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代翰林书法家戴彬元》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827
颗粒名称: 治国之策
分类号: I023
页数: 5
页码: 86-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戴彬元在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的殿试“策对”中,提出了治国平天下之策,其中包括巩固边防要重视农业和推崇节俭尚德之风两个方面的内容。他认为,边防的稳固需要依赖农业的发展,而国家的治理则需要节俭和修德。他通过引用历史上的经验和文献资料,表达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良策,希望能够帮助清朝国家强盛。
关键词: 戴彬元 边防 农业

内容

封建社会科举殿试中的“策对”,是皇廷取仕的一种考试形式。光绪六年(1880年),满清政府内患外扰,朝政积弊极深,光绪皇帝虽有重振朝纲、励精图治之心,但朝政大权完全掌控在慈禧太后顽固派手中,虽有良臣谋士,也不能有用武之地。当年的“殿试”,只是沿袭旧制,走走过场而已。戴彬元在策对中提出的治国平天下之策,在今天看来,是积极进步的,这是我们分析戴彬元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
  一、巩固边防要重视农业
  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本经”的思想由来已久。戴彬元在殿试“策对”中称:“讲武,务在明农。”“以固边,则吾农互重也。”这里虽然没有讲明农业的基础地位,但他以朴素传统的思想认为,国防固边离不开农业,“务在明农”,就是务必把农业摆到显要的地位。
  怎么才能把巩固边防同农业联系起来呢?他例举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献策于皇上。
  他说:“制策,又以黄帝经土设井,寓兵于农之法兴。因详考西域水利,以及前代营屯之法。臣案,古无所谓屯田也,自汉文帝用晁错议,募民耕于塞下;武帝通西域,踵行之屯田渠犁厥始肇。”这就是说,制定国策,要效法黄帝搞井田制那样,把兵防和农业寓为一体,使国家兴盛。据臣考查,西域边疆的水利,以及前代营田屯耕的作法,都是西汉文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招募民夫在边境营田屯耕。到汉武帝时期,仍然执行这项政策,这是营田屯耕之法的开始。他这里举出晁错,因为晁错是西汉文帝时期的智囊大臣,他“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主张募兵充实塞下,积极防御匈奴之攻掠。”晁错的“屯耕戍边”的著述很多,有《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言兵事疏》等传世。
  戴彬元精通文典,在“策对”中例举:“唐之营田大使,则皆西域所置屯田之官也。”他说明盛唐仍然沿袭西汉的政策,把农耕和边防结合起来。他特别以西域为例,说:“唐兴置营田,有谓民耕为营,兵耕为屯田者。然唐襄州营田,不限兵民,皆取给用,则屯不独兵矣。西域屯田,汉唐最多。如吐鲁番之广要城,在元曰火州,在唐曰安乐,汉之柳中城也。又苦峪城断碑,有大兴屯垦荷锸如云之语。亦唐代开屯之遗迹。然则屯田备边,无调遣之苦,无转输之劳,诚万事永赖之良规也。”
  从上述例举唐朝承袭汉朝的作法,使西域边疆永固,兵丁无调遣之苦,军粮无转运之劳。可见戴彬元是想用历史上行之有效的经验,巩固边防。他力主“固边强农”,恢复和继承汉唐以来的戍边屯垦制度。这其中原因是,自咸丰十年(1860年)洋兵入侵,割地赔款,建租借地,洋人已深入中国腹心,清朝江山和中国的命运岌岌可危。不仅是像戴彬元这样学识渊博的翰林官,就是普通士人也能看清满清八旗兵制的腐败,庞大的军费开支,养活这些满洲贵族兵,毫无战斗力,疆场败绩累累,戴彬元的强国良策,就是针对时弊而言的。他认为,如果皇帝采纳这些建议,使兵民结合,屯垦戍边,边防的军粮可以自给,战时也无需调兵遣将。国家富强起来,就像他所说的:“以振人文,裕千仓万箱之储,以防边圉(边境)。”于是他恳切地说:“臣尤伏愿我皇上治益求治,新又日新。”他多么希望国家人文兴旺,仓储充裕,边防稳固,确保国家平安,风气好转,形势日新月异。但是,他也深知,此时朝政腐糜不振,恐所献之策为皇上所忌,所以他说:“臣未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自认学疏才浅,愿冒皇帝的威严和欺君的罪名,以忐忑的心情接受可能招致身败名裂的风险。可见其言没有趋炎附势之嫌。
  二、推崇节俭尚德之风
  满清王朝晚期的奢靡之风,如同蛀虫,将使大厦倾覆。试想,咸丰十年(1860年),区区两万英法洋兵,竟然使数十万清军弃城失地,如飞蝗逃窜,皇帝和朝臣弃都西逃,圆明园被焚之一炬。如此国耻,每个有爱国之心的学子,都会痛记在心,有如芒刺在背。可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满清贵族政府,却依然骄奢淫欲,挥金如土,过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戴彬元忧患国家江山社稷,针对时弊,在“策对”中提出尙德节俭、移风易俗之策,其意义十分深刻。
