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民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72
颗粒名称: 七、民俗文化
分类号: K892.2
页数: 54
页码: 271-3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了捕鱼(蟹)习俗、饮食文化、年俗、礼俗、民居风俗、盖土坯房、服饰习俗、出行习俗、碾米磨面等。
关键词: 七里海 民俗文化

内容

捕鱼(蟹)习俗
  七里海地处九河下梢,过去是十年九涝。虽然大水经常将庄稼淹没,人们口粮不足,但是水给七里海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具有“鱼美、蟹肥、鸭雁满天飞”的水乡景色。久经与洪涝灾害斗争的七里海人民,学会了“靠水吃水,依水治渔”的一套本领,捕鱼、捉蟹有一定的绝招。
  捕鱼
  七里海渔民根据鱼的特性和习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摸索出罩鱼、扎箔陷、包网、下篓子、淘鱼、叉鱼、捞笼、冰蹿、蹾报、虾米篓等捕鱼方法,大多都已经成为历史,生活中有的已很难见到了,这里简要介绍几种。
  罩鱼:是七里海人捕鱼的一种绝招。伏天,鲤鱼习惯在自己的窝里消夏,它们呼吸的气泡冒出水面,遇到风白沫顺流飘动,这一迹象被有经验的渔民察觉了。渔民一人驾小船,一人手擎两米多高的竹罩,准确地对气泡中心罩住,人立即跳入水中去罩中捕鱼,这样每天罩三四个河渠,就能捕100多公斤。
  扎箔陷:是在七里海广阔水面捕鱼的一种传统技法,就是人们给水里的各种鱼布下的迷魂阵,鱼自由自在,从开阔的水域游进有进无出。根据不同的地形、水流方向等排成不同的阵型。还要准备一个专用工具,家乡人叫轧(读zhá音)板,用硬木片做成,就是在要扎箔前,用轧板轧出深沟,箔好扎深扎牢固。扎箔,一个陷,用箔百块乃至数百块,劳动量很大,扎陷要有十几或几十个人的队伍,箔头指挥大家布局设陷,箔头要熟悉水的来源,深浅等情况,选择有利地势。扎陷如布阵,好的陷箔,凡鱼不论大小,有进无出,甚至野鸭子落入陷中也难逃脱。每陷一般用箔围成7层门径,叫做7个门,最外边的门宽窄大约有五六寸,进入深层渐渐缩小,大约有二三寸。两陷之间有1条长的箔伸出1里左右长,俗称廊箔,也叫梢子,是引鱼撞陷的诱导箔。鱼在发现廊箔后,沿廊箔寻找出路的本能,驱使它进入陷门,越陷越深。7门之陷尚有鱼可以侥幸逃离,若8门、9门就绝无逃路了,网开一面是七里海治渔人恪守的戒律,不敢扎绝陷。
  扎箔捕鱼的经验,是七里海渔民多年积累的结果,外行人很难弄明白其中的奥秘。扎箔的人根据水情(水的深浅)、风向风力、鱼的生活习性,扎不同阵势的箔,一般春扎“丁”字箔,捕捞鲫鱼群,秋扎“一”字箔,捕捞河杂鱼为主。看风向也很重要,根据四季变幻的风向和风力,起东风、南风,拉开箔门,让鱼群随水流进入苇箔,刮西风、北风,关紧箔门捕捞回游鱼群。用苇箔捕鱼还有:扎蜜蜂、蹾报、蹾海报等方法。
  捉河蟹
  河蟹又称螃蟹,属两栖甲壳类水生动物,水陆横行,即吃肉食——鱼、虾等,又吃素食——粮食、草籽等。过去因吃粮食,曾成为七里海一“害”。螃蟹主要在入海口中繁殖,生长在淡水的河、湖中,成熟螃蟹到海水中繁殖,叫生殖洄游,到淡水中生长叫生长洄游。成熟的螃蟹一定要离开淡水环境到海水环境中去交配产子繁殖后代。到农历七月,群蟹便从潮白新河下游逆流沿潮白新河进入七里海,这时,水稻即将成熟,旱地的高粱晒红米。螃蟹来后,有的奔稻田,还没被农民们察觉,就把稻穗大部分剪掉在水里。有的爬向陆地接近水边的高粱地里,顺着高粱秸秆爬到穗部把高粱码子剪掉,辛苦多半年的农民,眼看到嘴的粮食,被螃蟹糟蹋了。到农历八月十五,螃蟹长的顶盖肥。螃蟹脱一次壳长一次,而且在脱壳时最肥。八月底,螃蟹又顺着潮白河原路返回大海过冬,到来年再繁殖。所以七里海的螃蟹是“七上,八下”。七里海人根据螃蟹的活动规律和习性,研究出许多捉螃蟹的方法。
  捯螃蟹:螃蟹捯子是用一根稍粗一点的绳子作纲,长无限,纲绳上每隔约20厘米系一根15厘米长较细的绳子,另一头系一串用煮熟的玉米粒串,每串用线穿成10个玉米粒。捯螃蟹要三人一条船,将船划到下捯子的地方,纲绳系在竹竿上,将竹竿插到水下泥里固定,把系好蟹饵的捯子下到水里,纲绳的另一头还是系到另一根竹竿固定。还可接下来向不同的地方延伸,但捯子下的不易紧,要有一定的松度,捯螃蟹时,一个人划船,两个人在船头上操作,一人捯,一人用竹圈圆形的捞笼等候。当捯螃蟹捯子的人用两手边行船边捯时,如果螃蟹用两个强有力的钳子夹住系玉米串的细绳上,正在吃玉米粒,捯子将要出水时,它就松开夹逃走,这时,拿捞笼的人,在水下面早已等候着,螃蟹一松夹正好掉到捞笼里,然后,把螃蟹捯进船上的一个大缸里,这是捯螃蟹的整个过程。
  扎螃蟹篓:螃蟹篓用苇子编制,先用苇箔扎一箔陷,然后做篓、篓座在篓筒上,最后将箔陷用苇箔盖上,箔陷有扎2个篓的,也有扎4个篓的,当螃蟹进入箔陷后,因箔陷有了盖,箔陷内光暗,这时螃蟹找有光的地方,当它进入篓筒子时,它发现上方亮,就顺着筒子往上爬入篓内。一个篓约盛5公斤螃蟹。螃蟹还有一个习性,凡一刮西北风,它的脐就发痒,痒就得爬行,它一乱爬就会爬进篓,所以在刮西北风时,螃蟹篓基本上会钻满。
  照螃蟹:白天看好照螃蟹的地方,扎一趟苇箔到堤岸边等到天黑时,在堤岸边放一盏提灯,如有螃蟹上岸边路过,第一个螃蟹不能让它逃掉,如果逃掉了,你就将苇箔拔掉走人,一个螃蟹也不会再来了。如果第一个螃蟹抓住了,你就在这里等吧,螃蟹会一个接一个的上岸,你哄它,它都不会走的。
  除了捯螃蟹、扎篓、照螃蟹之外,还有掏螃蟹、摸螃蟹、钓螃蟹等。
  (吕殿增)
  饮食文化
  传统吃法
  七里海盛产鱼、虾、蟹、贝,种类很多,有30余种。七里海人在“靠山吃山、以水为生”的实践中,创造出食用水产品的独特方法。
  七里海河蟹面:七里海是我国濒海典型的古泻湖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洁净的水质,丰富的天然饵料,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使得河蟹品质非常优良。七里海河蟹因其肉嫩、膏红、味鲜,早在明朝时就是宫廷贡品,历来享有盛誉。2002年七里海河蟹被评为天津市名牌农产品,2006年宁河县七里海中华绒鳌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宁河人吃蟹花样百出,最基本的是清蒸(俗称“一熥一煮”)。河蟹面制作方法是,把河蟹分档剪块捣碎,再加水懈开过罗去渣,留蟹汁水煮面,总体经过十八道制作工艺,才能制成一盆美味绝伦的“七里海河蟹面”。这在当今宴席中是较奢侈的。
  七里海河蟹面,创自清康熙年间宁河县一个家庭式饮食店,店主人为了招徕更多顾客,别出心裁,选用宁河自产七里海紫蟹为主要原料,制成河蟹汤面,美味可口,远近知名。后来再经各酒家和饮食店争相仿制。因色、香、味、形均佳,故一直相传至今。
  现存最早一部志书《天津卫志》中记载:十五世纪,天津所产紫蟹、银鱼,已享誉中外。明代且有“天津螃蟹镇江醋”的说法。明正德年间,武宗皇帝的大宦官刘瑾,已在天津卫派出“银鱼厂太监”,专事收购紫蟹、银鱼等鱼鲜水产,送到北京,供奉皇帝及宫廷食用。由此可见紫蟹、银鱼的名贵程度。入清以后,紫蟹、银鱼与铁雀,更列为天津的“三珍”。所以要想吃紫蟹、银鱼等水产品,天津宁河是基地。这也说明,真正能把紫蟹、银鱼烹饪得鲜美,还得属天津宁河。
  另据《畿辅通志》中记载: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朝廷派怡贤亲王检查水利来到七里海,见水道又浅又狭,于次年派专员负责开挖宁车沽河,由淮渔淀(今淮淀村)起至北塘口,长四十里。当地百姓相传,怡贤亲王奉旨来宁河县七里海视察河道时,陪同的地方官员用当地特产紫蟹制成河蟹宴席招待,其中的菜品有,七里海醉蟹、华阳河蟹、雪衣油盖、酸沙紫蟹、溜紫蟹黄、蟹肉丸子、七里海河蟹酱、七里海河蟹面、河蟹肉饺子。视察官员品尝后赞不绝口,没想到荒郊僻野之地有如此美味,临行时特将民间厨师带到京城,把河蟹宴献给皇上。皇上品此美味,龙颜大悦,于是下令每年都要进贡七里海河蟹。从此,七里海河蟹名震全国。当然,这些美点名餐,在旧社会只是供富有者享受,劳动人民则很少有享受的机会。据说,在清雍正时期,须二品官以上,在宫廷中才有资格享用。及后盛行于社会时,只要有钱,就可食到。
  宁河七里海河蟹面因其蟹味浓厚,汤汁鲜美,面条爽滑,稀稠适度,鲜香润喉,汤面共饮,生津暖胃,口感筋韧、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几百年来在宁河县境内传承至今,如今深受天津地区百姓喜爱,是宁河人招待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每年中秋节前后,正是七里海河蟹最肥的季节,到七里海垂钓河蟹,品尝七里海河蟹面,已成为京、津两地游客休闲的新方式。七里海河蟹汤面是我国民间古老饮食文化的优秀遗产,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大花园中独树一帜,它保留了天津市民间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是全国知名的、天津特有的民间风味食品。2010年宁河县被命名为“河蟹菜北方之乡”,2013年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醉蟹:制作方法是,醉前把七里海河蟹洗净、控水,倒入熬好、晾凉的花椒盐水中,加一点白酒,封上罐口,几天后即可食用。醉蟹佐酒食之,酒香伴鲜美,鲜美衬酒香,醇厚怡人,妙不可言,不愧为美味佳品。
  螃蟹饺子:制作方法是,先将活螃蟹去掉脐、胃、腮部分,把蟹黄刮出来备用,然后将蟹身、爪一齐放入一盛具,捣烂,再用纱布把蟹皮过滤掉,剩螃蟹汁肉、蟹黄,再加鸡蛋或少许韭菜、葱、姜、花椒面等。将馅和好后,面皮先捏一个筒状,从上口用小勺灌馅。然后再封口。饺子包好后,蒸、煮皆可。
  锅包干鱼:传统技艺方法是:1、选料。1.5寸到3寸左右的小鱼(如麦穗鱼、肉狗鱼),或野生大小一致的鲫鱼。2、清洗。用清水静养1—2天最佳(清水里放1-2滴香油)使小鱼充分的吐出肚里的泥沙,体表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待用。3、用农家土灶铁锅,用芦苇草在灶膛里点着火,(要掌握火的大小,如果火太大容易糊,火太小容易使小鱼烂了),把锅洗净后,锅烧热用带肉皮的肥肉擦锅,锅上有明亮的油脂为准,把沥干水分的小鱼均匀的摊在锅里,先大火受热均匀改用微中火把鱼包成嘎嘎(锅巴)状,水分蒸发再包另一面。4、用苇帘或簸箕把鱼均匀的放在上面,放在阳光下晒2-3天干透即可。包好的干鱼,大鱼的肉粗,小鱼的肉嫩,比较纯天然,所以做成的锅包干鱼有效的保留了鱼中的营养成分,使干鱼的滋味更加甘醇。鱼刺软酥,易消化,易吸收。干鱼鱼香味浓,做汤入口软酥,汤浓味鲜;做菜韧中有酥,鲜香浓郁。干鱼的味鲜香略有一点微苦。干鱼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开胃的食疗效果。2014年,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旧时贫苦的劳动人们在冬天和青黄不接的季节,用包制好的干鱼搭配上储存的大白菜、萝卜做的菜和汤,是当地百姓补充营养、增加菜肴美味的传统习俗。旧社会生活质量差,妇女坐月子没奶,就用干鱼熬汤,在锅里煮成乳白如奶的汤来给孕妇喝,是当时妇女下奶的好食材。
  贴饽饽熬小鱼:宁河人喜食“贴饽饽熬小鱼”,常用大铁锅放好小鱼和熬鱼佐料,四周贴饽饽,谓之“一锅儿熟”。由于鱼汤常浸到饽饽周边,异常鲜美,形成了当地美食之一。“粘卷子熬小鱼”,也是同样作法,是旧时富裕人家才能食用的。
  银鱼炒鸡蛋:七里海盛产的银鱼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铁、核黄素、钙、磷等多种成分。银鱼炒鸡蛋制作方法是:1.将银鱼去头尾洗净沥干水分;鸡蛋打入碗内,加银鱼、盐调匀。2.炒锅注油烧热,倒入鸡蛋,用铁铲摊匀成饼形,先煎一面,再翻煎另一面,煎熟后划成块。3.锅内放入料酒、盐及适量清水,倒入笋丝、木耳、煎好的蛋饼,烧开后再加入韭菜段,翻匀出锅即成。特点:色泽金黄,香嫩肥鲜。
  虾酱,螃蟹酱:制法是将虾、蟹、麻线虾洗净、捣碎,再加盐、拌均匀、装坛(或缸罐)封存,随后适时搅拌,于阳光下发酵,可生食,蘸葱吃,也可以炸熟了吃。特点是味咸而鲜。
  饮食之礼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守礼义,是中国人的尚礼传统。旧时,进餐时要讲究进食之礼。我国早在《礼记》里对进食之礼就有详细的记载。在古代不同阶层的饮食活动中,普遍遵循着礼的规范,对人们讲礼貌、谦恭、尊敬长辈风气的形成也是有显著作用的。
