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古遗址(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70
颗粒名称: 七里海古遗址(迹)
分类号: K878
页数: 3
页码: 3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建国后,七里海境内发掘出土的古代遗址和古墓葬群,以及西塘坨双坨西汉古文化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遗址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证明了4000年前“围坊人”的足迹曾在七里海北部出现。其中,西塘坨双坨西汉古文化遗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墓葬和窖穴的发现证实这里曾为契丹族人居住区或是元代驻军的地方。萧太后运粮河是由萧太后主持和指挥下,凿挖了一条从燕京经潞县、香河、武清、宝坻、宁河至北塘的运粮河。
关键词: 七里海 古遗址 古墓葬群

内容

自建国后,七里海境内先后发掘出土古遗址20多处,古墓葬群3处,古城池3处,古窑址4处。这些古代遗址以战国时期和西汉居多,说明4000年前“围坊人”的足迹曾在七里海北部出现。其中,西塘坨双坨西汉古文化遗址等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塘坨双坨西汉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证明,东、西塘坨一带,是4000年以前“禹贡黄河入海时的高岭地,古时就为人烟稠密地区。”1962年,在村西750米处发现,东西约1公里,南北0.5公里,有水渠穿流墓地,暴露遗物颇多,有绳纹砖、沟纹砖、麻纹砖等,为汉代、辽代古墓群。1975年在村西1500米处又发现,地势较其它地面高出1米许,面积为3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0.3至0.4米,遗物多有泥质灰板、筒瓦、陶釜、陶缸口沿、夹砂灰陶缸口沿及绳纹砖等。器物文饰有方格纹、菱纹、布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兰纹。从黑陶片及五铢钱等考证,是西汉时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元代墓葬和窖穴:相传元代时期,这里为契丹族人居住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塘坨村民改造土地时,在东大岭和西大岭上曾挖出多处用麻纹砖砌成的古墓葬,当地人称“鞑子坟”(当地人称契丹族人为“鞑子”),经考古专家证实,为元代墓葬。2008年,在国道112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时,在西塘坨村北500米处发掘出元代大量窖穴,这些窖穴间距在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分布十分密集。窖穴全部为圆形,直径在1.6米左右,窖穴采取了十分严密的防潮措施。从窖穴的构造推断,其功能应该是储存粮食。考古专家推测,此处分布如此多的储存粮食的窖穴,应该在附近有大型的驻军或村落等。这些遗址的大规模发掘,证明了西塘坨村曾为契丹族人居住区或是元代驻军的地方。
  秦代红心堤:在西塘坨村北有一条长堤,相传为秦始皇所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抵御海水侵袭,在七里海北岸筑土堤一道,因堤心土呈赤红色,史称“红心堤”,当地人又称“五福岭”,历史多有记载。《日下旧闻考》称:“红心堤在宝坻东南二百里,秦始皇所筑,潮虽涌而不可没。”《天府广记》载:“红心堤在宝坻东南滨海,秦始皇筑。又有城名秦城,亦始皇筑。”日本文化二年,时值中国清朝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由日本冈田玉山等编绘的《唐土名胜图会》也有记载:“红心堤,在县(指宝坻县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秦始皇所建。每日潮涨虽高,未曾没堤。”这些文献史料和当地祖辈相传的,“南有五岭挡海水,北有长城挡鞑兵”都证明了“红心堤”是秦始皇所建。“红心堤”绵延几十里,横贯东西,将七里海一分为二,岭南称“前海”,岭北称“后海”。连接前后海有两条古老的河流,一是由北向南流经西塘坨村西的“普济河”,当地人称“西河”;另一条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塘坨村后海以东的“青龙湾河”,当地人称“北河”。
