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82
颗粒名称: 四、自然资源
分类号: P96
页数: 38
页码: 65-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了土地资源、大八亩坨村改土治碱、水资源、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变迁、七里海湿地生物、七里海湿地生态功能等。
关键词: 七里海 自然资源

内容

土地资源
  七里海区域5个乡镇的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及土地生态建设等情况如下:
  土地利用现状
  七里海镇:土地总面积5909.08公顷(88636.24亩)。其中,农用地4410.89公顷(66163.3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4.64%,建设用地1292.40公顷(1938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87%,未利用地205.79公顷(3086.9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49%。其中,农用地包括:水浇地44671.24亩、旱地967.38亩、水田252.40亩、沟渠11239.17亩、坑塘水面6674.25亩、林地221.97亩、果园376.42亩、其他林地246.63亩、农村道路1200.15亩、设施农用地313.71亩;建设用地包括:采矿用地1108.87亩、村庄用地7748.88亩、水工建筑用地207.08亩、建制镇1048.13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19.78亩、水库水面5614.56亩、公路用地3238.70亩;未利用地包括:其他草地368.75亩、内陆滩涂890.15亩、河流水面1499.14亩、其他园地328.88亩。
  潘庄镇:土地总面积11836.30公顷(177544.54亩)。其中,农用地9480.48公顷(142207.2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0.10%,建设用地1358.25公顷(20373.7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48%,未利用地997.58公顷(14963.6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2%。其中农用地包括:水浇地87841.73亩、旱地498.53亩、水田9.63亩、沟渠24820.09亩、坑塘水面23759.87亩、林地1375.88亩、果园354.19亩、其他林地249.42亩、农村道路2219.86亩、设施农用地1078.01亩;建设用地包括:采矿用地1142.90亩、村庄11796.21亩、水工建筑用地2011.25亩、建制镇2092.51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94.02亩、公路用地3036.82亩;未利用地包括:其他草地366.85亩、内陆滩涂2634.31亩、河流水面5274.51亩、沼泽地6687.97亩。
  造甲城镇:土地总面积10754.89公顷(161323.42亩)。其中,农用地6794.74公顷(101921.0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18%,建设用地1603.53公顷(24052.9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91%,未利用地2356.62公顷(35349.3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91%。农用地包括:水浇地54721.45亩、旱地1076.53亩、水田24.02亩、沟渠14747.88亩、坑塘水面29091.02亩、林地8.20亩、果园98亩、其他林地189.59亩、农村道路1365.92亩、设施农用地598.48亩;建设用地包括:采矿用地824.76亩、村庄12859.08亩、水工建筑用地1229.22亩、建制镇3841.54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04.01亩、公路用地4694.36亩;未利用地包括:其他草地647.18亩、内陆滩涂4259.84亩、河流水面9576.29亩、沼泽地20866.05亩。
  北淮淀乡:土地总面积6054.50公顷(90817.57亩)。其中,农用地3903.68公顷(58555.2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48%,建设用地1160.72公顷(17410.8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17%,未利用地990.10公顷(14851.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6.35%。农用地包括:水浇地43274.77亩、水田1910.08亩、沟渠9147.27亩、坑塘水面2293.37亩、林地34.49亩、果园96.8亩、其他林地144.08亩、农村道路810.3亩、设施农用地844.05亩;建设用地包括:采矿用地1903.64亩、村庄2290.49亩、水工建筑用地1283.70亩、建制镇2452.82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74.54亩、水库水面7776.73亩、公路用地1428.95亩;未利用地包括:其他草地105.65亩、内陆滩涂4146.05亩、河流水面3575.98亩、沼泽地7023.82亩。
  俵口乡:土地总面积4470.71公顷(67060.69亩)。其中,农用地2699.02公顷(40485.2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37%,建设用地1241.12公顷(18616.8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76%,未利用地530.57公顷(7958.5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87%。农用地包括:水浇地26752.34亩、旱地220.94亩、水田59.70亩、沟渠7137.28亩、坑塘水面4595.09亩、林地79.23亩、果园76.51亩、其他林地799.89亩、农村道路483.62亩、设施农用地280.65亩;建设用地包括:采矿用地706.63亩、村庄5141.31亩、水工建筑用地1329.95亩、建制镇0.07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61.36亩、水库水面9772.62亩、公路用地1404.95亩;未利用地包括:其他草地68.09亩、内陆滩涂2387.72亩、河流水面2393.52亩、沼泽地3109.24亩。(以上数据来源于全国土地二次调查)
  对5个乡镇土地的保护措施是:
  1.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2年完成了宁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修编工作,根据七里海实验区范围和现代产业区规划范围,将基本农田调整到七里海以北、将一般耕地调整到七里海以南大部分地区,为七里海以南的现代产业区、潘庄工业园区乃至今后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未来科技城建设留足发展空间,有效指导七里海区域建设工作。
  2.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七里海区域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着重推进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该范围内工业园区有宁河现代产业区、潘庄工业园区、七里海工业园区。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上,启动了潘庄、北淮淀示范小城镇建设和七里海镇小城镇入库工作。
  3.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一是防止退耕还渔行为。重点对存在的挖塘养鱼行为坚决给予制止和查处。二是防止耕地种树行为。对周边乡镇存在的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栽树行为进行查处,严禁耕地出现非农、非耕、非粮现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三是规范设施农业建设行为。对设施农业项目中存在的擅自改变为商业用途的行为,给予制止和依法查处。
  地热资源
  宁河县地热异常区有西南部潘庄地热异常及山岭子等地热异常。从中元古界到新生界沉积形成了一系列热储层,热储层呈层状分布,构成相互独立的地下热水系统。根据地热水的赋存形式可划分为新近系孔隙型热储和基岩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型热储两类,新近系孔隙型热储层包括明化镇组热储层和馆陶组热储层,基岩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型包括古生界奥陶系热储层,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热储层。新近系热储层埋深在400-3000 m,地热流体水温39-96℃,矿化度1500-5000 mg/l,单井涌水量40-150 m3/h。
  1970-1972年,在原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直接倡导下,天津开展了地热普查会战,提交了“天津地区地热调查报告”,初步查明了天津地区地热异常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价值等。
  2003年,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对宁河县地热资源进行了普查,提交了《天津市宁河——汉沽地热资源普查报告》、《天津市潘庄——芦台地热资源普查报告》和《天津市山岭子地热田详查报告》。报告简述了区域地质背景、普查区地温场特征,指出了基岩埋深与断裂构造对热异常的分布起控制作用。报告论述了明化镇组、馆陶组地热流体补径排条件,计算出地热流体可采资源量为5.04万m3/d。对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加强回灌研究等建议。按以上报告,对地热利用进行了规划,开采量规划中期为50万m3/a,远景期为60万m3/a;至2015年,50%单井供热系统实现尾水排放温度不高于25℃;至2020年,100%单井供热系统实现尾水排放温度不高于25℃。
  目前,宁河县共有地热井8眼,分别为位于芦台镇明达小区的天津盛达供热开发有限公司一眼、位于县供热办的宁河县集中供热工程公司一眼、位于愉悦港湾小区天津市嘉熹房地产有限公司一眼,位于廉庄乡木头窝村的天津市银河热带鱼养殖基地一眼,位于苗庄镇小沙窝村的天津天祥水产有限公司一眼,位于芦台镇薄后村的天津运河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眼,位于宁河县经济开发区的天津市昌昊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眼和位于北淮淀乡南淮淀村的天津市宁河县信泽慧海庄园一眼,每眼地热井的平均开采深度都在700-800米之间,温度都在60-70度之间,同比高于其他区县,充分体现了我县地下水资源埋藏浅、水质好、开发利用条件好的特点。其中只有5眼井投入运营,全部集中在宁河县东部,开采层位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热储层。开采地热水36.69万m3/a。其中馆陶组开采量为32.59万m3,明化镇组开采量为4.1万m3。地热开发主要用于供暖、洗浴、生活、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主要坚持了以下原则:
