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79
颗粒名称: 服饰习俗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3
页码: 297-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朝时期,七里海地区的服饰主要是清代服饰,旗袍是满族女性的典型服饰,款式简单,衣料多用绸缎,后来汉族女性也开始穿旗袍。长袍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清朝初期的长袍肥大无领子,后来演变成短小并加上立领。帽子有毡帽、便帽、风帽等,冬天多戴毡帽头。鞋在七里海地区的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清代七里海民间较流行的鞋是双脸靴,后来演化成布鞋、皮底和胶底鞋。袜子以自家做的纳底布袜为主,男子流行裹脚。
关键词: 七里海 民俗文化 服饰习俗

内容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期,七里海区域民间的服饰,多数改为清代服饰。
  旗袍:旗袍是满族的一种典型的女人服饰,它的式样和结构不很复杂,一般是圆领、大襟、窄袖、两面开禊,有扣绊。衣料多用绸缎,且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上几道花绦或彩牙儿等宽形花边。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不开禊的旗袍,并且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收紧腰身。袖口也由窄变肥,镶嵌改为窄形。民国20年代之后,汉族女子开始穿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到40年代末,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子、袖子及身长三方面,袖子由长变短,由腕部缩至肘间,最后缩至肩部,成为无袖旗袍,领高变低,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身量缩至足踝与膝盖之间,最短时在膝盖以上。旗袍成了妇女在社交场合所不可缺少的礼服,即使是家境并不富裕的妇女,一般也要有一二件旗袍以备走亲访友时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旗袍的式样不断变化,越来越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穿起来爽身合体、美观大方而又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美。
  长袍:长袍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单袍又俗称“大褂”。长袍在其流行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演变。清朝初期的长袍又肥又大,长及脚面,并且没有领子,穿时,须别加领衣,俗称“一裹圆”,此种服饰为清代官吏经常使用,无禊,后来成为七里海区域一般平民所穿用的袍服。清朝晚期,长袍则演变成又短又瘦,并且加上了立领。长袍大襟所遮住的部分称为“掩襟”,有长掩襟也有半掩襟。最初,长袍上都不带口袋。民国以后,在长袍的掩襟上普遍安有一个口袋,便于盛放手绢等小物品(没有口袋时,手绢等小物品一般是放在左袖口内,走路的时候左手不垂放下来或是用手牵着袖口)。旧时,无论是商人、官僚、文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稍有些“脸面”的人,长袍是必备的服饰之一,它既充当了礼服,又是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服饰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长袍才逐步匿迹。解放初期,七里海区域以粗细棉布制的裤、袄、长袍、短衫等为主,多为手工缝制;款式以大襟,长圆领为主,缀疙瘩袢兼有扣袢。男子穿对襟,丐裆裤;冬天穿“二大袄”。二大袄是扛大个儿、泥瓦匠、赶车人一种轻便式棉外套,因它比棉袍稍短,可以挡风,但又灵便,比棉袄又略长(过臀),不似长棉袍不好迈腿,所以劳动者都喜欢用它作冬服。同时“二大棉袄”,穿脱、存放也比较方便,可以敞怀穿用,是长棉袍和棉袄都无法比拟的。
