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回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757
颗粒名称: 家属回农村
分类号: K825.2
页数: 3
页码: 30-32
摘要: 这段文字描述了1962年党的号召干部家属回乡务农的情景,作者一家七口人面临是否回乡务农的选择。大多数人选择只让年迈的老人转为农业户口,而作者的父亲刘九华决定将年迈的母亲留在城里照顾,让正在上学的大儿子和大闺女留在城市,而作者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则加入了农村生产队。作者一家在农村过着艰苦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年幼的二儿子也开始帮忙干农活。刘九华深知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他常常勉励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并在夜晚抚摸孩子们来表达对他们的爱。
关键词: 刘九华 回忆 革命经历

内容

1962年,党号召干部家属回乡务农,这个号召一发出,涉及到的人们反响很大。当时我们全家7口人,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4个孩子,已经搬到县城10年多了,全是城镇户口。那时候城乡差别是很大的,居民户口很叫人羡慕的。说心里话,要是把老人们改成农业户口还好说,可谁都不愿意把自己孩子转成农业户口,因为这是关系到孩子以后前程的大事。当时政策规定,只有正在上学的干部子女才可以留下。当时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只把年迈的老人转成农业户口,或者象征性地转出一两口人就应付过去了。可刘九华却没有这样做,他觉得自己的老母亲年事已高,已经没有劳动能力,转出去会给社里增加负担,于是就留在自己身边侍奉,没有入社;正在上学的大儿子和大闺女符合留城条件,也没有入社;让我带着6岁的二儿子和3岁的二女儿加入了芦台镇东方红生产队,我们娘儿仨成了地道的农民。那时候农村条件很苦,完全靠工分吃饭,可我带着两个孩子挣的工分就不够娘儿仨的开销,年终还要拿他的工资补贴给队里。为了生活,我的二儿子刚满15岁就开始和我一起干农活,挣工分。对于我们这些历经磨难的人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他深知孩子还小,承受能力有限的,就经常勉励孩子说,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会让你们成长得更快更好,其实在他的心里是很心疼孩子们的。趁着夜晚孩子们睡熟的时候,他总要摸摸这个,又看看那个,来抒发对孩子们的爱。
  1968年10,月大闺女刚刚初中毕业,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宁河县造甲城公社傅台村下乡落户。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要到乡下种地,我是一百个放心不下,记得在为她送行的那一天,我是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的,再看这个当爹的却拍着她的肩膀,一直重复着一句话:“孩子,你是干部子女,到那儿要好好干,一定别给爹妈丢脸。”大闺女的确很争气,不仅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还很能干。像种地、插秧、收割这样的农活都能干,每到冬天还和男人一样到苇海钐苇子,她在农村一干就是5年。回家探亲时总是怕我们惦记,所以是报喜不报忧,她讲起农村的奇闻轶事,还有知青们助人为乐的事情却是住不了嘴,这也让我们少了许多牵挂。她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表现,取得了选调名额,于1973年考入蓟县师范学校。
  提起我的5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是靠九华的关系参加工作的。大儿子从县城附近的大杨村合作社的店员干起,一干就是十几年;大闺女下乡当农民,师范学校毕业统一分配的工作;二儿子15岁开始在农业社务农,18岁当兵,转业后按政策顶替他爸参加工作;二女儿高中毕业,先是亦工亦农,后来才转成正式工;老闺女是毕业分配的工作。后来每当我俩在一起聊起这5个孩子们的成长经历时,他总是真诚地对我说:“我这一辈子光顾着工作了,孩子们在我不经意间就都成人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其实,我知道这是他在鼓励我,因为我努力做到的,正是他一贯要求的,孩子们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关键在他啊!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第二集

《红色记忆第二集》

本书记述了宁河区革命历史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了刘九华、田茂、李亚光、五次剿匪战斗、端炮楼、擒拿土匪、童年生活、保卫谈判、海防守备、抗震救灾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学珍
责任者
霍玉香
责任者
刘九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