  1.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统一的原则。地热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原则,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和长远的需求为目标,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2.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宁河县地处滨海平原,生态环境脆弱。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一切矿业活动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保护,防治地质灾害。
  3.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源,资源的开发促进城镇化建设。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加大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为经济建设提供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又好又省的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韩廷迎)
  大八亩坨村改土治碱
  七里海在古代是浩瀚无垠的汪洋巨泽,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浅水湖泊,直到今天的沼泽湿地。大八亩坨村地处七里海南,村周围多沼泽、碱滩和荒地。解放前十年九涝,土质盐碱的特点尤显突出,地里盐碱白茫茫、一片片。1949年村里有土地8580亩,但可耕地不足1000亩,以种植高杆作物红、白高粱为主。老百姓过的日子是糠菜半年粮,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有福的生在条河两岸,没福的生在八亩坨淮淀,脚穿牛皮大绑,手持怀镰大钐,怀揣黄须大蛋。”这是旧社会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至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尚能忆起那些“兔子不拉屎”的地块名称,如于家洼子、长泊洼子、东洼子、小港、双木港、马家洼子、北小洼子、牛淀子、牛群道、羊脖洼子、裂泊子、鱼饼洼子……那些泛着银光的碱滩,长满黄须菜和碱蒿的荒凉土地,仿佛就在他们眼前。“东场”、“西场”、“西南场”,这些旧时的名称,记录着靠卖柴草养家糊口的村民的辛酸历史。
  370多年前先民们来到这里,要生存就要垦荒,一代又一代不停地忙碌着。但是由于地势低洼,连年沥涝,没有通畅的沟渠,海拔低(长白洼子黄海高程仅1.1米),地下水位高,即使开垦出来零星土地,还是逐年盐碱化,长出来的庄稼稀稀落落,收获无几。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对这里地块做了如下总结:湿了粘,干了硬,爱起坷垃好裂缝。乡间的老人们常感慨地说那时候种地,就是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
  解放后,党和政府提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1955年2月,天津地委下发了《关于改造低洼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文件。天津地委书记赵克在《河北日报》发表了天津地区低洼土地改造的经验文章,并由《人民日报》转载,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同年秋,宁河县成立了洼地改造办公室,宁河县五区区委书记刘金庆亲自抓农业合作化和低洼地改造工作。大八亩坨乡(小乡,隶属宁河县五区)驻乡指导员王永刚在村内组织党员、发动群众,号召大家扩种水稻,变旱田为水田。村党支部书记张恩林(1915~2006)身先士卒,搞规划测量,制定低洼地改造计划,从此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始了艰苦漫长的改土治碱工程。
  1956年春,大八亩坨村青壮年劳力大举开始挑沟整地。据当年参加过挑沟的老人们回忆:当时人们干劲十足,国家还有补贴,年轻力壮的硬汉一年能挣900多元,普通劳力能挣到七八百元。当年清河农场扩建,占去了村里部分土地,作为补偿,农场承诺:修建扬水站,扩占土地与毗邻村荒地统一规划,帮助村队垦荒、代水。秋天,农场开来了拖拉机,小学高年级学生由老师带队站在田埂上,首次看到了拖拉机耕地。经过勘察,清河农场与村里商定,在村西修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用水干渠(村民叫大龙沟),直通清河农场总用干渠(总长度3千米);在干渠西规划4段地,每段200米,4条用干、4条农用道(与清河农场总用干渠以南的沟渠对应),支渠斗渠、总排干、排干(咸水沟)、闸涵斗门、桥梁等渠条工程配套科学合理。
  1957年春这项工程开始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清河农场也派出了高中、大学生和服刑人员参加施工,区政府调配了南涧沽乡(小乡)5个行政村的劳力参加协作。经过近半年的苦干,终于完成了这项洼地改造工程。当年投入使用,由清河农场代水,村民育秧插秧,当年水稻喜获丰收。稻谷总产量为3590359斤,比改造前的1955年增产2044441斤。查阅大八亩坨原始档案,看到时任村会计王瑞惠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回忆淮乡垦荒间,荒地从此变良田。
  五六开荒八千亩,力争高产五七年。
  父老墙阴闲谈论,低改旱田能胜天。
  处处歌颂共产党,人人欢呼庆丰年。
  (注:1957年秋,宁河县撤区幷乡完成,原五区撤销,大八亩坨乡(小乡)并属淮淀乡(大乡),故有“淮乡”一说)
  1958年天旱,为蓄水确保农业丰收,宁河县委于6月初做出七里海复堤(当时叫修建青年民兵水库)的决定。村北的一段由本村党员干部史德延带队,历时两个月完成。清河农场也派人来“挑海挡”(村里老一辈人把七里海堤埝称为“海挡”,意为挡住海里的水。把抬土筑堤称为“挑海挡”)。那些参加过当年“挑海挡”的老人们讲:“有的大筐58根柱,装土七八百斤,很多人都累伤了。”同年9月,南涧沽、大北涧沽、俵口、淮淀4个大乡筹建人民公社。10月1日,举行红星人民公社成立大会,有万人参加。公社党委负责人刘金庆讲话,号召全公社人民向建设美好的共产主义迈进。公社革委会负责人王劭文讲话,部署了当时人民公社的任务。作为嘉宾,清河农场负责人、总场工会龙主席到会祝贺,并带清河农场京剧团现场演出。红星人民公社后称任凤庄公社(后划分管理体制时,大八亩坨、小八亩坨、齐家埠、任凤庄共属大八亩坨管理区,区址在大八亩坨村),在庆祝人民公社成立热潮中,全公社开展了一个以深翻土地为中心的种麦活动,从9月11日到15日,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村里组织人力把从村东到杨虎子河边(长3000米)的土地普遍深翻了一遍。
  1961年初,为了解决全村生活照明和自建扬水站,党支部派张殿林、王洪恩、张汝明、张尔明、王庆怀联系办电(同年5月1日,任凤庄公社划分为任凤庄、俵口、大北涧沽、南涧沽、北淮淀5个小公社,大八亩坨村隶属任凤庄公社)。公社书记王劭文常驻大八亩坨村蹲点。时处三年困难时期,办电资金匮乏,为筹集电料款,经村党支部和12个生产队队长讨论决定,每个生产队卖掉一匹大牲口。12匹骡子卖到唐山共得37000元。当年6月,安排李有田、王瑞飞、张殿金、张殿臣4人去清河农场机电组学习电工专业知识,为期半年。
  经过一年多的四处奔波,1962年1月29日(农历辛丑年腊月二十四)傍晚全村通电,灯火通明,为春节增加了喜庆气氛。人们欢呼雀跃,喜笑颜开。与此同时,在清河农场专业人员帮助下,县、村、农场共筹资18万元,在村东杨虎子河边建了大八亩坨自有的第一座扬水站,为砖石结构的机房,3台500毫米口径的水泵,1台225千瓦的电机,出水量为每秒1.5立方米,灌溉面积4500亩,于1963年投入使用(只能灌不能排)。3年后,在这座扬水站旁挖了一条月牙渠,外面修了一个顶门闸,改造成能灌能排、排灌两用的电力排灌站。
  1962年10月7日至1963年4月15日,完成了从东扬水站往西送水的渠系工程,一条长3.5千米的总用干(村北大龙沟)与村西大龙沟相连接,实现了东、西两个灌区相互贯通,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安全系数。
  1962年冬到1963年春,县里组织开挖齐家埠以西津唐运河,抓住这个机会,村里总投入20万元(其中国家补贴12万元)新建村北西扬水站,安装两台500毫米口径的水泵,1台305千瓦的电机,出水量每秒3.3立方米,灌溉面积6000亩。
  1963年是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大八亩坨村播种水稻4091亩,总产量为2168459斤。在此基础上,1964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900亩,比1963年增加了1809亩,稻谷总产2612770斤,比上年增产444311斤。以村为单位,该村向国家交售余粮居全县第二位。
  1965年,因村东“老永久庄”地势高(黄海高程2.2米),拉不上水,不得不在杨虎子河边靠近北移民的一面,修了一座小型扬水站(安装一台500毫米口径水泵),解决了高地拉水问题。该年水稻总产量为3706339斤,达到历史最高年产量。
  文革十年中,低洼改造、挑沟整地、积肥改土并没有停止,盐碱地、草荒地逐年减少。七十年代初水源告急,潮白河上游的宝坻县在与宁河县接壤处,修了一座节制闸,水大放水,水少关闸。为解决农田灌溉用水,从1973年上级号召打井抗旱,到1975年全村共打井18眼,用“布龙”引地下水浇地,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1976年唐山大地震机井全部震毁。
  1977年,全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县、公社层层成立农田改造会战指挥部,大八亩坨村除完成县统一安排的大型改土治碱任务,还开展了本村的土方工程。县里派刘振九、孙德本等同志组成的工作组来村指导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拉开了改造村东2300亩低产田的序幕,标准是“规划整齐,地面拉平,高标准条田化。”经规划:西段长370米,宽50米;东段长750米,宽50米;老芽子畦长370米,宽48.5米;永久社长370米,宽50米。每段地长24米,12趟沟,排沟4米开口,上水用支2米开口。经过年前年后的苦干,该项工程顺利完成。几十年过去了,这2300亩地成了大八亩坨村民稳产高产的“当家地”。
  1978年,县里组织大、小八亩坨和乐善庄3个村450名劳力开挖乐善深渠,5月开挖,雨季前完工。为引深渠水,同年秋在该渠北边修了一座小型扬水站(安装1台500毫米口径水泵),与春季挖成的“死人沟”相连,解决了村西土地排灌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在村东围子边和围子边小洼子各安装了两台水泵,解决了远程上水困难这一难题。
  1991年,村里投资2.7万元,修了生活路。为适应水源调动、排灌畅通,年底进行了大排沟拓宽加深,使南北河连接,合理利用了水资源。1992年,因西二区土地高洼不平,村里回收承包地,按条田化标准进行改造,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共动用10台挖掘机挖沟,推土机平整,人工挖用支。由芦台三建公司承修南扬水站,安装1台900毫米口径和两台500毫米口径的水泵,达到能灌能排。
