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米磨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81
颗粒名称: 碾米磨面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
页码: 300-3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碾石磨和碾子是过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这些工具由于使用年限久了,需要修理或重新制作,因此会有一些来自南方和北方的修理匠和杵磨人在村庄里出现。孩子们也会帮忙推小磨子,以备随时磨米、磨面、磨熬粥的渣子。生活中使用这些工具制作食物的过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关键词: 七里海 民俗文化 碾米磨面

内容

说起碾米磨面的碾子和石磨,七里海一带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有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记忆,甚至有一种亲切感、自豪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几乎在小的时候都帮家里碾过米、磨过面、推过小磨子。
  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磨,相传是鲁班发明的。鲁班发现人们吃米面,都是把米或麦子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费时、费力捣的又少,且捣出的面粉有粗有细,于是鲁班就用两块厚度相同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了磨。
  磨分上、下两扇。上扇可动,下扇固定,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磨膛的上下接触面都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下扇中间装有一个很短的立轴,用铁制成,即人们所说的磨脐子,以防止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上扇有两个磨眼,(小磨只有一个磨眼)供添漏需粉碎的粮食用,这样,谷物就会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到磨膛四周被粉碎,磨成粉末后,会从磨缝中流出到石制或木制的磨盘上。大磨有直径1.2米的,也有更大一些的,一头毛驴根本拉不动。各村常用的一般直径不到80厘米,两个人或一头毛驴就能拉动。至于小磨,一般直径也就是30厘米左右,一个人磨起来很容易。大磨一般是架在石盘或砖、坯垒成的台子上,一个村里会有三五个不等,基本是由拥有的人家管理,差不多都有磨棚,刮风下雨都能使用。而小磨几乎家家都有,放在笸箩里,在家炕头上就能使用,也方便农户人家的随时之需。
  碾子,也是用人力或畜力把谷物脱壳或碾成碎渣、面粉的石制工具。碾子一般都很大,大的千斤以上,小的也有数百斤,一般建在村的中央或方便大家使用的地方。几乎村村都有,各家各户有的不多。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很大,同石磨不太一样的是碾子必须架在石盘上,石盘下面是用砖坯垒成的台子。碾盘中心有一竖轴,连着碾架,架中装碾磙子,碾架外端的延长木作人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拉杆。碾盘和碾磙上分别由石匠凿刻有规律的纹理,以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加快碾压的速度。
  随着人们对石碾石磨加工粮食的使用,其配套的工具也相继多了起来,如筛面的箩子、箩床、筛子、盛面的笸箩、簸箕、撮子等,都必不可少。现在,这些东西有的在米面加工厂还可以看到,在各家户已经很少看到了。那时,这些东西有些破损,许多人家舍不得花钱买新的,就靠自己修修补补,实在不行了,就花钱请专门的修理匠来修。磨也如此,用的年号久了,原来的磨纹磨平了也要重新錾,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杵磨”。而修理匠和杵磨的都不是本地人。修理笸箩、簸箕的大多是南方人,当地人管他们叫“南蛮子”;杵磨、杵碾滚、碾盘的,多是北方山里人。记得小时候,每到农闲时节,那些南来北往的修理匠、杵磨的就会出现在七里海一带村庄,南腔北调的吆喝声,响遍大街小巷。北方来的杵磨人,会用他们粗犷雄浑的嗓音高喊:杵磨的来啊,杵磨的有……特别有趣的是那些南方修箩子、簸箕的,他们身上挂着一串似铜似铁的东西,走街串巷时上下甩动,产生很大的“哗啦、哗啦”的声响,并夸(读kua)声夸调、抑扬顿挫地喊着:“张麻……易箩哦……”,引得孩子们嬉笑追逐。尽管那时我们很小,听不懂他们的话,但一听那个“哗啦”的声音就知道是干啥的来了,有心的孩子会跑回家问问大人修不修笸箩簸箕的。而且,到现在,也还有很多老人对南腔北调的呼唤记忆犹新,不信可去问问老人们,备不准他们会饶有兴趣地学上几声“杵一磨一的来啊”或“张麻一易箩哦”。
  那时的孩子们,识文断字的不多,但会推小磨子的不少,因为生活所需,几乎家家都有小磨子,以备随时磨米、磨面、磨熬粥的渣子。有的孩子是给母亲搭帮手,小磨的磨樑前端有个眼儿,可以塞入一根小木棍,就可以两个人同时磨拐了;有的完全是自己推小磨。家长把一升高粱交给你,大人下田去了,你不能光顾贪玩耍,赶到大人回家做饭时你得把它磨完,否则,挨顿呵斥是小事,惹得大人生气了,屁股蛋上没准会落上两巴掌。
  我最喜欢的是晚上和母亲一起磨豆瓣做小豆腐,把提前粉碎好的豆瓣泡好,然后用小勺往小磨眼里灌着磨,第二天清晨,母亲会把磨得粗糙的豆浆掺在干菜里做成小豆腐,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为啥那么香,现在想起来还有点要流口水。人们最犯怵的是每年二月二的摊煎饼,也不知道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那么能吃,十几口的一家人要提前泡好一两大盆高粱米、黄豆、绿豆等,磨完这些粮食,胳膊累得要疼上好几天。
  大多数农村的碾子、石磨和水井一样,都是公用的。“官船漏、官马瘦、官客来了满街遛”的俗说,在民风淳朴的这一带乡间是不灵的。大家使用时都懂得珍惜和爱护。碾子和磨不好使了,会有人家自愿花钱请人杵的,尽管那时杵一盘大磨和碾子虽然不过块八角钱,但穷人家花起来也真是挺困难的。在使用方面大家都很有自觉性,极懂谦让,许多村有用小笤帚或炊帚占碾子的风俗,如果谁家要用碾子,只须早晨在碾盘上放上一把炊帚之类的东西,就表示了有人今天要用碾子,(磨一般在各户用时只需提前打个招呼即可)人们都会自觉地讲究公德,不再抢占。后来有人把俗语“一把笤帚占个碾子”,用来形容不称职的人把持着重要位置,其实是反其意而用之了。在那个年代,一把小小的笤帚不仅真的能发挥占碾子的作用,而且能彰显出村民们传统的自律品德。
  在碾米磨面时,如果使用畜力,要给牲口戴上箍眼和箍嘴,人们戏称是防止牲口“偷馋把嘴”。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讲究,如使完大磨要留膛,即不要把磨膛里的粮食扫净,以防后用者吃亏,因为一个磨膛得用约一升的粮食才能填满;借人家的畜力用时,要给牲畜犒力,即给牲口喂些麦麸子或粮食……
  用石碾、石磨粉碎食粮的时代过去了,尽管碾子和石磨,碾磨掉了祖祖辈辈无尽的岁月,留下的也将是渐行渐远的记忆。但令人难忘的是,正是由于石碾、石磨的使用,衍生了许多寓意隽永、幽默横生、脍炙人口的语言,如“懒牛拉碾——磨磨挤挤”、“懒驴上磨屎尿多”、“磨棚的驴听吆喝”、“磨棚的磨听驴的”、“拉磨的驴子断了套——空转一遭”、“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儿丢人”等,为人们喜闻乐用。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