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生成与演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58
颗粒名称: 二、自然生成与演化
分类号: P942.21
页数: 22
页码: 9-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的自然生成与演化,其中包括了七里海名称由来、海退时期的滨海泻湖、雍奴薮与七里海、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牡蛎礁——世界自然生态奇观、蓟运河与潮白新河等。
关键词: 七里海 自然生成 演化

内容

七里海名称由来
  据史书记载传承,七里海名称演化大体经历雍奴薮、武清陂泽、七里海三个时期。
  关于雍奴薮与七里海的记载有: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这里说的九十九淀就包含七里海。到了明末清初,众洼淀大多淤成了可耕田地,只有七里海还呈水深泽阔如海的气势。2、《日下旧闻考》记载:“(武清)县南80里有三角淀,周廻300余里,即古雍奴水也。”这说明“三角淀”是古雍奴薮的组成部分。而《水经注》所说的武清县城南80里的笥沟,就是清乾隆年间淤为平地的三角淀,它承接北部众山之水,入东部七里海。清乾隆年间三角淀方圆200里,今大黄堡湿地就包含在其中。3、古代对雍奴薮的解释:“四周有水叫雍,水不外流叫奴,内长满水草的形貌叫薮。”这形象地概括了滨海旷野湖泊洼淀湿地的自然形貌。这片泽薮包括西汉雍奴县的全境,南至渤海,东到今唐山丰南的皂淀(意为很小的洼淀)、大泊(淀),北含宝坻,西含古天津县、静海县境内的众多洼淀。所以在《畿辅通志》、《顺天府志》论及京东地脉形胜时都称“雍奴薮”,它和七里海是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这种演变是历史传承,是客观的。
  辽代史书把雍奴薮称为“武清陂泽”,曾设皇家度假的禁宫。《辽史纪事本末》记载:“乾统三年二月,以武清大水,弛(废)陂泽之禁。”陂泽指有水岸的湿地,当时已有农耕、樵采和渔猎,比原始自然泽薮有了进化。《淮南子·说林》记载:“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诗经·陈风泽陂》记载:“陂泽之陂,有蒲与荷。”陂泽指通用的湿地水泽。元朝李洧孙撰《大都赋并序》记载:“带绕潞沽,股浸渤海。抱以涞、涿、滹沱之流,聚以雍奴、漷阴之浸。宜植宜牧,延芳下马,淀泊参错。辩方物则宝坻波素,宛平洞煤。”这里的“宝坻波素”就是后来置宁河县后八景之一“七里烟波”。明末史学家顾炎武在《京东考古録》考证三河县夏店时,认为夏店就是夏泽,记载有“其东(指宝坻)弥望皆陂泽,与水经注正合。”
  七里海名称,在史书有记载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世宗实录》(朱厚熜嘉靖帝)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二里。”“广袤”是指周边长和宽,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七里海面积有多大。乾隆皇帝钦定的《日下旧闻考》记载:“七里海在县(指宝坻)东南一百三十里。七里海计二百五十二里,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余顷。”按100亩合一顷换算,计215万亩。其范围涉及哪些州县的湿地,很难介定。显然七里海的名称含义不是指面积而言。多少年来,世人为七里海地名含义在不断探寻追索。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宁河图说》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部手绘《宁河图说》是在道光年间,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令宁河县手绘的地名图说,完成时间是咸丰年间。图说记载:“县西南四十里,曰后海,受青龙湾之水而注于七里海,因其小于七里故名。”“小于七里”是指不足七里的送水路程,相当于七里,由此而得名。这在《宁河县志》(光绪版)七里海题咏《七里烟波》中也有表述:“青龙湾接筐儿港,汇此七里河奔潨。”这里是说青龙湾引河把筐儿港的水导流出来,经过七里奔流而入到大泽之中。此外,还有诗句“沽津瞰海隩,七里疏上游”等。这些古诗都把七里水路说的十分清楚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任宁河县令周登皞撰修的《宁河县乡土志》记载:“七里海,在县治(宁河镇)西南50里,始七里许浸潴浸广。”就是指约流七里汇聚到广阔的湿地大泽。