  七里海人的吃很有规矩。吃是讲程序礼仪的,进餐时的座位是有讲究的,要突出一家之主的地位。旧时,富有的大家族,家长夫妇都是单独进餐,其子、媳、孙辈则按“房”(即各自小家庭,一家即为一房)进餐。而普通人家一般是家长和儿子们为一桌,其他妇女和儿童为一桌。若家中聚会,女儿可与家人同桌进餐,儿媳则只能在一旁侍奉。关于进餐时的座次,平日里不甚严格,但重大节日或家中有大事时,则要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之规矩。座位以对门为上,上座的左位次之,右位又次之。家宴中最尊的首席一般由家中长者来坐,必须待首席者入座后,其余的人方可入席落座。晚辈随父辈外出会亲友不同桌用餐,谓“父子不同席”。客人来访,分宾主落座,晚辈站立侍候,斟酒要满,斟茶不能满。谓之“满酒半茶”,女客随访,另行招待,谓“男女不同席”。酒后吃饭,不能盛满,随吃随添,谓“让酒不让饭”。这些民俗看起来好像有些啰嗦,实际上,是在强调一种次序,然后用次序约束走出家门的举止。如出门在外有人不讲程序礼仪,家乡人会说这人“短家规”。
  饮食的信仰和禁忌
  当地百姓饮食的信仰和禁忌事项多种多样,大多数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反映了人们心理上对吉祥的一种祈盼和俗信。比如:人们在过生日时,必须要吃捞面,名曰“长寿面”。而且在煮面条的时候不能扯断,说是吃了这样的面,人才能长寿。而给小孩子过生日时不能喝粥,说如果喝了粥,长大以后办事情就会糊里糊涂;七里海渔业发达,村民们自然有些独特的习俗。比如在船上忌说“翻”字,烙饼时不说翻过来,而说“划过来”,吃鱼时也一样。村民提倡只夹自己眼前的菜,伸长胳膊去够远端的吃食被称作“过河”,或叫“没出息”;忌用盘子吃饭,如用盘子吃饭,会嘴浅(说话没把门儿的);平日里,有些家长也不让小孩吃鱼籽,因为鱼籽不计其数,怕长大念书不识数;家长绝不准晚辈把筷子竖插在米饭碗里,因为祭亡灵时筷子才是直插的;也不许小孩“剩碗底”,常吓唬孩子“吃饭不能碗里剩饭粒,剩饭粒要娶麻媳妇儿”;这种禁忌表面上看不科学,却是节约粮食的一种教育。饭前饭后,不允许敲碟敲碗敲锅盆,传言此举预示着将成为缺衣少食的乞丐。再如吃饭忌“吧嘚嘴”,咀嚼、喝汤忌发出声音;忌“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说是“没出息”;忌从窗口递送食品,因为送牢饭都是从窗口传递,也有说吃了从窗口递送的食品会“得噎死”;盛饭或汤时忌勺子往外翻,因为这是旧时给犯人盛饭的舀法;俩人再好也不能同吃一个鸭梨或橘子,“分梨”谐音“分离”,“分橘”谐音“分居”,要第三人咬一口或一起吃才好。
  农民惯用炕桌吃饭,冬日在炕上放桌,夏日在室外地面放桌。夹菜,忌夹起又抖掉,筷子不能在菜盘中翻搅。“觉不言,饭不语”,吃饭、睡觉都不应说话。饭前松裤带、吃饭一手托腮或手托碗底、饭后伸懒腰或打哈欠为失态。这些“老例儿”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也好,是禁忌的规矩也罢,它不过是百姓生活中质朴的民俗现象(或合理或俗信)。生活进步,理念日新,现代人一般不喜欢老例儿不许这不许那的“教条”,无可厚非。虽然很多习俗、俗信也在自然消逝,但人们美好的祈愿薪火相传,合理的风俗习惯至今仍在七里海区域保留着、延续着。
  (吕殿增)
  年俗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七里海民俗与我国传统文化有传承,与各地风俗互有影响,更具有独特性。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独有的传统节日。
  腊月初一:农历腊月初一,当地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生虱子不生病”的说法。是日,多以玉米、元豆等炒熟(俗称爆米花)食之。村民一年辛苦后,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年”了,年味儿从此越来越浓。
  腊八节: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俗名“腊八”。家家户户当日晨喝“腊八粥”(多以黏秫米、栗子、豆子、花生仁、红枣、莲子等合煮而成),以此可避灾祛病,亦含有祈求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此俗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别离王宫,放弃王子和权位去修行,苦苦修行多年一无所获,他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后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此日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其影响,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大约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确定为“腊八节”。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这应该是腊八节和腊八粥较早的文献记录。
  当日,各家争相早起熬“腊八粥”,有“谁家的烟囱早冒烟,谁家的高粱先红尖”之说。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快要到秋收季节,是普通百姓口粮青黄不接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期盼自家种的高粱早红尖的愿望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地曾有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什么过了腊八就可以解谗呢?旧时风俗中,在过大年之前,有“换饭”的做法,一年辛辛苦苦,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在过去的家庭一般都是三世或四世同堂,平常日子,特别是儿媳妇们大多吃次一点的,有好吃的都要先让给老人和自己的男人及孩子们。所以一过腊八全家就都可以“换饭”了,但“换饭”的时间有所不同。富家大户,从腊月初一起,就酒宴无虚席,可谓锦上添花;中等人家,自腊月初八起“换饭”;贫困人家,则自腊月二十三起“换饭”。所谓“换饭”,不过是粗粮换大米、白面,菜中略见鱼肉而已。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杀猪,是指杀自家养的猪,没养猪的人家就要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了。将“杀猪”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七腊八冻掉脚丫”。这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村民喜于当日做腊八醋,以备除夕吃饺子时为佐料。泡腊八醋是将去皮的生蒜浸在食醋里,容器口封严实,到时雪白的蒜瓣已变得十分嫩绿,食之酸辣味浓,十分可口。据说腊八醋只有在腊八这天浸泡才有这种味道。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人们习俗自腊八以后,各家各户就陆陆续续开始年节前的大扫除,扫房子时要选择天气晴暖,又避开土王用事的黄道吉日,进行大扫除。扫掉四壁、墙角和顶棚上的尘土,擦净门窗和桌椅柜橱,要求里里外外一尘不染,干干净净,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
  祭灶:腊月二十三,旧传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俗称“过小年”。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每家行善或作恶的神灵,每年年底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好坏情况,来回需要7天,所以这天各家都给灶王爷送行。这天晚间各家家长主持祭灶,先用秫秸插一匹马,预备些谷草及“糖瓜”(麦芽糖做成的瓜形、元宝形及圆球形)等物,然后从龛内揭下灶王爷画像,口说“灶王爷上西天,好话多说赖话瞒”,说毕,用糖瓜粘在灶门上,意思是已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了,俗称“灶王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之后,烧纸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至腊月三十,再把新买来的灶王爷像放到龛内供起来。据传说,灶君说人有大罪过减寿三百天,小罪过折寿三天。如此一来,灶神在人们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为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祭灶便成了家家户户的大事。贫寒之家穷得叮当响,拿不出什么来供奉灶神,也不敢得罪,每日“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也要虔诚供奉。民间对祭灶所用的神像,形制庞杂。有独座灶神,有灶王爷灶王奶奶并座,在神像左右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人们祭灶是祈求灶神保佑全家平安,人财两旺,这也正是人们对灶神信仰和祭灶风俗兴盛不衰的原因。
  民谚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儿要裹脚条子,老头要顶破毡帽。”这说明人们对过年的重视,人们都想在新旧年交替时,穿的、戴的也要一新。
  当地流传过年的歌谣还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窟窿堵(旧时窗户是用白粉连纸糊,穷人无钱,就把破的地方,给补补叫做窟窿堵。讲究一点的人家在新糊的窗户纸上,还要粘上各种有吉祥含意的窗花);二十六,炖大肉(传统习俗说这一天家庭主妇们要把过年期间吃的肉做好);二十七,宰公鸡(这天每家要杀鸡,预备过年食用);二十八,白面发(发面,是为了蒸馒头,多是带枣、夹糖或带馅的,馒头上要点红点,以示吉庆。按着老理儿说,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但饺子、合子、捞面除外。所以老家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人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吃隔岁饭);二十九,贴倒有(就是把“有”字倒着贴,希望来年丰收的意思,如今人们都在这一天贴“福”字和春联);三十黑下熬一宿(俗称熬夜)。
  贴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贴福字: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为祥瑞的象征。福,人们认为是福气、福运,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倒贴福字的典故,本出自清代宗王府,不识字的太监把福字无意识地贴倒了,当贺岁者进门指出“福倒了”,遂产生吉言“福到了”。所以有人贴福字多倒贴,意思是“福到了”。但多数文人雅士还是正贴福字,因为其知道吉言源于对愚盲的“开脱”。
  贴吊钱和窗花:在家乡人的眼中,贴上了吊钱和窗花,才算将过年的气氛烘托了出来。吊钱,也称“挂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早期是剪子剪制而成,后来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改为套版刀刻。吊钱的形状是纵向较长的长方形,下部一般都是吉祥如意的字样和图案,上面刻有“四季平安”、“阖家欢乐”、“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文字两边还刻有“连线”、“鱼鳞”、“方胜”、“回纹”等图案花纹。贴在门上的吊钱要等到正月二十五填仓的时候才能揭下来,裹以粮食和钱,置于粮食囤圈的正中,然后在压放炕席底下(现在压放床被底下),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中,物阜年丰,钱粮满仓。
