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保护七里海的理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79
颗粒名称: 古人保护七里海的理念
分类号: K292.1
页数: 2
页码: 5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是国家级古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七里海古海岸湿地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和方法越来越高。中科院吴连镛院士建议不要占用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的三河泄水通道和三河岛,认为这是七里海、大黄堡和黄港等湿地的乌道,关系整个天津生态环境。当代科学家对地球仅存的有限湿地逐渐萎缩,深表担忧,认为这是地球之“肾”,是生物物种之“库”,不断唤起人类对湿地的珍爱和保护。
关键词: 七里海 自然保护区 理念

内容

七里海是国家级古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七里海古海岸湿地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和方法越来越高。2008年在中新天津生态城选址论证中,中科院吴连镛院士曾明确建议,不要占用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的三河泄水通道和三河岛。认为这是七里海、大黄堡和黄港等湿地的乌道,关系整个天津生态环境。当代科学家对地球仅存的有限湿地逐渐萎缩,深表担忧,认为这是地球之“肾”,是生物物种之“库”,不断唤起人类对湿地的珍爱和保护。缺乏科学知识的古代人,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纯朴、传统的经验,代表了先进的科学理念,蕴含着古代人的聪明智慧。清代以来,七里海淤湮和盲目开垦,面积逐年萎缩,水域和明代相差悬绝,更不能和元代相比,因为元朝海运费用高、风险大,曾禁止海运,大都运粮河畅通白河、北运河、蓟运河,七里海成为漕船泊聚之广阔的淀泊,非明代可比。面对七里海逐年萎缩的现实,清代人提出要求保护七里海的生态环境,限制盲目开垦种粮。清代《宁河县志》在七里海的条注按语称:“七里海,邑之受水处也。《明世宗实录》计二百五十二里,与现在广袤之数悬绝。盖由沿海浦溆,日就淤浅,附近居民往往报升为业,已非复曩时之就矣。邑有大泽,潦可为容,旱可为蓄,邑之利也。论者,乃惜其弃为污地,谓耕之,岁可得粟百万斛。论似可听,但熟查情形,则有不然者。斯邑地本卑洼,雨水过多,全恃七里海为容蓄,况青龙湾、筐儿港之水,皆以此为归。倘有司不察,听其认耕,或反以开荒增赋为己最,规小利而废大泽,一遇霖雨,辄泛滥成灾,为害孰甚,此《畿辅通志》所为殷忧长虑也。留心地方者,当思大泽之利,毋俾雍塞,水患庶可息欤。”
  古人保护七里海的记载,其内容译成白话是,七里海,是县里储存水的地方,明朝世宗实录的记载是二百五十二里,与现在的宽广之数相比,是相差太悬殊了。其原因大概由于沿海的水边日渐淤浅,附近的农民往往开垦报升耕地,成为自己的产业,使七里海就不像先前的样子了。在宁河县有这么一个大泽,雨季涝了可容纳积水,旱年还可以蓄水,这是有利于本县的。宁河县的地势本来就低洼,雨水过多,全靠七里海容纳蓄存,况且青龙湾、筐儿港的水,都汇聚归流到这里。如果负责管理此事的官吏不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就听任其报升土地,承认报升人耕种,或者反说是开荒增加赋税了,认为自己是有功的,这就错了,这就是为了一己小利而将大泽废了,这一旦遇有霖雨到来,就会泛滥成灾,你说是哪一种危害大呢?这是《畿辅通志》中所忧思长虑的。凡是留心地方事业的人,应当想到大泽之利益,不让它雍塞,水患就可以避免了。古人把七里海视为天然水库,涝可排泄,旱可蓄水利用。这种理念代表了古人的智慧。
  清雍正王朝注重京东水利建设,对京东白、蓟、浭、滦四大名河统筹治理,提出汇聚东部诸河的蓟运河“河身深阔,源远流长,所谓弃之则害,用之则利者也。”提倡种植水稻。洪水引入宁河东部的大泊和西部的七里海。“河归于大泊,大泊广八里,长方十余里。”古人根据河源筑堤、开渠治水,要求支流与干流相通。各村的毛渠与支流相通。在清代已经注重蓄储雨季的洪水。《宁河县志》在论述河渠中说:“若我宁,中贯长河,蜿蜒萦绕,蓄泄故甚便也。倘能大兴水利,穿渠置牐(闸),区别得宜,沿河村庄,旋成沃壤。而由近及远,以次开挖,将斥卤之乡,转盼皆为乐土,间有旱涝,亦可人事胜之。”并在堤堰篇中说到汉朝贾让,他只注重堤埝要增高加厚,是治河的下策。古人讲究治水的根与表,重视七里海蓄水滞洪的作用,滞留伏季弃水,以备旱时使用。其实古人李冰在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相传两千多年,有“深淘滩、低作堰”的六字诀,清代人所说高筑埝是下策,也正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
  清初有才学的大臣魏象枢给皇帝奏疏,他提出治理古雍奴薮水患和最初“雍奴”的名子叫“貕养”,陈述治水“五利”。原文如下:
  “周礼,幽州薮曰貕养,其州河泲,其浸菑时。冀州薮曰扬纡,其川漳,其浸汾潞。盖水泽至沃也。国家定鼎于燕,用幽冀为畿辅,负重山,面平陆,奥衍之利,甲于东南。若疏其上源,自涓滴传而致之,何田不充,何漕不裕?惟北方不知蓄水,听其自旱自雨,自盈自涸,而莫之均节。故涝则遍地巨浸,旱则满眼砂砾,一遇饥岁,比屋倒悬,民之凋敝极矣。诚于平时举地利而经理之,富民不能供役者,必转募贫民,则窘者得食,一利也。旱则蓄其流,涝则宣其溢,则瘠产皆化为沃土,二利也。水道与田畴相通,譬咽喉之气达于肺脏,靡所不通,漕可速济,三利也。北地种植既多,即粟米芻茭俱将输于天府,远可省额外之征,近可蠲召买之役,四利也。原野有沟有防,高不成堑,盗不敢援弓驰马,五利也。夫不费太仓之金钱,而坐获此五利,何惮而不为乎”(据《日下旧闻考》)。
  魏象枢(1617—1687年),山西蔚县人,明末举人,康熙帝的宠臣。与宁河籍大学士杜立德同朝为官。其奏疏是任工科给事中时上奏,文章比较通俗,其中涉古地名需提示注意。“貕养”古泽的名子,不仅北魏郦道元不知所在,在周朝的《周礼·职方考》也是仅有其名,方位约在山东莱阳之东临渤海之地。禹贡九州的兖州与冀州(后幽州)之界。按《说文解字》释其含义,生长三月的豚叫貕,豚为泽水生养动物,“貕养”在远古文字萌生初期,即指适合生物生养的沼泽湖泊湿地,人类适合渔猎的地方。“杨纡”大泽,史书记载名称有“杨纡、杨陓、阳华等入海,在山西和陕西境,早已淤湮,古史也不知其具体方位。”其川河泲,指第一次流经七里海的黄河,当时称河;泲是从山东入海的济水。其浸菑时,指燕山南部滨海巨浸,可以适时种植和享鱼苇之利。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殿清
责任者
魏象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