  七里海的名称是明代就有的,而青龙湾引河是清雍正年间开凿的,那怎么解读《宁河图说》的名称含义?我们理解青龙湾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是疏导北运河流经香河、武清、宝坻的一条减河(减轻主干河流洪水压力的支流叫“减河”)。该河全长105里,是一条漕运河流。清雍正八年是奉旨疏浚而不是新开凿的。《宝坻县地名录》记载:“因河源于青龙湾石坝,故名青龙湾河。”武清县地名等志书称此河为青龙湾减河,是该县与香河、宝坻县的一条界河,历史悠久,也是北运河水患入七里海的大河,即入筐儿港天然水库(武清区内),然后到七里海的后海。《宁河县志》认为青龙湾引河始于雍正八年的说法与《畿辅通志》不符,在按语中记载:“惟东一河由七里海,经曲里海及宁车沽,下趋北塘,其流直捷,因为上接后海,青龙湾引河之正派,雍正八年所展挖,正在于此。”展挖与开挖意思不同,展挖说明原来有河道。据《宁河县乡土志》第十七课记载:“明世宗时,周围二百五十有二里(见明世宗实录)今则南北十余里,东西约三十里,深数尺。王家务、筐儿湾二减河是其著名者。其西北三里许为后海,南北六里许,东西十余里。其东南十里,为曲里海今涸。”上述是1907年清朝晚期的记载,说明当时“曲里海”已经干涸成为陆地。在《辞源》、《辞海》都有七里海的专条记述。《辞源》称:“七里海,湖名,在今天津市辖宁河县西南。一名七里淀,古九十九淀之一。受北运河及天津各河之水,南流合蓟运河,由北塘入海。”《辞海》的专条记述:“七里海,一称七里淀,在天津市北部宁河县境内。原为一洼淀,青龙湾河、北运河泄洪渠道之一,形成浅水湖泊。”
  (高殿清)
  海退时期的滨海泻湖
  七里海脱海成陆的年代距今约6000年,形成于第四纪的海浸过程。地貌地形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是海积、冲积形成的平原,海拔黄海高程绝大部分在5米以下。《天津古史寻绎》认为“禹贡黄河”三角洲北侧止于七里海,这说明4200年前禹河从此入海时,这一带已经成陆。《天津古史寻绎》记载:“宁河县毛毛匠村的海相沉积顶部高度为黄海高程3米,表明当时的海面高度至少高过现代海面3米以上。”
  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近的一个阶段,距今300—200万年。第四纪地质中,除含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外,还有人类化石,这是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所以也叫人类时代。人类的发展可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新人)四个阶段,相当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晚期。距今30万年前以来,曾经发生过四次海浸。第四次海浸发生在15000到6000年前。由于气候变暖,海水升高,海浸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当时海面高度比现代海面高3—5米。在约6000年时开始波动下降,逐步形成到现代的位置。这次海浸之后,奠定了我国东部东海、黄海、渤海的轮廓。近3000年来,海面虽仍有波动,但升降微弱,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对第四次海浸,在天津东部钻孔地探考古发现“强海相性过度组合”。这种组合主要以近海岸浅海种构成,共生的陆相化石较少,海相介形虫以宽卵中华美花介、东台新单角介、中华洁面介为主,其次为中国刺面介、腹结细花介、丰满陈民介等。这个时期,断定海岸线年龄的标志,除贝壳堤之外,就是七里海范围内成片状的牡蛎礁,这是七里海古海岸在不同时期由大河入海口的典型标志。在俵口以北的后辛、岭头、桐城等地发掘的牡蛎礁,其死亡时间都在6000—5000年左右。古代七里海巨泽的中区,在今七里海与黄庄洼之间的卫星河一线,位于北纬39°25′,从西往东的张老仁、史庄子、姜庄子、蛤蜊堼、孟庄子,过蓟运河东岸大吴庄、裴庄等地,都发掘出不同规模的牡蛎礁,测得死亡年代6000年左右,这是众水从北部山区夺路纷流时期留下的遗迹。在卫星河以北的谷家庄、东棘坨等村庄都出土过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凿等工具,说明在7000—6000年以来,这一带临海泻湖区已有人类的渔猎樵采和农耕活动。