  贴门神:家乡早期的门神都是能驱鬼镇妖的武将,如秦琼、尉迟恭、燃灯道人、赵公明,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保佑一家出入平安。文官门神以赐福天官居多,大都贴于院内堂屋门上,彰显着迎福进财的心态。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门童,对开的年画,如“富贵图”、“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等,寄托了人们驱邪灾、保平安的心愿,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请祖宗:春节作为一年的大节,是家祭的重要时段。上坟请祖仪式人们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是在大年三十早晨,家家户户在家族长辈带领下,到村外祖坟,一同拜祭。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祖宗”。除夕之日,要祭祖先、祭天地。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灵牌或悬挂祖谱。祖先堂旁边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吉祥神,供奉神位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除夕晚9时后,家长盥手后冠服向神佛、祖先上香叩拜,以下众人先男后女依次行礼,这时外姓妇女不能进入家门,名为“忌人”,同样自家女人也不得到人家串门。拜神祭祖后,各处灯烛不熄,香火不断,直到天明。
  除夕守岁: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全家老小彻夜不眠,俗称“熬夜”、“熬五更”。古时候守岁有两层内涵,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祝福父母长寿。守岁的风俗,既有对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特别丰盛,席面上鱼,寓意吉庆有余;上鸡谓之大吉大利。食之前,要先给神佛、祖先上一碗供饭、年糕和水果。供饭是一碗米饭上面放红枣,插上红纸做的石榴花。供年糕则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除夕之夜孩子们多穿戴新衣帽,女孩头上还带红绒绢花,三五成群地在街上放鞭炮,打灯笼,唱儿歌:“打灯笼会儿,转悠悠,今年打水,过年收”(意思是今年浇地,明年庄稼丰收);“打灯笼会儿,发财啦,金马驹家来啦!”等。街头卖糖墩儿、糖果的商贩一夜不停。午夜12时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
  压岁钱: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蕴含了长辈对晚辈自上而下的关爱。和传统习俗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春节期间给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压岁钱,既能表达感恩之心,这也是传统春节文化的核心,又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敬畏之心,唤起了人们的尊重长辈意识。给老人压岁钱是子女表达孝心的一种形式,是特别适合在家庭中推广的新民俗。
  包素饺子:年三十晚上女人们则还要忙着包初一的素饺子。多数百姓有吃素馅饺子的习俗,据说是祈求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这种素饺子的馅有面筋、香干、鸡蛋、白菜、粉皮等等。包饺子的过程也是很讲究的,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摆饺子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行一行的,叫路路通,意味着未来的财运通达;还一种摆饺子的方式叫摆圈,99个饺子摆一圈,圈福,把福气圈住。
  待天将亮时还要煮饺子上供,焚香叩拜,并在此时将供奉的全神神祃儿焚化,俗称“发大纸”。据说是送全神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将新的灶王神祃儿重新供在灶王龛内。此时家家放鞭炮,成为人们祈福求顺的一种表达方式。
  正月禁忌:也叫“老娘们儿例儿”。因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喜欢把正月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预兆。所以过年时要留意着哪句话说得不得当,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输”“穷”等字眼都忌讳说。还有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许动剪刀,因刀剪属凶器,动之不吉。“正月不买鞋”、“正月不剃头”。反映出当地人的民俗事象。
  出嫁的女儿在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的灯,不然会妨(轻音fang)死娘家人。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家庭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年三十和初一切忌打坏家什,万一小孩摔坏一个碗,在场的大人马上说“碎碎(岁岁)平安”,以破解为吉。
  过年时,还有“老例儿”规定,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在百姓们看来,这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要是让人掏了,可能一年里都有被“掏空”的危险。所以,旧时大年三十辞旧迎新,对穷人来说也是个“关口”俗称“过年关”。因为讨债人的惯例都是年前讨债,若负债人挨过这一天就等于逃过一关(“老例儿”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不讨债),有了至少半个月的缓冲余地。欠债的趁着过大年先喘口气,催账的却盼着早一天过正月十五,这就应了民间的那句俗话:“嘿,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吕殿增)
  礼俗
  礼俗,源于古代科考必读的《礼记》。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从古到今变化很大,七里海区域的礼俗,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诞生礼
  从婴儿诞生之际,一直到婴儿一周岁,礼仪活动频繁多样,充分体现了父母、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
  接生:婴儿降生,在民间被称作“添喜”或“添了”。俗语还将孕妇生孩子称作“坐月子”。产妇居室的窗户要用红布遮盖严实,窗外挂上红布条,一是让邻舍知道家里添人进口了,二是提醒人们,屋内有产妇,不要随便进入。另外,挂红还有避邪驱灾之意。旧时,孕妇生产一般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接生婆俗称“姥娘”。产妇生产时,绝不允许男人、儿童、寡妇、生人及未出嫁的姑娘在场。胎盘俗称“衣胞子”,一般是先用草纸包上,再用红布包好,到村外偏远处深埋,不能让人践踏或被狗吃掉,那样会被认为孩子将不长命。孩子降生后,还要请一位生人来屋看看孩子,谓之“采生”。此人是家中几经商议才选定的具有一定威望与才能,深受敬重之人,或是有教养的直系亲长,人们以此祝愿孩子长大后会像采生者一样有出息。孕妇临盆后二三日,除吃煮鸡蛋,喝红糖水、小米粥外,产妇还要多喝鱼汤、鸡汤,目的是为了催奶。产后当天,产妇的婆婆还要打发人到产妇娘家和亲朋好友家送信儿,产妇娘家多派其姐、妹或嫂子先送来鸡蛋、小米、红糖、鱼之类的礼物。过后其母还要亲自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照顾产妇,俗称侍候“月子”。
  开口:婴儿出生后,还需等其排出胎便后,才能喂人奶。在此之前要给他口中用细布沾煎开的甘草水,俗称“开口药”。婴儿排出那黑绿色的胎便后,家人要请一位正在哺乳的妇女为他喂奶,称“开口”。女婴,则要请哺育男孩的妇女来开口。旧俗产妇坐月子以内男人不宜夜归太晚,如不得不夜间归家,须先向水缸照照影子,才能进入产房。
  起乳名:婴儿生后先要有个乳名,一般多由产妇的婆婆给取。在民间,期望孩子好养活健康成长而常取“狗剩”、“铁蛋”、“石头”、“狗不理”等贱名;还有取“拴住”、“留住”之类。带有祈盼意义的,如“来福”“有福”、“福旺”、“福来”;若头胎是女孩,往往取名“领弟”、“招弟”、“来弟”等,寓再生男之意,至于学名,则要待家中男性有权威的长辈取定。
  洗三:旧时,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由“老娘”为其洗澡,称为“洗(喜)三”。洗三仪式在产房举行,炕上铜盆中盛温水,放艾叶、桃枝等少许,盆外放葱数根。老娘打开襁褓,将裸体婴儿抱在怀中,用软布蘸温水擦拭婴儿脸、手以及全身。给婴儿洗时,老娘嘴里念念有词,尽说吉祥话的顺口溜,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之类喜歌。这天,亲朋邻里都携带贺礼前来道喜,生子之家设宴款待客人。贺礼送红糖、鸡蛋、挂面及小儿衣被,亲友送鸡蛋,产家不能全留下,要“剩篮子底”,表示“剩蛋”。
  剃胎头:在婴儿出生后的12天时给婴儿剃去胎发。因为人们认为孩子出生过12天后,就算保住了性命,越往后就越好养活了,所以这天要举行一个小礼仪,先由“全可人”妇女抱着新生儿,请剃头师傅用剃刀剃去婴儿的胎发,家长将胎发用红布或红纸包好,缝进婴儿枕头里,以祝孩子长寿。剃发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全部剃光,全家以酒宴招待亲友。
  满月礼:是备受重视的一个礼俗。婴儿满月这天,主家要大摆宴席,款待亲朋。通常为请亲朋好友吃汤面、煮鸡蛋。婴儿满月过后,产妇可携婴儿在娘家人陪同下回娘家小住,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月,全凭婆婆根据当时情况一口而定,叫作“挪臊窝”。临行前,要给婴儿的鼻尖儿用墨、烟灰或锅底的黑烟灰抹成黑色;从姥姥家回来时,改用白粉将鼻尖儿抹成白色。谓之“黑鼻儿去,白鼻儿来”的俗谚,意思是去时黑瘦,回来时变白胖了。途中车轿出城过桥,母亲要抱好婴儿,口中叫着孩子的乳名,以免“丢魂儿”。回来时,一般午饭后即动身,必在日落前到家。
  百岁礼:婴儿到了一百天称“百岁”。民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预祝婴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是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请来参加宴会。来宾自然也要携带礼物,还要给婴儿红包儿(礼钱)。特别是婴儿姥姥家,除送衣物外,还要送给新生儿“长命锁”、“手镯”、“脚镯”,祝其长命百岁。姑姑要送给新生儿兰紫色裤腿的小儿裤,称为“姑兰紫”。取“拦子”的谐音寓意,免得被疾病等灾祸夺去性命并能平安成长。对此曾有“姑蓝紫,永不死”的俚歌。在儿童过“百岁”时还有为其穿百家衣的习俗,这种衣饰是由孩子的母亲从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中索要碎布头儿,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式样做成大襟的道袍式。民间传说,穿上百家衣,以祈求万家护佑,长寿百岁。还有的认为此俗源于“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俗谚。穿百家衣象征孩子经历了一段苦难的生活,预示苦尽甘来。还有的人家用做百家衣的方法为孩子做成百家被,以此祈福求寿。