  1993年秋至1994年春,为蓄水在东二区建水库,推土机、挖掘机日夜奋战,完成土方96000立方米。水库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000米。1994年由村管理,1995年对外承包,开发成淡水养殖场,承包期5年。2000年合同到期,水库收回,土地按人口分给全体村民。1999年西二区旱田改水田,6月开始维修闸、涵、桥、斗门20座,加上沟渠改造,完成土方8.3万立方米,大忙一个月,完成插秧任务。这一年虽遇大旱,仍喜获丰收。全村种稻7500亩,亩产平均达550公斤,总产达41.05万公斤,同时保证了全村4000亩养殖水面的正常用水。2001年对东二区1680亩水库土地进行还田改造,水库当中一条大农用道,土地分路南、路北两大块,两边共有农用道14条,土地每小条8亩,沟渠排灌畅通,设计合理。改造完成后,2001年秋对外承包。
  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终于使一望无际的低洼盐碱地变成了沃土良田。看到今天的成果,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大八亩坨村改土治碱、兴修水利做出过贡献的人们。
  (王瑞雪)
  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七里海历史上曾是天津北部众水汇流之地,水资源十分充沛。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对七里海区域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湿地水源变迁
  七里海位于宁河西南部,潮白新河从中间穿过,将七里海分为东海和西海。七里海地势低洼,为常年性蓄水洼淀。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形地貌及环境气候的改变,由古至今七里海的水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明朝《明世宗录》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里”。是“百道河沽秋水至,烟波七里浩无垠”的汪洋巨浸。
  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编修的《宁河县志》记载:“七里海,在县西南(指旧县城宁河镇)五十里。水本无源,地势低洼,行潦归焉。当雨多水汇,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西接筐儿港,西北接青龙湾二引河之水,东南分流入运河(薊运河)归海。宽二十里,长四十里。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与堤头曾口河同浚。海之西北为后海,宽八里,长十八里。其东南为曲里海,宽四里,长十里。”
  民国时期,据民国《内务部河务季报》记载:“七里海,西接塌河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河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沽。每逢雨多水汇则渺瀰濊漫,极目无涯,旱则诸淀则涸;惟七里海尚有宁车沽一道,下通北塘潮汐,水常不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测得七里海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前海(现七里海)面积78平方公里,后海面积30平方公里。1950年原七里海划归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原北京市清河农场)垦田。1960年后海也被周边所属村队开垦为耕地。
  1958年以前,前海(现七里海)仅有0.8米宽的子埝围堤。1958年大旱,为蓄水确保农业生产之需,宁河县委于6月初做出复堤决定,由青年民兵完成,修建七里海水库。当时是以“拉练”的形式,采取“全民皆兵、劳武结合”,并在俵口村建立了宁河县七里海民兵水库指挥部。水库东围堤起自后海的大海北村西南的导流河,由西向东经大海北、张庄、西董庄、小海北而后南折经桐城到后辛庄村北,在东止于岭头村;水库西围堤起自东塘坨村青龙湾河右堤,由东向西经东塘坨、西塘坨村南、造甲城东、大王台村北、北淮淀村北、乐善庄村北和齐家埠,止于任凤庄村西曾口河南堤。此工程投入民兵4100人,历时60天,筑围堤33.4公里,实际完成土方176万立方米。七里海青年民兵水库又称七里海水库。七里海水库堤顶高程6.0米(大沽),堤顶宽4.0米,设计水位4.5米(大沽)。水库于当年8月底分洪蓄水,实际蓄水位4.0米(大沽)。
  1971年开挖潮白新河,从七里海中部穿过,潮白新河以东称东七里海,以西称西七里海。
  1978年,为了扩大自备水源,解决薊运河西部分乡镇农田和七里海湿地自身水源,宁河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七里海东海水库。水库位于潮白新河以东,故称东海水库,占地面积为17.84平方公里,库底高程2.0~2.4米(大沽),西侧堤顶高程8.0米(大沽),其余三侧堤顶高程为6.0米(大沽),堤内坡比1∶3,外坡比1∶4,戗台顶高程5.0米(大沽),坡比1∶15,堤外戗台顶高程5.0米(大沽),宽15.5米。设计蓄水量6400万立方米。
  七里海东海水库自1980年建成以后,库区总蓄水能力实际为2400万立方米,因库区地面高程差较大,高低差一般在0.5~1.0之间,为解决养苇、蓄水之间的矛盾,1983年初县政府决定对水库实行分割治理,并根据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水库以蓄水、养苇、养鱼综合利用”的精神,宁河县水利局于1983年12月4日,向天津市水利局提出《七里海水库综合治理改造计划》。县、乡相继成立工程指挥部,各乡乡长为分部指挥(当时未曾划镇)。1984年3月勘测规划,4月正式开工,俵口、任凤、淮淀三个乡义务出工3000人,7月1日竣工。建筑物工程5月1日开工,8月1日基本完工。完成分割堤9.97公里,土方44万立方米,总用工18.23万工日。通过分割治理按需求,调节蓄水,逐渐形成了蓄水、养殖、养苇、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格局。
  西七里海为苇区。1992年被天津市定为临时蓄滞洪区。
  河道水系治理
  七里海为何能够延续至今而久经不衰风光依旧,最大的因素是无论水多水少,与其周边河道纵横、沟渠成网,中间及东西两侧有潮白新河、薊运河、永定新河、北京排污河4条一级河道,另有青龙湾故道、曾口河、津唐运河3条二级河道与一级河道相互贯通,基本未断水源是决然分不开的。
  宁河境内共有5条市管一级(行洪)河道:蓟运河、还乡新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北京排污河。除还乡新河外其余4条均与七里海地处搭边相呼应,4条河道总长度为121.14公里,两岸堤防总长度为221.0公里,总蓄水能力为6908万立方米。
  二级河道12条,河道总长度为162.57公里,两岸总长度为306.38公里,其中,市管二级河道3条(西关引河、卫星河、曾口河),河道合计长度为68公里,两岸堤防合计长度为136公里;县管二级河道9条,河道合计长度为94.57公里,两岸堤防合计长度为170.38公里。二级河道的功能为排沥、引、调、蓄水,总蓄水能力为1960万立方米。与七里海紧密相连的二级河道有3条,其中县管二级河道2条,即:“青龙湾故道、津唐运河”;市管二级河道一条,即:“曾口河”。河道总长度为51.50公里,堤防总长度为85.90公里,蓄水能力为722万立方米。
  潮白新河:为海河水系“北四河”(永定新河、北运河、潮白新河、蓟运河)之一,隶属市管一级河道。据史料记载原名潮白河。潮白河原为北运河上源,由潮河、白河两个之流组成,于密云县城南汇流,称潮白河。1949年冬,为解决蓟东水患,潮白河、薊运河分流另辟河道,经勘测后于1950年春季动工,开挖原东引河(黑狼口至七里海,乐善庄至宁车沽)。1970年,为满足泄洪、排沥、挡咸蓄淡,以利排灌之目的,5月份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编制出《海河北系北运、潮白、蓟运河流域综合规划》初稿。规划中指出:潮白新河下口兴建防潮闸一座,经水电部与天津市协商闸位紧挨永定新河北大堤,将永定新河改为潮汐河道。该工程于1970年11月开工,翌年11月完工,进而潮白新河与海潮诀别。此间由于潮白河尾闾不畅乃至洪水多涨成灾,因此又于1971年冬至1972年春,由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组织施工,人工开挖潮白新河,黄庄洼分洪闸以上按洪水二十年一遇标准进行了治理。黄庄洼分洪闸以下按洪水五年一遇标准续挖新河。潮白新河由张老仁庄西入宁河县境,以下沿小蜈蚣河疏浚,并向东展堤至俵口大道沟,拓展大道沟后穿过七里海与东引河相接,以下利用旧河槽挖深,继续向东展堤至于家岭出宁河县境。县境内河长32公里,设计流量2100立方米/秒。潮白新河左堤与西关引河交汇处建张老仁闸,与曾口河交汇处建俵口闸,与津唐运河交汇处建乐善船闸;潮白新河右堤与青龙湾故道交汇处建东塘坨闸,与津唐运河交汇处建淮淀船闸。潮白新河两堤堤距,俵口闸以上为800米,乐善船闸以下为700米,两闸间为渐变段。当潮白新河汛后蓄水位2.5米(大沽,以宁车沽防潮闸为准)时,县境内段设计蓄水量为1978万立方米。
  由于潮白新河挖掘年代已久,故淤积严重,蓄水能力逐年降低,为恢复早在1989年承建的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上游河道的蓄水能力,2009年9月20日开工,2010年2月10日竣工,完成了由张老仁闸至乐善橡胶坝全长26.31公里的潮白新河主河槽清淤工程,清淤土方477.74万立方米。通过清淤,恢复了原设计流量2100立方米/秒和1978万立方米蓄水能力。为进一步增加潮白新河的蓄水量,全面改善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满足农业用水,经请示天津市水务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津发改农经【2010】439号文下发了《关于宁河县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上游河道蓄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对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以上河道进行扩挖。扩挖工程全长26.31公里,宽度不等,河道设计流量为3060立方米/秒,最大蓄水能力为3000万立方米。工程分三个标段,中标单位为天津源禹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分别组建三个施工项目部,宁河县水务局组织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工程整体投入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施工设备680台套,各类运输车辆等机械2400台套。工程规模之大,工期之长,前所未有。工程于2010年12月27日开工,2012年6月15日竣工。
  蓟运河:位于宁河东北部,属海河水系“北四河”(永定新河、北运河、潮白新河、蓟运河)之一,为市管一级河道。蓟运河自宁河镇江洼口村入县境,一直到芦台镇东升村南出县境入汉沽。蓟运河在县境内全长58.6公里,两岸堤防总长度为120.7公里,其中左堤长57.2公里,右堤长63.5公里。
  蓟运河系行洪河道,由于过去防洪标准低,遇洪水时险情不断,灾害频频发生。为提高防洪标准,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资金,根据堤防原有建设标准、险情大小,自上而下分河段依次进行治理。
  江洼口至闫庄段河长45公里,两岸堤防长91.40公里,其中左堤长43.20公里,右堤长48.20公里。1973年,曾对两岸进行复堤,标准按自排10年、机排5年一遇,设计排沥流量454立方米/秒,复堤采用单式断面。