  七里海的坑塘洼淀众多,河流纵横交错。最古老的的河流当数蓟运河及后来湮废的漳水。大禹治水在雍奴薮“广播九河入海”,有专家认为九是形象数字,但汉唐两代古人都研究过九河之名。近代七里海除蓟运河之外的库区有五河,为当地人所熟知,即金钟河、青龙湾河、曾口河、宁车沽东西二引河。潮白河虽是一条当代开凿的新河,但从挖掘大范围的牡蛎堆积看,古代也是一条湮淤地下的河道,从黄庄的东老口到于家岭,都有不同年代的牡蛎堆积。
  古代巨泽七里海是临海湖泊,水深泽阔,北起大辛庄,东到张子铺,南到乐善庄,都有大型水生动物鳁鲸骨骼出土。在乐善庄出土的一具鳁鲸骨骼体积长12米多,仅下颚骨就达2.5米,这说明5000年前七里海是水位较深的临海湖泊。发掘发现,天津滨海平原基本都是河湖相沉积物,普遍有陆相化石群。据《天津自然地理》记载:“海相及海陆过渡相化石群的发现,表明天津地区在第四纪时期发生过海浸”。《天津古史寻绎》所刊《全新世海浸遗迹分布图》标注的水生动物化石遗迹,就在古代巨泽七里海的区域之内,这是最后一次海浸。天津史学界认为东汉时期曾发生过一次海浸,引据《汉书·沟洫志》王横之语:“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后汉书·五行志》)。“海水溢乐安、北海,溺杀人物。”认为武清、宝坻、宁河等县滨海地区曾被海水淹没上百年。笔者在撰写《古代巨泽七里海》(线装书局出版)时未取此说,原因是,东汉末年若是洪水荒荒,四处汪洋,曹操无须“开三河”(平虏、泉州、新河)和汉沽境内的小盐河,也不会东征鸟桓在新军屯招募新军垦种,储粮城也成了子虚乌有。研究中国宏观历史的人认为,既然是海浸,上百年的海面波动,这种大自然现象绝不会是局部的,认为是风暴潮形成的海溢。有一种意见完全否定,认为过去天津考古界所说的渤海湾西岸古遗存在编年上存在着年代割裂现象,是受当时认识和工作局限,实际上并不存在汉代海浸。七里海是黄河首次入海之地,星罗棋布的湖泊洼淀,为什么没有被填充为平地?因为禹贡黄河导水,疏导的是中原大陆泽的水,泥沙沉积在冀中平原,使其形成为黄沙土质的平原,从大陆泽引出的水含沙量低,加上燕山山脉来水,都是山水和泉水,含沙量低,这也是蓟运河“千年不淤,始无浚治,中流深通”和七里海在公元前602年黄河移出之后,仍然水深泽阔的原因。七里海古海岸湿地特征十分鲜明,全国罕见。
  (高殿清)
  雍奴薮与七里海
  七里海是古雍奴薮中九十九淀之一。古代雍奴薮的面积大约涵盖冀东冀西诸多州县的湿地。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分册《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条解:“雍奴,古泽薮名。《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古时甚大。……后名三角淀。明时周围仍二百余里,在今河北霸县、永清、大城、文安等县和天津、静海间。清时渐淤废,后遂湮为平陆。”
  宁河县是从西汉的渔阳郡雍奴县,到泉州、武清(唐)、香河(辽)、清化(宋)、宝坻(金)、宁河(清),在这样漫长的历史中演化过来的。雍奴薮也从笥沟、三角淀到七里海,在大泽都消亡的情况下,使七里海一枝独秀。所以在清代编撰《畿辅通志》和元明文人撰写大都赋时,还把七里海的地脉风情当成古代巨泽雍奴薮。
  《水经注》有关条目中涉及到雍奴薮和鲍丘水(蓟运河):“自是水(注:指鲍丘水,今蓟运河)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三角淀在《水经注》中叫笥沟。鲍丘水和沽水泄海都入笥沟。《水经注》记载:“沽水又东至雍奴县西入笥沟。……笥沟水汇众川而东浪漫一渎(渎即渠或水)。”这里所说的笥沟,就是汉代承受众山川之水中转的洼淀,和七里海一样,是雍奴薮中的九十九淀之一。笥沟水泄海,七里海是必经之淀。因为它离海较远,经千年淤积沉淀,笥沟的地名湮废了,就改称“三角淀”。三角淀相连的洼淀范围很广。如明末孙承泽所撰《天府广记》记载:“三角淀在武清县南,武清为汉雍奴县。”《大清一统志》说的更清楚:“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八十余里,东西五六里,南北十余里。又东为四汊港,四汎可四五里,又东为西沽三十里,合运河达天津七里海,在宝坻县南一百三十里。”《畿辅通志》记载:“七里海即北运河、青龙湾河藉以宣泄也。”青龙湾河是一条泄北运河洪水的重要减河,也是漕运故道。武清临筐儿港北面的港北辛庄、筐儿港村和临青龙湾河西岸的大黄堡湿地,都是古代水泽之区,是笥沟汇聚众山川之水向七里海渲泄的中转库区。筐儿港已淤为耕地,今筐儿港村就建在古筐儿港里。大黄堡洼地是1956年经河北省水利局定为北运河、青龙湾河的分洪滞洪区,常年积水面积41平方公里,洼内水深0.5米。这一带湿地,连同塌河淀、筐儿港和宝坻境内的黄庄洼、大钟洼、鲫鱼淀等,与七里海水泽连成一片。明嘉靖年间(1522年)记载的七里海面积“广袤二百五十二里”,应包括这些水泽。
