门串户,互相拜年。
20世纪70年代初过春节,流行“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春节之际要狠抓革命,猛促生产,这叫“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要吃忆苦饭,春节娱乐主题也比较单调。到1977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春节文化活动也丰富起来,有文艺晚会、业余剧团、花会表演、甚至有了内部电影。并且可以看到多年后重新露面的《刘三姐》、《桃花扇》、《李双双》等国产电影。时代话语渐趋轻松,春联由最初的豪言壮语变得渐渐具有传统味和生活色彩,老百姓互相拜年也多了家长里短的寒暄客套。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过春节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平时想吃什么,到市场上就买,弄得人们反倒不知道过年该吃点什么好了。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彩色电视机成了生活中的紧俏货。大年三十,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夜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当代人挥之不去的一份“过年”情结。从1983年开始,春晚陪伴着宁河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除夕之夜,春晚辞旧迎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守岁”方式。称之为“新民俗”。
20世纪90年代过春节,忙碌一年的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很难见到大包小包的“吃物”了,平日里也是吃大鱼大肉和海鲜品。现在必备年货是金童玉女、财神爷和大大的福字。过去春节期间餐馆、酒店最常见的“春节休息”的招牌见不到了。春节家宴设在餐馆酒楼,与其在家一通忙活还不如在餐馆里踏踏实实吃一顿成了一些家庭的新时尚。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春节从旅游淡季变为“黄金季节”。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过年方式,纷纷趁着长假举家外出旅游,去寻找另一种过年的乐趣。过个团圆年的观念正在悄悄改变。进入1999年,拜年的形式开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新年恭贺外,人们也用电话、手机短信的方式给对方送去节日的祝福。电子贺卡在悄然流行。
进入21世纪,亲人团聚还是人们过年的主流,过年回家是背井离乡的人们心中不变的情结,一到年根底下,全国各地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和全家人团聚。老一辈的人依然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传统习俗,贴春联、福字、年画,吃年夜饭,祭祖,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给压岁钱等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仍然在民间延续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保持传统风俗的同时,也给传统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一些新的民俗。
正月初二
旧时家家户户都要供财神,烧香扣头。把财神当吉祥神来供奉和崇拜,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富裕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心理。这天清晨,年青男子到河里或井里去挑水,挑到家门口时,在门前喊“进财进水来了”把水缸挑满,比喻白花花的银子到家。同时把写有“真正大金条”的纸条贴在芦苇柴禾上,放到自家院里或立在门前,表示“送财”(谐“柴”音)。这些习俗都寓意新年财源不断,一年内有财可发。
这天吃过晚饭,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祖宗仪式有正月初五送祖宗的。晚上人们上供、烧纸、磕头,鸣放鞭炮。接着把祖牌位存起来。现今,民间有的家庭仍沿袭“敬财神”的习俗,只是送柴送水的事象已不存在了。而初二出嫁的闺女携夫、子回娘家则成为定俗,并戏称“姑爷节”。
正月初三
传统习俗中要吃合子,而且要供财神。自初一至初三,民间传承食俗曰“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初三吃合子,与饺子皮、馅相同,但用两个圆面片合成,取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之意。
人民欢欢喜喜过了大年,正月初三,各乡镇村民除走亲访友互相登门拜年,还有就是开始搭台唱戏了,村村唱大戏,伴着春节的吉庆,使人们在整个正月里,都是欢声笑语。
早在8世纪初,宁河县境内就出现了民间评剧艺人的演出身影。是中国评剧发祥地。2008年宁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评剧艺术之乡”。每年正月村村唱大戏,被当地民间艺人世代传承而流传至今。已成为宁河县年文化习俗之一。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此后,过年的一切禁忌全打破了,所以叫破五。在民间视为过小年。这一日,家家多吃肉馅水饺,剁馅寓为“剁小人”,包饺子意为“捏住小人的嘴”,免一年口舌是非。因为在中国,人际关系最不好处,常有“小人”在各种场合搬弄是非、制造矛盾,小则家庭不和,大则影响或阻碍一个人的前程,因此在新的一年开始,“捏小人嘴”是必不可少的。煮饺子时要格外小心,以防饺子煮破,煮破了则意味着一年内琐事太多。这是为自己和家人祈顺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从早到晚,鞭炮不断,视为“崩小人”。
正月初七
初七为“人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宁河人旧时在这天要吃小豆腐,说是可免偏头风。此俗民国后就消失了。
正月初八
按旧例,为买卖开张日子,家住外地的店员都在这天赶到。初八日各店铺门面要刷洗一新,放鞭炮,明牌匾,挂旗幌,张灯结彩,意寓开张大吉生意兴隆。掌柜的要安排吃一顿好饭,宴请店员。旧时居民吃合子,谓之“合子加八,越吃越发”。
正月初十
早晨看天晴天阴。天晴,下半年风调雨顺;天阴有雪,下半年气候不正常。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现代产业园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