  闫庄至东升段河长13.6公里,两岸堤防合计长29.30公里,其中左堤长14公里,右堤长15.30公里。1972年,曾对此段河道进行过治理,标准为防御洪水20年一遇,沥水按自排10年、机排5年一遇,设计洪沥流量1188立方米/秒。设计水位3.72~3.20米(黄海高程基准,以下简称黄海),设计河底高程-5.42~-6.00米(黄海),河底纵坡1/10000,皇姑庄以下渐变为平坡。设计堤顶高程为5.42~5.00米(黄海),船沽以上堤顶宽8米,船沽以下堤顶宽6米,迎水坡1∶3,背水坡1∶4。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对蓟运河造成严重破坏,两岸堤防普遍下沉,河底壅高,两岸堤距变窄,部分堤顶高程低于设计水位。1977年至1981年,连续5年对县境内蓟运河两岸堤防进行恢复,均没有达到原设计标准,1990年以前均以浆砌石护坡加固堤防。
  1993年,蓟运河治理工程按蓟运河治理方案I之起步方案标准实施:“工程治理标准按防洪10年一遇,排涝自排5年一遇,机排3年一遇。小河口至江洼口段堤内裁弯;江洼口至防潮闸复堤,适当安排护岸及建筑物工程;汉沽以下暂不清淤;还乡河分洪道自闫庄以上适当加高培厚原堤防”。按蓟运河治理方案I之起步方案标准,到2006年底,江洼口至闫庄段治理堤防20段,合计长度31.14公里,其中左堤治理11段,长度14.04公里;右堤治理9段,长度17.10公里。江洼口至闫庄段两岸堤防还有60.26公里未治理,其中左堤未治理长度为29.16公里,右堤未治理长度为31.10公里。
  蓟运河闫庄至东升段,按蓟运河治理方案I之起步方案标准,只治理了左堤3段,长度为3952米。2006年以后,历年汛期出现的险工基本均采用浆砌石防浪墙的形式进行加固。为提高蓟运河防洪能力,2012年根据水利部海委、天津市水务局的批复,经宁河县委、县政府研究,先期组织实施蓟运河宁汉交界至宁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工程北起大北镇船沽村道口,南至宁汉交界处,河长4.89公里,治理堤防长度9.202公里,其中左堤4.312公里,右堤4.89公里。主要对原堤防加高、加固以及沿线14座建筑物改建和维修加固。整体工程2012年9月15日开工,历时一年多,完工后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自排10一遇、机排5年一遇。蓟运河汛后蓄水位2.50米时(大沽,以蓟运河宁车沽防潮闸水位为准),县境内蓟运河蓄水量为3470万立方米。
  永定新河:为市管一级河道。是由水利电力部第十三工程局设计,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组织施工,1970年10月至1971年7月,人工开挖的行洪河道,设计标准为防御50年一遇洪水,县境内河段设计流量为1640立方米/秒。
  永定新河于东堤头大桥下游1.50公里(河中心桩28+082)处入县境,于北淮淀渔港——扁担港(河中心桩49+982)出境。县境内河长21.90公里,两岸堤防长37.60公里,其中左堤长22公里,右堤长15.60公里。永定新河属泥质潮汐河道,永定新河由于径流量逐年减少,海潮携大量泥沙上溯,致使河道严重淤积,河道滩地内芦苇丛生,阻水严重,使永定新河的实际泄流能力大幅度降低。1986年,对滩地内的芦苇实施草甘膦化学药物灭苇,并由屈家店闸开始向下游进行清淤。1992年,清淤至河中心桩28+200,全部恢复原断面,在河中心桩28+300处建临时挡潮埝。在下游河道疏通前,永定新河如遇超标准洪水,按天津市防汛指挥部命令,扒开28+082处永定新河左堤,采取向西七里海分洪的临时措施。由于在28+300处建挡潮埝,导致埝下主河槽淤积速度加快,直到潮白新河口,县境内永定新河主河槽基本淤平。
  为提高永定新河的泄洪能力,经天津市水利局安排部署,对永定新河宁河段分期实施清淤。1999年至2000年,先后分三期采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清淤。2002年,采用机械施工,对永定新河清淤。2003年6月,对永定新河28+082~32+300段河中心线左侧主河槽进行清淤,至原设计河底高程。2010年4月5日,永定新河防潮闸建成(北塘),汛后县境内永定新河在2.5米时(大沽,以防潮闸水位为准),可存蓄水量为1378万立方米。
  北京排污河:为市管一级河道。是排放北京城市污水及东南郊区、大兴县、通县南部沥水而得名的河道。1970年,由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负责施工,由人工开挖。北京排污河由大龙湾村西北进入县境,沿原抗旱河路线,到杨建村南注入永定新河,县境内河长8.64公里,只有左堤10公里的堤防归宁河管辖。北京排污河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设计流量282~325立方米/秒,排污流量50立方米/秒;设计河底高程-1.50~-2.21米(黄海),设计河底纵坡1/16800,设计主河槽底宽15米,主槽边坡1∶3;设计水位4.01~3.90米(黄海),设计堤顶高程5.80~5.60米(黄海),两堤距650米,设计堤顶宽6米,堤坡1∶3。汛后水位2.5米时(大沽,以杨建闸水位为准),县境内河道蓄水量为82万立方米。
  北京排污河左堤,在县境内共有穿堤建筑物9座,1994年北京排污河大水,9座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损害,1997年至2002年间,有的拆除在原址重建,有的接长、加固,恢复了原有功能。
  1999年,对北京排污河左堤28+000~36+200段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全长8200米,复堤至5.72~5.55米(国85)。因北京排污河堤防沉陷,迎水侧边坡冲刷成直立的险工陡坝,为保护堤防完整,2010年4月1日至6月15日,砌筑浆砌石护坡750米。
  北京排污河虽途径宁河距离较短,但对宁河经济建设的贡献却不可小视,由于县境内地上水资源短缺,大部分年景需要外调水补充,为解决水源问题,每年除了充分利用县境内地上水资源外,还需引调客水入县境内以缓解用水燃眉之急。从1993年开始,每年从北京排污河通过潘庄镇的杨建闸(原大贾乡)引调客水入境,经青排渠、青龙湾故道进入潮白新河。截至2013年底,21年间共外调水源6.07亿立方米,年均外调水2890万立方米。其中,最多外调水为1.30亿立方米/年,最少外调水440万立方米/年。平水年通过自身和外调水源可维持薊运河以西及七里海湿地生态用水,如遇丰水年方可西水东调入薊运河,以解河东部乡镇用水之需。通过引调水源,为宁河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气候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
  青龙湾故道:为县管二级河道。青龙湾引河开挖于清雍正八年(1730),为分减北运河水势,增加漕运以利内河通航,在香河县三百户修建青龙湾(石制)滚水坝,坝长40丈(1丈=3.3米),第二年修筑堤防,雍正九年(1731)青龙湾引河开挖成功,由香河县三百户青龙湾石坝东南流经七里海入薊运河,在北塘入渤海湾。1970年,根治海河时“引清入潮”,在宝坻县八道沽建一座三孔涵洞,流量20立方米/秒。以下河段称青龙湾故道。青龙湾故道于潘庄北入县境,在东塘坨村入潮白新河,河长8公里,河底高程6.0~6.5米,设计水位4.0米,流量20立方米/秒河道底宽10米,边坡比1∶3,堤距55米,蓄水量为49万立方米。
  津唐运河:为县管二级河道。该河道位于乐善庄村西北横穿潮白新河,系1960年河北省重点工程之一,曾拟辟为天津至唐山的水上漕运通道。1959年11月动工,工程分为四段进行,一是闫庄以东至丰南县白石庄;二是大尹庄至小薄村薊运河裁弯取直,使水流路程由9公里缩短到3.4公里;三是任凤村北曾口河至齐家埠及任凤船闸基础工程;四是大王台村北七里海南堤至金钟河。1960年,因资金问题下马停建,仅完成以上四项工程段落,其他段没有动工。1963年,为发展引水、蓄水灌溉及公路建设,对齐家埠以西继续开挖,至大王台村北接原津唐运河。
  津唐运河沿七里海南边缘东西走向,东起曾口河,西至金钟河,县境内河道全长26公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开挖的潮白新河、永定新河为北南流向,将县境内的津唐运河拦腰分为三段,从此基本结束了运用津唐运河漕运的历史。东段由曾口河~乐善船闸,河段长9.65公里;中段由淮淀船闸~造甲船闸,河段长11.95公里;西段由田辛船闸~金钟河,河段长4.40公里。当河道蓄水位2.50米(大沽)时,津唐运河的蓄水能力为164.4万立方米。为提高引蓄水能力,加快农业发展,恢复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实施了津唐运河清淤工程。2000年,对津唐运河造甲船闸~津芦南路公路桥段清淤,清淤段河长3.70公里,河槽边坡1∶4,河底高程-3.0米(国85),河底宽10~20米,完成清淤土方17.53万立方米,工程投资105.15万元。2009年,结合津芦公路拓宽绿化工程,对津唐运河造甲公路桥~淮淀船闸段、乐善船闸~齐家埠道口段清淤,清淤段河长15.05公里,河槽边坡1∶2,河底高程-1.50米(大沽);造甲公路桥~淮淀船闸段河底宽31.8~47.3米,乐善船闸~齐家埠道口段河底宽67.0~25.7米,完成清淤土方73.80万立方米。2010年对津唐运河田辛船闸~金钟河长4.40公里的河段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标准:河底宽77.50米,河底高程为-1.50米(大沽),河槽边坡1∶2,两边坡实施框格式护砌,工程总投资为2930.31万元。清淤后的津唐运河蓄水能力提高,当蓄水位2.50米(大沽)时,津唐运河蓄水量为473万立方米。
  通过综合治理的津唐运河,南靠宽敞优美的七里海大道,北依浩瀚如海、如诗如画的七里海湿地走廊。每当人们驱车由芦台去往天津,从曾口河口开始一路向西,透过车窗呈现在眼帘的是一步一景,路、海、河有机搭配珠联璧合的靓丽风景线,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而且令人产生种种奇特的遐想。
  曾口河:原为县管二级河道,2007年天津市水利局下发《关于北三河管理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通知》(津水管【2007】33号文),将此河道划归天津市水利局北三河管理处管辖。曾口河始凿无考,有史以来这是一条泄洪河道。清光绪《宁河县志?河渠》中记载“乾隆二十九年与堤头曾口河同浚”,“七里海东亦有河形一道直达薊运河,应准其随势挑浚是堤头曾口之河”,“曾口河每于夏秋之间雨水过多诸河容纳不及泛淹田庐,道光四、五年知县欧振声奉文承挑,经费俱从天津道库支领”,“同治四年,知县李庚云重浚挑修,银两自芦台劝捐”。建国后,把潮白新河以东,俵口至薊运河段称为曾口河,全长17.5公里,河底宽10~20米,边坡比1∶2,堤距50~80米,流量40立方米/秒。历史上曾口河入薊运河处无堤无闸,过水能力60立方米/秒,1971年修建一直径100厘米的圆管过水建筑物,1988年兴建船沽闸,设计流量40立方米/秒。曾口河西端有修建的口闸,设计流量60立方米/秒。蓄水量为200立方米。
  水利设施建设
  为改善调蓄水条件,宁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七里海湿地及周边乡镇用水需求,不断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调节和改善了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和社会效益。
  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从1973年开始,宝坻区为了蓄水,在其境内依次修建了引泃入潮口朱刘庄15孔低水闸,胡各庄18孔低水闸,里自沽18孔拦河闸,完全切断了潮白新河上游的来水,除汛期行洪外,潮白新河常年无客水入县境。潮白新河为行洪河道,设计河底纵坡1/13000,河槽陡直,县境内河道蓄水能力低。宁车沽防潮闸1971年建成,其主要功能为泄洪、挡潮、蓄淡,1976年受唐山地震影响,闸体翼墙沉陷,边墩倾斜,闸底板脱空,虽经灌浆等加固处理,但是由于闸门漏咸严重,河道内水的含盐量增高,导致农业用水异常困难。为增加潮白新河蓄水能力,防止咸水倒灌,1989年4月宁河县委、县政府决定,为拦蓄潮白新河里自沽闸的汛前弃水,在潮白新河乐善扬水站以下修建橡胶坝,抬高汛后县境内潮白新河的蓄水位,增加西七里海、东七里海水库,青龙湾故道、曾口河及津唐运河等河道的蓄水量,使我县东棘坨、潘庄、造甲城、北淮淀、俵口、七里海6乡镇及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原芦台农场)的工农业生产和七里海湿地生态条件得到改善。
