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宫御马监草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76
颗粒名称: 清代皇宫御马监草场
分类号: K292.1
页数: 2
页码: 4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七里海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七里海在清代是皇宫御马监草场的事实。在清代,七里海的水面和草地、耕地面积广阔,涉及四县一厅,但属农民的很少。七里海渔苇税由来以久,是封建王朝的利薮之源。在清代,七里海的面积已经大大萎缩,但仍被列为八大胜景之一。七里海滞洪库区的172个村庄,编成仁义里,列为宁河县第八个里,专门催征172个村的渔苇草科赋税,涉及天津、武清、宝坻、宁河四县和津军厅。
关键词: 清代 监草场 七里海

内容

七里海在清代是皇宫御马监草场,这是明朝御用饲马场和皇庄的延续。应该说,是官产在历史上的传承。从辽代有禁宫和元代军屯地到明清皇家宫廷御马监草场,这是历史发展中非常明晰的传承。明天启七年(1627年)曾重修芦台宝塔寺(俗名东大寺),这是由明熹宗皇帝敕令由皇家修葺的。七里海内有皇庄和御马监草场,由太监汪直监管,宝塔寺在七里海东界,所立碑记的阴面有七字:“钦派御用监东界”。不是皇家御用之地,不能用“钦派御用监”五字。因此可以说,明世宗在实录中所写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二里的面积不仅真实可信,而且关系皇家的重要利益。
  七里海在水域面积大幅萎缩的清代,把七里海滞洪库区的172个村庄,编成仁义里(里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区镇),列为宁河县第八个里,专门催征172个村的渔苇草科赋税,涉及天津、武清、宝坻、宁河四县和津军厅。
  七里海的苇草,有津军厅一部分。北塘、大沽、营城、新河等四镇,驻有满洲旗军的大批骑兵马队,所需饲草量很大,关系海防大局。除津军厅和皇宫御用监马厂外,任由当地农民渔猎樵采和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直隶总督方观承的奏折可知,七里海水势在夏伏之季仍浩波如海,四望无涯。
  “至王家务、八道沽以下之南堤,筐儿港以下之北堤,相距三四十里不等,此共计一百七十二村庄,分隶武清、宝坻、宁河、天津四县,参错于油香、鲫鱼东淀、青阁等淀,每遇伏秋雨水盛行之时,本处沥水已难消洩,而塌河淀、七里海、后海等处之水,又复同时并涨。减河下游之堤内外,均浸水中,常被漫刷不能存立,即使建筑堤工,亦只能约束减河内之水,其下游各淀与七里海诸水,仍不免倒漾为患,是以两堤内一百七十二村庄,岁被淹涝”(上述引文据乾隆版《宁河县志·艺文》)。这172村庄在七里海库区,常受其害,但又不得享受赈济和赋税减免。朝廷认为,渔苇利益,不因水患而减产,是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据各厅县勘察报告,172村共有地4922.9顷,合492290亩。奉旨批文内称:“伏思水草地亩,本以渔苇为利,非水发甚早,并苇亦无收,自不应一例概请蠲赈。今因有宫监马厂等赋额之地夹杂其中,每遇报灾请赈,碍难过为区别,应请将两堤下游一百七十二村庄内地亩,通行查明,悉就该处实在情形,减轻水草例,每亩征银四厘。如遇该处一隅之水,仍于渔苇之利无碍,即不得率请蠲赈。”就是执行原每亩征银四厘的规定,不得减免和救灾赈济。
  七里海渔苇税,由来以久。《明史·食货志》记载的“宝坻渔苇,指宝坻县的鱼网税和苇地税”。大太监刘谨占据的皇庄在蓟运河中游的黄庄洼;大太监汪直监管的皇庄在七里海。鱼苇是封建王朝的利薮之源。所以清代沿明代旧制,把御马监草场定在七里海,就是原来的官地。津军厅军马场在七里海所占面积无考。但从清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加强海口防御,仅旗军的骑兵就达5000余骑。仅都统西凌河屯驻营城的马队就达到3000骑。内蒙古草原的草料运输困难,全靠七里海军马场就地取材和从附近民间征调。清乾隆年间增设的仁义里,主要为升科征粮征税,其中提到“承认恩赏官地二千余顷”,这20万亩官地,实际就是皇宫御用监马场和津军厅马场用地。
  清代七里海的水面和草地、耕地面积广阔,涉及四县一厅,但属农民的很少。请见《清史稿·食货志》所载京畿地区土地分配制度:满州人立庄圈占土地,给绳,马拉圈占,“一绳四十二亩”。到光绪年间统计,“各旗王公宗室庄田,一万三千三百余顷(合1330000余亩)分拨各旗官兵都十四万九百余顷(14090000亩)”。而分给各村庄的地亩是有限的:“大庄给地亩四百二十至七百二十,半庄(小庄)二百四十至三百六十”。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近京荒地及前朝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圈地议自此始。由此可知,七里海明代皇家所占田产庄园,都悉由满州贵族和旗人圈占。确切的说,172庄的滞洪区范围就是清代七里海管辖的库区。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高殿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