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敌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烽火硝烟的岁月》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620
颗粒名称: 跑敌情
分类号: K820.821
页数: 3
页码: 11-13
摘要: 文章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导致人们生活困难,经常下乡抓人、抢粮、抢东西,甚至烧房子。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人们只能提心吊胆地听着敌人的动静,随时准备跑出村子躲避。文章还提到了八路军想出的办法来防范敌人的突然袭击,包括安排内线、密切观察、及时报告等。其中,张学增和李振东被日本鬼子抓起来用绳子拴在马尾巴上拖着跑,导致身体一直病病殃殃的。文章旨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珍爱生命,同时也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三光政策 伪军

内容

那时候,日本鬼子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经常下乡抓人、抢粮、抢东西,甚至烧房子。人们都提心吊胆地听着敌人的动静,随时准备跑出村子躲避,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跑敌情”,也有的叫“躲讨伐队”。
  一听说鬼子汉奸从炮楼据点出来,村里的成年人就不敢在家里睡觉,都躲藏在庄稼地里去睡,身子底下铺个被子或铺条口袋。男的怕被日伪军抓劳工,女的怕被糟蹋了,党员、民兵如果被抓更是有生命危险的。但即便这样,很多村庄也没有躲过惨案的发生,很多人被抓去修据点、建炮楼,有的送到日本做劳工,还有不少党员、民兵被杀害。
  后来共产党八路军想出了办法:一是在敌人的据点安排内线,敌人一有风吹草动,要到哪里去,要去干什么,内线就给八路军通风报信;二是各村民兵、儿童团有专门传信儿的,敌人从据点一出来,就密切观察,一村接一村地传达敌人的行动信息,人们做好粮食坚壁和人员躲避的准备,常常叫敌人的讨伐、抢掠扑空。我哥哥马玉春,就是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我嫂子是黄庄的娘家,我哥就经常住在黄庄老丈人家。他老丈人家开着酱油铺,我哥表面是帮老丈人料理店铺,实际上是在那里收集日伪的情报,因为黄庄当时是日本鬼子的一个大据点,天津海光寺的鬼子经常到黄庄去。我嫂子叫吴桂英,非常了不起,特别有主意,知道我哥哥干的是掉脑袋的工作,不但不阻拦反而支持我哥哥,为了掩护我哥哥,她住娘家时,就左邻右舍地放风说我哥哥是来这里开店的。我哥哥搜集到情报以后就及时报告八路军,那时,我哥常接头的人叫牛焕新,这个人当时是八路军的什么干部我不知道,但知道牛焕新解放后当了宁河县武装部的副部长。
  不过,防范的再严也有突然的情况发生。记得有一次,日伪军从潘庄出发,到了离我村八里远的大港(读奖音)村时,村里的人们才知道,我们年轻人就开始往村外跑,一般我们都往黄庄跑,尽管那里是鬼子的治安区,但反而安全,因为敌人不会想到我们敢往他们统治的地方跑。我和民兵王永利、李树平等一大帮年轻人跑得快,很快跑过了小芦庄,临近了黄庄村。而个子矮小的张学增和腿脚有点毛病的李振东跑的慢,被远远甩在了后面,鬼子的马队追到小芦庄时,他们刚过小芦庄。鬼子先是抓住了小芦庄的伪保长,问他看没看见民兵八路的从村里跑过(小芦村是去黄庄的必经之路)。小芦庄的伪保长骗他们说,没有看见!见小芦庄的保长不说实话,鬼子恼羞成怒,残忍地用刺刀把保长挑死了,肠子都流了出来,然后向村西追去。因为鬼子是骑马,很快就追上了张学增和李振东,把他俩抓起来用绳子拴在马尾巴上拖着跑,把他们弄得血肉糊糊的了,看着他们气息奄奄的,也不像民兵八路的样子就放了。他俩虽然捡了一条命回来,但经历了这一场折腾惊吓,差点死掉,身体一直病病殃殃的。

知识出处

烽火硝烟的岁月

《烽火硝烟的岁月》

出版者:宁河区档案局

本书记述了宁河区离休老干部马宜春同志十多年以前写的回忆录,其中包括从“革命史料”“历史风貌”“民众生活”“重大事件”“社会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编研,以便更好地再现宁河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玉春
相关人物
吴桂英
相关人物
牛焕新
相关人物
张学增
相关人物
李振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