  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设计坝底高程—2.0米(大沽),坝高5米,为双层坝袋,下坝袋高2.75米,上坝袋高2.25米,坝底长90米,坝袋顶长125米,工程于当年4月动工,6月11日竣工。该坝是天津市引进的第二座橡胶坝,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座橡胶坝。(第一座橡为杨花橡胶坝,位于板桥镇辖区还乡河分洪道中游)。
  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工程竣工后,由于双层坝袋存在坝体结构不稳定,及其他一些影响实际运用的问题,1999年对乐善橡胶坝坝袋进行更新改造。更新后的坝袋为单层坝袋,坝袋高4米,坝袋底长90米,坝袋顶长120.8米,坝袋底高程—2米(大沽)。该工程于当年3月20日开工,5月31日竣工。
  由于坝袋高度降低和河道的常年淤积,致使潮白新河的蓄水量逐年降低。为进一步提高蓄水能力,按照天津市水利局《关于宁河县潮白新河乐善橡胶坝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津水规【2009】7号)要求,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总工期为2009年开始至2010年2月10日,再次对乐善橡胶坝实施更新改造,改造后的橡胶坝坝体总长度为130米,主槽底宽90米,坝高5米,底板高程为一4.5米(国85),坝顶高程0.5米(国85)。先后完成挖方1.16万立方米,混凝土6212立方米,石方6621立方米。更新改造后的乐善橡胶坝,由于坝体的增高和加宽,为提高河道蓄水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蓄水能力的增强,不仅满足潮白新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及七里海湿地生态用水需求,而且通过二级河道东调入蓟运河支持全县产生其更大的社会效益。
  扬水站:七里海扬水站分为东海和西海扬水站,东海扬水站指的是1980年5月在建成七里海东海水库时就已经形成的一项配套工程。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共建有两座分别为一扬和二扬,按潮白新河走向通常习惯称之为南站和北站。设计装机容量各为20立方米/秒。输水闸6座,蓄水闸4座设计流量均为20立方米/秒。主要受益单位有俵口、淮淀、任凤(现七里海镇)三个乡镇,受益面积9.3万亩,总工程量520万立方米,总用工185万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为东海水库配套的有两座具有灌排能力的扬水站。
  七里海东海水库第二扬水站(又称北站),坐落在七里海湿地核心区,潮白新河左岸,七里海东海水库的西北角,承担着向七里海水库蓄水以及周边乡镇村队农田灌溉、排涝和调剂水源任务。时隔30余年,因泵站建筑物严重破损,机电设备陈旧老化、性能下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消除工程安全隐患,保证泵站正常运行,改善区域农业生产和七里海湿地用水条件,天津市水务局(津水规【2012】16号文)转发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津发改农经【2012】207号文)对宁河县水务局(宁水报【2011】7号文)《宁河县七里海第二扬水站更新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同意七里海第二扬水站原址规模拆除重建,排涝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设计灌溉流量10立方米/秒,设计湿地引水流量10立方米/秒。进水池设计水位1.17米(大沽高程,下同),出水池设计水位4.46米。工程于2012年11月2日开工,2013年主汛前具备运行条件。工程建成后,将使56平方公里农田区域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治涝条件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满足周边2.8万亩农田灌溉及向七里海湿地引水要求。
  七里海东海水库第一扬水站(又称南站),同样坐落在七里海湿地核心区,潮白新河左岸,北淮淀乡乐善庄村北。该站与库区中的第二扬水站赋有同样的使命,主要承担七里海水库及曾口河两岸农田排水任务,排水面积2万亩,灌溉面积1.25万亩。由于建设年代已久同样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隐患,更新改造势在必行。截至目前,该站更新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已审查完毕,正按照有关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改建工程将按建设程序,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批复后组织招投标,实施开工建设。
  七里海西海扬水站(淮淀泵站),坐落在七里海湿地核心区,潮白新河右岸,北淮淀村北津唐运河与潮白新河交口处。2010年,在七里海湿地保护性开发前提下,依托七里海湿地作为景观河道对游人开放。为了科学利用适时调蓄水源,确保津唐运河旅游观光与西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性用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津芦公路(七里海大道)北侧和西七里海南侧的津唐运河进行规划整治。将淮淀闸以西,大王台以东长约8公里的津唐运河段建成景观河道,保证西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性用水。由于淮淀节制闸缺少配套泵站,难以进行河道蓄水调度,水资源无法做到科学利用,河道纵坡很缓,自然排涝能力很低,严重影响津唐运河排涝作用发挥。决定在津唐运河已有淮淀闸的北侧建设津唐运河淮淀扬水站1座,设计装机流量为14立方米/秒,设5套水泵组(1000ZLB-4/3台,900ZLB-70/2台),枢纽工程主要包括淮淀泵站、津唐运河排涝闸、津唐运河引水闸、潮白新河引水排涝闸、潮白新河防洪闸、七里海补水闸及管理设施。工程由宁河县水利建设管理处负责建设,建设时间为2010年11月10日至2011年9月10日。
  泵站建成后,明显提高了淮淀闸以西津唐运河及七里海的蓄排水能力。主要功能为,如遇大水可将津唐运河西段(包括西七里海)的水排至潮白新河,枯水季节可引潮白新河水对津唐运河西段和西七里海适时调蓄,有效改善了西七里海的水环境和周边人居与工农业生产环境(北淮淀、造甲城、潘庄),完善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宁河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示范工程:位于七里海自然保护区津唐运河与潮白新河交汇处扬水站以西。东西长800米,南北宽180米,总面积为216亩。主要开展人工湿地、天然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实验与示范。此工程建设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湿地的水体净化能力,同时为打造湿地景观增添亮点。该工程于2011年3月20日开工,201 1年4月20日竣工。
  再生水回用七里海湿地工程:由于近年来随着上游河道来水的减少,七里海周边地区用水量不断增长,水源的逐渐短缺不仅给七里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而且也极大地困扰着周边各乡镇工农业生产。为保证七里海湿地作为津唐运河沿津芦南线(七里海大道)景观河道,需要常年保持可供观景的水位以及周边乡镇的用水需求,拟通过张贵庄和北郊处理厂一级出水,利用北塘排水河、永定新河和津唐运河向七里海区域补充水源。经预测到2015年,可调配水量0.53亿立方米/年。为此,新建10立方米/小时的双向泵站一座,维修过水闸一座。该工程为《天津市2013年中心城区再生水回用七里海湿地工程》,坐落于津唐运河造甲两座船闸的中间地带。整体作用是,其一保证在枯水季节时津唐运河的水位要高于永定新河水位;其二保证津唐运河排涝需求。工程总体布置是,新建泵站总厂区面积3624平方米,按泵站提水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进口防护段、站前闸、进水池、出水池、主泵房、电气副厂房、综合楼和调水排涝涵洞、造甲泵站排涝节制闸等。工程开工日期为2013年11月29日,预计2014年9月30日完工。天津市2013年中心城区再生水回用七里海湿地工程的建设,不仅大大地提高调蓄水源和治涝的保证率,而且保证区域内2万多亩农田增产增收。
  水文资源利用
  水文与水资源现状。七里海区域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际间的降雨量差距大,枯水年与丰水年的降雨量相差悬殊,年降雨量600~900毫米,年蒸发量1000余毫米。年内各季节的降雨量不均衡,6~9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7~8月份开始有径流产生,而其他季节几乎无径流出现。由此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加之距离补给源较远,补给条件差,严重时出现机井掉泵抽空提不上水,可见七里海区域无论是地上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造成水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污染源”,包括“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农作物的灌溉和人畜饮用水,都利用河水,远离河的村庄,利用村旁坑塘所存雨水饮用,几乎没有污染。建国后,20世纪50年代县境内的鱼、米收获达到高潮,尤其是七里海区域,成为远近驰名的鱼米之乡,野生鱼、虾、河蟹到处可见。这充分说明了,一是水源相对充足;二是同样无污染。6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河道、沟渠水质遭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便有水也不能用,导致水资源逐渐短缺。曾一度在全县范围内将水稻改种为旱作物,发展杂交高粱,控制水稻育苗插秧。七里海区域也不例外,特别是70年代开挖潮白新河、修建防潮闸以后变化明显,最大的变化就是野生鱼、虾、河蟹水产品急剧减少,尤其是个别鱼种绝迹如“河刀鱼”、“银鱼”。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以后,焕发了县西部地区群众养殖业的积极性。然而,无节制到处开发养殖业与农业争水、与七里海湿地争水的现象频发,延续至今。为此,如何充分利用、科学利用水文资源乃是破解当今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洪涝灾害。宁河为九河下梢,十年九涝,民间流传着很多俗语谚语:夏秋大水汪,出门把水淌。人民生活苦,糠菜半年粮。淹了黄庄洼,三年不回家。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立夏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史料记载:雍正七年(1729)、乾隆二年(1737)、嘉庆二年(1797)、道光三年(1823)、咸丰二年(1852)、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年(1876)、宣统元年(1909)、民国元年(1912)期间均有涝灾出现,只是原文记载过程不详,无法表述。经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只能重点表述1949年以来七里海区域几次较大的洪涝灾情。