  笥沟,在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已经淤成平地,它和七里海都被称为“古雍奴水”。从《日下旧闻考》可以看出:“(臣等谨按)三角淀,即古雍奴水,今已淤成平地。乾隆七年丈明,实止地百余亩,分给附近农民耕种,与名胜志所载二百余里不符。”在三角淀淤为陆地之后,大黄堡洼、筐儿港、塌河淀就成了蓄洪向七里海排泄的天然中转水库。北运河(白河)、潮河(解放后开凿潮白新河)汛期洪水都集中在这三个洼淀泄入七里海,由蓟运河排入渤海。
  汉代的雍奴县,疆域广大,七里海仅是濒海的深水巨浸。汉光武帝刘秀曾于建武二年(26年)清剿王莽残余,发兵攻魏郡、清河。当年大封王侯,封颖川太守寇恂为雍奴候,说明其辖域之广大。
  (高殿清)
  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
  七里海的牡蛎礁,是古牡蛎堆积死亡后演变成的化石,成丘陵状的山体礁石,俗称蚝山,也叫“牡蛎滩”和“牡蛎堆积”。牡蛎喜欢在海水与淡水交汇的潮间带、含有一定盐分的泥沙中生存繁衍,且同类相黏相连,傀儡成山。所以,牡蛎礁成为测勘古代大河与海交汇的典型标志。七里海星罗棋布的7000到5000年前的牡蛎礁,证明其是典型的古海岸泻湖湿地。牡蛎礁不是贝壳堤,但和贝壳堤一样,是断定古代海岸线的标志。所以,它与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可并称世界三大著名古海岸湿地。
  美国南部临墨西哥湾的圣路易斯安娜州贝壳堤和南美洲苏里南贝壳堤,都是临海低平海滩,海面稳定期内,潮汐往来,在高潮线冲击的贝壳残骸,堆积成自然的海堤,是海岸线的标志。七里海地质构造处在错综复杂的地震断裂带中,有拗陷,有隆起,地面凸起和凹陷的沟壑相间。它不属于平阔的海滩平原,所以不会形成带状的贝壳海堤。七里海有众多东西方向的垄岗岭地,是由内陆河流在泄洪冲击、沉积、改道等过程中形成的。“禹贡黄河”三角洲北侧止于七里海,这个地区有一道道“岭地”,包括宁河县俵口经洛里坨至岭头的岭地,西堤头经东堤头、造甲城、王台至傅台的岭地,贯庄经山岭子至赤坨(赤土)的岭地,都由一些高大的黄土台断续相连构成,由天津市区向海岸作辐射状分布。许多土台发现过战国遗址,如俵口、造甲城、王台、傅台等地,说明这些地方形成于战国以前。据《天津古史寻绎》记载,“禹贡黄河”到此入海时,这里成陆不久,地势低洼,地面平坦,水流分散并经常迁移,于是把三角洲切割成条状岭地,岭地之间则成泻湖。以上说明在4000多年前七里海俵口一带早已成陆,科学的说是成陆于5000年,而北部成陆大约在6000年以上。
  天津沿海一带海生贝壳冲击聚集成堤,当地称“蛤蜊堤”、“沙岭子”或贝壳堤。其中所含贝壳达数十种,按层序分布排列,绵延数十公里。第一道贝壳堤,西起于静海县翟庄西南,延伸到黄骅的苗庄,距今5200年到4000年。第二道贝壳堤,从东丽区的小王庄起,经张贵庄到大港的沙井子,距今3900年到3000年。第三道贝壳堤,由东丽区军粮城到马棚口,距今2500年到1400年。第四道贝壳堤基本上是现代海岸线,年龄在1000年左右。七里海一带以牡蛎礁的大量分布为主,贝壳分布比较零散.不占主体,也不太典型,没有形成堤的规模。
  七里海从南到北狭长地域的牡蛎礁,年代清晰,生态类型独特,不仅是古代海岸线的典型标志,而且从唐代以后,作为“蚝山文化”已载入诗文和地方史乘。有人建议,在七里海建造蚝山实体,让世人领略古海岸的远古风姿,将“蚝山文化”融入其中,使古迹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为此,本文摘录了有关蚝山的诗文。
  在讲究堪舆学的古代,有河川湖泊的地域,应该有山镇守,使山川齐备,这是地方风水所在。宁河县境内无山,古人想到河口的蚝山,把它记入县志,并注释说:“蚝山乃水族之房物耳,聚散无常,本不可以山名,其负房麟集,层累如山,俗因以山呼之。故存,以成山川之胜。”
  清乾隆年间进士、江苏如皋县令崔正音作有《蚝山》诗,载入《宁河县志》。
  蚝山
  种别龙宫结体灵,
  盘根水底峙山形。
  胚胎已孕河光白,
  荦确犹含海气青。
  日上斜烘房密栗,
  风回微拂浪清冷。
  截流万古疑为柱,
  谁转层峣入北溟?