  帽子:旧时,民间的男帽样式主要有便帽、风帽、将军盔、毡帽、恭喜帽、鸭舌帽等。冬天多戴毡帽头(有镶灰鼠皮与不镶灰鼠皮的两种)。天寒地冻时落下两耳,十分暖和;天气稍暖,则归入帽内,又很方便。毡帽有礼帽和便帽之别,其式样很多,有半圆形而顶略平的;有反折向上作两耳式,在折下时可掩住双耳来御寒的;有前作遮阳式而后向上反折的;也有顶部呈现锥状的等等。所有这些毡帽,都是负贩劳动者所普遍佩戴的。这种式样的帽子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慢慢绝迹。夏季则戴由高梁秆蔑片或麦秸秆编的斗笠、草帽。
  鞋:七里海区域民间有句俗话:“脚上没鞋穷半截”。可见鞋在服饰习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清代七里海民间较流行的鞋是双脸靴,也叫两道脸靴,有厚底和薄底之分。一般用缎、绒、布为鞋料。主要为绅士、富商和学界人士穿用。上世纪20年代流行一种圆口和尖口布鞋,质地有礼服呢和布两种,为青年人所喜欢穿着。这种鞋后来又演化成皮底和胶底。30年代还流行一种充礼服呢(假礼服呢)面的鞋。农民和城镇体力劳动者长期穿自家纳底纳帮的布鞋,脸长、跟脚、经磨耐用,俗称“实纳帮鞋”。七里海的农民冬季下海打芦苇,脚穿牛皮绑或猪皮绑(鞋)。牛皮绑在冬季收割芦苇时,穿上它即不冻脚,也不怕芦苇根把脚扎伤。在七里海畔,过去人们流传着一首民谣:“脚穿牛皮大绑,肩扛怀镰大钐。身穿口袋大袄,怀揣黄须大蛋(黄须菜做的菜团子)。”
  袜:清代七里海民间流行穿着的袜子都是自家做的纳底布袜,男子流行用一块方布裹脚的习惯,此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30年代开始普及一种手工机织的线袜,由于线袜很容易被磨破,因此,补袜子就成为家庭妇女主要家务劳动之一。补袜子使用的一种木制的袜楦,也成为当时一般家庭所必备的物品。这种补袜子的习惯大约到了六七十年代才消失,原因是经磨耐用的尼龙袜代替了线袜。
  腿带:俗称“腿带子”,最初为布带,后为线带,有宽带和窄带之分,带子末端织有流苏线穗。旧时,人们无论穿单裤、夹裤或棉裤都时兴用腿带子扎裤腿角,缠裹于脚踝之处。特别是那时的棉裤裤裆肥大,裤筒甚宽,而里面又无贴身衣裤,故腿与裤筒间的空隙很大,易进冷风,扎上腿带子既可御寒保暖,又可起防护作用。此俗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才逐步消失。
  五毒衣:是为儿童在端午节时穿用的一种衣饰,通常是背心式。一般用黄色布或绸子制成,上面绣有蝎子、蜈蚣、蟾蜍、蛇、壁虎等5种小动物。传说孩子穿上这种衣服就可以避免各种毒虫的叮咬,避邪除病,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百家衣:是七里海民间在儿童过“百岁儿”时为其穿的衣饰。婴儿出生后,家中长辈妇女向亲友送红鸡蛋,并托着一个铜盘,向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中索要零碎杂色布块,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式样做成大襟的道袍式。民间传说,穿上百家衣长寿多福。还有的认为此俗源于“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俗谚。穿百家衣象征孩子经历了一段苦难的生活,预示苦尽甘来。还有的人家用做百家衣的方法为孩子做成百家被,以此祈福求寿。无论从服饰风俗,还是从家庭女手工工艺说,都是一种民俗事象。当地人流传,衣服破了、扣子掉了,一定要缝补齐全。缝补时不能穿在身上缝补,俗云“身上连,万人嫌”。衣服上的纽扣也必缝单数(为五或七),不能缝双数纽扣,俗称“四、六不成人”。男人的服色,以凝重为主,不可选用粉红等妇女喜用的颜色。如男人喜欢妇女装饰色,则七里海人认为此人心里不健康,甚至被视为“二尾(音“以”)子”,即不男不女的人。
  服饰禁忌:七里海人很关注服饰的传统文化性。如对于服饰色彩,遇有灾难性事件,不能穿红色衣服;而喜庆事件,又不能穿黑色衣服。当地人认为喜事服饰色彩宜“鲜艳”。黑蓝衣服不能镶白纽扣、缘白边。做衣服不能左大襟(只能做右开襟款式),过去只有死人的寿衣才左大襟。
  服饰禁忌与民俗民风关系密切,反映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形式的,现代服饰以张扬个性为主,“穿衣吃饭,各随己便”,一些禁忌已被打破。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