  1949年28日初,阴雨连绵,特大洪水成灾,水深3~6尺,全县84%%土地被淹,由芦台乘船可去天津、胥各庄等地。全县25万人中有20万人受灾。
  1953年7月上旬,潮白河、青龙湾引河水位上涨,7月24日潮白河左堤在宁河县境内漫溢4公里,洪水直扑薊运河,淹没村庄150个,受灾人口12万,水深1.67米,倒塌房屋1760间,死3人,伤58人。县政府组织赈灾工作组慰问灾民,制定生产救灾方案,搞好救灾工作,上级拨付0.75亿公斤救灾粮和0.95亿公斤用军粮全部下发。
  1956年8月上旬,青龙湾分洪洼堤埝溃决,潘庄等17个村庄进水。
  1958年8月,连降大雨,县境内各河水位猛涨,宣泄困难,西关引河告急,洪水在东棘坨村冲破东棘坨第二道防线(护麦埝),由北向南倾下,扒开津榆公路,洪水注入七里海。
  1963年8月11日,潮白河左堤大海北村坍堤2公里,12日清晨800米漫溢。青龙湾减河左右堤在东塘坨村等地漫溢600米。
  1966年7月下旬,潮白河上游地区普遍降雨,29日宝坻宁河交界处何堤漫溢4公里,31日~8月1日先后4次决口。8月5日,县境内潮白河左堤漫溢。
  1979年8月17日,北京地区大暴雨后,潮白新河水位猛涨,县境内潮白河左堤张老仁闸上水位6.20米(大沽),流量1450立方米/秒,从有记载以来最高水位,右堤孙庄闸被冲毁。
  1994年7月13日,县上游地区普降大暴雨,武清降雨349毫米,潮白新河上游地区降雨326毫米,北京排污河杨建闸上最高水位5.64米(大沽),潮白新河里自沽闸7月13日8时提闸放水,下泄流量586立方米/秒,到15日7时30分,下泄量达1770立方米/秒,县境内张老仁闸上水位达6.05米(大沽)。上游洪水来势凶猛,下游受海潮顶托,县境内各河水位居高不下,北京排污河,潮白新河同时告急。
  综上不难看出,解放后至1970年以前大水频繁出现。1962年10月9日,宁河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组织全县人民,以整修农田灌溉工程为重点,小型为主,配套为主,当年受益为主。新挖斗渠农渠,清理旧排水渠道淤泥,平高垫洼,掀起台田条田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消除水患,196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定要根治海河”。全民动员,千军万马战海河的场面到处可见。1970年党中央号召“全党动员、大办农业”,1974年10月9日宁河县委召开“迅速掀起今冬明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广播大会,重新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日趋完善。时至今日,七里海区域基本上没在出现过较大的洪涝灾害。
  七里海蓄滞洪区。七里海是我国最大的古海岸湿地,广袤辽阔的芦苇绿地,不仅起到净化周边环境、改善京津地区空气质量、调节区域气候作用,而且承载蓄水泄洪、调配水源之功效。1987年至1992年,天津市水务局(原天津市水利局)在编制《天津市城市防洪规划》中划定,并经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核准,潮白新河以西的西七里海为临时蓄滞洪区。
  西七里海临时蓄滞洪区是宁河县境内4个蓄滞洪区之一,即在国家“二五”期间根治海河流域规划中划定盛庄洼、黄庄洼、大黄堡洼为蓄滞洪区,西七里海在《天津市城市防洪规划》中定为临时蓄滞洪区,在宁河和滨海新区(原塘沽区)以及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原北京市清河农场)区域内,位于永定新河左堤以东、津榆公路以南、潮白新河右堤的三角地带,总面积191.50平方公里,其中宁河县面积141.75平方公里,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面积37.75平方公里,滨海新区面积12平方公里。西七里海临时蓄滞洪区涉及造甲城镇、潘庄镇、北淮淀乡、俵口乡的土地141.75平方公里,洪区内有12个自然村,1.41万户,常住人口4.96万人,俵口乡只有土地并无常住人口。西七里海临时蓄滞洪区采取分区运用,各小区之间均构筑有工程设施。1995年修建了津芦公路防浪墙(造甲城村至津榆公路),长3056米,设计顶高程4.50米(国85);护(造甲城)村堤长4318米,设计堤顶高程5米(国85),顶宽4米,坡比1∶2;护厂堤长2646米,设计顶高程5米(国85),堤顶宽4米,坡比1∶2;南围堤(永定新河左堤至津芦南路间的津唐运河南堤)长3700米,设计高程5米(国85),堤顶宽4米;北围堤(津芦南路至潮白新河右堤)长11.04公里,设计堤顶高程4.50米(国85),堤顶宽4米,坡比1∶2。上述工程合计长24.76公里,津唐引渠节制闸的兴建及50座穿堤建筑物接长、加固、重建,基本上形成了防洪小区的格局。西七里海临时蓄滞洪区分3个小区,总面积141.75平方公里,涉及12个自然村,14093户,常住人口4.96万人,滞洪水量3.03亿立方米。其中:I区为西七里海的核心区,遍地芦苇、无人居住,面积46平方公里,设计滞洪水位3.50米(黄海),滞洪水量1.2亿立方米;II区内有7个自然村,7171户,常住人口2.68万人,面积66.75平方公里,设计滞洪水位3米(黄海),滞洪水量1.48亿立方米;ⅢI区有5个自然村6922户,常住人口2.28万人,面积29平方公里,设计滞洪水位3米(黄海),滞洪水量0.35亿立方米。
  西七里海蓄滞洪区运用原则:如遇超标洪水,即永定新河28+192(桩号)处水位达到4.34米(黄海),按天津市防汛指挥部的命令,扒开永定新河左堤,采取向西七里海分洪措施,按Ⅰ、II、III区依次运用。为了将蓄滞洪区运用原则接近于实战,天津市防汛指挥部不定期的举行各种科目的防洪实战演习。1999年7月13日,天津市防办组织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天津警备区、预备役高炮师等单位的通讯部门在宁河县七里海临时蓄滞洪区举行了大规模的通信演习;20日,天津市防办组织天津警备区预备役高炮师一团、中国人民解放军196旅、天津武警总队、宁河县人民武装部、宁河县水利局等单位800余人在永定新河左堤(28+082)分洪口门处举行了大规模的防汛分洪演习;2004年7月15日,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宁河县七里海临时蓄滞洪区内的造甲城镇,由造甲城村组织300名群众转移演练;2010年6月27日,天津市防汛指挥部、天津武警总队联合组织相关区县防汛部门,在永定新河左堤(28+028)分洪口门处,举行了大规模的防汛抢险技术、通讯、救护、爆破等综合性技能演练。西七里海临时滞洪区由建成到2013年底,尚未启用过。
  地下水质条件
  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开采应结合地下水补给量,不可盲目开采,要有一定的限量。县境内地下水补给来自于燕山山脉,根据宁河县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给的差异划分,整个七里海区域如潘庄、俵口、七里海、北淮淀、造甲城5个乡镇地处贫水区,属海相、湖相沉积地层和海陆交互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差,咸水底界埋深最深达70~1 10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00万立方米/年,单井地下水开采量为50立方米/小时,低于实际开采量。另外地下水补给量很小,主要以越流补给和侧向流经补给,为此水位的变化与开采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近年来地表水资源匮乏,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均开采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了地下水的补给量,故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取水深度逐年加深,随之地面逐年沉降。从水质条件的角度讲,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离子成分(对人体骨质有损害的一种成分),且大部分集中在西七里海周围。为了有效的保护地下水资源,宁河县水务管理部门为此不仅在七里海区域乃至在全县范围内做了大量工作:坚持常年巡逻强化地下水资源全方位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控制开采深度,有计划的限制压采地下水;科学填埋报废机井,防止污染地下水;群众生活用水采取单村集中式供水;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添置节水型用水器具;在全县上下普遍开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活动。
  饮水安全。宁河县农村生活用水全部为地下水,生活规划用水量占地下可供水量的15%,供水水源保证率相对较高。农村供水工程全部是单村集中式供水,共有283处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1.8万立方米。农村供水工程始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管道年久失修,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由于村庄规模不断扩大,供水管道加长,管径过细,导致管网供水压力降低,部分村民用水困难,供水设施落后,能耗大、供水成本高。尤其是县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地下水含氟量普遍超标(大于1.2毫克/升)。1980年5月,宁河县防疫站对全县320眼饮水井和1981年本组所取的120个饮水含氟量进行筛查,从化验结果看,全县绝大部分地区没有超过饮用水标准,只有七里海周边的造甲城、潘庄、北淮淀等乡镇含氟离子较高,而且超标。最高的是造甲城镇的造甲城、田辛、赵温、大王台、东小王台、西小王台等村,含氟量达到4~6毫克/升。长期饮用高氟水易发氟斑牙、骨质疏松等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依据天津市水利局《关于转发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规划方案的批复的通知》(津农水【2006】63号)及天津市水利局2006年11月编制的《天津市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规划方案》精神,编制了《宁河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宁河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以及《宁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规划(2006~2010)》,利用五年时间,解决农村中普遍存在的饮用水质不达标,供水光网老化失修等问题。到2010年末,让农民喝上放心水,供水管网得到彻底改造,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良性循环。主要建设除氟供水站,购置除氟及灌装设备16台套,打低氟井26眼;新建或改造供水工程236处,购置恒压变频设备236套,铺设PVC供水管道1677.73公里,安装水表7.40万块,建厂房和管理房9250平方米。
