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75
颗粒名称: 年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5
页码: 280-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春节和腊八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腊月初一的爆米花和腊八节的腊八粥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食物文化,而“换饭”和杀猪则是传统生活方式的体现。此外,腊八醋和祭灶等习俗也非常有特色。
关键词: 七里海 民俗文化 传统节日

内容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七里海民俗与我国传统文化有传承,与各地风俗互有影响,更具有独特性。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独有的传统节日。
  腊月初一:农历腊月初一,当地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的说法。是日,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村民一年辛苦后,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年”了,年味儿从此越来越浓。
  腊八节: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俗名“腊八”。家家户户当日晨喝“腊八粥”(多以黏秫米、栗子、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别离王宫,放弃王子和权位去修行,苦苦修行多年一无所获,他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后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此日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其影响,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大约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八节”。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这应该是腊八节和腊八粥较早的文献记录。
  当日,各家争相早起熬“腊八粥”,有“谁家的烟囱早冒烟,谁家的高粱先红尖”之说。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快要到秋收季节,是普通百姓口粮青黄不接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期盼自家种的高粱早红尖的愿望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地曾有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什么过了腊八就可以解谗呢?旧时风俗中,在过大年之前,有“换饭”的做法,一年辛辛苦苦,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在过去的家庭一般都是三世或四世同堂,平常日子,特别是儿媳妇们大多吃次一点的,有好吃的都要先让给老人和自己的男人及孩子们。所以一过腊八全家就都可以“换饭”了,但“换饭”的时间有所不同。富家大户,从腊月初一起,就酒宴无虚席,可谓锦上添花;中等人家,自腊月初八起“换饭”;贫困人家,则自腊月二十三起“换饭”。所谓“换饭”,不过是粗粮换大米、白面,菜中略见鱼肉而已。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杀猪,是指杀自家养的猪,没养猪的人家就要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了。将“杀猪”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七腊八冻掉脚丫”。这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村民喜于当日做腊八醋,以备除夕吃饺子时为佐料。泡腊八醋是将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容器口封严实,到时雪白的蒜瓣已变得十分嫩绿,食之酸辣味浓,十分可口。据说腊八醋只有在腊八这天浸泡才有这种味道。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人们习俗自腊八以后,各家各户就陆陆续续开始年节前的大扫除,扫房子时要选择天气晴暖,又避开土王用事的黄道吉日,进行大扫除。扫掉四壁、墙角和顶棚上的尘土,擦净门窗和桌椅柜橱,要求里里外外一尘不染,干干净净,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
  祭灶: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每家行善或作恶的神灵,每年年底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好坏情况,来回需要7天,所以这天各家都给灶王爷送行。这天晚间各家家长主持祭灶,先用秫秸插一匹马,预备些谷草及“糖瓜”(麦芽糖做成的瓜形、元宝形及圆球形)等物,然后从龛内揭下灶王爷画像,口说“灶王爷上西天,好话多说赖话瞒”,说毕,用糖瓜粘在灶门上,意思是已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了,俗称“灶王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之后,烧纸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至腊月三十,再把新买来的灶王爷像放到龛内供起来。据传说,灶君说人有大罪过减寿三百天,小罪过折寿三天。如此一来,灶神在人们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为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祭灶便成了家家户户的大事。贫寒之家穷得叮当响,拿不出什么来供奉灶神,也不敢得罪,每日“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也要虔诚供奉。民间对祭灶所用的神像,形制庞杂。有独座灶神,有灶王爷灶王奶奶并座,在神像左右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人们祭灶是祈求灶神保佑全家平安,人财两旺,这也正是人们对灶神信仰和祭灶风俗兴盛不衰的原因。
  民谚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儿要裹脚条子,老头要顶破毡帽。”这说明人们对过年的重视,人们都想在新旧年交替时,穿的、戴的也要一新。
  当地流传过年的歌谣还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窟窿堵(旧时窗户是用白粉连纸糊,穷人无钱,就把破的地方,给补补叫做窟窿堵。讲究一点的人家在新糊的窗户纸上,还要粘上各种有吉祥含意的窗花);二十六,炖大肉(传统习俗说这一天家庭主妇们要把过年期间吃的肉做好);二十七,宰公鸡(这天每家要杀鸡,预备过年食用);二十八,白面发(发面,是为了蒸馒头,多是带枣、夹糖或带馅的,馒头上要点红点,以示吉庆。按着老理儿说,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但饺子、合子、捞面除外。所以老家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人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吃隔岁饭);二十九,贴倒有(就是把“有”字倒着贴,希望来年丰收的意思,如今人们都在这一天贴“福”字和春联);三十黑下熬一宿(俗称熬夜)。