  唐代大诗人韩愈,在元和十四年(819年)所作《初难食贻元十八协律》一首诗中,对牡蛎和八带鱼都有细微生动的描写:
  蚝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
  蛤既是蝦蟇,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
  韩愈见多识广,诗中的蒲鱼是鲶鱼;蝦蟇是俗说的麻蝭,学名“沙蚕”。章举是八带鱼,也称章鱼。“蚝山”是一种文化,应该用形象化的实体展现给世人。大诗人李白、陆游都有蚝山的经典诗句。元代柳贯也有“鹢首去乘潮浪白,蛎房催去酒波红”的诗句。
  牡蛎堆积作为5000年前的文物遗存,从生态文化的角度看,它是说明和研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一种文化。古人的诗文是艺术对这一远古历史文化的再现。5000年以前,因牡蛎堆积形成的远古生态文化,与大禹治水形成的华夏文明相接,让七里海古代历史文化更加厚重。
  (高殿清)
  牡蛎礁——世界自然生态奇观
  古代巨泽七里海遗留的年代清晰的牡蛎礁,也称牡蛎堆积、牡蛎滩,全由清一色的牡蛎壳堆积形成,规模一般长500米,宽300米,厚5米,深埋土层1—3米。古雍奴薮虽然面积浩大,但星罗棋布的牡蛎礁,却只集中分布在宝坻和宁河县七里海的库区范围内,构成了古海岸滨海湿地的世界生态奇观。
  牡蛎,也叫蚝,是潮间带软体动物,瓣鳃类。全世界有上百种,中国有20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产养殖动物之一,以食浮游生物为生。牡蛎的种类不同,贝壳的体形也不相同。中国汉朝就有“插竹养蛎”的记载。世界牡蛎养殖场主要在欧洲和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分布有美洲、亚洲、澳大利亚、中国和韩国的太平洋沿岸。在美国,集中在大西洋中部、切萨皮克湾、墨西哥湾和北太平洋等养殖场。七里海的牡蛎是古深水生牡蛎,与中国的近江牡蛎和大连湾牡蛎,是同属异种,个体硕大,水质稳定条件下,可以生存百年以上,从百层贝壳层次年轮可断定其年龄。世界上只有七里海的牡蛎叫“千层蛤”,所以它是独特的。
  七里海的牡蛎,体有二壳,右壳顶长而稍曲;左壳扁平,宛如右壳之盖。壳体表色淡黄,有紫色放射腺数条,内面色白,肉质柔软,肉柱只一枚,在滨海泻湖潮间带的河口中聚栖生存繁衍,以左壳著硬物生长,同类相依,互相以粘液结连成蜂房状,傀儡成山,俗称“蛎房”或“蚝山”。《本草纲目》记载:“初生止如拳石,四面渐长至一、二丈者,崭严如山,俗称蚝山。”七里海出土的牡蛎壳体残骸,一般长40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层次最多达100层。当地人不喜欢吃这种叫“千层蛤”的牡蛎,因为放射液腺,有一股骚腥味,人们称“臊蛤蜊”。但是,据当代科学分析牡蛎的营养成分,干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钙含量接近牛奶的一倍,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贝壳,含碳酸钙90%以上,并含磷酸钙、硫酸钙,少量的镁、钠、锶、铁、铝、硅,微量的钛、锰、钡、铜、锌、钾、磷、铬、镍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水解液含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0.15-0.24%。上世纪70年代用牡蛎壳粉碎,作为养殖饲料的添加剂,对牡蛎遗存造成了很大破坏。
  七里海的牡蛎礁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土质盐化湿潮,处在海淡水潮汐交汇的潮间带,水质含泥沙量不高。因为牡蛎不能在浑浊的泻湖生活,适合栖息在盐化湿潮土壤中,不喜欢砂性、石灰性的盐土或褐土,所以在滦河、海河流域都没有发现牡蛎礁遗存。天津市农业资源普查资料显示,从地表到地下2米层,宁河县盐化湿潮土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0%,达711.52平方公里,武清区仅占3.04平方公里。牡蛎虽然生活在海淡水交汇的潮间带,但在盐度15%‰的条件下最适合生存。一般500米×300米的牡蛎滩,就是潮汐涨落低位线与高位线的长度和河床的宽度。堆积形成的厚度,一般达到5米左右。“蚝山”会阻堵泄水的洪道,迫使洪流另辟蹊径,让河流改道,造成原有牡蛎堆积慢慢死亡。用14C测年考察七里海古牡蛎死亡的年代,在20多处堆积体中都选取表层牡蛎测试,北从黄庄、南到俵口,大体测知为全新世海侵海水回落时期。