  2006年4月13日,天津市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下达了《关于宁河县2004~200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第一期实施方案的批复》(水农饮办【2006】2号,批准七里海区域的南淮淀、乐善庄、大龙湾、齐心庄、朱头淀东台、造甲城、赵温庄、大王台以及东棘坨、大邓庄10个村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安装除氟设备10台套,安装灌装设备10台套,建管理房820平方米。工程于2006年9月8日开工,2007年6月30日竣工,有效解决了3.0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06年8月8日,天津市水利局下达了《关于宁河县2004~200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第二期实施方案的批复》(津水农【2006】45号),批准冯家台、田辛庄、北淮淀、大贾庄、朱头淀西台、朱头淀中台6个村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安装除氟设备6套,灌装设备6套,建管理房270平方米。工程于2006年9月8日开工,2007年6月30日竣工,有效解决了1.7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两期工程共建除氟站16个,安装除氟设备16套,建设管理用房1090平方米,解决了16个村、4.81万人饮水安全质量问题。
  2009年5月5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下达《关于宁河县2009年农村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津发改农经【2009】368号),要求确保宁河县58个村、9.06万村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建设两大块内容:一是除氟工程,二是管网改造工程。其中,除氟工程项目承建5座除氟水厂,涉及到七里海区域的有,七里海镇净水设备出水量3立方米/小时、俵口乡2立方米/小时、潘庄镇2立方米/小时。工程于2009年8月28日开工、年底竣工。
  通过改水除氟、更新供水管网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十一五”期间,从2007年至2010年,供水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共计投资1.4亿元,其中市补7088.82万元。新建16个除氟站,5座除氟水厂,铺设安装供水管网4256.36公里,安装入户水表8.05万块,新建管理房6630平方米。解决了223个村、25.28万人的饮水不便和9个村、2.49万人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的安全问题。
  截至2010年底,全县还有66个自然村,8.82万人,74所学校、3.25万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列入《宁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全面展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从2012年开始的,到2013年底解决了12个乡镇52个自然村6.4575万人、56所学校2.5843万师生饮用水安全问题。
  2012年,批复工程中涉及七里海周边乡镇的除氟工程有两座,分别是七里海镇除氟工程:规模4立方米/小时,两个村0.3550万人,其中北移民0.0300万人、任风村0.3250万人;俵口乡除氟工程:规模3立方米/小时,洛坨村1个村0.2755万人。
  2013年,批复工程中涉及七里海周边乡镇的除氟工程只有潘庄镇:规模8立方米/小时,涉及5个村1.3134万人,其中老安淀0.1208万人、小南庄村0.0229万人、孙庄子村0.0631万人、潘庄村0.5069万人、西塘坨村0.5997万人。截至目前,此项工程仍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万物依水而立,七里海所富有的自然魅力,与水密不可分。随着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对外开放其知名度逐年提高,水资源将成为七里海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水资源综合供需平衡分析,要想解决七里海的水资源不足问题,主要途径:一是开辟自备水源,二是发展节水型农业与工业,三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四是严格控制水源和空气污染,五是严格控制或杜绝库区内开挖蟹池、鱼池、虾池与湿地争水,六是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认真做好对水资源的评价、水资源的规划、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环境监测以及中长期水的供求计划等等。
  多年来,全县人民在水资源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具体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水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必须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意见》,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管理、节约与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李跃波 董宝长)
  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变迁
  七里海是草本沼泽湿地。草本沼泽生态系统中,土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载体,水系是沼泽湿地的灵魂,苇荡茫茫一望无际,沟渠纵横交错,水泊片片相连是沼泽湿地的典型景观。水位随节气时令变化,与湿地生物生态习性相应。每个物种既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又不能离开生态系统而单独存在,同时又是其他物种的存在条件。
  七里海草本沼泽湿地没有湖泊水库、河流和浅海的汪洋大水,由于淤泥粘砂土和浅层地下水为残存古海水,而没有高大乔木,却有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理化因素与极其丰富的沼生生物群落。以沉水性和挺水性植物代表了沼泽湿地特殊的植物群落,以溯河性和降海性生物体现特有的鱼蟹资源,招引栖息大量的游禽、涉禽及滨鸟组成的湿地鸟和以猛禽、攀禽及鸣禽组成的半湿地鸟构成了沼泽湿地特殊的鸟类群落,形成较湖泊水库、河流等更具特色的草本沼泽自然景观。草本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链之长,环节之多,生态资源之丰富,是其他类型的湿地所不可比拟的。
  七里海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由海洋泻湖到淡水湖泊,再由淡水湖泊到草本沼泽的演化过程,除了海陆变迁这一外在动力外,其最基本的内在动力是生物群落演替这一基本规律起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七里海草本沼泽生态系统变迁经历三个阶段。
  50至60年代前期为第一阶段。七里海地域辽阔,水肥草美,鱼蟹丰盛,鸟类群集。潮白河由北向南缓缓流过直接入海,河水随着渤海的潮水而涨落,各种降海性、溯河性生物自由洄游。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理化因素,养育了草本沼泽生物群落体系(生物链),生物链的各种生物种群又构成环境因素的一部分。在水深2~3米处称为水泊,这里没有根生植物,水面只有紫萍、浮萍等自由漂浮植物。在水深1~2米处,首先生长的沉水植物藻类等构成先锋群落。在水深0.5~1米处,生长了眼子菜、荇菜等浮叶根生植物群落。在水深0.5米以内,生长了香蒲、水葱、荆三棱、芦苇等挺水植物群落。水面以上的潮湿盐碱地生长大量的藜科、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的湿生中生植物。这时的各种植物构成七里海最优越的群落组合。水泊有丰富的大型鱼类,水底有螺、蚌等底栖生物,水草中有各种虾蟹及水生昆虫。海中的乌鳢、鳝鱼、泥鳅、螃蟹取之不尽,每年自然捕捞量885~1815吨,最高达2500吨,其中虾蟹占35%以上。数不清的禽鸟云集海天,“春雁秋鸭麦黄爪”,各种鸟类上万只。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为第二阶段。七里海总面积由78平方公里,缩减为45平方公里。由于潮白新河的疏干和水体中的物质残体以及风窖土,天长日久有机质的积累使湖底逐渐抬高,水域变浅。致使水泊消失,导致自由漂浮植物不复存在。沉水性植物和浮叶根生植物群落占领了原来自由漂浮植物的领地,同时它们原有的地盘亦被挺水植物群落占领,芦苇和湿生中生植物的地盘大大扩张,芦苇年产量最高达到3.9万吨。这时鱼虾蟹类的品种明显减少,自然捕捞量急剧下降,剩约70吨,鱼产量下降96.1%,虾蟹产量为零。鸟类群落的规模和数量亦明显减少。
  70年代后期至今为第三阶段。据2008年宁河县统计年鉴,七里海现有苇田面积剩约29平方公里(43763亩),这意味着又有约15平方公里的天然芦苇沼泽湿地被毁掉,而变成了养鱼池人工湿地。由于缺乏客水补充和潮白新河的疏干,只有靠人工蓄水灌溉苇田和养鱼。从这时起,七里海堤埝纵横,再也没有能形成梯度水深,能同时容纳各类水生生物群落的水域。因而原有的沉水性、挺水性和浮叶根生植物群落大部分消失,再也形不成资源,只剩可湿生的芦苇演替为顶级群落,但产量和质量均大幅度下降。地理环境急剧恶化和植物群落的趋于单一化,使鱼虾蟹类生物失去了生存环境,再也没有了自然资源,只能靠人工养殖。鸟类已经很难看到群落,品种亦由五六十年代的近200种减少到50种左右。
  (吕绍生)
  七里海湿地生物
  七里海是由古海洋泻湖演变而成的淡水草本沼泽湿地,它位于古北界东侧沿海,地处包括鸟类在内的许多生物繁衍迁徙的通道之中,有其独特的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环境,从而孕育了其多样性的生物物种。从植物到动物,从水生物到陆生物,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据多年考察,七里海生物有400余种。分为植物、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爬行动物和鸟类5部分。
  植物
  七里海沼泽湿地中的植物有153种(含蕈菌)。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其中水生植物26种,包括浮水性植物1种,沉水性植物8种,浮叶根生植物4种,挺水性植物13种;陆生植物127种,包括湿生植物72种,中生植物54种,旱生植物1种。它们构成了草本沼泽物质生产力的基础。既为动物提供食饵,又为动物依赖生存的栖息场所,很多品种还是可供人类食用的野菜。其中芦苇和狭叶香蒲等构成七里海草本沼泽植物群落的主体,具有一定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浮水植物:有1种。紫萍,俗称水浮萍。生长在七里海沼泽湿地较深的水域,漂浮水面。可作为鱼类和鸟类食饵。
  沉水植物:有8种。通称苲草。生根水底泥中,除授粉花穗外,柔性茎叶从不挺出水面。分布在水深0.5-1.0米处,群落生长旺盛,个体数量多,覆盖度90%左右。在水域中常为草鱼等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提供食饵、产卵和栖息地等。代表种为狐尾藻,俗称花苲。苴菜,俗称曲叶苲。
  浮叶根生植物:有4种。生长在比沉水植物稍浅的水域。生根水底泥中,较宽大的叶片漂浮水面。代表种为荇菜,俗称野睡莲。