  抓周礼:婴儿到一周岁时举行。即:置食品、玩具、笔砚、马鞭、算盘于饭桌上,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先抓之物,测小儿成年后的功业,试其志向。比如,孩子抓到笔砚之类物品时,人们会交口称赞这孩子将来定能成材,出人头地;若抓了点心之类食品,则被认为没多大出息,是个吃货。这日,还有试鞋的仪俗。即让小孩试穿新鞋,民间普遍流行的是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王”字,虎为“百兽之王”,小孩穿虎鞋可以壮胆避邪,顺利成长。孩子12岁,又回到他所属的那一属相年,要系红裤带,穿红色袜子,叫作过本命年,其后每逢本命年都要系红裤带。
  婚礼
  婚礼是人生大礼,《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合两姓,先用媒妁问名。已定,男家为女纳徵。具启一通用名帖,备羊酒,谓之订头鞋盟。女家依次回复,谓之允盟。此后,男家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亦有用财礼、布匹代币者。将娶,先择吉日,具帖送女家,谓之请期。娶先一日,又为女送冠带、谓之催妆;女家亦送妆奁等物,谓之铺床。临期,男家请伴郎轿马鼓吹陪新郎至女家,升堂再拜,御轮授绥,谓之亲迎。亦有从简者,或用轿或用车迎女至门,男以彩巾引入。即日行合卺礼,共筵交觯。三朝庙见,拜先祖,拜舅姑及伯长等辈,谓之拜三。或八朝或双九,女家邀婿并女到舍款洽,谓之回门。至乡村陋习相沿,间有同姓联姻者,实非礼也。”民国时期,七里海区域仍沿袭旧俗。
  说媒:俗称“提亲”。旧时,儿女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媒妁”,是指那些撮合男女成婚的媒人。为男子提亲为媒,为女子提亲为妁。旧称那些专门从事婚姻介绍并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中老年妇女叫“媒婆儿”。正月不说媒,因媒与没同音,俗谓:正月说媒死媒人。故出了正月,由男方托媒人到女方求婚,媒人往返于男女双方,介绍对方家庭、生活、年龄、相貌等。也有的双方距离远,不相知,全靠媒人撮合。旧俗男女不能相见,只能由亲近人伺机代为相看,决定允否。相当古俗“纳采”。当地流传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说。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换帖:女方父母,同意求婚要求后,男女双方互换名字及生辰八字帖,各请算命先生为男女双方合八字。合八字是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理论来推断彼此是否相生相克。此外,还有属相不合不可通婚之说,最典型的是流传于民间的“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金鸡怕玉犬,蛇虎如刀锉,羊鼠一旦休,龙兔泪交流”等说法。如合“八字”,亲事就能初定。不合,即还帖作罢。相当古俗“问名”。由于父母包办婚姻,媒婆弄虚作假,酿成许多婚姻悲剧。
  订婚:合婚问卜后,双方同意婚配,由男方择吉日,备彩礼,将“龙凤帖”装入拜匣,送至女家,女方家长接过“龙凤帖”和“彩礼”,然后将自家女儿的“龙凤帖”返送男方,说明此婚已订,并设酒席招待女方家长,由族中和邻居长辈陪同喝喜酒。相当古俗“订盟”、“允盟”。送彩礼习俗,传承至今,但方法已简化。
  送日子:婚前两三个月,男方选定迎娶日期,通知女方,下二次礼,俗称过礼,其做法是修“鸾书”一封,放在拜匣内,委派媒人和父母双全的男孩,把拜匣送到女方家中,女方接到“鸾书”后,一般要遵期行事,不能更改。相当古俗“请期”。俗谚“挪一挪,死婆婆”。
  做被褥: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请上有公婆、下有子女的“全可人”做被褥。以红线缝缀数串枣、栗子、花生于被褥角,谐“早立子”音,取“男女花生”意。
  请执客:正日子以前,男方设酒席招待有操办喜事经验的人,委托办理结婚事务,逐项商定,“过嫁妆”、迎亲、“看三”等过程中的礼仪、酒席、人员安排。同时,酬谢账房先生、厨师及忙事人等。
  催妆礼:结婚前一天,男方派人持“四彩礼”送到女方,俗称“催妆礼”。即带4根肋条的肉1块,须一刀割成,意在报答娘家对儿媳的养育之恩,民间称“离娘肉”;红毛公鸡两只;粉条4把;酒4瓶。女方留一半,其余退回,名曰“回礼”。
  送嫁妆:旧时婚姻讲究男方下彩礼,女方送陪嫁。旧时女子没有继承权,出嫁是唯一一次分得父母家产的机会。迎娶前女方置备嫁妆,亲友赠钱赠物谓之“添箱”,在迎娶前一天午前送到男家,富户嫁妆一般有瓶、罐、镜、铜盆、灯、首饰匣、立柜、被褥等等。嫁妆进男方家门时要把衣柜的锁打开才能让进门,据说,衣柜锁不打开,会锁住婆婆的嘴。男方要给送嫁妆人喜钱,并设酒席招待。女方还要派未婚女子跟随至男方家中,挂门帘、点“长命灯”,男方女性长辈给喜钱。旧时穷人家的嫁妆较为简单,有的仅是被褥而已。新中国建立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嫁妆越来越丰厚。进入上世纪90年代,嫁妆大多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
  迎娶:于正日子清晨天不亮,男方请一位官宦人家或有名望的老妇(必须是“全可人”)和吹鼓手等随花轿到女方接新娘,接新娘的花轿要到附近城镇“轿铺”去租赁,花轿与普通轿不同,有两个,内有小轿,放在大轿内;小轿名曰“轿心子”,备抬入新房门口用的。“轿铺”备有新旧程度不同的“轿围子”,轿围子绣工精细,多是南绣,图案以“龙凤呈祥”、“榴开百子”“丹凤朝阳”“牡丹富贵”的图案为主;第一次出赁的轿围子,名为“头水”赁价也高。赁花轿要提前一两个月,不但花轿,连执事仪仗队都“一包在内”,包括:串灯(十六个;四个上下为一串)、高照(手持大牛角灯一对,高照取高灯下亮之意);轿前有开道锣(大锣两面),门旗两对,肃静、回避牌各一对(红漆长方有柄,黑扁宋体字),红、绿扇各一柄;身着明朝皂隶服装的“皂役四人”轿前有顶马;轿后也有马两匹随轿而行。并且,轿后还跟着乐队——俗称“吹鼓手”,吹者,管乐器;鼓者,打击乐器,吹鼓手身穿红袍,明代时戴袱头;清代穿满官黑袍,头戴红缨帽(夏天白凉帽;冬天绒暖帽)。坐花轿出嫁,是明媒正娶的标志。有钱人家租赁八抬大轿,一般人家多是租赁四抬大轿,贫寒人家只有用马车迎娶了。轿至新娘家,燃放爆竹,给抬轿、压轿者喜钱。接送人员同时随往。有“姑不接,姨不送”之俗。娶亲的花轿到男方家门口,鞭炮鼓号齐鸣。此时,新郎家大门紧闭,新娘须连唤几声“妈妈开门!”后,男家才将大门打开,迎接新娘,这么做的意思是“闭性”,是让新娘在婆家没有脾气。
  拜堂:俗称拜天地。堂前供天地牌和祖宗的牌位,上香燃烛后,新郎、新娘照“唱礼官”吩咐叩拜天地、父母,对拜,入洞房。新娘盘腿坐于炕头,新郎用拴有花绸子的杆秤挑去新娘“盖头”,露出面容。之后,男左女右,坐在炕上,名曰“坐福”。新郎、新娘“坐福”时,喜事操持人(称为大宾)为他们放好炕桌,斟上两盅酒,换盅对饮(一般是沾沾嘴唇而已)。然后,煮饺子,新娘吃。俗称“子孙饺子”。有人隔窗问新娘生熟,“生不生?”新娘则要马上回答:“生!”以此口彩预祝新婚夫妇早生儿女,反映了人们多子多福的观念。
  闹洞房:迎娶之日,宴席散后,人们便涌入洞房,开始闹洞房,俗称“逗媳妇”。此时,无论辈份大小,尽情戏闹,皆无禁忌,即“三天无大小”之说。人散后撒枣、栗子、花生于洞房炕上,任晚辈孩童滚爬嘻戏,称“滚炕席”,相当古俗“撒帐”。睡前,请“全可人”铺床,边铺边念喜歌,“一把栗子一把枣,来年生个大胖小儿”等多为祝福新人早生贵子且带挑逗之词。
  认大小:新婚第三天论大小,新娘在专人指点下,按辈份大小,先给祖宗和公公婆婆叩头。然后,依次相认伯母、婶母、姨、舅等。长辈要给新娘喜钱。新婚夫妇分头拜见亲门近支,谓之拜三,从此,小辈对新娘要以家规相待,不得再有戏耍之举。
  回姑爷:回门,有回四或回六之俗。新娘婚后第一次携新郎回娘家,名曰“回姑爷”,新郎带礼品拜见岳父母及各房亲戚,长辈给新郎见面礼钱。女家盛宴招待,请来嘉宾作陪。接受酒席款待后,当天日落前返回婆家。婚后十天新娘回娘家,住九天,叫“十天九住”。
  在旧时代的婚俗中还有纳妾、童养媳、守节、入赘等。有些已为新中国的《婚姻法》所禁止。新中国建立初,农村办喜事基本是旧婚俗,1951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实行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流传了几百年的旧式婚礼形式基本绝迹。
  寿诞礼
  寿,是民间崇尚的“五福”(即福、禄、寿、喜、财)之一。寿礼,是每当诞辰纪念日举行的人生仪礼。旧时,民间举行寿礼大多只限于老人和小孩,给老人举行寿诞礼称“作寿”,为小孩举行寿诞礼称“过生日”。一般到60岁时才正式作寿,也有人则不论年龄,只要添了孙子,就可以作寿了,此后逢十都要作“整寿”礼,以此祝福长寿。
  作寿:旧时寿诞礼,先要布置寿堂,寿堂大都设在堂屋。摆寿烛,悬挂亲友赠送的寿幛,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届时,作寿之人被称为“寿星佬儿”,穿戴一新,端坐在寿堂正中的上座,接受儿孙等小辈家人的贺拜。儿孙等家人要依辈分次序叩头行礼。然后,亲朋好友们陆续随来随拜。寿星佬儿在受礼时,凡有未成年小孩儿,他都要给赏钱。寿筵是寿礼的重要一环,主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筵席上讲究饭莱丰满实惠,多为鸡、鸭、鱼、肉、海鲜,但必有捞面,俗称“长寿面”。当地流传寿诞的前日家人要吃饺子,称之“催生的饺子落生的面”。寿诞日,有钱的大户人家还要请戏班子在庭院中或本村戏台上唱堂会庆贺。旧时,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说,故人们十分重视66岁生日之作寿。已出嫁的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来祈福父母健康。时至今日,民间仍有沿袭此俗现象,多以买6斤6两上好的生肉代之,但讲究已不甚严格。
  过生日:在传统社会,小孩子过生日往往也要举宴庆贺,不过,一般是家宴,当地民间小孩子生日忌吃粥,俗说喝了“会糊涂”。此外,孩子过生日这天不受打骂,否则“孩子不长”,也有说这天打孩子会给生日打忘了。
  现代寿礼:20世纪50年代后,寿礼简化。但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寿礼又被重新重视起来,老人的寿礼也多请亲朋好友在饭店举行。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当天,子女或亲友携带寿糕及食品等给老人祝寿,午间共餐,晚辈及亲友向老人敬酒、祝辞,有的唱《祝您生日快乐》歌曲,也有的在寿糕上点燃与年龄相同数量的蜡烛,以表示老人健康长寿。
  (吕殿增)
  民居风俗
  清代到民国时期,七里海区域的民居按使用的建筑材料划分:有窝棚(窝铺)、灰房、土坯房、砖瓦房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窝棚:也称“窝铺”,在乡村则是地头或场院边为看守者建造的临时遮蔽所,是贫民居所。窝棚多用树枝或芦苇扎成三四寸圆的把子做成半圆型的支架,上铺一层苇箔帘或秫秸,为御寒,在外面抹一层草泥,两侧一头封死,一头开门。
  灰房:是在草泥房(或土坯房)的基础上,将屋顶和墙身用青灰罩面,即抹上青灰加白麻刀的灰。这就是灰房。
  土坯房:建筑的房舍多为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院内有东厢房或西厢房或东、西厢房,建筑材料多以土坯盖房。土坯都是人工用一块脱坯模子做出的,即用铡刀把麦秸秆铡成两寸长再搅拌入泥土中浇水和泥,和好的泥放入用木制模具框套里,(模子)填严实后,将木头框套拿出,泥干后,便成为土坯,这种脱坯技术一直被广泛使用。建房木料多为圆杂木。房顶是以高粱秸秆或芦苇扎成三四寸圆的把子,抹上两遍泥,待泥干后,再铺上五六寸厚的高粱秸秆或芦苇再抹上两遍泥。以后,每年春季,都要抹上一遍泥。俗语有“春泥房,秋泥墙”之说。
  砖瓦房:墙身全部用砖砌,房顶全部铺瓦,木料多选东北的红松、黄松,特别是椽子和檩子。起墙的时候一定要“磨砖对缝”,也就是把两块青砖贴在一起,细细研磨,一直待砖的粗糙之处磨平了、研细了才算合格;砌墙的时候,用糯米面加上白灰混合的浆水作嵌灰,再讲究的用油灰“磨砖对缝”,效果更是细腻平整。旧时经济实力强大的大户人家大都享用砖瓦房。现在,砌墙都已使用沙子水泥等建筑材料了。