  他说:“制策又曰:自古求治之主,罔不躬行节俭为天下先。爰考及诚伪之辨,此尤易俗移风之首务也。臣谨案,逸《周书》曰:不为骄奢,不为糜泰;《左氏传》曰:俭德之共也。是岂谓爱财惜费如葛履山枢之俭俗哉。盖国奢示俭,国俭示礼。先王之所以以善更化也,图匮于丰,防俭于逸。先王之所以谨细微也,夫三代以上,士阶茅茨,而天下不以陋,菲衣恶食,而天下不以为啬。”
  这一段精辟的论述,其意思是,制定国家政策,都要借鉴历代先王节俭求治的经验,凡自古寻求治国的帝王,没有一个不是身体力行节俭风尚的,都把节俭放在治国的首位。真的假的,从历史上考证,都把移风易俗放在首位。古人留给我们的《周书》上说:“不能骄奢,不能因国家太平了而腐糜。”《左传》说:“节俭与修德是一样的,是有共同联系的。”古人所说的“爱财惜费”,那就像穿着用草藤编织的鞋走崎岖的山路一样,从点滴处入手,逐渐养成艰苦节俭的作风。当一个国家开始出现奢华腐败的现象时,国家应该重视节俭,国家昭示的礼法,应该学习先王那样善于变化求新,移风易俗。图治在富庶时应想到贫困,太平安逸之时,要注重节俭,要居安思危。他认为有成就的先王,都是谨慎地从细微处注意节俭的。古人说,三代以上住土屋茅草房,天下人不以为简陋;穿单薄的衣服,吃粗茶淡饭,天下人不以为吝啬。
  为了详尽说明节俭治国的道理,他还例举了古代帝王的节俭范例。说梁武帝一顶帽子戴好多年,唐文宗的一件衣服洗多少遍。他说为这都是崇尚推行克俭之风。
  三、科举取仕应注重考察
  戴彬元在“策对”中论及考察使用人才时认为,用人的方法虽然不同,但主要是“考行、听言两途。”他认为考察行为是首要的。而且考察人的人,首先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要感情用事,要秉公办事,才能分辨忠奸,在用人方面才不致出现失误。
  他说:“夫用人之法虽异,大要不出听言、考行两途。而考行究为首务。是以虞廷奏试,虽兼言功而皋谟载采,专尚有德。陆贽曰:録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择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然人有隐其长,饰其伪者,尤不可以不查。司马光云:求之毁誉,则爱憎竞进,而善恶混淆,考之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欲矫饰其弊。莫如苏轼所云:知人之法在于责实者,何德于事而已矣。”
  戴彬元引述唐代大臣陆贽和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之语,言及取仕要重视事迹考察。朝廷考试,虽兼听言论和注重功名,仅凭高谈阔论取人,这是有缺陷的。因为人有两面性,有时人的长处显现不出来,有时巧于伪装,其短处很难发现。要在善恶混淆中“考之功状”,就是考察业绩状况。那些为了当官,“巧诈横生”,粉饰自己,矫饰其弊,使人不容易看出其真伪。这正如苏轼说的,“知人之法在于责实。”把德与事联系起来。在选人方面,他继续例举:“如汉昭烈之于诸葛亮;唐太宗之于房杜;宋太祖之于赵普。皆决于立谈之,顷终身用之而不疑,此非常之才,一载千遇。”
  这就是说,刘备“三顾茅庐”,亲自拜访,登门问计求教;唐太宗李世民把房玄龄当谋臣,制定律令选拔人才,利用大臣杜如晦和房玄龄合作,共谋策动“玄武门之变”;宋太祖赵匡胤任用赵普为宰相,协助太祖制定“先南后北”统一中原的方略,又提出一系列集权政策。这些非常人才,都不是用考试的通常之法选取的。都是在实际中考识认识的。
  戴彬元认为,人的忠和奸,是不好识别的,它寓于“几微之间”;“贤佞之分,混淆在似是而非之中。”看人,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而要持审慎态度。他认为,历史上一些很贤明的人,在用人方面也有失察的时候。他说:诸葛亮而失之于李严、马谡;以李泌而失之于窦参;以司马光而失之于蔡京。此虽贤者之偶过,亦可见知人之非易易矣。这就是说,那些善于用人的良臣,选人时都偶然犯有失察的过失。可见,要考察一个人,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从上述言论分析,戴彬元反对清代推行的华而不实的学风。在他任京官十八年后再考取举人和进士的功名,他对封建社会仅凭科举取仕的弊端有切身体会。策对取仕的言论,应该说是他的肺腑之言。所以在策对开始称:“臣闻典学(指规范的教育制度),所以勅几黜华(废黜华而不实),所以崇实兴贤,斯能辅治。”他主张崇尚实事求是的学风,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人才的教育兴旺。

知识出处

清代翰林书法家戴彬元

《清代翰林书法家戴彬元》

出版者:中国文化出版社

本文介绍了清代翰林书法家戴彬元的生平事迹和书法成就。文章详细描述了他的家世背景、学业成就和进入官场的经历,以及在政治、赈灾和书法方面的贡献。同时还介绍了一些与他相关的人物和传说。文章以生平简历为主线,通过不同章节展现了戴彬元的多方面才能和影响力。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彬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