  宝坻境内的南里自沽、东老口扬水站、黄庄、苑洪桥等处的牡蛎堆积,死亡年代约6700年前,这是最早的海岸线标志。以北纬39°25′沿卫星河一线,西自张老仁庄、史庄子、姜庄子,中间的蛤蛎堼(大安)、孟庄子,东到大吴庄、裴庄等处的牡蛎堆积,死亡时间均在6000年左右,这是古代巨泽七里海的中区。以董庄、大尹庄的5280年牡蛎堆积为典型标志,东北有闫庄、刘大官庄,西北有桐城、岭头、后辛、俵口等牡蛎堆积,死亡年代约5000年前,这是全新世海侵海退最后脱陆的海岸线标志。史学界认为4200多年前,禹贡黄河从这一带入海,俵口也就是七里海的核心区域,刚成陆不久,是年轻的陆地湖泊沼泽区。
  禹贡黄河冲击形成的三角洲北岸,止于七里海的俵口以南。在曾口河、乐善、北淮淀和于家岭大桥等处,都发现了距今4000年以后的牡蛎堆积。为什么在公元前602年以后黄河多次改道流经的大港漳河流域和黄骅、沧州等地没有牡蛎堆积,这是因为大禹治水是把约5000年前黄河雍积在河北冀中大陆泽的洪水,沿太行山脉疏导到天津滨海平原入海,黄河所携带的黄土高原泥沙,大都沉积在大陆泽。河北大陆泽成陆后的冀中平原,众多县都是黄沙土质。后来黄河改道已移出禹河,古漳河等都被泥沙淤平,浑浊的河水,酸碱性的土质,根本不适合牡蛎生存繁衍。清代《宁河县志》记载北塘河口的蚝山,虽然随潮汐时隐时现,但是以形胜山川镇域之特殊奇山而列为景观。唐代以来,著名诗人把蚝山写入诗文,使自然生态遗存,成为一种人文文化。李白的名句有“天上地下,牡蛎独尊”。除韩愈之外,诗人陆游首次把“蚝山”写入诗文:“同寮飞酒海,小吏擘(掰)蚝山”。因近代河流建闸断流,“蚝山”遗存已成为历史不可再生,现有的遗存应该得到保护。七里海牡蛎礁是古代深水型长牡蛎堆积体,隐于潮间带的河与海交汇的河口,聚积成山,化为礁石,随着沧桑巨变,海陆变迁的年轮清晰,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堪称自然界的生态奇观。
  (高殿清)
  蓟运河与潮白新河
  蓟运河弯回屈曲绵延三百多公里,原发源地在河北丰宁地区的鲍丘山,汉代史籍称为鲍丘水。后来因为河流变迁,上源与之交汇的潮河、白河、泃水、州河、沽水常有改道,所以在隋朝蓟运河改名为沽水,唐代仍称鲍丘水,五代称泃水。辽、金、元三代,因萧太后在宝坻开凿运粮河,运粮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与元大都会通河相通,所以直到明代,还称运粮河。五代刘仁菾父子镇守幽州时,因中游的古宁河镇原名粮城,刘仁菾为附会自己梁王的名讳,粮城改名梁城,蓟运河也称梁河。明代叫潮河,清代因漕运直达蓟州改名蓟运河。但县志八景仍取明代河名“潮河银练”。至于也曾叫窝头河、白龙港等名字,都是由中游宝坻境内河流交汇衍生的。蓟运河上游较稳定的源头是芦儿岭众山泉之水,清澈见底,这是蓟运河千古不淤的原因之一。在古代雍奴薮的河流尚无名称时,这条天然大河已经存在,雍奴东部的山洪汇聚在油葫芦泊、宝坻众洼、大泊等古淀,全由蓟运河排泄入海。芦台的海口形成于5280年左右,是史前河口。从江洼口以下到今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中心区,是古鲍丘水的入海故道,这些都在《辞源》、《辞海》中编录认定。清代典籍称其“中流深通,史无浚治,用之则利,弃之则害。”据清《兼济堂文集》卷十五)记载,清初宁河籍大学士杜立德在贡院主考与魏裔介谈话,曾涉及当时这条名河,说我家“有河百余丈,深五六十尺,通天津卫。冬月出银鱼,白如脂玉,京师嗜味者美之,以配鲜筍,入春则无矣,此一异也”。当时河宽约300米,河深在18米左右,为清代京东四大名河之一(其他为白、浭、滦),是七里海宣泄白河、大运河洪水排海的主要河流。建国后,随着潮白新河的开凿和于桥水库的修建,蓟运河已不是七里海泄洪的主渠道。
  南北纵贯七里海库区的潮白新河,第一期工程始于1950年,上承潮河和白河来水,从蓟运河入海。潮河源头在河北丰宁,白河源头在河北沽源。从怀柔、顺义、三河、大厂、通县到香河县的焦康庄,称潮白河。自焦康庄开凿流经七里海这一段叫“潮白新河”。