  萧太后运粮河:古今世界上河流成千上万,而以皇太后命名的河流只有一条,这就是流经宁河县七里海、宝坻、武清、香河、潞县(今通州)的萧太后运粮河。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西直门外)与辽战斗,意图收复被后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未果;辽于会同元年(公元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南京析津府,后又改号燕京。辽以南京城为陪都后,一方面成为进取中原的军事重地;另一方面也成为北方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到30多万,粮食供应变得十分重要,为此不得不从西京(大同)和地处辽河平原的东京(辽阳)调运粮食。辽圣宗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辽萧太后迫使宋朝和辽朝签订了《澶渊之盟》,不敢再夺取燕云十六州,燕京地区得以和平安宁,为开挖运粮河创造了和平环境。此后在萧太后的主持和指挥下,凿挖了一条从燕京经潞县、香河、武清、宝坻、宁河至北塘的运粮河。明朝蒋一葵著《长安客话》记载:“香河境内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县入七里海,相传辽时运粮河道也。”因此称龙湾河,百姓俗称萧太后运粮河(即今青龙湾河故道)。萧太后将辽的根据地辽西、辽东大平原生产的玉米、大豆、高粱装海船从锦州渤海西岸南运,至北塘靠岸。再将粮米改装小船经青龙湾河运到燕京,途经宁车沽、淮渔淀(今淮淀)、东西塘坨、潘庄等村落。今宝坻区黄庄乡小辛码头村也因为曾是北宋辽国萧太后运粮河码头之一而得名。
  后七里海北岸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后七里海北岸,由潘庄至桐城一带,有一条高出地面的长堤,称为海档。遗址有:老安甸村的八里堂,大海北村的西城顶子,张庄村的东城顶子,杨庄的张码头,躲军店的窑台子,小海北的桃园,桐城的城尔坨等7处,均为战国——汉代遗址。1957年发现,文化层深度为0.5至1.5米左右,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和泥质陶两种。有缸、盆、甑、壶、瓮、甬等残片口沿和五铢钱,布币大泉五十、板瓦、甬瓦、瓦当绳纹砖,铁块、红烧土和零星贝壳分布,同时还有冶炼作坊遗迹,曾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前七里海北岸战国——汉代古文化遗址:在前七里海北岸也有一条长堤,由潘庄镇小南村至岭头一带。遗址有:西塘坨村遗址、双坨遗址,东塘坨村墓群,俵口村桃园岭的老坟地、东大水坑、杨家岭遗址,洛里坨的北大岭遗址,岭头村的岭头遗址等8处,均为战国至汉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1957年至1977年发现,文化层深约0.4米至2.0米,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三种,有釜、罐、盆、豆、甑残片,绳纹板瓦,筒瓦,五铢钱、陶仿玉壁、铁块,并有少量贝壳散布。
  北大岭汉代古文化遗址:位于俵口乡洛里坨村东1.5公里处,面积为3000平方米,遗址在该处岭地上。1964年发现,文化层深度为2米左右,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瓮、缸、釜、夹砂灰陶瓮残片及绳纹瓦等,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园岭汉代古文化遗址:位于俵口乡俵口村南800米。1964年发现,面积为8000平方米,文化层深0.4至0.5米,出土遗物有绳纹夹砂红陶釜、盆、泥质灰陶盆、甑和夹灰陶瓮等残片,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长牡蛎遗址:长牡蛎俗称千层蛤,又称蠔,大者一尺多,互相粘结成块,坚硬如石,故称牡蛎礁。这种动物多生活于浅海与河口地带。现发现牡蛎堆积,一般距地表4至6米,以七里海区域为多。其中以蠔口、北淮淀、东棘坨、姜庄子、裴庄等地最丰富,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北淮淀长牡蛎,年代为2443±85年。说明该地区曾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河口所在,清县志载有“蠔山”、“蛤山”说。
  鳁鲸骨遗骸:宁河境内集中出土两处,一是东北部蓟运河下游沿线大辛庄;另一处是与天津之间的狭长洼地,乐善庄出土一具,体型巨大,全长12米,下颚骨长达2.5米,据碳14测定,海生动物遗骸年代,多在距今5000至6000年之间。
  岭地遗址:高出地面1至7米,并成堤状,亦为贝壳堆积遗迹,有6道:东大岭,由潘庄至岭头一线,全长27公里左右,为较高较长的岭地;北大岭,由潘庄至小海北一线,全长10公里;拉口岭,由西塘坨,经赵温庄,向西南延伸,长20公里;南大岭,由淮淀至赤土,在境内长20公里;东道岭,由后辛庄至小海北,是北大岭的分岭,长4公里;西道岭,由后辛庄经西董庄,向北延伸到东董庄,长5公里。
  麋鹿(亦称四不象)遗骸:麋鹿,又称泽兽,生长在沼泽、洼淀、河海交接地带,以芦苇、香蒲和其他耐盐性植物为食。麋鹿角在本县境内中南部均有发现。如板桥镇板桥村、赵学村,大北涧沽镇中兴沽村,潘庄镇大龙湾村,东棘坨镇东棘坨村,其石化经鉴定为亚化石。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殿增
责任者
蒋一葵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塘坨村
相关地名
俵口乡
相关地名
洛里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