  民居禁忌:“桑、枣、杜、梨、槐,不进阴阳宅”;忌堂门、院门正冲豁口、河流、道路等,恐有冲射,如实在避不开,亦应在适当的地点埋桩立石,契书“泰山石敢当”等字样,以灭邪去灾;房前忌栽桑树,房后忌栽柳树;忌在庙前庙后建房,俗语“宁住庙左右,不住庙前后”;在三合式、四合式庭院内,忌厢房不得高于正房,前房不得高于后房,谓之“奴不欺主”;宅基地的形状,俗以为南北长,东西狭的主吉;东西长南北狭的主凶。子午线为南北线,宜长,卯酉线为东西线,宜短。俗语有“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的说法。又有“当院横着长,必损少年郎”的说法;忌建房用单柁、檩子双数、椽子单数;另外,七里海周边的民居因多坐北朝南,故在宅基的地势上讲究南低北高。否则,不仅采光不好,也使主人原应具有的居高临下的心理丧失殆尽;宅院忌讳呈簸箕形,即左右陪房外展,俗以为会失财。所以建左右陪房时,要注意外段向里收三分。俗以为这样可以拢财聚宝。房上檩条的摆放,要注意根梢方向。不过这方面要求不一,甚至恰恰相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晒根不晒梢,晒梢把祸招;一是,晒梢不晒根,晒根绝一门。晒梢不晒根,晒根断儿孙。看来后一种禁忌原由指示的更明显一些,是因檩条之“根”与家门之“根”字同音同,因而恐绝户、断嗣而生出的禁忌。但从房屋的建筑规则上看,檩梢留在下面(外边)也是比较顺当的。所以这种禁忌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一般说来,檩条并不曝露在外的,所以,这种禁忌的实际作用,无非是要取得建构方面的一致性,而其信仰方面的传说却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旧时,民间房间的窗户不能做得比门更宽大了。俗说:“眼不能比嘴大”,否则,日后不顺当;除自己家封闭的三合式、四合式院落外,忌讳自己的屋门对着别人家的门、窗和山墙,说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门对门,尽死人”等。此外,屋门和山墙也不可直冲大门,认为这会触秽门庭,招至灾祸,因而在一般四合院民居中都建有影壁,即使不建影壁,也要在山墙上装饰成影壁样式,使住宅对外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另外,屋内的床不能对着门放,也不能对着家中有玻璃镜的衣柜或其它家具放,以避“照妖”之嫌。
  尽管旧时的择地建舍信仰中有种种迷信、不科学的俗见,但建舍必须认真选择基地这一点,仍被今人所承认是正确的。今天,人们在建房舍中已经不再相信风水先生那一套云山雾罩的邪说了。但一些有民间通俗道理的并有着某种科学成分的择基地的信仰,仍然在实际生活中起着作用。同时,生活又给人们许多新的警示,也形成了某些新的禁忌,例如离公路沿线或高压电线太近的地方禁忌建房等等。这说明,随着生活的发展,这类禁忌也在变化着、发展着。
  (吕殿增)
  盖土坯房
  土坯房建筑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现已少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里海一带盖土坯房的过程大体如下。
  垫地基。那时,村里盖得起房的少,村里发放地基,基本都是挨着村边批上一两户,而紧挨村边的往往都是水坑、洼淀。为防沥涝,地基要比地面高出很多,需很多土才能垫起来,一家一户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村里生产队出车、派人才能垫成。记得我家那年盖房,地基是一个大水坑,村里四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派了两辆马车或牛车,到村南二三里外的废弃河埝上取土,一直干了七八天才把地基垫成。
  脱坯(或挖矶子)。那时盖土坯房,主要用矶子或土坯两种。矶子要到地里去挖,土坯则完全要靠人工来脱。相对而言,挖矶子是比较省事的,找茅草密集的地块或边沿,用碌碡轧实,人工挖取成统一尺寸的块块儿,然后,把取好的矶子晾干即可垒墙盖房。矶子的尺寸也不尽相同,用量也不一样。用宽约六寸、长八寸左右的矶子,三间房大约六千块左右。脱坯就比较费事了。坯有大、中、小三种。小坯和大坯是用来盖房的,中坯一般用来砌炕或它用。小坯是最早使用的,盖三间大房约万块左右。后来人们见大坯省工、省时又极适合垒墙,就都用大坯了。长一尺半、宽一尺的大坯,三间房大约四千块左右就够,至于准确计算,那就要看两个夹山是用柁架还是垒实山了。脱坯时,要先要找好脱坯的场地,场地不但要大、要平,还要临水,因为和泥要用许多水。青壮有力的人负责和泥和供梭,上些岁数和体质弱的人就用坯模子脱坯。和泥时先用大铁三齿子或铁锨把土泛起,撒上粘草然后用力搅匀。供梭就是把和好的泥供给用模子脱坯的人使用。供梭有两种方式,一是跑锨,一是挑兜。跑锨就是一人供一人,一般距离都比较近,用平锨或泥叉铲泥,要保证一下子就是一块坯。跑锨的人腿脚要利索,双臂还要有力,否则,一块坯的分量约有二三十斤,泥铲不足,脱出的坯就不饱满,而铲上泥跑不动又影响进度;挑兜供梭尽管距离远些,但相对跑锨就轻松些了,因为会有人把泥兜装满,你只管把泥挑走,供两个人同时使用就成了。
  坯脱好了要晾晒,到整个坯半干或多半干时要搬起晾晒,晒干后要码成坯垛,等待盖房时使用。晾坯、码坯的活一般都是乡亲们抽空帮忙干,特别是遇上雨天,不管是谁家,只要一声招呼,哪怕是深更半夜,乡亲们都是一呼百应,帮忙敛坯、遮雨,甚至把自家的苇席揭来苫坯,没人讲任何代价。那争先恐后的场景,实在感人,但没有人在意感谢和夸奖,都认为是乡里乡亲应该做的事。
  打夯。盖房开始,地基上的活首先是开槽子。按照房子的大小,把需要垒墙的地方开出较大的槽子,把挖出的土晾晒至恰到好处,然后开始打地基即打夯。那时打地基没有电夯,全靠人力,把一个大碌碡用两根粗木杠或细檩条摽住。摽夯是个巧妙活儿,会绑的人能用麻披或麻绳再加垫鞋底等把碌碡绑得结结实实。由一力壮个子高的人掌着叫掌夯,夯的两端各有一人叫领夯,三个人的作用是确保打夯时的安全与质量。打夯几乎都是晚上“请工”。打地基是较为有趣的,因为打夯时常常要唱夯歌,即使不唱夯歌也要喊号子,为的是统一行动,保持一致,比盖房上梁时还要热闹。记得那时的夯歌词是:爷几个抄起夯呀,嘿呦;高高的往上举呀,嘿呦;使劲向下砸呀,嘿呦;地基万年牢呀,嘿呦。夯歌没有固定的内容,各个地区也不尽同,可由领唱的人自由发挥,唱夯歌歌不仅热闹,而且还有吵耗子的俗说,即把耗子惊跑,不在房子里盗洞。地基一般夯实三层,每层厚度为一尺左右,最后一层要打满堂红,即把整个地基都夯实。
  扎樽子。(有些村是使椽子,用芦苇扎巴子)一般都用白高粱秫秸,讲究人家还用苇子包秫秸,为的使樽子表面更光滑好看。富裕人家干脆都用苇子扎樽子。樽子的粗细,差不多都在直径16厘米左右,三间房差不多要用70根左右,每根的长度要根据房子的路身(即宽度)而定,如果是老檐出头(即樽子直接探出墙5寸左右)。一般6米长就足够了。扎樽子必须要用小腰(音yào)子,即用矮小的芦苇(或蓆苇的下脚料)做成,一般有1米多长(4尺左右),当属俵口、兴家坨一带为最好,因为那里的芦苇皮薄绵软,拧成的小腰子坚韧有力不易折。扎樽子时,要挖一个坑,以便把腿放入,人坐在边沿上,方便干活。还要准备绞棍、木槌、楔板等工具。每道箍之间的长度不等,一般在6—8寸之间。因为扎的箍多速度就会慢,但箍距不能太大,否则会不坚挺。会扎樽子的人,樽子扎出来,道箍均匀,粗细一致,且樽子表面光滑齐整,远看近看都非常漂亮。
  垒墙。垒墙之前先铺盘,即先由工头用水平尺找水准,有的户会铺上一些石头和少量的砖,用来固基和截碱。然后开始垒墙。垒墙时,房的前、后檐,东、西山各有一名大工负责把关,工头负责整个质量监督。其实大坯盖房垒墙不像用砖垒墙那么严格,稍有些歪斜或差线,工头会用栓了线的吊锥眯着一只眼睛查看误差,然后用大木槌劈啪一阵敲打,拍找平衡,或用大铡刀削削砍砍,也有“缺肉少肉、泥巴来凑”之说。房子的高度,一般都是8尺或8尺半的檐头,即平口,平口须垒大坯四十层左右,然后四个房山起脊,脊高在4.2尺左右。
  上梁。大坯垒墙,速度非常快,一两天就能盖成,人手多时,有的当天就可上梁。农村对上梁的时间很讲究,一般都得在上午12点以前必须开始,这就要求工头准确地计算时间了。一般一间5根檩的(也有七根檩子的)且是老檐出头的房子都不会误时,而砖锁檐的就费工夫了,要打出宽余的时间来。为了保证良辰吉时,时间宽余的可在檩子全部上完之后,樽子上到一半,即到堂屋脊檩时开始上梁仪式;如果时间来不及了,把檩子上完之后就可开始。土坯房的上梁,跟现在的盖房上梁基本上一样,贴上红对联,用红布或者被面儿包裹好脊檩上贴的阴阳鱼,有人在房上唱喜歌,扔提前准备好的高粱粒、面龙、面鱼、糖块儿和铜大钱儿等物。上完梁,中午东家犒劳干活的一顿,也就是打上几斤肉、粉条、豆腐、大白菜的,那时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上樽子。先测好樽子的实用长度,并用铡刀铡好一根送上房试用,正好后固定距离,开始铡用。樽子上房后骑在脊檩的那个人手拿一把锋利的斧子,用力砍上一斧,(不能完全砍断,一半即可)然后一面一斧子把樽子砸平。为了紧凑,还要隔五六根的距离处备一根樽子,待把樽子都上完之后,用木棍撬开缝把备用的樽子强塞进去,再叫人从屋下看看露天情况就知樽子苫盖的实不实了。古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虽指漏雨,但在看樽子苫的疏密上也如此理。把樽子压上泥,就等着再泥上几遍后苫坡了。
  苫坡,也叫苫“搭帮(读bò)”,是指在樽子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白高粱秫秸或苇子,为盖房主体的最后一项工程。把房脊和两个坡面,苫上厚厚的秫秸或苇子,根部一律朝下,并超出墙皮半尺左右,用木榔头或平锨拍成上长下短的坡面,既防雨漏,又防雨水冲刷墙根,而且还能使房子冬暖夏凉。每年的泥房,就是泥在它的上面。年复一年,沉重的泥土压在上面,积负重量,极抗风雨,故有“走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俗语。
  泥房和泥墙。土坯房的上盖儿没有瓦,全靠泥房来防漏。用什么样的土来泥房就很有说道了。泥房、泥墙的土要找盐碱土,越是一毛不长,泛着碱霜,老百姓用来熬土盐的土越好。把这样的盐碱土拉回家,用粘草,特别是用碌碡轧过的麦子秸秆和泥最好,然后用铁抹子泥房、泥墙,房顶和墙面像罩上一层厚硬的防护漆,既抗雨淋又延时日。
  盖房时,东家还要操心几个细节,如排涝用的“水沟眼子”,烧炕做饭用的“烟道”,照明用的“灯窑”,养猫留的“猫道”等等,除叮嘱包工头外,还要在干活时留心检查一下。
  现在,盖几间新房,甚至有人家盖别墅都比那时盖土坯房还容易,而且越盖越富丽堂皇,但绝不会有土坯房的记忆和念想。那个年代,穷苦人家有的攒上半辈子,甚至一辈子也许盖不起几间土坯房,但谁家盖房都是大事、喜事,盖房时乡亲们的无私互助,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动人传说。
  越来越少的土坯房,记录了贫困、述说了发展,也记叙了互助的民族美德。
  (李振起)
  服饰习俗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期,七里海区域民间的服饰,多数改为清代服饰。
  旗袍:旗袍是满族的一种典型的女人服饰,它的式样和结构不很复杂,一般是圆领、大襟、窄袖、两面开禊,有扣绊。衣料多用绸缎,且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上几道花绦或彩牙儿等宽形花边。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不开禊的旗袍,并且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收紧腰身。袖口也由窄变肥,镶嵌改为窄形。民国20年代之后,汉族女子开始穿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到40年代末,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子、袖子及身长三方面,袖子由长变短,由腕部缩至肘间,最后缩至肩部,成为无袖旗袍,领高变低,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身量缩至足踝与膝盖之间,最短时在膝盖以上。旗袍成了妇女在社交场合所不可缺少的礼服,即使是家境并不富裕的妇女,一般也要有一二件旗袍以备走亲访友时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旗袍的式样不断变化,越来越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穿起来爽身合体、美观大方而又具有东方女性特有的美。