  1950年初,新中国刚建立不久,面临百废待兴、经济恢复的局面。为了解决宝坻水患和缓解海河对天津市区的压力,国家决定进行潮白新河第一期工程。由焦康庄到宝坻县八台港开凿人工泄洪河道,把潮白新河洪水引到里自沽洼和黄庄洼2个滞洪区,形成水库,再通过窝头河在江洼口与蓟运河交汇泄海。在开工不久,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即使在此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潮白新河工程也未停止。
  1953年初,潮白新河第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从宝坻县的八台港开始,到曾口河的曾口村,入七里海,通过曾口河入蓟运河泄海。因受资金限制,这期河道是简易的,河道窄,堤埝低,基本借用原有曾口河的故道,经过俵口、洛里坨、任凤、船沽,到张尔沽入蓟运河。这是缓解宝坻水患的权宜之计,但蓟运河下游盐化产业区受到洪水威胁的压力增大了。
  1970年,潮白新河的第三期工程启动,实行全流域统筹规划,在州河、泃河与蓟运河交汇处建设于桥水库,兼拦洪与储水、泄洪为一体,庞大的库区使43个村庄搬迁。潮白新河及后建的引滦入津水道,全由蓟县境内的于桥水库节制。从宝坻县十四户村开凿新河道,经过大刘坡、俵口,直入蓟运河海口,与永定新河(后建北京排污河,借用原七里海金钟河故道)交汇入海。因为是灌渠,确保与污水分离和防海水倒灌,在入海的宁东沽建防潮闸一座。流经七里海的河道宽700米,水深7米,工期历时4年。据《天津市农业资源数据汇编》(1985年)统计,潮白新河“从宝坻县吴封闸,流经武清县,入宁河县,到塘沽区宁车沽入海,共计99公里,两岸堤顶高5.14米。在天津界内,从张甲庄到宁车沽闸,全长81公里,流量是2100~2850立方米(m?/s),河宽420~800米。”从此,纵贯七里海库区的潮白新河,与蓟运河、永定新河(原金钟河),都独自行洪入海,形成今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河海交汇处的“三河口”。
  (高殿清)
  禹贡黄河入海口在七里海
  据中国历史学家翦伯赞主持编定《中外历史年表》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在公元前2140年,建夏朝在位五十载。距今4153年,是中国有文字的时代。禹导水从七里海古代巨泽北播九河入渤海的历史,汉唐及宋代经学家研究者很多。宋版由朱熹、蔡沈等集注的《四书五经》对《夏书·禹贡》注释详实,确认九河之名和主河的位置在七里海的临海处。其重要依据是,在“夹右碣石入于河”(黄河之名,当时的禹河)释文中说,这一带地方有辽水、濡水(滦河)、滹水(滹沱水)、易水,这些河流都在山区,中间有高山,无法漕运贡物与禹河相通,“故必自此海(渤海)然后达于河(禹河)”。这个地带就是天津与沧州之间滨海无山的平原。九河在此区域,不必涉及滦河。《禹贡》所言“九河既道”,就是临渤海的九条河流都已经打通了。汉代经学家研究得出三条河的名字,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仅有三条河的名字,唐代经学家研究得出另外六条河的名字。所以宋代注释家说“汉得其三,唐得其六”。九河之名为:徒骇河(波涛大浪惊骇)、覆鬴河(形如锅釜)、胡苏(奔流无羁)、简洁河(直捷泄海)、锯盘河(如锯股)、鬲津河(山东河北界河)、马颊河(状如马脸)、太史河(禹大使众夫开凿)、禹河本身。
  1982年《中国史研究》刊载了韩嘉谷《论第一次到天津入海的古黄河》,第一次提出禹贡黄河入海的地点是天津与宁河之间的狭长洼地,这就是七里海。200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天津古史寻绎》,再次指出禹贡黄河冲击形成的三角洲的北岸,止于俵口七里海的南岸,这是七里海划时代的发现,是天津考古工作者多年发掘考证研究的结果。笔者从众多史书研究九河的分布,实际包括禹河本身共有九条。综合《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人对《夏书》的注释,九河临海,也都称为逆河,有逆潮现象。如《禹贡》记载:“至于大陆(河北大陆泽),又北播(北海今渤海)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禹河是沿太行东麓开辟一条水道把河北大陆泽的黄河水引至渤海湾入海的,即沿古衡漳、卫水经霸州信安到古七里海巨泽的西缘沧州、德州等地凿河入海。其东部有两条古老的通海大河,就是漳水和鲍丘水(今蓟运河),漳水因黄河多次改道,早已湮淤,只留歧口故渎,在天津与河北黄骅分界处。