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937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宁河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古韵丰厚的名城,历史文化遗存可以追溯到战国和西汉,称为漕运名城的文字记载肇始于东汉,原名储粮城,简称“粮城”。五代乱季刘仁恭为附讳“大梁”王号,将“粮城”篡改为“梁城”。明初设“梁城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宁河县,成为县治中心。梁城古城的兴盛,在《光绪顺天府志》有记载:“宁地(域)面海负山,左控雍奴(七里海),右跨无终(玉田),潮河(蓟运河)自蓟(蓟州)趋海,逶迤环境,中有爽垲(高埠平地)一曲,民繁廛聚,先为梁城守御所。”以大河围城的这块风水宝地,因清初盛世杜立德这位良相的出现,使“梁城”成为“一方善土”的“仁义之乡”和“长寿之乡”。大学士杜立德受盛世康熙皇帝的恩泽一直影响到后世,这段历史就是这座名城的人文史书。
  杜立德,祖居梁城(今宁河镇),明末进士,儒学底蕴丰厚,为顺天府明末第一人才,经荐良举贤入清朝为官。先后在都察狱法三司、中央六部和内阁任要职40年,其中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14年,在清廷中枢内阁处理朝中机务,深得皇帝赞赏,为康熙盛世建树了一定的历史功绩。清朝经历了一个由农奴制社会向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半殖民地社会的转变过程。清兵入关,建立的众多法令,把旗人的农奴制带到中原,明显的是“圈地”、“投充”、“剃发”、“逃人”法等,代表了社会倒退的落后生产力,从而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如何缓和民族矛盾和平定反清复明势力,是杜立德在辅佐朝政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虽处于两朝幼主登基,多尔衮、鳌拜集团专擅朝政的复杂历史时期。但他提出的政见,由于能够较好解决各方面的矛盾,因此,多数被皇帝采纳。
  他身居谏官,“居谏垣,弹劾不避权贵”。顺治初年就挺身而出,弹劾依靠多尔衮的奸贪大学士冯铨;为改变满人对汉人的歧视和压迫,他主张以封建儒家学说治国,其理论灌输应由皇帝做起,于是请旨为皇帝设经筵讲学授课制度,并被采纳执行,这对顺治、康熙两帝接受儒家学说和程朱理学,推行满汉一体的民族政策,改变奴隶制社会的落后腐朽制度,意义深远。他在谏官任上首陈治平之道有三:“曰敬天,曰法古,曰爱人”,陈述天子为人臣之君,首先要一日三省吾身,修德明理才能治理天下,才能受到万民敬仰;主张借鉴古代法制,让法昭于百代,让法合于儒家伦理才能掌权,并随着时代发展“而后能创”。他倡导爱民,正是儒家学说“仁爱”的核心,主张对百姓“皆宜一视同仁,弃短取长,无分新旧”。
  杜立德在刑部尚书任上,把“尚德缓刑”视为“爱人”。他爱憎分明,法理掌控有度,在善与恶、罪与罚的界限上尺度分明。对贪官污吏,反复无常的叛臣、叛将和残害忠良、百姓的恶人力主严办,但对寻衅自己的无赖子却能用仁爱之心,将其感化成善民。他在户部尚书任上,反对旗人圈地,敢同满族权贵斗争抗衡,彻查清理土地,主张赋税公开,清理漕运积弊,提倡减赋为民。在礼部尚书任上,满族尚书因系鳌拜死党遭斩首之祸,杜立德不趋炎附势,暗同阴谋专擅集团斗争,力伸正义,反而拜内阁大学士。平定三藩的重大战事,历时八年,杜立德在内阁决疑大事,“向皇上密授方略”,草拟制策、颁诏、圣谕,招集群臣共商军机大事,“立德之功居多”。他主张兴学明伦,从基础上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居相位十余年,皇上恩礼优厚,凡国家大典礼,重大政事,多属其制定”。他经验丰富,博学多才,是清初“四大才子”之一,为当时诗词界的楷模,同丰润县文学世家曹雪芹的先祖关系密切,常以文会友。杜立德为康熙版《宝坻县志》题写的八首八大胜景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墨迹。
  在明清交替的乱世漩涡中,能在清廷中枢机关任职40年,并洁身而退,这是难得的,也说明集儒家之大成者——杜立德确实是一位良臣。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梁城”宁河镇这位杜阁老的德高善下,仁爱待人之风,家喻户晓。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代良相的盛名日趋变淡。“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墓地被挖掘,随后,被挖的大量文物贱价销售,如今已荡然无存。作者及同道人为使杜阁老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并让其在开发开放的大潮中发扬光大,经多年奔波,埋头著述,终成此书。此书的付梓,如使一代良相杜立德的功业和品德能够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中得以借鉴,将是对作者以及众多仁人志士的最大慰藉。
  编者
  2011年5月

知识出处

清初良相杜立德

《清初良相杜立德》

出版者:天津古籍出版社

本书主要讲述杜立德的个人事迹,内容包括:梁城阁老;初登仕途;倡议经筵;反对圈地;改革朝仪;推行鞭法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