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554
颗粒名称: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分类号: R199.2
页数: 3
页码: 174-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旧社会时期,七里海一带的医疗卫生事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只有几个个体医生。新中国成立之初,依靠集体经济,组织个体医生联合办医,发展医疗卫生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卫生事业逐渐得到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也迈出了第一步。赤脚医生培训制度的推行,也使得农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1979年以后,七里海区域同全县卫生事业一样迅速发展,卫生院的建筑面积和医疗设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 七里海 医疗卫生 事业发展

内容

旧社会,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七里海一带没有一所医疗卫生机构,只有几个个体医生。新中国成立之初,七里海一带医疗卫生的主要力量仍然是个体医生。他们开办的私人诊所虽然解决了群众一定的医疗保健需求,但因覆盖面小、技术水平低、药品及设备不足等原因,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医疗卫生事业亟需发展。当时,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组织个体医生联合办医,发展医疗卫生机构。1952年,全县第一个卫生所在潘庄成立。随后,任凤、南涧沽、北淮淀、造甲、俵口成立卫生所。至此,迈出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步。1958年后,实行人民公社化,成立了宁河县红星医院(现七里海医院),造甲、潘庄、南涧、北淮淀、俵口人民公社卫生院。1962年,人民公社重新规划,形成了工委所在地的地段医院和公社卫生所。任凤、潘庄改名为宁河县任凤地段医院、宁河县潘庄地段医院,1972年更名为宁河县医院分院。到1998年,各乡镇的卫生院全部更名为XX乡镇医院(卫生院)。
  解放初期,限于当时经济条件,大部分医院都是在民房基础上改造而成,拥挤、狭窄、条件差。如当时的南涧卫生院只有6间平房,面积不足100平方米;七里海医院有14间土坯房,面积600平方米;其他卫生院的用房更是非常简陋。同时,医疗器械设备更是大难题。就连当时的宁河县卫生院(现宁河县医院)办公用的是八仙桌,摆放药品用的是大条案(民国以前居民用家具),医疗器械只是听诊器和血压表等。基层卫生所拥有的也只是听诊器、血压表、注射器、体温表等最简单的器械,医疗设备数为零。1950-1955年,医疗技术普遍很低,如外科手术只能做皮肤浓包切除和外眼病治疗,而且药品仅限于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等,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直接催生了农村半农半医(赤脚医生)培训制度。那个时代,国家贫穷,医科专家奇缺,一时培养不出那么多医学专业的医生,只有培训一批略懂医术的赤脚医生来服务农村群众所需。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即乡村中未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赤脚医生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医学世家,二是初高中毕业生中略懂医术病理者,其中有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挑选出来后,到县卫生学校接受短期培训,结业后即成为赤脚医生。他们没有固定工资,许多人赤着脚荷锄扶犁耕地种田,半农半医,赤脚医生名称由此而来。赤脚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虽说是小病,但能治理能解决,也大大方便了农村群众。一是他们没空到大医院去看病,二是到大医院看病交通十分不便,三是大医院看病费用高。因而,群众十分敬重赤脚医生,都认为他们是村里的大知识分子,是救命恩人。1985年,国家卫生部宣布取消“赤脚医生”的名称,经考核合格者转为乡村医生。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七里海区域同全县卫生事业一样迅速发展。如原任凤分院迁至现址津芦公路北侧,东临杨虎子河桥,西邻任凤高中,初始两排30间临建房,以后续建砖混结构门诊、病房、后勤、职工宿舍等平房60间,占地31302平方米。原潘庄分院于1980年10月迁至潘庄镇政府西侧,占地1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5平方米,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平房。其它卫生院均实施重建,使用面积增大,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将门诊、病房、检查、手术等区域分开,内设科室逐步增加,整体服务功能逐步提高。2006年以后,全县乡镇卫生院进行新一轮的房屋改扩建工程。2008年,建筑面积5196平方米的七里海医院综合门诊住院楼建成。2012年,潘庄医院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的住院楼、连廊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达7935平方米。俵口、淮淀、造甲、南涧等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均已经完成,平均建筑面积比原来增加3倍。
  医疗设备方面。1979年,原潘庄分院、任凤分院购置了价值3万元的200毫安X光机。其他卫生院不仅有了常用的医疗器械,而且还相继添置了X光机、电冰箱、手术包、手术床、无影灯等设备。到1985年,卫生院拥有300元以上的医疗器械已经达24个品种,分院拥有500元以上的医疗器械达29个品种,基本实现了常用医疗器械的普及。同时,各分院、卫生院都设置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药房等科室,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结束了以听诊器为唯一诊治手段的历史。到2013年底,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DR(计算机X光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多导心电图、血流变仪、血球计数仪、尿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等万元以上设备,七里海、潘庄医院还添置了呼吸机、CT等大型医疗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医疗技术方面。1980年以后,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满足群众医疗需求。“走出去”就是到上级医院进修,“请进来”就是聘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本地应诊、带教。最典型的是潘庄医院与天津市工人医院开展联合办院,成立了“天津市工人医院潘庄分院”,定期选派各科专业人才来院应诊,指导开展各专业诊疗活动。1990年以后,潘庄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天津医大总医院、南开医院、红十字医院、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口腔医院等三级以上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常年有40余名专家来院开设专家门诊或指导手术、会诊,专家门诊已经开设近20年,为当地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2013年,潘庄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七里海区域的医疗中心,形成了以妇产科、外科为龙头,内科、五官科、口腔科等功能科室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妇产科可独立开展剖腹产、子宫切除、宫外孕、会阴修补、输卵管再通等手术。外科可独立开展急症抢救、胃切除、胆囊切除、脾切除、肾切除、甲状腺切除、颈部肿瘤清扫、乳腺癌切除、前列腺切除以及四肢骨折内固定及阑尾、疝气、大隐静脉等普通外科手术。耳鼻喉科、眼科可独立开展眶骨骨折内固定、鼻窦手术、青光眼、白内障等手术。
  2000年以来,围绕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将各村的个体乡医诊所进行合并,合并后统称“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管辖,实行行政、业务、药械、财务、人员“五统一”管理。2011年,全县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以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建站原则进行布局,按照服务人口2000人以下的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2000-4000人的为80-100平方米、4000人以上的为100-20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设有诊室、治疗室、观察室、资料室和药房“四室一房”,各室之间相对独立,确保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实用。七里海区域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42个,乡村医生183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恒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