  长袍:长袍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单袍又俗称“大褂”。长袍在其流行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演变。清朝初期的长袍又肥又大,长及脚面,并且没有领子,穿时,须别加领衣,俗称“一裹圆”,此种服饰为清代官吏经常使用,无禊,后来成为七里海区域一般平民所穿用的袍服。清朝晚期,长袍则演变成又短又瘦,并且加上了立领。长袍大襟所遮住的部分称为“掩襟”,有长掩襟也有半掩襟。最初,长袍上都不带口袋。民国以后,在长袍的掩襟上普遍安有一个口袋,便于盛放手绢等小物品(没有口袋时,手绢等小物品一般是放在左袖口内,走路的时候左手不垂放下来或是用手牵着袖口)。旧时,无论是商人、官僚、文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稍有些“脸面”的人,长袍是必备的服饰之一,它既充当了礼服,又是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服饰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长袍才逐步匿迹。解放初期,七里海区域以粗细棉布制的裤、袄、长袍、短衫等为主,多为手工缝制;款式以大襟,长圆领为主,缀疙瘩袢兼有扣袢。男子穿对襟,丐裆裤;冬天穿“二大袄”。二大袄是扛大个儿、泥瓦匠、赶车人一种轻便式棉外套,因它比棉袍稍短,可以挡风,但又灵便,比棉袄又略长(过臀),不似长棉袍不好迈腿,所以劳动者都喜欢用它作冬服。同时“二大棉袄”,穿脱、存放也比较方便,可以敞怀穿用,是长棉袍和棉袄都无法比拟的。
  帽子:旧时,民间的男帽样式主要有便帽、风帽、将军盔、毡帽、恭喜帽、鸭舌帽等。冬天多戴毡帽头(有镶灰鼠皮与不镶灰鼠皮的两种)。天寒地冻时落下两耳,十分暖和;天气稍暖,则归入帽内,又很方便。毡帽有礼帽和便帽之别,其式样很多,有半圆形而顶略平的;有反折向上作两耳式,在折下时可掩住双耳来御寒的;有前作遮阳式而后向上反折的;也有顶部呈现锥状的等等。所有这些毡帽,都是负贩劳动者所普遍佩戴的。这种式样的帽子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慢慢绝迹。夏季则戴由高梁秆蔑片或麦秸秆编的斗笠、草帽。
  鞋:七里海区域民间有句俗话:“脚上没鞋穷半截”。可见鞋在服饰习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清代七里海民间较流行的鞋是双脸靴,也叫两道脸靴,有厚底和薄底之分。一般用缎、绒、布为鞋料。主要为绅士、富商和学界人士穿用。上世纪20年代流行一种圆口和尖口布鞋,质地有礼服呢和布两种,为青年人所喜欢穿着。这种鞋后来又演化成皮底和胶底。30年代还流行一种充礼服呢(假礼服呢)面的鞋。农民和城镇体力劳动者长期穿自家纳底纳帮的布鞋,脸长、跟脚、经磨耐用,俗称“实纳帮鞋”。七里海的农民冬季下海打芦苇,脚穿牛皮绑或猪皮绑(鞋)。牛皮绑在冬季收割芦苇时,穿上它即不冻脚,也不怕芦苇根把脚扎伤。在七里海畔,过去人们流传着一首民谣:“脚穿牛皮大绑,肩扛怀镰大钐。身穿口袋大袄,怀揣黄须大蛋(黄须菜做的菜团子)。”
  袜:清代七里海民间流行穿着的袜子都是自家做的纳底布袜,男子流行用一块方布裹脚的习惯,此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30年代开始普及一种手工机织的线袜,由于线袜很容易被磨破,因此,补袜子就成为家庭妇女主要家务劳动之一。补袜子使用的一种木制的袜楦,也成为当时一般家庭所必备的物品。这种补袜子的习惯大约到了六七十年代才消失,原因是经磨耐用的尼龙袜代替了线袜。
  腿带:俗称“腿带子”,最初为布带,后为线带,有宽带和窄带之分,带子末端织有流苏线穗。旧时,人们无论穿单裤、夹裤或棉裤都时兴用腿带子扎裤腿角,缠裹于脚踝之处。特别是那时的棉裤裤裆肥大,裤筒甚宽,而里面又无贴身衣裤,故腿与裤筒间的空隙很大,易进冷风,扎上腿带子既可御寒保暖,又可起防护作用。此俗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才逐步消失。
  五毒衣:是为儿童在端午节时穿用的一种衣饰,通常是背心式。一般用黄色布或绸子制成,上面绣有蝎子、蜈蚣、蟾蜍、蛇、壁虎等5种小动物。传说孩子穿上这种衣服就可以避免各种毒虫的叮咬,避邪除病,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百家衣:是七里海民间在儿童过“百岁儿”时为其穿的衣饰。婴儿出生后,家中长辈妇女向亲友送红鸡蛋,并托着一个铜盘,向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中索要零碎杂色布块,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拼接缝制而成。式样做成大襟的道袍式。民间传说,穿上百家衣长寿多福。还有的认为此俗源于“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俗谚。穿百家衣象征孩子经历了一段苦难的生活,预示苦尽甘来。还有的人家用做百家衣的方法为孩子做成百家被,以此祈福求寿。无论从服饰风俗,还是从家庭女手工工艺说,都是一种民俗事象。当地人流传,衣服破了、扣子掉了,一定要缝补齐全。缝补时不能穿在身上缝补,俗云“身上连,万人嫌”。衣服上的纽扣也必缝单数(为五或七),不能缝双数纽扣,俗称“四、六不成人”。男人的服色,以凝重为主,不可选用粉红等妇女喜用的颜色。如男人喜欢妇女装饰色,则七里海人认为此人心里不健康,甚至被视为“二尾(音“以”)子”,即不男不女的人。
  服饰禁忌:七里海人很关注服饰的传统文化性。如对于服饰色彩,遇有灾难性事件,不能穿红色衣服;而喜庆事件,又不能穿黑色衣服。当地人认为喜事服饰色彩宜“鲜艳”。黑蓝衣服不能镶白纽扣、缘白边。做衣服不能左大襟(只能做右开襟款式),过去只有死人的寿衣才左大襟。
  服饰禁忌与民俗民风关系密切,反映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形式的,现代服饰以张扬个性为主,“穿衣吃饭,各随己便”,一些禁忌已被打破。
  (吕殿增)
  出行习俗
  水路交通行具
  船:七里海是湖泊水乡,古代坑塘河渠纵横交错,交通工具以船为主。七里海、蓟运河、青龙湾河(萧太后运粮河)、普济河、潮白河等河流,帆成队,舟成行,船工号子齐歌唱,乃是一大景观。因而,水路运输在宁河交通民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载货的有尖头对槽船、一身船;载人的有通往各乡镇的集船,短程的有帮摇船(既可载货又可载人)。民国时期,蓟运河使用汽轮拖挂木船队,既减轻了船工的体力负担,又增加了货运能力。一个汽轮可拖挂四五对大木船,航速每小时行一海里(一海里1852米)。汽船除货运外,兼客运。解放之初,人民政府把养船户和有经验的水手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航运社”,肩负着全县输入输出的任务。当时,芦台港成为天津近郊内河大港口之一。曾口河、金钟河是七里海通蓟运河及天津的主要漕渠。1968年根治海河建防潮闸后,蓟运河水少了,遇到春旱,多处河段断流,河运完成其历史使命,告别了历史舞台。进入80年代以后,县内已村村通公路,汽车运输业开始兴旺发达。
  冰床:是七里海冬季交通工具之一。冬季七里海各河皆冻成厚冰,此时,内河已不能行船。冬季人们要去十里八乡走亲访友或赶集上店。七里海人就用冰床在冰上滑行,作交通工具。冰床,俗称拖乘、冰排子,曾流行于七里海民间。冰床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其上部为长方形木架,上铺木板,形似床板,下部为两根裹以铁条的方木棍,称之为足。板上铺毡褥供人乘坐(多为狗皮褥子),也可载物,由人推、拉,或在冰床上人以竿撑之,使之滑行。因其形似床,故称冰床。冰床,在民国至解放初期,人们下海打芦苇就用冰床运输,装满芦苇的冰床在结成的厚冰上行驶如飞。是冬季七里海一道风景线。
  轿子:是古代人的行具,旧时,官宦、富商和家道较殷实的家庭成员(包括妇女)出行,均要乘轿。轿又分4人官轿及2人轿。官员乘轿要求走得平稳,而商人乘轿却要轿夫“飞轿”跑步行进,以示有“派儿”。2人轿,多为妇女乘坐。民间普通百姓只婚嫁时用,称为“花轿”,乡间接新娘的花轿要到城镇“轿铺”去租赁。
  轿车:是在马车的原型上改装出来的一种马拉客车。旧时的富商大户均有自己的轿车,其做工十分讲究,车身上装有车篷,篷外依用途不同加不同颜色罩衣,罩衣上镶花边,并以刺绣为饰。车篷两边或后边,各设窗口,车前为门,门上垂帘子。车内铺有车褥子。车辕、车尾装有镂花铜饰,驾车马的绳套上、笼头上,个个装有铜饰与缨穗,马头、马项间,又系许多铜铃,行走起来,颇为悦耳。
  大马车:为运货的运输工具,清代以前多以水路为主,清代以后,陆运开始有所发展,乾隆年间使用四闷车,俗称“死瓦车”投入运输。后期,改制成花轱辘车,旧时凡多人出行,且财力有限的农民,则集多人乘大马车。车上临时搭席棚。1940年前后,从事货运的胶轮马车逐渐发展。此外,还有驴、马等牲畜可驮货又可驮人。骑驴、马出行,通行一种装具,俗称“褡子”即用口袋布料(帆布)做成一长方形布袋,中间开口,将东西装在两头,若步行,则搭在肩上,若骑牲口,横于牲口背上,人或骑或坐在褡子上,分腿坐为骑,双腿在同一边为坐。
  出行与迎送
  七里海人出行,特别是出远门者,多择吉日而行。俗称看“好日子”,如遇有重要事情必须按期启程时,家中一定要为其敬香礼佛,祈求平安,有的还要到寺观求吉。七里海人好客,迎送之礼十分讲究。有贵客到家时,全家均要出门迎接,家中有名望者双手抱拳施礼。之后,主人在前面引路,开门掀帘,客先主后进屋。让坐后,给客人递烟、上茶。递送时主人须躬下腰身,双手奉献,客人则要起身以同礼接过烟茶。续茶时,壶嘴儿不得对着任何人,且水不得斟满。送客人时,则按辈份或身份先后出门。主人一定要送出很远,并说:“您慢走”、“请走好”、“有空再来”等。客人则也同时说“请留步”等。平辈或辈份小的客人来家,一般都由平辈人送至家门口,主人只说“以后再来,给家里人捎好”即可。倘若家人或亲朋好友出行远方或长途归来,则要到车站或码头接送,谓之“送站”、“接站”。同时,或在家中,或在饭店设宴款待。送客之宴,称之“饯行”;迎客之宴,谓之“接风”、“洗尘”。乡间广泛流行的出行饮食风俗是:出门饺子进门面。即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民间俗称“长接短送”。
  (吕殿增)
  碾米磨面
  说起碾米磨面的碾子和石磨,七里海一带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有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记忆,甚至有一种亲切感、自豪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几乎在小的时候都帮家里碾过米、磨过面、推过小磨子。
  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磨,相传是鲁班发明的。鲁班发现人们吃米面,都是把米或麦子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费时、费力捣的又少,且捣出的面粉有粗有细,于是鲁班就用两块厚度相同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了磨。
  磨分上、下两扇。上扇可动,下扇固定,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磨膛的上下接触面都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下扇中间装有一个很短的立轴,用铁制成,即人们所说的磨脐子,以防止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上扇有两个磨眼,(小磨只有一个磨眼)供添漏需粉碎的粮食用,这样,谷物就会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到磨膛四周被粉碎,磨成粉末后,会从磨缝中流出到石制或木制的磨盘上。大磨有直径1.2米的,也有更大一些的,一头毛驴根本拉不动。各村常用的一般直径不到80厘米,两个人或一头毛驴就能拉动。至于小磨,一般直径也就是30厘米左右,一个人磨起来很容易。大磨一般是架在石盘或砖、坯垒成的台子上,一个村里会有三五个不等,基本是由拥有的人家管理,差不多都有磨棚,刮风下雨都能使用。而小磨几乎家家都有,放在笸箩里,在家炕头上就能使用,也方便农户人家的随时之需。
  碾子,也是用人力或畜力把谷物脱壳或碾成碎渣、面粉的石制工具。碾子一般都很大,大的千斤以上,小的也有数百斤,一般建在村的中央或方便大家使用的地方。几乎村村都有,各家各户有的不多。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很大,同石磨不太一样的是碾子必须架在石盘上,石盘下面是用砖坯垒成的台子。碾盘中心有一竖轴,连着碾架,架中装碾磙子,碾架外端的延长木作人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拉杆。碾盘和碾磙上分别由石匠凿刻有规律的纹理,以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加快碾压的速度。