  挺水植物:有13种。大部分属水生维管束植物,通常可适应0.8米以内水深。根茎生长在水中,上半部高高挺出水面。以芦苇为上层优势种,常见香蒲伴生,覆盖度达90%~95%。在水域中常为草鱼等鱼类、螃蟹和其它水生动物以及鸟类提供食饵、产卵和栖息等。代表种为狭叶香蒲,俗称蒲蓬、蒲棒。芦苇,俗称芦子、苇子。
  湿生植物:有72种。不生在水里,但都生长在近水的湿泥土壤中,大多属于嗜盐碱性植物。代表种为盐地碱蓬,俗称黄须。藜,俗称碗碴落藜、灰落藜。碱菀,俗称野菊花。
  中生植物:有54种。生长在湿度适宜的土壤中。代表种为野大豆,俗称野大豆。益母草,俗称益母蒿。圆叶牵牛,俗称爬山虎。
  旱生植物:有1种。生长在地势较高,土壤较干燥的岭坡。代表种为寸草苔,俗称牛毛草。
  陆生动物
  昆虫:常见有蜻蜓、螳螂、蜘蛛、蝗虫、蟋蟀、螽斯。昆虫类是个庞大的家族,不可胜数,仅蜻蜓和豆娘就有数十种。代表种为长痣绿蜓,俗称麻蛉、蜻果。中华大刀螳,俗称刀螂。中华稻蝗,俗称绿蚂蚱。圆蛛,俗称花蛛蛛。
  哺乳动物:常见的有食虫、兔形、啮齿、食肉等类。七里海区域的哺乳动物,由于泥泞的湿地环境,使种群较少,显得弥足宝贵,它们在维持七里海的生态平衡上功不可没。代表种为刺猬,俗称刺儿猬猬。狐,俗称狐狸。
  水生动物
  软体动物:即统称为“蜗牛”和“蛤蚌”等,生长在七里海沼泽地的水草丛中,是鱼蟹的优良食饵。蛤蚌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检验水质和底质质量的指示物种。代表种为小土蜗,俗称薄皮蛤蜊由。椭圆背角无齿蚌,俗称大蛤蚌。
  甲壳动物:即虾蟹类,它们全身都有甲壳包裹。代表种为沼虾,俗称青虾。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螃蟹。
  鱼类:分为终生淡水、溯河性和降海性三大类,它们既是沼泽湿地的重要产出物,又是湿地鸟类的天然食饵。代表种为鲤鱼,俗称小者为“拐子”、大者为“花(huǎ)鱼”。乌鳢,俗称黑鱼。
  两栖和爬行动物
  两栖类:幼体在水,成体时水时陆。代表种为黑斑蛙,俗称青蛙、青泠蛤蟆。
  爬行类:卵生或卵胎生,近水湿境中爬行。代表种为乌梢蛇,俗称青蛇、长虫。
  鸟 类
  据多年考察发现,七里海沼泽湿地的鸟类约有182种。其中终年在本地生活的留鸟有21种;夏天在本地繁殖,迁到南方越冬的夏候鸟34种;在东北繁殖来本地越冬的冬候鸟27种;在东北及西伯利亚一带繁殖,到长江以南及东南亚越冬,由本地路过的旅鸟有100种。七里海鸟类中属全湿地鸟类计131余种,其中分为游禽37种,涉禽69种,滨鸟22种,攀禽和鸣禽4种;属半湿地鸟类约50余种,含猛禽、攀禽和鸣禽等。
  游禽:有37种,它们脚上有蹼,不但善于飞行,还都是游泳健将或潜水能手。代表种为小鸊鷉,俗称臊刨子。鸿雁,俗称大雁。大天鹅,俗称金头鹅,国家Ⅱ级保护。斑嘴鸭,俗称黑毛、麻鸭。
  涉禽:有69种,它们一般脚上无蹼,不会游泳、潜水,而大都具备长腿、长脖、长嘴,适于在浅水、滩涂行走,捕鱼捉蟹或守株待兔。代表种为苍鹭,俗称灰妆、青妆、抻脖老等。大白鹭,俗称白妆、江腽(wà)子。白腰草鹬,俗称白腰爪。黑翅长脚鹬,俗称长腿娘子。
  滨鸟:有22种,它们大多脚上长蹼或半蹼,会游泳,但很少潜水,多数时间在水域上空飞翔觅食。代表种为红嘴鸥,俗称小红嘴。普通燕鸥,俗称哏嘎、鱼鹰子。
  猛禽:有20余种,它们都长有带钩的喙,捕食小鸟小兽,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以凶猛著称。代表种为苍鹰,俗称鸡鹰、兔鹰,国家Ⅱ级保护。燕隼,俗称蚂蚱鹰,国家Ⅱ级保护。长耳鸮,俗称长耳夜猫子,国家Ⅱ级保护。
  攀禽:有10余种,它们有一双方便攀住树木枝干的爪,都是害虫的天敌,人类的朋友。代表种为戴胜,俗称臭花姐。大嘴乌鸦,俗称大嘴黑老鸹。
  鸣禽:有10余种,它们都具有敞亮的歌喉,均会悦耳的鸣叫。代表种为大苇莺,俗称喳喳喜儿。白头鹎,俗称白头翁。
  据统计,七里海的鸟类仅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就有短尾信天翁、中华秋沙鸭、遗鸥、小鸥、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大鸨、金雕、白肩雕和白尾海雕等11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斑嘴鹈鹕、鸳鸯、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凤头燕鸥、小青脚鹬、白琵鹭、灰鹤、白枕鹤、苍鹰、雀鹰、凤头蜂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黑耳鸢、白尾鹞、白头鹞、鹊鹞、灰背隼、红隼、阿穆尔隼、燕隼、游隼、鹗、长耳鸮、短耳鸮和大杜鹃等30种。
  (吕绍生)
  七里海湿地生态功能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在调蓄洪水、调节径流,净化水体、控制污染,改善气候、美化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而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可创造1.4万美元的价值,是热带雨林的2~7倍,农田的45~160倍。七里海湿地,生态功能较全面。它又处于经济社会发达的大城市和大型工业区的身旁,显得尤为重要。概括为六个方面。
  “地球之肾”,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草本沼泽湿地是最好的净化工厂,一块湿地相当于在内陆上建10个污水处理厂。研究资料表明,污水通过草本沼泽湿地后,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可达90%,悬浮物去除率可达91%,氮的去除率可达98%,氨氮去除率可达76%,总氮去除率可达84%,磷的去除率可达97%,总磷去除率可达87%,氯苯去除率可达81%,氯酚去除率可达82%,农药类去除率可达89%,细菌总数、蠕虫卵、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噬菌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七里海草本沼泽湿地里的芦苇、香蒲、水蓼、水葱、荆三棱等挺水性和各种沉水性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结合长期积水的厌氧环境为某些有机物的降解提供了可能,清除污水中“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地球之肺”,释氧固碳,净化空气。湿地是碳循环的源和汇。世界上湿地仅占陆地面积的2%~3%,却能够有效地固定陆地生物圈35%的碳素,总量为770亿吨,是温带森林的5倍,单位面积的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10倍。七里海空气清新,由于植物群落的光合作用,负氧离子含量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出几十倍到100倍。同时,七里海不但是碳的源和汇,还是温室气体的储存库,由于植物群落的蒸腾作用,它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在减缓调节区域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种之库”,维持生物,多样发展。湿地的物种十分丰富,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发明的杂交水稻,其中一个遗传材料就是采自海南省湿地的野生稻。我国的湿地植物有2760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380多种。从植物生活型方面划分,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有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有的是草本,有的是木本;有的是灌木,有的是乔木。国内在湿地栖息的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禽大约250种,包括亚洲57种濒危鸟中的31种,如丹顶鹤、黑颈鹤、遗鸥等。鱼类约1040种,其中淡水鱼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
  “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调蓄径流。沼泽湿地可以发挥提供生产生活水源和补充地下水,调节河流流量等作用。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蓄水库。测定结果表明,它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这与沼泽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有关。中国三江平原沼泽和沼泽化土壤的草根层和泥炭层,孔隙度为72%~93%,饱和持水量830%~1030%,最大持水量为400%~600%,出水系数为0.5左右,因此其蓄水和透水力强,全区沼泽湿地蓄水量高达38.4×108立方米。七里海等濒海沼泽湿地,对黄渤海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渤海湾海洋生物产卵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只有发挥好七里海等濒海湿地的涵养调蓄功能,才能维持渤海的海洋生态系统。
  “鸟类驿站”,迁徙繁殖,生生不息。候鸟没有国界,它们多年南来北往,顽强的进行生殖和越冬迁徙,完成着自己生命的轮回。仅在亚太地区,就有243种候鸟,每年沿着固定的路线迁飞,途径57个国家和地区。以涉禽为例,每年春秋两季沿中亚-印度、东亚-澳大利亚、西太平洋和北美-南美这三条线路,在南北半球之间进行上万公里迁飞,途中必需在湿地停歇和补充食物。所以湿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是全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湿地状况都会影响全球生态环境。七里海位于古北界的东边缘,正是古北界东部至东洋界直到澳洲界的世界鸟类迁徙的三大通道之一,可称之为鸟类迁徙的濒海走廊。七里海正处于这一重要通道的中间位置,是南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间洲际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这里由于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无比丰富的食饵和优越的栖息环境。除了作为17种留鸟和63种夏候鸟良好的栖息、繁殖地之外,还是84种旅鸟和17种冬候鸟迁徙路上重要的歇息疗养、补充能量的驿站。
  资源丰富,物产率高,形成链条。湿地具有很高的生产力。淡水沼泽的初级生产力可达800~4000g/㎡,沼泽地平均生物生产力与热带雨林2000g/㎡的生产力大体相当。草本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很多环节都有大量的物质产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20世纪50~60年代,七里海的鱼蟹资源取之不尽,每年水产品的自然捕捞量885~1815吨,最高达2500吨,其中虾蟹占35%以上。“春雁秋鸭麦黄爪”,周边各村每年的野鸭、大雁、鹭、鹬、獾、兔等猎获物均在上万只。芦苇、狭叶香蒲的年产量最高达到3.9万吨(7800万斤)。尤其芦苇是造纸的好原料。经研究测定,芦苇茎秆中有丰富的纤维素,含量高达51.78%,与木材的纤维含量近似。纤维质量好,长度1.3~2.0毫米,宽度为14~18微米,接近阔叶树种的纤维质量。阔叶树虽较针叶树长得快,也得十几年才能使用。芦苇一年一收。相比之下,芦苇的生态价值更高。七里海每年产出芦苇3万余吨,若用于造纸,可替代木材6.8万立方米,等于每年保护了上万亩森林。
  (吕绍生)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