据汉代和唐代以后经学家研究,九河入海流经的地方多在沧州、德州、交河、乐陵、东光、成平等州县境内。其东部滨海,是一望无际的雍奴薮。今芦台5000年前是海口。《汉书》记载:“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就是说纠集众多人力,费狠功夫开凿的最大的河,古人把“太”与大同义。这条河在西部无法考证,疑为在蓟运河流域。蓟运河作为5000年前的河流,也应当成为4000多年前的泄洪通道。从当代地探考古发现证明,七里海西部的东西堤头,是岭地的西端;同一纬度的岭头是岭地的东端,距芦台蓟运河5000年的海口,其间经北涧沽、南涧沽。“涧沽”的意思是水泽最低洼的一处深淀。从西向东奔蓟运河低洼水域的禹河,冲击的就是这一条条垄岗型的岭地。
  上面提到禹河入海的七里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而言,夏禹治水文化源远流长,儒学尊崇的先哲,华夏文明的奠基者,禹河尾闾七里海当之无愧地成为黄河华夏文明的摇篮地之一。
  (高殿清)
  七里海出土的鳁鲸骨
  距今15000年到7000年的全新世海侵,使包括古代巨泽七里海在内的天津滨海平原沦为一片浅海,一些大型海洋生物顺水在这片浅海觅食,留下历史遗迹的就是鳁鲸骨骼残骸,经发掘发现,大多分布在蓟运河流域和古代七里海的范围之内,考古工作者称这片区域叫“天津市和宁河县之间的狭长洼地”。发掘出土鳁鲸骨的有东堤头、乐善庄、大八亩坨、张(獐)子铺、黄庄、大辛庄(蓟运河东西两岸)、聂家庄等七八处。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徐华鑫编写的《天津自然地理》称:“鳁鲸骨集中出土在两个地方,一是宁河县东部的蓟运河下游沿线,出土地点有五处,最北处是宁河县北边的大辛庄,距海四十公里;另一处是天津、宁河之间的狭长洼地,从汉沽一直西迤到武清的聂家庄,出土地点有六处,最远地点离海七十公里。”这里所说的狭长洼地就是古七里海,按此说出土鳁鲸骨的地点共有11处,说明海面缓慢下降到5000年时七里海脱陆,还有很多深水临海湖泊,而且水面宽阔、浮游生物多。
  鲸,海洋哺乳类动物,种类很多,鳁鲸是其中一种。清乾隆年间知县关廷牧邀请南海同乡举人冯城来宁河纂写《宁河县志》,曾为七里海题赋:“纵鲸鲵于沆漾,跃鲛鲤于涟漪”。赋中“鲸鲵”指雄鲸和雌鲸,其个体大小不等。据考古学家韩嘉谷《天津古史寻绎》记载:“宝坻县黄庄镇出土的一件鳁鲸下颚骨长2.5米,宁河县乐善庄的一具全长12.5米。体形都相当巨大,反映出这些地方当时曾有较深的水域。”经14C测年,这些骨骼残骸距今5000年以上。蓟运河是古鲍丘水的入海故道,数千年不淤,黄庄、大辛庄、张(獐)子铺等处的鳁鲸,大多是由蓟运河顺流北上,进入这一带深水湖泊的。天津自然博物馆以乐善庄鳁鲸骨制作的标本,已展示多年。
  在宝坻区与宁河县交界的江洼口,附近广大区域都是低洼的坑塘沼泽。大辛西北的黄庄洼,素有“黄庄洼,大水灌,男剃头,女讨饭”的历史。206年左右,曹操开凿新河连通滦河,选择的就是这一带洼地。大月河、小月河等村本来无河,却以河名传流下来,据考,东汉新河循此过蓟运河,沿齐家沽泥河,东入油葫芦泊(原芦台一中学农分校地),与滦河相接,形成平虏、泉州、新河三渠沟通海河(白河)、泃水、蓟运河、滦河的漕运大动脉。从出土的鳁鲸骨残骸看,这是古代巨泽七里海的北区,是水深泽阔的湖泊地带。
  古人在没有考古发掘和测年手段的条件下,讲求对历史的“穿凿”,即对前人留下的历史遗存,进行研究。古代鳁鲸生活的环境和它喜欢吃的食物有关。鲸最喜爱吃的一种生物叫“蒲牢”,是生活在濒湖湿地的兽类,它是钟的代表。因为鲸捕食蒲牢时,蒲牢发出的尖叫,和钟鸣一样。从《蒲牢》历史典故可以判定鳁鲸就喜欢生活在近海的深水湖泊中:“传说海中有大鱼叫鲸,生活在海边的一种兽叫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蒲牢怕鲸,鲸鱼击蒲牢,蒲牢就吼叫,声音非常洪亮。所以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又刻鲸鱼形象的杵以撞钟。后以‘蒲牢’为钟的别名”。唐代诗人唐彦谦《游南明山》诗句有:“忽间吼蒲牢,落日下云屿”。以上说明鲸与蒲牢共同生活的环境就是古代的巨泽,鳁鲸骨骸在宁河县出土有11处,由此可以想象出古代七里海巨泽水深湖阔的自然地理形貌。
  (高殿清)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