  随着人们对石碾石磨加工粮食的使用,其配套的工具也相继多了起来,如筛面的箩子、箩床、筛子、盛面的笸箩、簸箕、撮子等,都必不可少。现在,这些东西有的在米面加工厂还可以看到,在各家户已经很少看到了。那时,这些东西有些破损,许多人家舍不得花钱买新的,就靠自己修修补补,实在不行了,就花钱请专门的修理匠来修。磨也如此,用的年号久了,原来的磨纹磨平了也要重新錾,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杵磨”。而修理匠和杵磨的都不是本地人。修理笸箩、簸箕的大多是南方人,当地人管他们叫“南蛮子”;杵磨、杵碾滚、碾盘的,多是北方山里人。记得小时候,每到农闲时节,那些南来北往的修理匠、杵磨的就会出现在七里海一带村庄,南腔北调的吆喝声,响遍大街小巷。北方来的杵磨人,会用他们粗犷雄浑的嗓音高喊:杵磨的来啊,杵磨的有……特别有趣的是那些南方修箩子、簸箕的,他们身上挂着一串似铜似铁的东西,走街串巷时上下甩动,产生很大的“哗啦、哗啦”的声响,并夸(读kua)声夸调、抑扬顿挫地喊着:“张麻……易箩哦……”,引得孩子们嬉笑追逐。尽管那时我们很小,听不懂他们的话,但一听那个“哗啦”的声音就知道是干啥的来了,有心的孩子会跑回家问问大人修不修笸箩簸箕的。而且,到现在,也还有很多老人对南腔北调的呼唤记忆犹新,不信可去问问老人们,备不准他们会饶有兴趣地学上几声“杵一磨一的来啊”或“张麻一易箩哦”。
  那时的孩子们,识文断字的不多,但会推小磨子的不少,因为生活所需,几乎家家都有小磨子,以备随时磨米、磨面、磨熬粥的渣子。有的孩子是给母亲搭帮手,小磨的磨樑前端有个眼儿,可以塞入一根小木棍,就可以两个人同时磨拐了;有的完全是自己推小磨。家长把一升高粱交给你,大人下田去了,你不能光顾贪玩耍,赶到大人回家做饭时你得把它磨完,否则,挨顿呵斥是小事,惹得大人生气了,屁股蛋上没准会落上两巴掌。
  我最喜欢的是晚上和母亲一起磨豆瓣做小豆腐,把提前粉碎好的豆瓣泡好,然后用小勺往小磨眼里灌着磨,第二天清晨,母亲会把磨得粗糙的豆浆掺在干菜里做成小豆腐,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为啥那么香,现在想起来还有点要流口水。人们最犯怵的是每年二月二的摊煎饼,也不知道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那么能吃,十几口的一家人要提前泡好一两大盆高粱米、黄豆、绿豆等,磨完这些粮食,胳膊累得要疼上好几天。
  大多数农村的碾子、石磨和水井一样,都是公用的。“官船漏、官马瘦、官客来了满街遛”的俗说,在民风淳朴的这一带乡间是不灵的。大家使用时都懂得珍惜和爱护。碾子和磨不好使了,会有人家自愿花钱请人杵的,尽管那时杵一盘大磨和碾子虽然不过块八角钱,但穷人家花起来也真是挺困难的。在使用方面大家都很有自觉性,极懂谦让,许多村有用小笤帚或炊帚占碾子的风俗,如果谁家要用碾子,只须早晨在碾盘上放上一把炊帚之类的东西,就表示了有人今天要用碾子,(磨一般在各户用时只需提前打个招呼即可)人们都会自觉地讲究公德,不再抢占。后来有人把俗语“一把笤帚占个碾子”,用来形容不称职的人把持着重要位置,其实是反其意而用之了。在那个年代,一把小小的笤帚不仅真的能发挥占碾子的作用,而且能彰显出村民们传统的自律品德。
  在碾米磨面时,如果使用畜力,要给牲口戴上箍眼和箍嘴,人们戏称是防止牲口“偷馋把嘴”。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讲究,如使完大磨要留膛,即不要把磨膛里的粮食扫净,以防后用者吃亏,因为一个磨膛得用约一升的粮食才能填满;借人家的畜力用时,要给牲畜犒力,即给牲口喂些麦麸子或粮食……
  用石碾、石磨粉碎食粮的时代过去了,尽管碾子和石磨,碾磨掉了祖祖辈辈无尽的岁月,留下的也将是渐行渐远的记忆。但令人难忘的是,正是由于石碾、石磨的使用,衍生了许多寓意隽永、幽默横生、脍炙人口的语言,如“懒牛拉碾——磨磨挤挤”、“懒驴上磨屎尿多”、“磨棚的驴听吆喝”、“磨棚的磨听驴的”、“拉磨的驴子断了套——空转一遭”、“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儿丢人”等,为人们喜闻乐用。
  (李振起)
  歌谣
  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生在中国,长的是中国心。
  为什么狗汉奸,他变了种?为首的是柳世平。
  民国三十三年,新年这一天,人们正过节,鬼子发来兵。
  坐着大汽车,围了田辛庄,汉奸鬼子七八十,就有柳世平。
  挨门挨户把人找,个个往外轰,哪个要不走,就用枪托崩。
  轰到街里站,追问民兵八路军,谁也不言语,气坏了鬼子兵。
  揪出了九个人,都说不知道,吊打水灌翻翻滚,特务汉奸当帮凶。
  张甫德尚林贵,尚林松尚林材,当场咽了气,人们恨得牙根儿疼。
  鬼子不解气,掏出燃烧弹,就往学校扔,连烧民房火腾腾。
  田辛庄民兵好儿男,烧桥挖路不怕死,专打汉奸鬼子兵。
  九月十三日,鬼子汉奸百八十,坐汽车来拔田辛眼中钉。
  人们早出逃,剩下老残二十一,抓住老爷子张玉林,摔死在庙场中。
  打着火把,挨家点席筒,烧房八百间,全村火焰升。
  赶来大车几十辆,檩木全装车,牲口全拉走,一扫而光冷清清。
  恩人共产党,英雄八路军,安排工作组,把我们接回村。
  接济粮和物,送衣又送穿,打鬼子搞生产,一块儿过难关。
  注:这是1944年田辛庄被日寇洗劫后,田辛庄人唱念的顺口溜,题目为整理人所加。
  (赵清文、魏永成搜集整理)
  金钟河战斗小快板
  (一)
  人民子弟兵,保卫宁河县,
  一天出发到正南,来到金钟河岸边,
  正赶往前走,忽听有人喊,
  尖兵发现一队船,知道就是还乡团。
  他们上淮淀,抢苇又抢粮,
  想去天津卫,半路遭了殃,
  手榴弹扔了它船舱,这才喊交枪,
  缴获机枪整十挺,小炮有几门,
  俘虏敌军二百名,打死他百多人,
  打死王县长,为民除了害。
  (二)
  提起王绍鹏,那个王八蛋,
  抢粮又征款,百姓遭苦难。
  咱们县支队,要打歼灭战,
  来到金钟河,走的是南岸,
  见了苇船二百多,伪军里面藏,
  一阵手榴弹,船上起大火,
  战斗一刻钟,除了地头蛇,
  打死王县长,俘虏二百多,
  胜利捷报传,群众都喜欢,
  战士为人民,火烧敌战船。
  注:1947年5月,曾发誓“有你大武宏,就没有我王绍鹏”的国民党宁河县县长王绍鹏,被武宏歼灭在金钟河,全县人民为之欢欣鼓舞,编了歌曲和快板书赞颂县支队,嘲讽王绍鹏。以上刊出的仅是流传的片段。
  (魏永成摘自《武宏回忆录》及宁河革命史资料)
  歌谣十三首
  拐豆豉儿
  拐,拐,拐豆豉儿,一个大钱买两碗儿。
  你一碗,我一碗,没给小秃留一碗。
  小秃来了好生气,拿着笤帚就扫地。
  一扫扫个秃大钱儿,买个烧饼掰三半儿。
  你一半,我一半,小秃手里也一半,
  大家吃得好痛快。
  坐门墩
  小小子,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
  要媳妇做啥?做鞋,做袜,点灯,说话。
  去看戏
  打锣锣,拉锯锯,姥家门口看戏去。
  接闺女,送女婿,高粱悖悖就鲫鱼,撑得没处拉屎去。
  姥姥告诉去庙后,老和尚出来吓跑了。
  鲫鱼汤,喝两缸,疙瘩屎,拉两筐,姥姥气得骂外甥。
  小燕子
  小燕小燕出了窝,我来替你唱个歌。
  一支歌儿打头起,从小爹娘养着你。
  把你养得翅儿长,一飞飞得过了墙。
  你打食儿吃着香,也该想着你爹娘。
  过生日
  狼来了,虎来了,马猴背着锅来了。
  狼抱柴,虎烧火,老猫下炕贴饽饽。
  贴多大,贴钱儿大,小孩吃了不害怕。
  贴多少,贴一筐箩,狼不吃,虎不吃,
  马猴不吃猫也不吃,留给小孩过生日。
  老婆金老婆银
  老婆金,老婆银,谁要吃了药死人。
  药死爹妈不要紧,药死媳妇打扫门。
  注:老婆金、老婆银系一种野菜。
  大崩豆
  大崩豆,开白花,娶了媳妇不要妈。
  要妈就打仗,打仗就分家。
  种甜瓜
  小小子,到南洼,刨个小坑种甜瓜。
  先长叶,后开花。
  叶儿绿,花儿黄,摘个大瓜给爹娘。
  爹说好,娘说好,小小子乐得蹦又跳。
  小巴狗
  小巴狗,上南京,一棵麦子打半升。
  烙大饼,卷大葱,吃得小肚鼓登登。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小白兔,红眼珠,妈妈下地我不哭。
  小白兔,去赶集,拿着辣椒当甜梨,
  咬一口,怪辣的,以后不买带把的。
  好妞妞
  小板凳,四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嗑的脏,我给奶奶做碗汤。
  少搁点儿醋,多搁点儿油,
  吃得奶奶直晃头,夸我是个好妞妞。
  大公鸡
  大公鸡,上草垛,它妈养了七八个,
  拣着好的全卖了,就剩一个白吃货。
  打灯笼
  打灯笼,发财了,金马驹,家来了。
  打灯笼,转悠悠,今年收了明年收。
  打灯笼,过新年,我妈给我压岁钱,
  给我一分我不要,给我二分买大炮。
  打灯笼,笑哈哈,奶奶给我压岁钱,
  给多给少我都要,钱攒多了给爹妈。
  (李振起搜集整理)
  谚语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话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搜集整理了流传于七里海一带的谚语,以飨读者。
  养生保健
  饮食卫生类:
  少吃一口,舒服一宿。
  吃喝净,少生病。常讲卫生,百病不生。
  器具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
  臭鱼烂虾,得病冤家。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聋,鼻不掏不破,眼不擦不红。
  脏生虱子懒生疥。发常梳,衣常换。
  睡前敞敞窗,一夜睡的香。
  感冒不算病,不治也要命。
  百病防不难,大葱、大姜和大蒜。
  好汉架不住三泡稀。
  想活九十九,走路多叉手。
  天天吃萝卜,疾病全没有。
  苗怕害虫地怕荒,人怕害病草怕霜。
  人勤体健,人懒病多。
  男防车前马后,女防胎前产后。
  树不修不直,病不治不愈。
  治病不养病,不如不治病。
  草老怕人割,人老怕病磨。
  有病不要悲,越悲越吃亏。
  有病乱投医,吃亏是自己。
  一碗绿豆汤,解毒赛仙方。
  病人不忌嘴,大夫跑断腿。
  大便一通,浑身轻松。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酒喝适量养人,酒喝多了伤身。
  睡前喝醉酒,黄泉路上走。
  心情愉悦类:
  不讲不笑,不成世道;不玩不笑,不成老少。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眉开眼笑,养生之道。
  笑口常开,无病无灾。
  有说有笑,阎王不要。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怒伤肝,愁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饭养人,歌养心,欢天喜地养精神。
  动则不衰,乐则长寿。
  人闲长指甲,心闲长头发。
  心平气和,五体安宁。
  能求苦中乐,笑笑便了却。
  不懒不馋益寿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
  宁喝喜眉汤,不喝皱眉酒。
  喜不过欢,怒不可暴。
  劳不过累,逸不过安。
  六神不定,总会得病。
  不做亏心事,莫怕鬼叫门。
  愁加愁,病没头。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
  眼不见,心不烦,耳不听,思不乱。
  树怕伤根,人怕伤心。
  气大伤心,心大伤肺。
  若要长寿,切莫多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怒一怒,减寿数。
  贪心烦恼多,知足人常乐。
  瓜好不在大小,健康不在胖瘦。
  一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
  心躁热汗淌,心静自然凉。
  花香蝶自舞,心宽寿自高。
  运动保健类:
  水不动生毒,人不动生病。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晚年最贵老来勤,不动只等病来临。
  白天多动,夜间少梦。
  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要驼背。
