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议遭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侍郎廉兆纶》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865
颗粒名称: 奏议遭拒
分类号: K249.305
页数: 2
页码: 89-90
摘要: 咸丰皇帝拒绝了廉兆纶和陈鸿翊关于加强北塘海口防御的建议,并最终撤除了该地区的防御设施。这是因为咸丰皇帝希望与洋人和平相处,不希望与他们交战,因此只是做了表面上的防御措施。廉兆纶早就预见到了英法联军可能乘虚而入的情况,但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最终,英法联军攻占了北塘海口,并进一步侵略了天津和北京,使清朝政府不得不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廉兆纶因不被重用而受到冤枉,而清政府也因此失去了一位有才识和抗敌心志的重要人物。
关键词: 奏议 清代 廉兆纶

内容

廉兆纶家居宁河,并与北塘籍御史陈鸿翊有亲姻关系,系同年,同朝进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之前,二人都主张加强北塘海口的防御。因为他们十分了解滨海地区环境,北塘海口一旦失控,从陆地可以包抄大沽炮台后路,到那时战局将出现危情。认为敌人从水上来,在陆地无立足之地,必不可能坚持长久,我在岸上布重兵完全可以阻敌登陆。这二人都主张组织团练和海上编漕运水手练勇进行抗敌。但这些良策都被咸丰皇帝所拒。最终还是撤除北塘海口的防御。
  其原因,以咸丰皇帝为首的主和派,不希望与洋人交战。所谓防御只是做个样子,即便有御敌良策,也改变不了清政府对外“柔远”妥协求和的政策。廉兆纶早就看出,美、俄朋比为奸,侦察北塘防御实情,助英法联军乘虚从北塘登岸。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实际渤海湾的大沽口,北塘口己被英法联军封锁。从山东转大沽口的漕船被阻于山东。此时命廉兆纶不要把米船运到天津。而对洋人仍然持安抚态度。在五月九日给军机大臣的上谕中,晓谕洋人,“使知天津设兵,并非为防伊国,实因沿海重地,恐有盗匪骚忧,不能无此防备,尔国亦当体谅我国,不能因两国和好,即为撤防。”五月二十三日,洋人得寸进尺,递照会要挟撤去北塘防堵用具。要求将拦河铁戗等物撤去,“如不撤去,该提督自行带人拔取。”清朝政府空出北塘海口,让洋人从此口岸登陆进京,早在计划之中。早在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二十日,军机大臣寄钦差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那,妥于洋人筹商,并剀切开导,如果事在情理,真心戢兵,但于中国无伤者,定可允准,不必更生疑虑。桂良等,经朕特简,务须慎持国体,默察人情,除非体相干各款外,其有应行便宜行事之处,即著从权办理。”此前,廉兆纶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中提醒警惕洋人意在兴兵的缓中之计。“逆夷内犯,故为迁曲无厌之请,以援我兴师致讨之谋,屡遣重臣,几经往复,而夷船己越津门而北,逼近京畿,议者仍主抚绥。”这让廉兆纶焦虑万分。后由惠亲王绵愉等议复廉兆纶的本章,还是没有加强北塘海口的防御。相反,并于咸丰九年全部撤出北塘海口的防兵,给洋人登岸,建立陆地大本营创造了条件。
  咸丰十年(1860年)五月,英法联军的海上兵力集结完毕,在山东登州海口准备长驱直入北塘海口。据《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载:“至今岁庚申五月,英夷由广东至山东”。“至六月上旬,遂入寇天津。大小船只百余只,该夷并闽粤各匪不下二三万人。传言带兵饷银钱可支三年,刀矛火器多而且精。……先至北塘口停泊。此处僧营仗有地雷。夷人获一沙姓者,询知确实,即时将地雷挖去,整队上岸,伤民居数千家。是时僧邸意在决战,而朝中惠、怡、郑三王及肃顺等,意在必和。上意竟为动摇。相持日久,迄无定见。”(钞本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载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北塘失守,是清朝政府拱手相送的。英法侵略军自北塘登陆,包剿大沽炮台后路,海陆夹击,攻陷大沽,后陷天津,仅二万多洋兵,竟长驱直入京城,一路焚惊残杀,火烧圆明园,清王朝皇室逃往承德,从此清政府同英、法、俄、美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铸成千古遗恨。一意力主抗敌,处心积虑救国的廉兆纶,也在这乱世之秋,受勇目敲诈粮商无端牵连,而蒙屈革职。正如后人为之叹息,其才识良策不得施展,完全是清朝气运之衰。

知识出处

清代侍郎廉兆纶

《清代侍郎廉兆纶》

出版者:中国文化出版社

该书从多方面记述了宁河县籍侍郎廉兆纶的一生,史料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对地方史研究和历史文化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廉兆纶
相关人物
陈鸿翊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司马法》
相关作品
《六韬》
相关作品
《孙子》
相关作品
《吴子》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