  贴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贴福字: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为祥瑞的象征。福,人们认为是福气、福运,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倒贴福字的典故,本出自清代宗王府,不识字的太监把福字无意识地贴倒了,当贺岁者进门指出“福倒了”,遂产生吉言“福到了”。所以有人贴福字多倒贴,意思是“福到了”。但多数文人雅士还是正贴福字,因为其知道吉言源于对愚盲的“开脱”。
  贴吊钱和窗花:在家乡人的眼中,贴上了吊钱和窗花,才算将过年的气氛烘托了出来。吊钱,也称“挂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子剪制而成,后来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改为套版刀刻。吊钱的形状是纵向较长的长方形,下部一般都是吉祥如意的字样和图案,上面刻有“四季平安”、“阖家欢乐”、“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文字两边还刻有“连线”、“鱼鳞”、“方胜”、“回纹”等图案花纹。贴在门上的吊钱要等到正月二十五填仓的时候才能揭下来,裹以粮食和钱,置于粮食囤圈的正中,然后在压放炕席底下(现在压放床被底下),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中,物阜年丰,钱粮满仓。
  贴门神:家乡早期的门神都是能驱鬼镇妖的武将,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保佑一家出入平安。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彰显着迎福进财的心态。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门童,对开的年画,如“富贵图”、“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等,寄托了人们驱邪灾、保平安的心愿,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请祖宗:春节作为一年的大节,是家祭的重要时段。上坟请祖仪式人们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是在大年三十早晨,家家户户在家族长辈带领下,到村外祖坟,一同拜祭。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除夕之日,要祭祖先、祭天地。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灵牌或悬挂祖谱。祖先堂旁边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吉祥神,供奉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除夕晚9时后,家长盥手后冠服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以下众人先男后女依次行礼,这时外姓妇女不能进入家门,名为“忌人”,同样自家女人也不得到人家串门。拜神祭祖后,各处灯烛不熄,香火不断,直到天明。
  除夕守岁: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夜”、“熬五更”。古时候守岁有两层内涵,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祝福父母长寿。守岁的风俗,既有对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特别丰盛,席面上鱼,寓意吉庆有余;上鸡谓之大吉大利。食之前,要先给神佛、祖先上一碗供饭、年糕和水果。供饭是一碗米饭上面放红枣,插上红纸做的石榴花。供年糕则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除夕之夜孩子们多穿戴新衣帽,女孩头上还带红绒绢花,三五成群地在街上放鞭炮,打灯笼,唱儿歌:“打灯笼会儿,转悠悠,今年打水,过年收”(意思是今年浇地,明年庄稼丰收);“打灯笼会儿,发财啦,金马驹家来啦!”等。街头卖糖墩儿、糖果的商贩一夜不停。午夜12时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
  压岁钱: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蕴含了长辈对晚辈自上而下的关爱。和传统习俗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春节期间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压岁钱,既能表达感恩之心,这也是传统春节文化的核心,又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敬畏之心,唤起了人们的尊重长辈意识。给老人压岁钱是子女表达孝心的一种形式,是特别适合在家庭中推广的新民俗。
  包素饺子:年三十晚上女人们则还要忙着包初一的素饺子。多数百姓有吃素馅饺子的习俗,据说是祈求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这种素饺子的馅有面筋、香干、鸡蛋、白菜、粉皮等等。包饺子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摆饺子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行一行的,叫路路通,意味着未来的财运通达;还一种摆饺子的方式叫摆圈,99个饺子摆一圈,圈福,把福气圈住。
  待天将亮时还要煮饺子上供,焚香叩拜,并在此时将供奉的全神神祃儿焚化,俗称“发大纸”。据说是送全神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将新的灶王神祃儿重新供在灶王龛内。此时家家放鞭炮,成为人们祈福求顺的一种表达方式。
  正月禁忌:也叫“老娘们儿例儿”。因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喜欢把正月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预兆。所以过年时要留意着哪句话说得不得当,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输”“穷”等字眼都忌讳说。还有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许动剪刀,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正月不买鞋”、“正月不剃头”。反映出当地人的民俗事象。
  出嫁的女儿在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的灯,不然会妨(轻音fang)死娘家人。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家庭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年三十和初一切忌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碎碎(岁岁)平安”,以破解为吉。
  过年时,还有“老例儿”规定,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在百姓们看来,这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要是让人掏了,可能一年里都有被“掏空”的危险。所以,旧时大年三十辞旧迎新,对穷人来说也是个“关口”俗称“过年关”。因为讨债人的惯例都是年前讨债,若负债人挨过这一天就等于逃过一关(“老例儿”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不讨债),有了至少半个月的缓冲余地。欠债的趁着过大年先喘口气,催账的却盼着早一天过正月十五,这就应了民间的那句俗话:“嘿,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李光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