  坐卧不迎风,走路要挺胸。
  饭后散散步,不用进药铺。
  捂捂盖盖脸发黄,吹吹晒晒身体强。
  每天遛个早,保健又防老。
  有钱难买老来瘦。
  看人老不老,先看走和跑,能走腰腿壮,能跑心肺好。
  竹从叶上枯,人从腿上老。
  鱼生火,肉生痰,咸菜疙瘩保平安。
  寒从脚生,病从口入。人从脚凉,狗从嘴冷。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越呆越懒,越吃越馋。
  饭吃多了难受,衣穿多了上火。
  太阳是个宝,晒晒身体好。
  要想寿命长,经常晒太阳。
  冬不恋床,夏不贪凉。
  宁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
  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
  春捂秋冻,少生疾病。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夏不露腹,秋不露肩。
  冬不坐木,夏不坐石。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穿上棉。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伤风伤风,多在秋冬。
  冬吃生姜,不怕风霜。
  农时天气
  农时类:
  白露不露头,割了喂老牛。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
  夏至十天麦场空。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八月凉、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正月打雷,遍地是贼。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霜降早,小雪迟,立冬浇麦正当时。
  立冬不除菜,必有大雪盖。
  春争日,夏争时。
  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瑞雪兆丰年。
  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寒食刮了坟上土,庄家佬白受苦。
  头伏涝,白扯骚;二伏涝,吓一跳;三伏涝,哈哈笑。
  三伏定旱涝,祛暑看收成。
  七九不动手,八九把地走。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种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春寒收麦,秋寒收菜。
  白露不秀,寒露不熟。
  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
  腊月放鱼,鱼种猛长。
  鱼生长,春天靠水,秋天靠嘴。
  过了惊蛰节,是鱼都咬铁。
  清明谷雨天,温升饵料添。
  鱼长三伏,猪长三秋。
  清明到霜降,鱼类生长旺。
  每加一次水,旺长三天鱼。
  芒种夏至鱼食旺,防治疾病要经常。
  暑期气温高,冲水最紧要。
  天气类:
  今晚蠓虫多,明日有雨落。
  老云接驾,不阴就下。
  亮一亮,下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豆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晕有雨,月晕有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水缸穿裙子山戴帽,大雨不久就要到。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好晒场,云往西,雨淋淋,云往北,溅泥水。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把眼眨,有雨也不下。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的欢,必有阴雨天。
  大雾三天必有雨。
  今晚火烧云,明日晒死人。
  清早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柱石脚下潮,必有阴雨到。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
  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今夜星繁,明日晴天。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棉花云,雨快淋。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远处钟声清,何必问天公。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东风不晴天。
  天上鱼鳞斑,不雨也风颠。
  先雷后雨雨小,先雨后雷雨大。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凉。
  东风不过晌,过晌嗡嗡响。
  风过午,猛如虎。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不怕阴雨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雷轰天顶,有雨不狠;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
  生活伦理
  日常生活类:
  邻居好,赛金宝。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刀子嘴,豆腐心。
  麻秆打狼,两头害怕。
  不怕学不成,只怕心木诚。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钟不敲不响,理不讲不明。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好脑瓜不如烂笔头。
  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挂羊头,卖狗肉。
  猫哭老鼠假慈悲。
  满招损,谦受益。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满瓶不动半瓶摇。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上梁不正下梁歪。
  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办酒容易请客难。
  树挪死,人挪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懒驴上磨屎尿多。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打肿脸充胖子。
  水大水小莫漫桥。
  碾谷要出米,说话要说理。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好酒不怕巷子深。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可志。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肉嫌毛,有酒嫌糟。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不看人亲,要看理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好钢使在刃上。
  好人长在嘴上,好马长在腿上。
  人熟是一宝。
  手巧不如家什妙。
  酒色迷人胆,财宝动人心。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买卖好做,伙计难搭。
  家庭类:
  三天看媳妇,百天看孩儿。
  人老话多,树老根多。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少年夫妻老来伴。
  人到爷上,土到鞋上。
  别人夸,一朵花;自家夸,人笑话。
  买屋看梁,娶女看娘。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能勤不能俭,到头没积攒。
  阳春三月不做工,十冬腊月喝北风。
  笑脏笑破不笑补,笑懒笑馋不笑苦。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好汉子长在腿上,赖汉子长在嘴上。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勤俭家庭春常在,和睦家庭幸福多。
  家丑不可外扬。
  家宽出少年,家和出寿星。
  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外面耙子搂,不如锅台攒。
  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紧紧手,年年有。
  夫妻多恩爱,神仙也不怪。
  夫不嫌妻丑,活过九十九。
  妻不嫌夫憨,百岁能转弯。
  家有贤妻,不出横男。
  一日夫妻百日恩。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庄稼不好是一季,媳妇(男人)不好是一辈。
  是姻缘棒打不散。
  宁拆一座庙,不拆一对婚。
  扒绝户的坟,踹寡妇的门,天生不是好玩艺儿。
  打瞎子,骂哑巴,天生不是好人家。
  打人别打脸,说话别揭短。
  当着瘸子不说短话。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人生哲理类:
  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秤铊虽小压千斤。
  受累的不如投缘的。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出水才见两腿泥。
  出头的橼子先烂。
  船到桥头自然直。
  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针鼻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学。
  合群的蚂蚁,能咬死毒蛇。
  同时骑俩马,不死也摔傻。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打不着狐狸惹身骚。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混。
  狗眼看人低。
  打狗还得看主人。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铁还需本身硬。
  刀快不怕脖子粗。
  好刀口药,不如不拉口。
  黄瓜敲鼓,越敲越短。
  得了便宜还卖乖。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
  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院里插篱笆,挡君子不挡小人。
  放屁砸了脚后跟。
  肥水不流外人田。
  费力不讨好。
  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干打雷不下雨。
  甘蔗没有两头甜。
  赶鸭子上架。
  出了萝卜窖,又入咸菜缸。
  胳膊拧不过大腿。
  恶虎架不住群狼。
  胳膊肘往外扭。
  公鸡下蛋,母鸡打鸣,各人的梦各人圆。
  狗改不了吃屎。
  狗嘴吐不出象牙。
  官船漏,官马瘦,官客来了满街遛。
  贵人言语迟。
  碗大勺子有准。
  打了孩子娘出来。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好人难做,白布难穿。
  背人没好事,好事不背人。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没长眼。
  吃百家饭,得百家福。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船家不打过河钱。
  船烂还有三千钉。
  (李振起、傅连君搜集整理)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