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儿跑敌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750
颗粒名称: 抱儿跑敌情
分类号: K825.2
页数: 4
页码: 10-13
摘要: 这段叙述描述了1946年至1948年间作者作为八路军家属逃亡生活的经历。由于国民党还乡团的搜查,作者和家人不得不频繁地躲避。他们选择藏身在七里海的苇海中,虽然相对安全,但生活条件艰苦,作者也因此患上了内痔病。在南下途中,由于病情严重,作者无法跟随大部队,只好留在地方工作。作者的婆婆为了保护刘家的根,让他们母子不要在家住,逃离得越远越好。在逃亡期间,他们不断穿越偏僻的地区,遭遇了讨伐队的搜查,但得到了当地好心人的保护。最终,他们安全回到了娘家,直到解放后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关键词: 刘九华 回忆 革命经历

内容

1946年,日本鬼子不见了,又来了国民党还乡团。西塘坨村离潘庄国民党军队驻地很近,所以他们隔三差五的就来搜查。我家作为八路军的家属,遭他们查抄搜捕,也就越来越频繁。国民党还乡团扬言,谁抓住刘九华赏官金3万,抓住他儿子也有重赏。那时刘九华根本不着家了,白天与敌人周旋,晚上就躲进“苇海”休息,苇地就是床。“苇海”就是我们现在的七里海,它宽七八里,长几十里,不熟悉地形的人进去以后,很容易迷失方向走不出来,因此藏在“苇海”里也就相对安全些。但在“苇海”过夜是很遭罪的,蚊虫叮咬不说,那是湿地,长期睡在湿气重的地方,很容易落病,他就是在那个时候落了个内痔的病根儿,每次大便都要流一大滩血。后来大军南下的时候,他病得正严重,所以没能跟上大部队南下,只好留在了地方工作,据后来人讲南下没走的他们22人,成为我县解放初期供销战线的基础力量。
  那时我刚生下大儿子几个月,婆婆说要保住刘家这条根,不能让敌人抓去,让我们娘俩不要在家住,赶紧走,离家越远越好。从那年开始我只能自己抱着儿子跑敌情,每次出去至少两三个月,最长时达小半年,一直到1948年底,天津快要解放时,我们娘俩才结束了这种逃亡的生活,这段时间长达两三年。
  我的记忆中,第一次跑敌情时,我们娘俩儿是坐着马车走的。那是1946年的冬天,马车上坐的不只有我们娘俩儿,还有其他人,也是八路军家属。坐了大半天,到了一个村庄,赶车人让我们下了车。后来知道,这个村子叫杨宇庄,听说离宝坻黄庄很近。由于坐了大半天车,大家又渴又饿,下车后分头到老乡家讨些吃的。我去的这家,一家人都很善良,家里的女人看样子有40多岁,她一边帮我斟水,热吃的,还一边和我唠嗑儿,问我是哪个村的,大冷的天为啥抱着这么小的孩子出远门。当她得知我的情况后,挺同情我们娘俩儿的,就跟我说:“闺女,天这么冷,孩子又这么小,你就别再走了,先在我家住着,啥时候安定了,你们娘俩再回去。”她还嘱咐我,千万不要说你是西塘坨的,有人要问你,你就说是我娘家侄女,来看姑姑了。我们娘俩儿大概在那儿住了二十来天。
  有一次,还赶上从黄庄来的讨伐队进村搜查,村里人大多都被赶到外面集合,讨伐队让各家指认各家人,是这家好心人保护了我,我成了她家串亲戚的娘家侄女儿,才没被抓走。讨伐队走后又住了两天,我还是决定离开。一来,兵荒马乱的,不沾亲带故,总给人家添麻烦;二来,也惦着回家看看。于是,我谢绝了这家好心人的一再挽留,抱着孩子走在回家路上。要进腊月了,天气特别的冷,冰天雪地的,因为离家时只带了一个小包袱,身上穿的也很单薄,又怕孩子冻着,拣厚一点儿的衣裳,都裹在他的身上。路很偏僻,很少遇着行人,我一个妇道人家,又抱着孩子,心里非常害怕,小跑儿一会儿,累了,前后左右看看,停下来喘口气,再接着走。一路上心总是“怦怦”地乱跳。就这样一路奔奔磕磕终于回到了西塘坨。我也不敢直接回家,先到本村二姨父爷家打探消息。二姨父爷告诉我千万不要回家,现在快到年关了,讨伐队三天打两头的往村里跑,你们家有当八路的,他们不会让你们家安定的,现在要是回家的话那是太危险了,你就先在我这儿住几天吧。我们娘俩儿又在他家住了一个来月,就连年三十,也是在二姨父爷家过的。大年初一,我离开了他家,抱着孩子回了娘家。临行时二姨父爷不放心,还让他的儿子送我们,走了一段路程,我担心遇到坏人连累了人家,就让他回去了。快到潮白河大堤附近时,我忽然听远处有人大声呼叫:“别再往前走了,别再往前走了……”那人的喊声特别大,当时我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事,就呆呆地站在那儿,一动也没敢动。不知咋回事,就在这时,怀中的孩子突然挣脱着哭了起来,我胳膊一软,顺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也伤心地哭出声来。一会儿工夫,那人跑了过来,亲切地对我说:“别哭,大嫂,前边是雷区,是区小队布的,专门炸坏人的,你还好停住了,要再往前走几步,踩上地雷,你们娘俩儿就没命了。”听了他的这番话,我不光是心跳,冷汗都下来了,连声道谢。那人还引着我们娘俩儿绕过雷区,把我们送到潮白河岸,我抱着孩子跑冰过了潮白河,终于有惊无险地到了娘家。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生活一直在重复着,有时偷偷摸摸回婆家住几天,只要一听到风声,立马抱起孩子就走。我去过黄庄一带,造甲城一带,俵口、北淮淀一带,还有现在的芦台农场,直到解放才过上安稳的日子。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第二集

《红色记忆第二集》

本书记述了宁河区革命历史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了刘九华、田茂、李亚光、五次剿匪战斗、端炮楼、擒拿土匪、童年生活、保卫谈判、海防守备、抗震救灾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学珍
责任者
霍玉香
责任者
刘九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塘坨村
相关地名
杨宇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